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鲜菇是一个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口味鲜美而备受市场喜爱。介绍海鲜菇袋式栽培的生产工艺流程,并从栽培种的制备、栽培原料的配置、菌丝培养、出菇管理及采后包装等操作流程,总结海鲜菇工厂化袋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南平市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南平市丰富的自然气候资源和农业资源条件,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模式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效益。该文总结出一套高产、优质、高效的工厂化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海鲜菇菌渣循环再利用生产平菇是一项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通过对海鲜菇菌渣进行再处理后栽培平菇,实现废弃菌渣的循环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在草菇、金针菇等产销两旺的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拓展新品种,积极发展鹿茸菇等珍稀类药用菌种植。为实现鹿茸菇这一食药兼用的名贵食用菌品种的工厂化生产,公司从2018年6月份开始,引进国外鹿茸菇菌种和工厂化栽培技术进行试种获得成功,又投资2 500余万元新建了鹿茸菇菌种培养室,用以该食用菌新品种的自主研发栽培。目前公司已经建成鹿茸菇工厂化生产线26 000平方米,生产的鹿茸菇品质和产量已经十分稳定,形成了日产20多吨鹿茸菇鲜菇的生产规模,并开发出了经烘干处理的鹿茸菇干菇系列产品,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  相似文献   

5.
从生产工艺流程、栽培料配方、装瓶、灭菌冷却、品种选择、接种、发菌、搔菌、催蕾、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工艺流程、栽培料配方、装瓶、灭菌冷却、品种选择、接种、发菌、搔菌、催蕾、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海鲜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围绕杏鲍菇发菌育菇环境参数智能化监测调控和构建工厂化袋式高效栽培生产线研究,我们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参数智能监控系统应用于连云港丽沙食用菌有限公司发菌育菇车间,并进一步调整优化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各环节操作指标。经过近两年来的系统研究,杏鲍菇发菌育菇环境管理实现了智能化精准实时检测调控和工厂化高效栽培,对杏鲍菇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北方菇农习惯于栽培中低温型食用菌,对高温型食用菌了解甚少,故我国北方市场冬、春、秋季食用菌种类及数量较多,而夏季市场食用菌比较缺乏,价格偏高。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es]又名台湾平菇,其风味与海鲜鲍鱼相似,是一种高温季节发生的珍稀食用菌,适台于我国北方夏季栽培,对于丰富北方夏季食用菌市场的种类和数量、提高菇农的经济效益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现将鲍鱼菇在北方夏季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荣获“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县”等多项荣誉。灌南县种植的食用菌主要有纯白金针菇、杏鲍菇、秀珍菇、白灵菇等中高档品种.现将苏北地区秀珍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呈味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分别对香菇、白灵菇、海鲜菇、平菇、双孢菇、秀珍菇、杏鲍菇和金针菇8种食用菌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白灵菇和金针菇的游离氨基酸种类最多,均有10种,除双孢菇不含有游离必需氨基酸外,其余7种食用菌均含有游离必需氨基酸。海鲜菇的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3.444mg/g;游离呈味氨基酸则以白灵菇含量最高,为45.680mg/g;游离限制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平菇,达0.413mg/g。对8种食用菌呈味效果贡献最大的是甘氨酸(Gly),其含量占8种食用菌游离氨基酸总量的19.56%~52.97%,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e value,TAV)为1.10~5.08。8种食用菌中,味道比较鲜的食用菌如香菇、白灵菇、海鲜菇、双孢菇都含有天冬氨酸(Asp),含量为2.155~45.310mg/g。【结论】从游离氨基酸来看,海鲜菇和双孢菇的食用风味最佳,平菇和金针菇营养价值最好。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上半年,我国食用菌行业总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一带一路"效应开始显现,食用菌产品电商化发展稳步推进,促进了食用菌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一、行业发展特点(一)总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1~6月,我国食用菌行业总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由于工厂化栽培装备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稳步增长,金针菇、杏鲍菇和蟹味菇等食用菌产品工厂化栽培规模迅速扩大,并出现日产250吨的大型食用菌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2.
以菌菇工厂化高效栽培为目的,依据菌菇对栽培基质营养需求的差异,结合蚯蚓熟化生物质的特性,通过整合培养料的梯次循环利用加工技术和菌菇工厂化生产技术,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以及菌渣等生物质资源量大、循环利用率低,食用菌规模产能大、产业链条偏短、关键技术积累少、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对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菌菇工厂化生产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工厂化海鲜菇缩短菌龄的研究提供参考,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条件下,比较A、B、C共3组不同温度模式培养处理对海鲜菇菌包的菌丝生长速度、菌包失重率、菌包培养基pH、菌包培养基含水率、全生育期及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鲜菇菌丝生长期的培养温度为(23±1)℃时菌丝满袋最快;菌包后熟期培养温度为(25±1)℃时菌包培养基表面、中部、底部的pH及含水率最快趋于一致;C处理培养天数为110 d的菌包培养基表面、中部、底部的pH及含水率一致性最好,单产最高,但其单产与C处理培养天数为105 d的菌包单产无显著性差异,C处理缩短全生育期4.5 d。  相似文献   

14.
不同覆土方式和施用不同叶面肥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是新引进的食用菌品种,通过不同覆土方式和施用不同叶面肥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试验,为提高大球盖菇产量及规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秀珍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栽培量渐增的新兴食用菌[1],其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秀珍菇生产以夏季设施栽培为主、春秋自然季节生产为辅的周年生产,均是袋料出菇栽培,但真正大规模的工厂化栽培还没有实现。近年来,秀珍菇周年袋料栽培技术不断成熟,各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制约秀珍菇生产的原材料短缺特别是人工费上涨等问题日益显现。针对这一情况,作者进行了秀珍菇工厂化瓶栽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秀珍菇工厂化瓶栽技术总结如下,为相关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已经过去的2014年,食用菌市场相对比较低迷,尤其是"工厂化食用菌"受冲击最大。去年9~10月中下旬,北京和西安等几个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的食用菌市场,"工厂化金针菇"的市场零售价为3.6~4元/千克。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的进入门槛极低,只要有个类似冷库的出菇房就是工厂化了,各地一股脑的大上"工厂化"。某一个县的区域内,"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竟达六七家之多,按照他们的开工报告,足以  相似文献   

17.
白玉菇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食用菌品种.基于冷库工厂化生产模式条件下,对白玉菇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杉木屑、棉子壳和玉米芯等的栽培培养基利于白玉菇菌丝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白玉菇子实体生长的最佳条件为生长温度15℃、空气相对湿度90%、光照强度800 lx、CO2浓度2 000 mg/L,在该条件下生长的白玉菇生物转化率为33%、正品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郭惠  丁洋  刘永香 《新农业》2023,(18):31-32
<正>海鲜菇,又称真姬菇,隶属于白蘑科、玉蕈属。海鲜菇口感脆嫩,味道鲜美,具有海蟹味,是一种热量低、脂肪含量低的食药两用保健食品,经常食用海鲜菇可以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预防衰老、延长寿命。海鲜菇属中偏低温型食用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4~26℃,原基形成时降温至10~16℃,  相似文献   

19.
白色真姬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色真姬菇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其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生产设施、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包装等方面内容,以为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陇中地区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的反季节床架高效栽培技术,从培养料配方、菌丝培养直至出菇管理均作了较为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