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药材蜜源植物———桔梗桔梗:Raelixplatycoeli,(英)BaloonFlowerDoat别名:铃铛花、白药土人参。形态特征:桔梗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白色乳汁。茎上部稍分枝,微披白粉。茎中下部叶对生或轮生,上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  相似文献   

2.
<正> 家畜阿穆尔酸模(Rumex amurensioF.Schm.)中毒,在国内外尚无记载,阿穆尔酸模是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多分枝,高20~40厘米,由下部至茎顶均具叶。叶片披针形,膜质,基部渐狭面成叶柄;叶鞘膜质,易破裂而脱落。花簇生于叶腋,多数排列在间断状或密集成圆柱状的有叶花穗上,穗生  相似文献   

3.
青葙(CelosiaargenteaLinn)别名狗尾巴花、野鸡冠花。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40~120cm,茎绿色常带淡红色,有分枝.叶互生,薄纸质,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顶端长渐尖或渐尖,茎部渐狭。花夏秋间开放,两性,白色或粉红色...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的化感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紫花苜蓿分枝期的茎、叶浸提液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进行处理,以研究其对小黑麦种子及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对小黑麦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止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止作用增强;小黑麦苗期的茎、叶、根重随着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紫花苜蓿茎、叶浸提液浓度为20%时对小黑麦幼苗的高度与生长速度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刘辉  初文凯  滕爱娣  王琳  高凯 《草地学报》2016,24(5):1114-1118
通过对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进行不同的去叶处理,探讨营养生长期去叶对菊芋块茎生物产量及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为菊芋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营养生长期去下1/3叶和去下1/2叶处理条件下块茎生物量均得到提高,剪去倒数1/3叶处理块茎产量达到最高值;营养生长期去叶提高了块茎生物量,降低了分枝数、花数和叶数;去叶提高了菊芋根比重、茎比重、块茎比重和根冠比,降低了叶比重和花比重;块茎干重与块茎数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二级分枝的数量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块茎干重与根干重、叶干重和一级分枝干重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与茎干重、花干重和二级分枝干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细绿萍也叫细满江红,是一种成片漂浮在水面上的低级细小植物,是养猪的优质青饲料。细绿萍有根、茎、叶,可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前者由许多细胞在茎分枝基部形成离层,侧分枝从离层处断裂再生新萍体;后者则是利用主枝和分枝基部形成的雌性大孢子果和雄性  相似文献   

7.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北柴胡Bupleurllrn Chinense DC)和狭叶柴胡(南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北柴胡主要产于辽、甘、冀、豫;南柴胡主要产于鄂、苏、川等地。我省出产的柴胡有狭叶柴胡、长茎柴胡B.longicaule Wall ex DC、小五台柴胡B.Smithii Woiff等。门源县还有川滇柴胡B.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东部乡土植物对高寒沙化草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藏高原东部高寒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狭叶红景天(Rhodiola rosea)、硬秆仲彬草(Kengyilia rigidula)、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高山红柳(Salix cupularis)4种乡土植物对沙化草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旨在为高寒草地沙化地生态植被的重建与恢复选择适宜的治理植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种植4种植物治理恢复5年后,土壤含水量均有显著升高(P0.05),土壤容重和土壤pH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垂穗披碱草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最高,与对照相较增加了357.70%;2)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中与碳氮磷循环相关的各种酶的活性(P0.05),其中狭叶红景天样地中的土壤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蔗糖酶、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最高,分别为对照的3.19、1.98、3.22、1.87和4.59倍。3)种植4种植物治理恢复5年后,不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均有显著提高(P0.05),狭叶红景天的MBC、MB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MBC/MBN)均为最高,分别为对照的4.39、3.46和1.27倍;4)种植狭叶红景天和高山红柳样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呈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相关,种植垂穗披碱草样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相关性较差。研究表明,4种植物种植5年后,狭叶红景天对高寒沙化草地的土壤特性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1 形态特征 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别名口党参、毛党参、潞党参、文党参等.桔梗科(Campanulaceae),草质缠绕藤本植物,根圆柱形,药用.藤本茎长约1.5m,分枝多,一个根上可生长1~10枝不等的茎蔓,根越大,茎蔓的枝数就越多.  相似文献   

10.
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puna)是从新西兰引进的一个新型经济作物品种,近年引入我国试种证明,普那菊苣适应性强,高产优质,用途广泛,全株是宝,经济收益十分显著,适合我国南北各地推广种植。一、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莲座叶丛生长期株高80—100厘米。抽茎开花期株高170—200厘米,茎有条棱,分枝偏斜且顶端粗厚。基生叶全缘或羽状浅裂,长30—50厘米,基部渐形成有翅的叶柄。茎生叶渐小,少数,披针形卵形至披针形,上部叶小,全缘;所有叶下面被硫粗毛或绢毛。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或2—3个在中  相似文献   

11.
饲料生产和使用中的防霉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阮有志 《饲料工业》1998,19(10):38-39
所谓饲料的霉变就是指霉菌在饲料中生长繁殖,吸收饲料中的养分,并分解出有毒代谢物质,使饲料的本质发生变化的过程。霉菌是一部分真菌的俗称。真菌就是指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仅少数类群为单细胞,其它都有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养猪青饲料不足,我县从1966年开始,连续3年推广种植籽粒苋,共达8150亩,每年夏季有近万头猪可吃上籽粒苋。籽粒苋是一年生苋科草本植物,茎直立高大,叶宽阔繁茂,叶腋均长有分枝。主茎粗壮,顶端着生圆锥状花序,籽粒小,呈浅黄、棕黄或紫黑色,千粒重0.6—0.8克,繁殖系数高,可谓“一粒下地,万粒归仓”。几年来,种植与用作饲料均表明籽粒苋在北方有以下优点: 一、抗逆性强,适于北方半干旱地区种植。籽粒苋具有耐旱、耐贫瘠、抗盐碱、抗病虫害等特点。我县地处中高纬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  相似文献   

13.
“旱莲草”又名“墨斗草”、“木莲蓬”,为菊科植物鲤肠。属一年生草本。地下根细长,呈黄白色,茎圆柱形,多分枝,叶对生,无叶柄。根、茎、叶折断后颜色逐渐变为污黑色。秋季,枝梢簇生或叶腋单生白色小花,多野生于田边。味甘酸,性平无毒。  相似文献   

14.
野菊花     
在图门江、牡丹江流域的荒山区,生长着较多的野菊花。每年秋季野菊开花,紫蓝色的花瓣和金黄色的花药泌蜜吐粉,构成秋季良好的辅助蜜源。 (1)野菊花株高40~120cm,丛生,上部多分枝,茎紫色,全株有细毛。(2)叶互生有长柄,长3~5cm,宽2~3cm。叶羽状浅裂,大小不一。(3)每株花在上部长出4—16个分枝,每个分枝开花4~9  相似文献   

15.
选用杂交狼尾草新品系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秋季去叶(去上层叶、去下层叶、相间去叶、全去叶)对其后续生长及种茎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去叶处理后绝对株高均有增长,植株直立性均好于对照,倒伏率由大到小表现为:对照>去下层叶>全去叶>相间去叶>去上层叶;去叶处理后同化物质生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去叶使光合产物分配至再生分蘖中的比值分别高出对照5.1%、6.8%、6.5%和12.6%;不同处理的茎、叶可溶性糖含量除去下层叶外均低于对照,但只有去上层叶、全去叶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种茎经过3个月坑埋贮藏,全去叶处理种茎褐变率高达83%,其他处理均低于对照2%,翌年种植后种茎成活率最高的为相间去叶处理,高出对照7%,去下层叶、去上层叶种茎成活率分别较对照低2%、11%。  相似文献   

16.
晚秋蜜源与“弃花躲蜜”我市的“祁州药市”,有东方药城的美称。中药蜜源繁多,晚秋有牛膝、紫苏、桔梗、荆芥、白术、柴胡、菊花等等。现介绍荆芥与白术蜜源:荆芥:一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有大小两个品种。大荆芥高1.6米左右;小荆芥1米左右。茎直立方形,叶对生,茎...  相似文献   

17.
8.矛叶荩草学名Arthraxan priondes(Steud.)Dandy. (一)形态矛叶荩草为多年生禾草,茎直立或基部平卧地面,着土节上生根,高66—93厘米,常有分枝。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7厘米,宽3—15毫米,基部心形抱茎,边缘有疣基纤毛。总状花序2至数枚里指状排列,穗抽逐节断落,  相似文献   

18.
刘金平  段婧 《草业学报》2013,22(2):243-249
通过设置4个水分梯度,对营养生长期的葎草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于性别可识别时,测定雌雄单株的根、茎、叶等构件数量性状、鲜重干重及占生物量比例等指标。结果表明,葎草通过显著缩短营养生长持续期应对水分胁迫,雄株比雌株对水分缺乏更加敏感;根首先,叶次之,茎第三对胁迫做出响应;根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满足茎、叶对水分的需要,同时茎叶通过减少叶片数与茎分枝数,缩小单叶面积与茎长度,降低单株对水分的消耗;雄株的叶总面积,茎分枝、长度与体积,根长与体积显著低于雌株;水分对各构件鲜重、干重均存在极显著影响,但性别间仅根系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雄株的总生物量显著低于雌株,但性别对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无显著影响。通过减少营养生长投入,快速转入生殖生长应对水分胁迫,为葎草种群繁衍与扩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叉分蓼,别名酸姜、酸不溜,属蓼科多年生草本。是一种容易种植的优质高产的牧草新种。一、植物学特性叉分蓼是长寿牧草,平均寿命在10年左右,它枝叶茂密,株高80~120厘米,叉状多分枝开展呈圆形。茎为圆状,幼嫩时有酸味。叶互生,下叶有柄,向上无柄;叶片卵形、披针形或阔线形,先端尖,基部广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甘肃栽培的25个苜蓿品种分枝期的茎、叶中总皂苷的含量,同时,比较了白花苜蓿、低纤维苜蓿、新疆大叶、甘农3号4个常见苜蓿品种在不同生育期茎、叶中总皂苷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所有测定的苜蓿品种叶片总皂苷含量均高于茎;不同品种之间的总皂苷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叶中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阿尔岗金,为30.15mg/g DW,而茎中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单选2,含量为17.39mg/g DW。4种苜蓿的茎和叶的总皂苷含量随着生长发育时期的延长而升高,在盛花期达到最高。盛花期的苜蓿中花的总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叶,茎秆中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