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津优3号黄瓜     
津优3号系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抗病性强:高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和白粉病,具有良好的稳产性能。丰产性好:植株紧凑、长势强、叶深绿色、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着生在第3~4节,雌花节率40%左右.回头瓜多。亩产达6000千克左右。耐低温、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业科学》2009,(2):437-437
1翠栗2号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绍兴市农科院选育而成。该品种植株长势旺,叶大,叶柄长,叶绿色,叶裂浅,呈心脏形,茎粗、圆、软;第1雌花节位在8~10节,雌花较多,一般隔1~2节发生雌花,20节内雌花数为4~5朵,结实率高,商品性好,畸形果少,嫩瓜单瓜重0.75~1kg,果实扁圆形,果皮色泽亮,绿色,有灰斑及白色条斑;果肉浓黄,粉质,有糯味,甘甜,风味好;耐瘠耐肥。667m2。春季和秋季产量为1500kg左右,早春栽培一般3500kg左右。  相似文献   

3.
乙烯利对夏黄瓜雌花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瓜苗期不同叶龄,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观察黄瓜第1雌花着生节位和植株主蔓前20节位的雌花数。结果表明:幼苗期用乙烯利处理可增加黄瓜的雌花数.且第1雌花节位有明显的上升;处理苗龄以2~4叶时为宜,乙烯利浓度以50~150μL/L较好。  相似文献   

4.
博达隆一号系湖南博达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最新选育的优质黄皮红瓤无子西瓜新品种。博达隆一号属中果型黄皮红瓤无子西瓜品种.中熟,全生育期95,100d,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约需30d。植株生长势强,茎叶粗壮肥大,叶柄与叶脉为黄色,抗病抗进性强,适应性广。第一雌花着生节位第7-9节,以后每隔4—5节着生雌花。坐果率高。果实圆球形,果皮浅黄覆金黄色齿条带,皮厚1.1cm,耐贮运。瓤色红,质脆爽口,纤维极少,无着色瘪籽,白瘪籽小且极少,无子性能好,风味特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左右,边部8%,单瓜重4—5kg,单产2000~2700kg/667m^3。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定州市北车寄村,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简易日光温室西葫芦、黄瓜、蒜苗一年三种三收高效生产模式,该模式技术简单,易掌握,风险小;可提高温室利用率;生产周期安排紧凑,经济效益高。西葫芦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产值1~1.5万元;黄瓜产4000~5000千克,产值5000~6000元;蒜苗产4000千克,产值1万元以上。667平方米纯收入总计2~2.5万元。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苏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一代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叶片深绿色。茎蔓生,长2.0~2.5米,节间短,分枝中等,主、侧蔓均可结果。春季保护地栽培,主蔓第4~6节,侧蔓第2~3节着生第1朵雌花,秋季保护地栽培主蔓第8节,侧蔓第6节着生第1朵雌花。  相似文献   

7.
津优Ⅱ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是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选育的一代杂交种。其生长势较强,叶片中等大小,瓜码密,属雌花分化对温度要求不敏感类型。秋延后栽培,第1雌花节位在7-8节,表现早熟,雌花节率30%以上,667平方米(1亩)产4500千克。瓜条深绿色,稍有光泽,刺瘤明显,无苦味,瓜把较短,瓜长33厘米,横径3匣米,抗黄瓜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适合秋延后大棚栽培。作为秋延后大棚的专用品种,可以满足国庆节前后上市,获得较高的产值。  相似文献   

8.
植株雌花的形成及结瓜的早晚和多少,直接关系到温棚黄瓜经济效益的高低,植株首朵雌花节位越低,雌花越多,前期的黄瓜产量就会越高.但黄瓜雌花的形成,除与其品种特性和营养状况有关外,更多受温棚内黄瓜苗期小气候条件所制约.因此,改善温棚内小气候状况,是争取黄瓜早开雌花、多开雌花、多结瓜、早上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江苏灌南县探索出“番茄-黄瓜-豇豆-黄瓜”周年四茬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栽培技术如下。 一、早春番茄 10月上旬日光温室番茄浸种育苗,10月底分苗,11月底定植(苗龄50~60天),12月初开花现蕾,3月上中旬开始成熟上市,3月底采收结束。产量5000—6000千克/667平方米,产值1.3万~1.4万元/6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浙江农业科学》2014,(6):972-972
正碧翠18是浙江勿忘农种业科学研究院最近选育而成的水果黄瓜新品种,属于欧洲温室型黄瓜品种。适宜温室及塑料大棚等设施内栽培。1品种特性1.1光照耐弱光照、耐低温、长势强、早熟。1.2产量植株叶片大、茎粗、节间短、全雌性体,第2节开始着生雌花,每节有雌花3~5朵,单性坐瓜  相似文献   

11.
1.小型南瓜金瓢南瓜金飘南瓜是由江西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邮码:330200)从日本、台湾等地引进11份小南瓜材料,经多代自交和系统繁育选育的优质小型南瓜新品系.该品系抗逆性强,果型大小适中,品质好,采收期比“黄狼“南瓜提早5~7天,产量增加14.7%.   金瓢南瓜植株蔓生,生长健旺,主蔓长3.5~4米.早熟,主蔓第1雌花节位11~13节,雌花间隔节位3~4节,偶有连续两节着生雌花,坐果力强.果实为短瓢形,空腔小,可食率高,单果重量1.5公斤左右.成熟果干物质含量12.6%,总糖含量5.16%.嫩果绿色,成熟果黄褐色有蜡粉,肉色橙黄,肉质较面,风味佳,适于煮食.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3000~4000公斤,在江西地区3~4月播种育苗.   2.美国采籽南瓜最近由中国农科院从美国引进.该瓜适应性强,叶片特大,瓜蔓5~10米长,产量高,结瓜多,一蔓可结瓜3~4个,平均瓜重12公斤,每瓜可采籽0.25公斤.籽大、粒饱、白色、有光泽,味美可口.每667平方米栽3000株,结瓜4000多个,可采籽750公斤.现市场售价大粒白色南瓜子1公斤10多元,每667平方米收入在1万元左右.采籽后的南瓜肉还是喂猪的优质饲料,种667平方米采籽南瓜可喂4~5头猪.目前在农产品价格低廉,种植农作物效益低的情况下,种植美国采籽两用南瓜经济效益最高.   ……  相似文献   

12.
《浙江农业科学》2013,1(7):0-920
碧翠18是浙江勿忘农种业科学研究院最近选育而成的水果黄瓜新品种,属于欧洲温室型黄瓜品种.适宜温室及塑料大棚等设施内栽培. 1 品种特性 1.1 光照 耐弱光照、耐低温、长势强、早熟. 1.2 产量 植株叶片大、茎粗、节间短、全雌性体,第2节开始着生雌花,每节有雌花3~5朵,单性坐瓜力强,每节都可坐瓜2~4条,并可节节连续坐果,结回头瓜多,采收期长,产量高.单株可采瓜50条,每667 m2产量可达5 000 kg.  相似文献   

13.
一、特征特性"湘丝甜"丝瓜为极早熟品种,从定植到始收40天左右,植株长势较强,主蔓第1雌花节位在第7节左右,以后节节有雌花,早期持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短粗棒形、匀直,瓜长24厘米左右、直径6~8厘米,果皮绿色、被蜡粉,果面较粗糙,花蒂保存时间长,不易老化,果肉致密脆嫩、香味浓,商品性好。单瓜重500克左右,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前期产量1200公斤左右,总产量3500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专用雌性系黄瓜.第一雌花出现在3—4节.以后节节有瓜。极耐低温,连续几天1℃不受害.亩产9000公斤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农203黄瓜     
中农203黄瓜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最新育成的强雌性早熟春季保护地专用品种,2001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植株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主蔓结瓜为主,第1~2节位有雄花,第3~4节位起出现雌花,以后几乎每节都有雌花。熟性早,从播种到第一次采收60天左右,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均高。瓜长棒形,把短,条直,瓜皮深绿色,有光泽,瓜表无棱,瓜顶无黄色条纹,白刺,瘤刺小且较密。瓜长30厘米左右,横径3.5厘米。肉厚,腔小。品质脆嫩,味微甜,无苦味,商品性和食用品质好。植株抗黑星病、角斑病、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667平方米…  相似文献   

16.
一、无雌花1.发病症状黄瓜一般在4~5片叶时就开始有花蕾,7~8片叶时在第3~第4节处开始出现雌花,若管理不当,则只开雄花而无雌花,或雌花很少。2.发病原因黄瓜属于雌雄异花同株作物,雌花数目的多少除了与品种特性有关外,  相似文献   

17.
豫黄瓜2号(原名秋杂)是河南农业大学林园学院以自交系90-150×90-160选育而成,适宜全国各地春季小拱棚、春秋露地及秋延后栽培,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是我省自育黄瓜品种中第1个通过审定的杂交种。1 特征特性1.1 特征豫黄瓜2号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以主蔓结瓜为主,侧蔓亦有结瓜能力。主蔓高190~200cm,茎粗1.02~1.12cm,节间长9cm。第1雌花着生在第4~5节,每隔1~2节开1雌花,雌花率高。瓜长棒形,皮深绿色,有光泽,无棱,瘤小,…  相似文献   

18.
碧萃一号极早熟北欧型品种。雌性系,耐低温弱光。抗病能力强,高抗霜霉病、角斑病,较抗枯萎病。果实棒状,浅棱不明显,果面光滑,亮绿色,果长16~18厘米,单果重110~120克。瓜条直,果皮不易老化,不易失水,适于出口和超市销售。口感甜脆,每667平方米产量1万公斤左右。碧萃二号北欧型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侧枝发生率高,雌性系,每节1~3个雌花。耐低温弱光,抗病能力强,高抗霜霉病、白粉病、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_3)处理黄瓜(Cucumis sativus L.)雌性系(Gynoecious type)植株,对黄瓜雌性系单株上产生雄花的平均数,雄花出现节位的高低,以及同株上雌花、雄花花期能否相遇分别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00ppm和1400ppm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黄瓜雌性系植株时,雄花出现的节位较低,并且单株上雌花雄花花期相遇程度高,而单株上出现雄花数目的多少受赤毒素浓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农家顾问》2006,(12):43-43
双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种植模式.667平方米可摘薹250千克左右,收入250~300元,菜子单产增加10千克左右。增收30-50元.667平方米纯收入增加280~300元。去年湖北省推广应用333万公顷。其中新洲、天门、仙桃、嘉鱼、咸安各667万平方米(1万亩)。收获菜子达到国家双低标准,开发菜薹品牌2~3个.增效1.4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