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主要研究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地区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6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猪,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病猪33例,接受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病猪33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两组病猪治疗3 d后的采食量、体温等数据,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猪α干扰素在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疗效确切,并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病猪临床症状,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潘清华  陈焯锋  邓碧珊 《养殖技术顾问》2014,(5):266+287-260,287
为探究重组猪α干扰素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将本院收治的患有猪蓝耳病的病猪,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病猪25头。对比两组病猪的临床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病猪临床治疗效果(治愈率80.0%)相对于对照组病猪(治愈率68%),有显著优越性,两者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应用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经济和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重组猪α干扰素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重组猪α干扰素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表达的重组猪α干扰素制剂,按照农业部颁布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治愈率超过81%。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应用重组α干扰素在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治疗效果,达到临床应用与推广之目的,笔者随机选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患猪60头,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组猪α干扰素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组猪α干扰素对猪蓝耳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技术推广站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头猪蓝耳病病猪,随机分组治疗,观察组30例,在使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上重组猪α干扰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猪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猪α干扰素在治疗猪蓝耳病上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定重组猪α干扰素在猪蓝耳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重点筛选本兽医站2015年1月~2016年1月救治的63头蓝耳病病猪,以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分试验组(32头,以重组猪α干扰素救治)和参照组(31头,以常规药物救治),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不同方法救治后,试验组"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95.24%,均高于参照组"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78.05%(P0.05)。结论:临床治疗猪蓝耳病时,以重组猪α干扰素救治,能够大大提升临床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α干扰素治疗猪蓝耳病的有效性。从本兽医站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蓝耳病病猪中抽取60头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有30头,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分析比较两组病猪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病猪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α干扰素对于猪蓝耳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对猪的免疫效果。方法从某猪场选取90头仔猪,随机分为A组、B组、对照组,各30头。A组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B组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C组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免疫后28d、60d、90d时对比三组的S/P值与PRRS抗体阳性率。结果免疫28d时,A组仔猪S/P值超过2.0,增速很快,其PRRS抗体检测阳性率高达93.3%,B组为33.3%,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灭活苗相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苗抗体水平与抗体增速均更明显,免疫效果更好,因此,可优先考虑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用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治疗普通型猪蓝耳病的效果.方法:调查研究2012年5月~2015年3月期间发生的猪蓝耳病疫情,随机选取50头普通型猪蓝耳病猪进行研究观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办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高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对于30kg以上病猪的效果更好.结论:用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治疗普通型猪蓝耳病效果显著,建议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将不同时间免疫接种应用到仔猪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上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平冈畜牧兽医站免疫接种的仔猪150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75头,给予观察组不同时间免疫接种,给予对照组同时分点免疫接种,对免疫效果与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猪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97.3%,明显比对照组的77.3%高,观察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合格率为96%,明显比对照组的76%高,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为2.7%,明显比对照组的17.3%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仔猪猪口蹄疫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进行不同时间免疫接种可提高免疫合格率,且副作用发生的几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症状的影响,探讨内源性组胺在患病仔猪发热、呼吸困难、耳尖发绀等典型临床症状中的作用机理.选择20头30日龄的公仔猪,通过人工感染使仔猪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随机分为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阳性组、阴性组.每日测量仔猪直肠体温,称量仔猪日采食量,观察仔猪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饲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对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中微生物含量等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约3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猪120头,将其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用基础饲粮喂对照组猪,在基础饲粮中分别加0.5%、1%复合益生菌制剂后,相应地喂0.5%、1%复合益生菌组猪,饲养试验期为30 d。试验结果:复合益生菌制剂能显著促进猪的生长和降低猪的腹泻率(P<0.05);0.5%、1%复合益生菌组间日增重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组猪日均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都不显著(P>0.05)。1%复合益生菌组猪粪样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0.5%复合益生菌组猪粪样p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1%复合益生菌组猪粪样中乳酸杆菌含量极显著高于0.5%复合益生菌组(P<0.01),0.5%复合益生菌组猪粪样中乳酸杆菌含量又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复合益生菌组猪粪样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5%复合益生菌组猪粪样中的大肠杆菌数量与其余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复合益生菌组猪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5%、1%复合益生菌组猪血清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5%、1%复合益生菌组猪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上述结果可推断,复合益生菌可改善猪体健康状况和生化代谢,促进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棕榈粕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平均体重(32.13依2.1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4%、7%、10%棕榈粕日粮。各组环境条件一致,自由采食和饮水,按照常规饲养管理进行,预饲期7天,试验期26天。结果显示院随着棕榈粕添加量(<7%)的增加,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逐渐提高。7%棕榈粕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4%棕榈粕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4%棕榈粕组和7%棕榈粕组平均日增重均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0.05)。当棕榈粕添加量达到10%时,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比7%棕榈粕组显著降低,基本与对照组持平,且10%棕榈粕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生长猪(30kg)日粮中添加4%-7%棕榈粕可促进猪只采食量和生长性能,而当棕榈粕添加量达到10%时,会影响生长猪的采食量和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将重组猪α干扰素应用在猪蓝耳病的治疗中,采取实验对照的方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总结出在猪蓝耳病的治疗中,重组猪α干扰素的应用价值,旨在为猪蓝耳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80头体重相近、日龄相近的"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含有10%的发酵饲料(替代10%的基础日粮)试验周期为126d,其中预试验10d,正式试验期116d。结果显示:在育肥期,发酵饲料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高了7.59%;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了7.85%;对平均日采食量为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生长期和全期,发酵饲料未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有提高平均日增重的趋势,降低料重比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科学评价不同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效果,选取19个规模猪场,分别使用蓝耳病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进行免疫,免疫1月后,采集免疫猪群的血清与全血样品,进行PRRSV病原学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国产弱毒疫苗、进口弱毒疫苗、普通灭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对照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0%、76.10%、36.70%、49.30%、31.17%。使用PRRS弱毒疫苗免疫组PRRSV变异株检出率较高,使用高致病性PRRS灭活疫苗免疫组PRRSV普通株检出率较高。此结果提示PRRS疫苗免疫后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但交叉免疫保护性较差。对于PRRS的防控,关键在于提高猪群PRRS抗体的水平与整齐度,同时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适合猪群3种强制性免疫疫病的最佳免疫方案,根据不同免疫时间、不同疫苗组合等分为17个组研究猪瘟、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否有影响。结果:同时接种2种疫苗时,猪瘟或口蹄疫疫苗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产生抗体有促进作用;而注射蓝耳病疫苗以后,再注射猪瘟或口蹄疫疫苗对其没有影响;同时接种3种疫苗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明显比其他组产生时间晚,抗体峰值以及维持时间也明显低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治疗普通型猪蓝耳病的效果.方法:选取60只病猪,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猪血检验结果确诊为普通型猪蓝儿病,实验组31只,对照组29只.实验组应用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治疗,对照组在食物与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均在85%以上,对照组44.8%,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蓝耳病弱毒疫苗治疗普通型猪蓝耳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芪贞增免颗粒(旭免舒)在提升保育猪免疫能力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50头保育猪为研究对象,25头采用黄芪多糖颗粒治疗(对照组),其他25头予以芪贞增免颗粒(实验组),采用检测保育猪蓝耳病、猪瘟抗体的形式,评估两组用药效果。结果:免疫后第10d、20d时,实验组(芪贞增免颗粒)保育猪PRRS抗体S/P值>0.4,明显高于对照组(黄芪多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免疫后第30d,两组保育猪PRRS抗体S/P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芪贞增免颗粒,有利于提升免疫后第10d、20d的免疫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玉米副产品型发酵饲料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数量、血浆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92头体重(22.45±0.47) kg的商品保育猪,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90%基础日粮+10%发酵饲料A)、试验Ⅱ组(90%基础日粮+10%发酵饲料B)、试验Ⅲ组(90%基础日粮+10%发酵饲料C)、试验Ⅳ组(90%基础日粮+10%发酵饲料D)和试验Ⅴ组(85%基础日粮+15%发酵饲料D),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预试期3 d,正式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仔猪的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Ⅳ组仔猪的末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Ⅴ组和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仔猪的粪便评分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仔猪粪便中乳酸菌的数量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Ⅰ组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最少,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试验Ⅰ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