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瓜枯萎病抗性鉴定与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 份田间抗性水平不同的苦瓜为材料,探讨了适用于苦瓜苗期人工接种枯萎病菌的抗性 鉴定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来自国内外的43 份苦瓜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源筛选,以其中的抗病亲本‘0417’ 和感病亲本‘472113’为材料,研究了苦瓜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直接水培接种法是较适 合于苦瓜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的方法,适宜的接种菌液孢子浓度为4 × 106 · mL-1。在苦瓜种质资源中,枯 萎病抗源普遍存在,尤以野生种或半栽培种抗病性较强。苦瓜枯萎病抗性受单一显性核基因控制,其广 义遗传力为90.78%。  相似文献   

2.
以西瓜为试材,采用2种鉴定方法研究了18份种质资源的枯萎病抗性情况。结果表明:供试种质中没有西瓜枯萎病免疫的品种。苗期人工接种法鉴定出高抗西瓜枯萎病材料9份,占参试材料50%;抗病材料1份,感病材料4份,高感病材料4份。其中高抗材料中K1和K4死苗率最低为2%,比高抗对照品种Sugarlee死苗率低。用分子鉴定的方法鉴定出抗病材料6份。苗期田间接种鉴定和分子鉴定结果吻合率达到66.67%。  相似文献   

3.
王素 《中国蔬菜》1994,1(3):7-0
为了在菜豆种质资源中寻找抗菜豆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f.sp.phaseoli)的抗源及其更为简单有效的抗病性鉴定方法,对一周苗龄的菜豆采用断根后培养基糊蘸根和孢子悬浮液蘸根等5种方法进行接种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糊蘸根法发病快,方法简单。用此法鉴定了60份菜豆种质资源材料,其中56份为高感,4份为中感,没有耐病或抗病材料。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黑斑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9(3^4)有重复正交设计试验得出大白菜苗期抗黑斑病最佳条件为大白菜2片真叶期,孢子液浓度为2400个孢子/ml,环境温度为20 ̄25℃:利用该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大白菜资源进行苗期抗病筛选,得出抗病材料3份,中抗材料20份。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宁夏甜瓜白粉病防治与白粉病抗病育种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采用不同接种苗龄、不同接种浓度、不同接种方法、接种后不同保湿时间四因素三水平(L_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甜瓜白粉病室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在宁夏地区对23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白粉病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苗龄为4叶1心,孢子悬浮液浓度105个·mL~(-1),摩擦法接种,接种后保湿36 h的处理组合为最佳的室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综合室内和田间鉴定结果,23份甜瓜种质资源中对白粉病免疫的材料有‘抗病F-3800’和‘1489’,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为0;高抗材料有‘新密45号‘’1464‘’绿洲红‘’Sweet’和‘美玉25号’,发病率低且病情指数均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方法,对34份茄子种质资源进行茄子黄萎病抗性鉴定,鉴定结果:有2份资源材料表现高抗,2份表现抗病,5份表现中抗,26份表现感病,这些抗病的资源材料有的可以直接应用于生产;有的可以作抗源材料用于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7.
菜豆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法,对20份菜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苗期抗炭疽病抗性的鉴定,结果表明,有7份材料为高抗材料;2份材料为抗病材料;1份材料为中抗材料,其余的材料为感病材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孢子悬浮液接种法,鉴定了多毛番茄LYC4叶、茎、果实对灰霉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多毛番茄LYC4整株接种的病情指数为0,离体叶接种的发病率为0;离体茎接种的相对茎侵染率为0,相对茎腐扩展速率为0;离体果实接种的相对病斑扩展速率为5.7%。多毛番茄LYC4叶、茎、果实3个部位接种均表现高抗,是1份优秀的灰霉病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9.
秦蕾  梁燕  默宁  张洋  赵贵叶 《中国蔬菜》2017,1(10):44-50
对来源于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的51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田间抗性调查。结果显示,各种质病情指数在17.04~75.56之间,有14份种质田间表现出了TMV抗性。各种质抗性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略向感病区域偏离。将筛选出的14份抗病材料和7份感病材料进行TMV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21份种质的病情指数在6.28~65.48之间,获得抗病材料15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TMV田间成株自然发病病情指数与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r=0.789,呈极显著相关。结合田间抗性调查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利用12对与L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3份TMV抗病种质进行分子鉴定,6份材料中共检测到6个抗性分子标记。抗TMV辣椒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SCAR引物862对288份黄瓜自交系进行黑斑病抗性检测,结果有32份资源抗病.通过对36份资源与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相比较,二者的符合率达94.44%;对76份田间表现感病的材料进行标记检测,4份材料具有抗病带,符合率达94.74%.在育种应用中,可先通过标记初步进行大量材料的抗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黄瓜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的效率.抗黑斑病资源的获得,为进行抗黑斑病黄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软腐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大白菜的苗龄、接种方法、接种体浓度对接种软腐病菌的影响。采用L9(3^4)有重复正交设计试验得出大白菜软腐病苗期接种鉴定的适宜条件是:苗龄6~8片真叶;接种方法为横切、纵切各4mm(毫米);接种体浓度为10^7个/ml。利用该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44份大白菜资源进行苗期抗病筛选,得出抗病材料1份,中抗材料12份。  相似文献   

12.
利用EST-SSR引物CSFR33对231份黄瓜资源进行抗病性检测,有109份资源抗病。通过对30份资源与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相比较,二者的符合率达93.33%。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标记初步进行大量材料的抗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可以大大提高黄瓜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的效率。抗病资源的获得可为抗褐斑病黄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瓜菜》2015,(1):23-25
为了明确现有葫芦种质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程度,为进一步选育抗白粉病砧木品种奠定基础,通过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对50份葫芦自交系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有5份属抗病类型,8份材料为中抗类型,25份材料为中感类型,12份材料为感病类型。因此,供试葫芦自交系中存在着有利用价值的抗白粉病材料。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对黑龙江省市售的16 份西、甜瓜栽培品种和84 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鉴定。10 份西瓜栽培品种中新红宝、京欣1 号、双抗大地雷、特大庆红宝、超丰F1、庆发7 号等6 个品种表现为中抗;景丰宝和齐红西瓜表现为中感;吉福2 号和庆农1 号表现为感病;6 份甜瓜栽培品种中齐甜1 号、永甜3 号和龙甜3 号3 个品种表现为中抗;日本甜宝和龙甜1 号2 个品种表现为中感;本甜3 号表现为感病;西、甜瓜栽培品种中均未发现高抗及免疫品种。49 份甜瓜种质资源中抗病材料占鉴定种质资源总数的57.1%,从中筛选出3 份高抗材料分别为X11-3、X11-1 和X11-8;在35 份西瓜种质资源中抗病材料占鉴定总数的48.6%,从中筛选出2 份高抗材料11W005 和11W003。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丝瓜种质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采用室内人工接种法,对68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了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高抗材料有2份,病情指数分别为6.25和8.26;抗病材料18份,病情指数16.13~29.83;中抗材料33份,病情指数30.73~49.30;感病材料12份,病情指数50.19~68.83;高感材料3份,病情指数78.39~94.82.说明供试的68份丝瓜种质资源中,高抗和抗病材料有20份,可以作为丝瓜抗病育种的亲本,以便选育抗病新组合并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石岩  默宁  祁世明  梁燕 《中国蔬菜》2020,1(6):39-43
对154份番茄材料(包括普通番茄76份,樱桃番茄78份)进行两年两次田间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病情指数调查,筛选出14份对番茄斑萎病毒病具有稳定抗性的番茄材料,利用sw-5-2共显性SCAR标记对田间表现抗病的材料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发现3份抗病材料携带抗番茄斑萎病毒病的Sw-5基因。为缩短番茄斑萎病毒病人工接种鉴定周期,以含有sw-5的抗病材料H8和感病材料M82为研究对象,设置4、6、8、10片真叶4个接种时期,分别在接种后14、21、28 d进行病情指数调查和抗性分级,结果表明,6片真叶期接种,接种后28 d进行病情调查即可有效鉴别植株番茄斑萎病毒病抗性,与8、10片真叶期接种效果相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品种‘1501黄’为试材,采用喷雾接种法,研究了4株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的致病性和分生孢子适宜接种浓度,于番茄苗期接种鉴定其抗性水平,以期为番茄早疫病的抗病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GY7和GY9为番茄早疫病致病菌株,适宜接种浓度为1×10~6个·mL~(-1);分生孢子形态各异,倒棍棒至长椭圆形,0~7个横膈膜,0~3个纵膈膜,大小多在(60~150)μm×(15~30)μm,具喙,喙宽约5μm;供试15份番茄材料中有9份属于早疫病抗性材料,3份中抗材料,3份中度感早疫病材料。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番茄根结线虫病病原鉴定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对黑龙江省大庆市温室内的番茄根结线虫进行形态鉴定和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采用接种苗龄30d(天),接种深度10cm,接种量5000条·株-1,接种天数50d(天)为最佳组合。用该鉴定方法对18份番茄材料进行苗期抗根结线虫病鉴定,筛选出免疫材料2份,高抗材料4份,强抗材料4份,中抗材料2份,微抗材料1份,其余5份为易感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对从国内外搜集的126份甜瓜种质资源进行苗期枯萎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单一接种条件下,枯萎病抗性评价结果为高抗种质7份,抗病种质42份,中抗种质61份,感病种质15份,高感种质1份;白粉病抗性评价结果为高抗种质9份,抗病种质42份,中抗种质72份,感病种质3份。复合接种条件下,筛选出甜瓜双抗种质1份,种质名称为PI164331,引自印度。通过两种接种方法相关性分析可知,复合接种鉴定结果与单一接种鉴定结果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快速有效的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鉴定技术,比较喷雾法、涂抹法、叶腋针刺法、茎上针刺法和灌根法5种接种方法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法是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鉴定技术的最佳接种方法,简单有效,适用于种质资源材料的抗性鉴定。采用喷雾接种法鉴定209份醋栗番茄品种的细菌性斑点病抗性,其中22份为中抗品种,57份为感病品种,130份为高感品种,未发现抗病或免疫品种。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评价23种微生物菌剂对加工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安全、高效的微生物菌剂2种,分别为芽孢IVF 018号、芽孢IVF 021号,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100.00%、82.50%和71.25%、61.67%,预防效果明显高于治疗效果,说明田间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