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市六合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2万hm2,其中杂交中籼稻种植面积达1.8万hm2,粳稻1.4万hm2。据田间调查分析,危害六合区水稻的病毒病主要是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均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  相似文献   

2.
培育壮秧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作好水稻的育秧管理,目前主要的育秧方法有旱育秧、湿润育秧等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3.
水稻秧苗疫病是垫江县新发生的水稻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地膜保温育秧(特别是地膜保温干育秧)的秧田,常造成秧苗叶片核糊叶枯死.  相似文献   

4.
在水稻育秧和插秧期间经常发生病虫草害.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笔者现介绍水稻育秧和插秧期间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1水稻苗床调理剂1.1概念水稻苗床调理剂是根据育秧环境、水稻秧苗生理、生态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创造稻苗适宜的生长环境,达到防病壮秧的目的,专门配制的一种综合性肥料。我国市面上常见的水稻苗床调理剂品种很多,有的叫水稻苗床调理剂,还有的叫水稻壮秧剂、育秧保姆、育秧专用肥、苗床专用肥、苗床肥、苗床调理剂等。水稻苗床调理剂是随着机插秧、旱育秧、旱抛秧等水稻简化栽培新技术的推广普及而发展  相似文献   

6.
水稻壮秧剂是集床土消毒、调酸、营养和秧苗化控4种功能为一体的育秧理想产品。在育秧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促根、促蘖、抗病等功能,因而深受农户的欢迎。我县于1998年开始推广、使用该产品。经过摸索与实践,我们已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县塑盘育秧上使用水稻壮秧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3年6月2日,在海门市德胜镇水稻育秧基地发现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abricius)]为害水稻叶片,使秧苗叶色轻度发黄。据调查,当时有蚜株率为62%,平均百株蚜量459.7头,最高百株1135头。麦长管蚜是长江中下游麦区麦蚜的优势种,也能使长江流域部分晚稻受害,但在海门市发现麦长管蚜为害水稻尚属首次。据调查,该田块为麦稻两熟,多年连作,品种为“5566”(安徽),育秧基地四周为成片的蜡熟末期小麦,未防治过蚜虫。分析麦长管蚜转移为害水稻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小麦逐渐成熟,麦长管蚜食料条件恶化,陆续就近迁入水稻育秧基地为害。普查本市其余稻区,…  相似文献   

8.
水稻烂秧严重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星 《植物医生》2001,14(3):30-31
水稻烂秧是水稻育秧期间的常见病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一般死苗率在15 %左右。2001年由于水稻育秧期间长期低温阴雨 ,秧苗素质差 ,死苗现象严重。县农业局于4月26~30日在全县各乡镇开展了多点调查统计 ,全县旱育秧苗、水秧苗及两段秧寄插秧苗普遍长势较差 ,部分秧田(土)烂秧严重。全县烂秧面积达334hm2,占秧田面积的25 % ,旱育秧地死苗率平均为25.3 % ,个别旱育秧地死苗率竟高达82 % ,水育秧田死苗率平均为32.4 % ,个别水育秧田死苗率高达76.8 % ,寄插秧田死苗率平均为19.7 % ,个别秧田死苗…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六合区2010年杂交中籼稻稻瘟病严重发生,主要原因是品种、气候和防治等因素共同影响而造成的。防治上需普及防治技术,坚持适期用药,实施统防统治。  相似文献   

10.
对水稻旱育秧和水育秧进行覆盖防虫网的试验结果表明,覆盖防虫网可以有效阻隔秧田期稻飞虱对水稻的为害,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明显的防控效果,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自水稻旱育秧推广以来,每年3月下旬至4月,水稻秧苗出现青枯、黄枯死苗现象,死苗率一般在5%~50%。严重的可达80%以上,死苗是目前推广水稻早育秧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更好地防治水稻青枯、黄枯等死苗现象.笔者现介绍水稻旱育秧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主要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我们于1996年在宜春市春台乡张家山村花园大坪村民小组进行了水稻不同栽培方式下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系统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设计和方法设旱床育秧移栽、直播、抛秧和湿润育秧4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小区面积为66.7m2,各小区间作小埂分隔,调查各小区水稻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分小区测产。2结果与分析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水平及主要病虫发生为害情况试验结果见附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产量水平以抛秧田为最优,其次为旱床育秧田和直播田,与湿润育秧产量差异较为明显;主要病虫发生情…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娟 《植物医生》2011,24(1):51-52
水稻直播是稻种直接播人大田的一种稻作方式.无需育秧、拔秧、移栽等程序,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等优点,是一种轻型、简化的低成本稻作新技术。水稻直播又可分为早直播和水直播,机械化水(旱)直播是直播稻的发展方向,其中水稻旱直播栽培是水稻轻型栽培中最为简单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4.
酸性氧化电解水浸种育秧是一项新兴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可以起到部分替代杀菌剂、减量杀菌剂、促进作物生长等作用。试验表明,酸性氧化电解水浸种育秧试验组的成苗率、苗高、根长、茎叶鲜重和根鲜重5项指标显著高于清水浸种对照组。将此技术用于再生稻头季水稻种子浸种,能进一步完善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培育机插壮秧,可为再生稻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水稻生产中,以江优126为材料,采用2因子3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用不同拌种剂和不同覆盖方式进行育秧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农膜和无纺布覆盖方式下,使用贵州大学生产的药剂和旱育保姆拌种进行湿润育秧,在生产上均能获得高产,较不拌任何药剂和不覆盖的常规育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于2012年2月对云南低热河谷地区施甸县、元江县玉米、水稻、黑麦草和稻飞虱调查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白背飞虱携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褐飞虱携带水稻齿叶矮缩病毒(RRSV),再生稻感染SRBSD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RRSV,水稻秧苗感染SRBSDV.玉米SRBSDV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36.81%.云南低热河谷地区越冬稻飞虱是早春水稻、玉米病毒病传播的重要介体,再生稻、秧苗、玉米是病毒冬季存续循环的重要寄主和初始毒源.改秋冬种玉米为蔬菜,或推迟玉米播期,晚稻收割后及时翻耕,晚稻收割后至玉米播种期间有1个月以上的空田期,物理阻隔育秧或异地育秧,是切断病毒冬季循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杀草丹、禾大壮在薄膜或湿润育秧条件下,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确定薄膜育秧或湿润育秧田的杂草能否在播后即用杀草丹或禾大壮防除。一、试验方法药剂为日本产50%杀草丹及美国产96%禾大壮乳油。用药量:杀草丹每亩为100、150、250克;禾大壮每亩为100、125克。施药方法为塌谷后喷雾或毒土,喷雾每亩药量加水30公斤,毒土每亩药量加土20公斤。薄膜育秧供试水稻品种为汕优2号。薄膜覆盖宽度为30厘米。小区面积2平方米,随机排列,三次重复。1985年5月1日播种施药,正常管理。5月3日各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及治理措施张启明,汤瑞香安徽省颖上县病虫测报站236200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作为我国“八五”和“儿五”期间的重点推广项目,近几年由北向南迅速普及。这一技术的关键之一,是改传统的水育秧为旱育秧。我们在协助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过程中发...  相似文献   

19.
《植物医生》2015,(3):24
<正>水稻绿色生态育秧技术是指以沼渣培肥苗床、沼液浸种喷苗、旱育保姆包衣、无纺布覆盖等为核心技术,采用绿色生态育秧技术培育旱育秧、旱育抛秧、旱育机插秧等的新型育秧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省工省力省心。一是节水省工,管理方便,无纺布透水性好,雨水可透过无纺布进入苗床土,可减少浇水次数,浇水亦可不揭无纺布。二是减少喷药用工,无纺布覆盖可防虫防病,既省药又省工。三是无需人工通风炼苗,无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浙江南部的台州、温州市及中部杂交稻区大面积流行,2005年发病面积65万hm2,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近1亿kg,成为水稻上损失严重而又最难防控的重大灾变性病害。为了切实有效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为害,确保水稻生产安全,几年来我们在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及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迁移扩散传毒、发病流行规律研究基础上,运用物理防治原理,应用防虫网隔离育秧进行防病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控虫防病效果,已在生产上较大面积示范与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采用塑盘育秧(秧本比1∶87),共设2个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