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公园是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主要窗口。也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窗口。在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今年,国家林业局党组更是明确提出把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一大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依托森林公园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森林公园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具有地形、地貌特征和良好生态环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开发,为人们提供游览观光、科学考察、休闲度假的生态型多功能旅游场所,是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重要窗口。森林旅游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途径,森林公园无疑是森林生态文化教育的“大课堂”,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森林公园是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主要窗口,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渠道,是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场所,在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文化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定南县布衣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从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化项目挖掘与开发、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生态文化建设策略,为同类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生态文化,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林业发展相生相伴,森林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孕育了灿烂的生态文化,森林公园是连接林业与社会的桥梁,通过森林公园旅游,既向社会展示了林业建设的风采和成  相似文献   

6.
李杨 《绿色科技》2019,(16):47-48
深入分析了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阐述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在林业发展中的优势及作用,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森林公园在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效率的策略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就我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进一步搞好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也愈来愈被提上议事日程。今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贾治邦局长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一要加强林业宣传,积极策划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林业的地位和影响力;二要推进生态文明基地建设,新建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主题公园、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三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可以说,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保护区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直接、最具体的区域,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沿阵地和基本作战单位,更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这些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不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反过来,社会意识也具有能动作用,不同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培养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一种节约资源能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示范基地建设 丰富生态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新疆林业》2011,(4):21-22
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的主战场,是强化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理念的重要阵地。通过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生态文化内涵,深化和扩大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区走资  相似文献   

12.
加快贵州林业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更加充实、科学和完整。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发达的牛态产业为支撑,以繁荣的生态文化为载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必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国家森林公园的设置、特征及文化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念、中国国家公园的基本沿革入手,论及包括我国国家森林公园在内的国家公园的基本内容,并就发挥森林公园的教育功能问题,提出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传播、弘扬生态文化的最佳途径,是加强自然科普教育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国土绿化》2012,(12):1-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经大会同意写入党章总纲中,彰显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建立生态文明的基础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这是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5.
建设国家森林公园是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中,生态文化建设要坚持从公园的实际出发,掌握公园自身资源和发展状况;坚持以人为本,从广大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出发,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求;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将森林资源、人文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开发生态文化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笔者以浙江梁希森林公园的生态建设规划为例,分析、总结、展示其生态文化建设背景、原则和内容,以期为全国的国家森林公同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新疆林业》2010,(4):F0004-F0004
<正>吉木萨尔县委、县人民政府从弘扬北庭历史文化和体现吉木萨尔时代精神的高度,深刻认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国家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要求,编制了全县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突出"生态第一"的观念,研究、挖掘生态文化的内涵和重要作用,总结不同地区森林生态体系所发挥的功能和文化内涵,并加以渲染,发扬光大,促进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经济绿洲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传承、教育作用,结合旅游大开发,加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荒漠公园、沙漠景观游等开发  相似文献   

17.
《新疆林业》2007,(6):F0004-F0004
近两年来,板房沟林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大力发展森林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投身到林场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作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重大决策。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形态。要求全社会、全人类共同参与,自觉承担维护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林业是一种能够提供循环、低碳的绿色产品,可持续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职能,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承担者,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发挥主体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林业建设的新要求、新机遇,更是所有林业部门、林业人要主动承担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森林公园是森林生态文化的主要载体,森林生态文化则是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旅游的核心资源[1]。贵溪国家森林公园具有特色生态文化资源,主要包括畲乡民俗风情、历史遗迹和生态文化等。结合贵溪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实践,提出按照不同的生态文化内容实施相应的开发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论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其独特的生态文化.围绕生态文化旅游的定位,坚持在生态旅游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采取将生态文化建设内容纳入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自然科普宣教;挖掘生态文化内涵;注重生态文化人才队伍培养;开展生态文化旅游等举措开展千岛湖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提出了完善规划,探索深层次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投入,改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带动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