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泰果品企业家圆桌会议在泰国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2~3日,“中泰果品企业家圆桌会议”在泰国曼谷财富酒店举行。本次圆桌会议由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和陕西省果业管理局联合主办,这是2003年10月1日中泰两国政府签署双边果蔬零关税协议以来,农业部为开拓以泰国为主的东盟果品市场举办的第一次活动。农业部、中国驻泰国大使馆、陕西省人民政府有关领导,泰国农业部、泰中商务委员会、正大集团有关人士,陕西省17家果品企业,泰国96家果品经销商代表等260多人参加了圆桌会议。为积极开拓以泰国为主的东盟果品市场,促进东盟贸易自由化进程,根据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审定的中泰果品企业家圆桌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6年至今,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只在1999年有小幅下降,之后又开始逐年增加(图1)。2004年的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总额达到58.32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11.4 %,东盟成为美国、日本和欧盟之后的中国第四大农产品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3.
东盟与中日韩(10+3)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圆桌会议是为落实《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东盟与中日韩(10+3)农林部长会议》精神,旨在探讨区域内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有效合作途径的一种常设机制。本文围绕第七届圆桌会议的主题"推动农业项目投资,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对区域内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业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业投资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作用和影响,提出各国政府、企业和政企之间要加强交流对话,充分认识资本的正负面效应。政府要主动作为,积极实践,加强对引进外资和资本输出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为农业双向投资营造良好的政治和商业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入世后200—2007年中国对日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G-L指数,Bruelhart指数及hom&Mcdowell指数,揭示中日韩间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动特征,并对3国间农产品贸易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日韩3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一轮发展,农业合作再次不可避免地成为中日韩合作的主要方面.本文首先对近年来中日韩3国间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变化作了及时的跟踪分析,针对3国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结合中日韩3国资源禀赋特点,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关于农业问题的处理方法,对促进中日韩农产品贸易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中国和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变化,探讨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变化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朝着体现双边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贸易额从2001年的30.27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75.4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4.71%。但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中国出口农产品结构和东盟进口农产品结构互补性呈现下降趋势,中国一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指数值由1996年的1.3下降到2011年的0.32,未来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前景不太乐观。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作为云南省对东盟贸易往来的大类重要商品,在云南省对东盟贸易出口总额中一直占有较大比重,且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昆明海关统计,2005年云南省出口东盟各类农产品29万吨,创汇1.63亿美元,占对东盟出口贸易额的15%,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但今年以来,云南省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态势不容乐观,整体出口较上年同期明显下滑,多个主要品种出口同比大幅下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对东盟出口各类农产品12.4万吨,出口总值6489万美元,比2005年同期下降12.5%,占对东盟出口贸易额的比重也下降为9.1%。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自2003年建立以来,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已成亚太地区最具实质性内涵和活力的伙伴关系之一。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研究文献整体上处于一种研究内容浅显而且分散的特点。从法律条文及政策建议解读、中国—东盟自贸区国别或地区关系、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合作、贸易效应、综合研究五个方面对中国—东盟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是较为全面的。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一直是云南省对东盟贸易主要的出口大类商品,占对东盟出口贸易额比重较高,具有重要的贸易地位。同时,为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在加强中国同东盟各国贸易往来合作下,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贸易政策互惠进一步增强,特别是,近年来,在农产品贸易上,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框架下所产生的农产品贸易效应,从大国贸易模式、关税差异和贸易产品互补性等角度拓展了经典的自由贸易区理论,构建了CAFTA农产品贸易效应分析框架,并利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了1995—2020年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效应。结果表明:1)CAFTA的实施给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带来了显著影响,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增长主要来自贸易创造效应,而非贸易转移效应。2)随着双边关税的逐步削减,在“早期收获计划”、自由贸易区建成和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等阶段,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都呈现逐步扩张的态势。3)这期间,CAFTA对东盟不同国家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效应产生了异质性的影响,互补性越强、开放程度越大,则双边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更大。因此,实施更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拓宽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渠道,提高社会的经济福利。  相似文献   

11.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6,2(5):27-29
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顺差转变为逆差。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2.0亿美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出口额为68.7亿美元,同比增长13.1%;进口额为73.3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顺差1.7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7亿美元,但远低于2004年15.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见图1)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新疆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使新疆对外贸易连年增幅,贸易额位居西部12省区第一。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2005年新疆贸易总额79.4亿美元,与新疆贸易合作的前二十位国家中,列前三位的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俄罗斯,均是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所以,大力发展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除中国)贸易合作,将有助于新疆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情况,研究分析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现行的相关政策与措施,针对中国对东盟水果出口中存在的水果质量安全标准不完善、商检费过高、出口激励政策不足、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深入研究中国—东盟水果供求环境与贸易政策、增强对东盟水果出口竞争力、加大对东盟水果出口政策支持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从短期角度观察,在中国与东盟积极开展经贸对话与合作基础之上,RCEP将帮助双边农产品贸易规模稳定增长,在提升贸易额的同时改善中国长期处于的逆差地位;从长期角度观察,RCEP将通过农业科技合作等方式,不断丰富农产品贸易品种,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中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注入强劲动力。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仍然存在着贸易不平衡、中国出口农产品竞争力较低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等主要问题,现阶段中国应当着眼于从设计贸易政策、健全监管体系、搭建信息平台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不断寻求优化,以此推动RCEP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8):35-35,51
今年1月份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双增长,农产品贸易顺差增长。1月份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出口额为28.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进口额为26.3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农产品贸易顺差1.8亿美元,同比增长9.8%。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在2001-2010年大体上得到了稳步的增长,且其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1年的11%增长到2010的16%,东盟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同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本文运用格鲁贝尔-洛伊德(G-L)指数和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对2001-2010年中国和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而且贸易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保持平稳中有所上升.最后,通过对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盛行的大背景下,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前景是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而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最关注的则是农产品贸易。本文旨在通过对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互补性、竞争性进行分析,指出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以三国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正>7月19日从海口海关获悉,在海南今年上半年进、出口值实现双增长的前提下,海南与东盟的贸易进出口往来增长较快,同期增长82%。记者了解到,由于海南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的契机,大力发展与东盟贸易,上半年海南与东盟进出口值5.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行的东盟博览会上,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均有意识加强双方在木材和木制品领域内的贸易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同年1~4月中国自东盟进口加快,逆差持续扩大;对东盟的优势出口产品出口量减少;与东盟接壤的南方省(自治区)对东盟出口普遍下降;自东盟进口高度集中;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相比,中国对东盟贸易表现平平。贸易中存在的信息共享不对称、技术和标准不统一、管理成本和效率问题等严重制约着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对双方农产品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双方互补性贸易发展空间巨大,重合性贸易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