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推广小蚕共育技术 提高养蚕经济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统一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为大蚕饲养打好基础的一种科学饲养模式。通过组织小蚕共育,充分发挥养蚕能手的作用,提高小蚕饲养水平,降低小蚕饲养成本,提高张产、茧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养好小蚕半丰收”,说明小蚕饲养在整个养蚕中的重要性。目前江苏小蚕饲养采用基本上实行了共育制度。小蚕共育是把一定数量的小蚕集中在一起饲育,使其在温湿度较为合理、桑叶质量较有保证、消毒较为彻底的环境下、生长快、发育齐,体质健的一种小蚕饲养方式。它是一种较为符合小蚕生理需要的养蚕技术措施,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管理,有效防止蚕病发生,确保蚕体强健好养,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同时,小蚕共育可节省劳力、房屋、用工等,从而降低养蚕成本,在江苏已推广多年。但近年来,随着我县乡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养蚕业受到环境污染、劳动力紧张、生产成本上涨等多种因素的挑战,给蚕技人员带来了新课题。笔者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多年,对小蚕共育方式、技术措施进行了一些总结改进,供同行们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肽(small peptide,SP)是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可以被动物完整地吸收,目前已有大量实验证明小肽对动物的重要性。主要介绍了小肽的营养特性,探讨了几种重要制备小肽的方法.并对小肽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1 小蚕共育的内涵、历史与组织形式   1.1 小蚕共育的内涵   小蚕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将一定数量的小蚕进行集中饲养和管理,以保证小蚕健康成长,为大蚕饲育打好基础的一种养蚕措施,是蚕桑生产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经济饲育形式。   1.2 小蚕共育源远流长   小蚕共育作为一种饲养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日本约在1930年前后提出对小蚕共育实行补助奖励政策,到1960年前后,实行小蚕共育的占养蚕户数的43.9%,到1980年,共有小蚕共育所2514个,占养蚕户数的91.8%,日本由于普及了小蚕共育,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软化病、脓病等受害蚕茧的比例显著下降,使蚕病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保证了蚕茧生产的稳产高产。   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有关蚕业学校和机关,曾在农村创办了小蚕共育组织,并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有关消毒药品、加温燃料、桑叶、人工费用、蚕室蚕具租费等,均按参加共育的蚕种张数进行分摊。由于实行小蚕共育小蚕发育强健,饲养成绩好,费用又比独自饲养低,因此,自愿参加者日众。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小蚕共育得到更大发展,共育规模比过去大,共育组织几乎遍及各蚕区。   1.3 小蚕共育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5.
广西小蚕共育专业化已大势所趋,然而,桑叶叶质差是专业化共育中遇到的新难题a通过进行不同收蚁间隔时间,观察叶质及小蚕发育的变化,结果是:收蚁间隔时间对共育叶质及小蚕发育有明显的影响,间隔6至8天基本能确保各龄小蚕对叶质的要求,达到小蚕发育整齐、健壮。  相似文献   

6.
《兽医导刊》2014,(3):13-14
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和羊肉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我们就大家关注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小反刍兽疫防控专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总兽医师王志亮。  相似文献   

7.
母猪“小挑花”用于断乳前仔猪的阉割,保定简单,伤口小,愈合快(阉割后1—2天伤口完全愈合),对仔猪生长影响甚小。经对比试验,同窝同体重仔猪作“小挑花”比“大挑花”每头平均增重9.6千克。  相似文献   

8.
如东县是江苏省蚕桑生产重点县,桑田面积7.5万亩,年发种量近20万张,产茧7100吨左右,多年来本县一直实行小蚕集中共育。全县现有1130座小蚕共育室,参与共育人员10000人以上,拥有一套比较全面的小蚕共育技术,承担着全县1~3龄蚕的共育任务,通过小蚕共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减少了广大蚕农饲育小蚕的麻烦,省工节本,尤其给小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饲育微环境,为生产优质高产的蚕茧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如东的蚕桑事业的稳步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璇  王璐  谢跃 《畜牧与兽医》2023,(9):125-133
寄生虫小G蛋白(small G-proteins或small GTPases)是一类结合和水解GTP的蛋白。作为细胞信号传递的重要桥梁,寄生虫小G蛋白与虫体不同调控因子和效应器分子相互作用,介导了寄生虫的营养、发育与寄生等重要生理过程。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基因编辑技术在寄生虫研究中的大量运用,寄生虫小G蛋白种类及其功能也在被不断更新。研究表明,寄生虫小G蛋白家族不仅参与虫体的生长和发育,而且在寄生虫与宿主互作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有关寄生虫小G蛋白的研究缺乏系统、全面的归纳、分析和总结,本文在介绍小G蛋白家族的基础上,综述近年来寄生虫小G蛋白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提出小G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抗寄生虫药物靶点候选,为寄生虫病防控药物研究提供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芳  吕勇 《广西蚕业》2013,(4):25-28
根据叠框式小蚕共育技术在广西蚕区的研究应用情况,比较该技术与传统蚕匾小蚕共育技术的差别,阐述做好眠起处理在小蚕共育技术中的重要性,并总结叠框式共育小蚕眠起处理的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叠框式小蚕共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是WOAH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对全球的畜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FAO和WOAH联合制定了小反刍兽疫全球控制与根除战略。本文对小反刍兽疫全球控制与根除战略的内容和可行性进行了解读,并对我国小反刍兽疫防控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小反刍兽疫的控制与根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小反刍兽疫是A类疾病,同时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本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在疫区,本病为零星发生,当易感动物增加时,即可发生流行。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是传染源。  相似文献   

13.
传统营养学的观点认为,蛋白质只有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动物利用,但随后的研究发现,小肽能被动物机体整体吸收、利用,因而,小肽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小肽的营养,小肽在反刍动物中的吸收途径、机制,反刍动物对小肽的利用以及小肽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1选好小母猪 小母猪应从高产的公、母猪后代中选留,而且品种一定要纯。此外,要注意选奶头多的小母猪,一般不能少于十二个奶头。  相似文献   

15.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处理后,把蚕种在孵化前一天(转青期)分发到各小蚕共育户,各小蚕饲养农户再按照标准的四大环境要素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是小蚕孵化的前奏,是收蚁工作开始的前提,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工作。做好蚕种的补催青工作,是确保孵化齐一,数量充足,促使小蚕体质强健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母猪小挑花就是小母猪阉割术,是乡村与猪场等基层兽医经常进行的一种普通手术。母猪小挑花保定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创口小、愈合快,对仔猪生长的影响小,适合猪场大批量的阉割,是最理想的母猪阉割术。现对母猪小挑花的技术要领进行总结,与同行交流,供初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杂交对小梅山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梅山猪杂交后,除背最长肌嫩度改善外,其它肉品质指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除背最长肌肉色外,全部肉品质指标均为小梅山猪大于约小梅猪,约小梅猪大于长约小梅猪。一些肉质性状间相关显著,背最长肌和半肌肌纤维直径约为长约小梅猪显著大于小梅山猪和约小梅猪,小梅山猪和约小梅猪差异不显著,全群猪肌纤维直径除与熟肉率呈正相关外,与其它肉质指标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钱银川 《蚕桑通报》2009,40(1):55-57
海宁市盐官镇新星村九组许正林是当地有名的养蚕和规模承包小蚕共育大户.全年饲养蚕种35张左右。30多年来,除了自已养蚕外,还帮助解决了本镇及周边乡镇缺劳力、缺技术农户养小蚕难的问题,最多一年承包小蚕共育512.25张。规模承包小蚕共育不仅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承包小蚕共育规模也逐渐扩大,为海宁市首位。由于饲养管理技术到位,分蚕到户后农户有问题还可进行咨询和得到技术指导,经共育的蚕产茧量稳,深受蚕农的欢迎。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规模承包小蚕共育情况、效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费源 《江苏蚕业》2001,23(4):36-36
针对目前农户分散的经营蚕桑,小蚕共育状况部分退步,尤其是养蚕数量少的农户普遍存在小蚕不加温或加温不规范的状况,就我市而言,还有二分之一近9000户蚕农饲养张数在1张左右。为此市蚕桑站会同苏州大学蚕桑学院共同开发了小蚕加温新设备——小蚕蚕座加温电热网(以下简称小蚕电热网),并制定了一整套技术操作规程,小蚕电热网已获国家专利,属国内首创,《小蚕蚕座加温电热网的研制》已于1998年通过专家鉴定。到2001年春,全市累计使用392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小蚕电热网的特点1.1 省工节本,无病高产 采用小蚕…  相似文献   

20.
特禽小香鸡在永福繁育成功香鸡体型小,肉嫩、皮薄,脂肪少,味鲜香,甜,营养成份高,故名小香鸡。目前,广西永福县彩兔总场引进小香鸡饲养繁殖获得成功,已形成批量种群生产。小香鸡性情温和,抗逆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觅食力强,育成率高,是一种理想的新型蛋肉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