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粳22由浙江省农科院张小明研究员育成,2006年引入萧山区种植,由于表现突出,2007、2008连续两年被浙江省种子总站列入萧山点国家级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品种,全区种植面积迅速突破1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已成为萧山区晚稻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2.
江山市市农业技术推广中联合江山市郞峰种子有限公司,在江山市南部的长台镇华丰村远坂,通过16个连作晚稻新品种的种植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区域种植的优良品种,为今后一段时间的水稻连作晚稻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在这15个新品种中,甬优5550、甬优7860、甬优7753、隆晶优1212、隆晶优4013、华浙优812等综合表较好,长势旺,分蘖率强、茎杆粗壮有韧性,抗倒性好,较抗病虫害,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未发生;后期转色好,青杆黄熟,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产量高,品质好,适宜在江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该项目任务来源于福建省农业厅种子管理总站《农作物新品种展示》项目,目的是通过茄子新品种栽培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良种,改变长期以来茄子品种单一、更新慢、效益不高的现状。通过示范推广,推动当地蔬菜产业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浙江瑞安种植的连作晚稻新品种,在当地马屿镇开展了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参试的连作晚稻新品种中,泰两优1332综合表现最佳,其分蘖力强、多穗多粒、生育期适中、抽穗整齐、高产潜力大,比较适合当地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了鉴定峡江县引进的水稻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品质等主要特征特性,筛选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主导品种,同时为广大农民选择水稻优良新品种提供直观的展示平台,在省市种子管理局的安排下,峡江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承担了"江西省现代农业晚稻新品种展示项目峡江县展示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介绍和分析了2012年峡江县晚稻新品种试验结果的产量、全生育期、米质、抗性等特征特性,初步筛选出了适合峡江县生产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加快水稻新品种在吉林省松原市的推广种植,实现当地水稻品种合理布局,促进粮食增产,品质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松原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选择了多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开展田间种植示范,考察各参试品种在松原当地气候条件、常规耕作与管理模式下的种植表现,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高抗品种,现将具体示范内容与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适宜浙江省江山市早稻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2015年该市种子管理站引进11个早稻新品种在长台镇华峰村远坂粮食功能区进行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中早39、中嘉早17、中早35抗性强、熟期转色佳、综合性状好,比对照金早47增产10.2%~14.0%,建议2016年可在浙江省江山市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  相似文献   

8.
晚粳稻原粳35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粳35(原名R2035)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与浙江省种子总站用早粳/R9223杂交当代干种子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晚粳稻新品种.表现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分蘖中等,有效穗较多,穗型中等,每穗实粒数较多,丰产性较好,米质优,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州及类似生态地区作单季晚粳稻种植或连作晚稻种植,同时可在浙江省作救灾补播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9.
籼粳杂交稻甬优7850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甬优7850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利用甬粳78A与F9250配组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品种,表现米质优、抗性好,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和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安徽省沿江、湖北省沿江的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和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根据甬优7850亲本特性,提出田间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竹荪是我国的珍贵特产,素有"菌中皇后"、"真菌之花"之称.过去一直野生,上世纪90年代初福建古田县首创野外荫棚栽培竹荪成功,开始商品化生产.江山市于1999年引进试种,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面积达120hm2左右,目前本市竹荪栽培已有多种成功的种植模式,如棉地套种、林地套种、春大豆、夏大豆套种等.从2002年开始,江山市种子公司结合浙江省粮油种子工程特色新品种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在江山市长台镇檀亭村进行了竹荪/夏大豆高效种植模式的试种示范.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探索出了该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落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管理站根据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的部署和要求,从江苏、浙江等上海周边地区引进近3年已审定,并且在产量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小麦新品种,组织实施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让农民在众多审定品种中选择最适合的品种,发挥种子管理部门技术指导职能。  相似文献   

12.
合美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用优质超高产品种丰美占与抗病品种合丝占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超高产、稳产性好、优质、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是目前综合性状最好的常规稻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据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统计,该品种2008年在广东省的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是审定当年种植面积最大、推广最快的水稻新品种,生产应用潜力巨大。2008年早季参加国家品种区试。广东省农业厅已将合美占列为全省重点示范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甬优7860""甬优7861""甬优7872"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水稻品种,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为促进这三个品种在浙江省嘉兴市的推广种植,2019年在浙北常规晚粳稻区(嘉兴市)进行了示范种植,表现为植株生长健壮,适应性好,熟期适中,优质高产,平均每667 m~2产量超800kg,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快南昌县水稻新品种推广步伐,充分发挥水稻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作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南昌县实施了《江西省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项目》,按照项目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筛选出一批适应性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品种。通过品种展示,加大优良新品种推广力度,发挥良种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晚稻品种展示已完成,本文将晚稻品种展示结果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15.
"浙粳60"属晚粳密穗型水稻新品种,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好、易栽培、米质优。为促进"浙粳60"在浙江省进一步推广种植,从种子精选、种子消毒、适期播种、控制用种量、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肥、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提高其稻米品质种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该示范选取了最近3a新审定的、适宜在宣城市种植的10个水稻新品种,同时播种,同时移栽,在相同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条件下进行种植并及时记录有关数据,并邀请水稻育种专家、生产单位、农业部门和当地种子企业、代理商、种植大户前来示范田参观考察。通过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加速水稻新品种的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及良种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7.
中优20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高产稳产性突出,适应性广,米质优。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杂交中稻中熟种和杂交晚稻迟熟种推广。作单季晚稻栽培时,可在浙江省及邻近省籼稻区种植;作连作晚稻栽培时,可在浙中、浙南低海拔地区种植。2004~2005年在浙江衢州市早夏制种,一般产量2300kg/hm^2,高产田块可达3400kg/hm^2。现将其早夏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江西省现代农业新品种展示项目自2010年在德兴市实施以来,连续开展了四年,德兴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严格按照要求,引进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掌握和了解新品种的特性,筛选出能完全推广、安全成熟,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好、米质优等一系列优点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推广给广大农民放心种植,扩大我市优质稻生产面积,提升我市水稻单产和总产水平。  相似文献   

19.
甬优6号系我国第1个通过农业部确认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推广品种(农科办[2006]36号公告)。全国推广面积较大的籼粳亚种间三系杂交稻。经省级验收,每667m^2单季最高产量843.03kg,连作晚稻最高产量702.6kg。为2008年浙江省、福建省水稻主导品种(浙审稻2005020、闽审稻2007020)。适宜在浙江省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和温州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福建省作单季和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甬优7850"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最新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在诸暨市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强根、壮秆、大穗、耐寒、抗倒,作手插、机插及单双季栽培皆宜。为促进"甬优7850"的种植推广,在分析其在诸暨市作连作晚稻种植表现的基础上,从播前准备、适时播种、及时插种、科学用肥、精确管水、科学植保等方面,总结了其作连作晚稻的相关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