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鸭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引起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复杂,到目前为止,大约有2 400多个血清型,而感染禽类的主要有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几个血清型(文明等,2000)  相似文献   

2.
家禽沙门氏菌的特点与防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门氏菌种类繁多,目前已发现2000多个血清型,且不断有新的血清型发现。有的沙门氏菌专对动物致病,有些专对人致病,还有些对人和动物都能致病“。。沙门氏菌感染已引起养鸡行业的广泛关注,家禽沙门氏菌感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危害家禽健康的沙门氏菌感染(雏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另一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沙门氏菌感染,即副伤寒沙门氏菌,如: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3.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根据其病原体的抗原结构不同将禽沙门氏菌分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禽伤寒沙门氏菌、禽副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现就一例珍珠鸡白痢病的诊治过程,浅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刘敏 《四川草原》2010,(5):45-46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  相似文献   

5.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一大属,有2000多个血清型,广泛存在于人和各种动物的肠道内。在自然界中,家禽是其最主要的贮存宿主,沙门氏菌依病原体抗原结构的不同分为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和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主要引起鸡和火鸡发病,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广泛感染各种动物和人。它不但会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猪沙门氏菌病,又称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猪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引起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家养畜禽健康、人类公共安全、食品安全都具有严重的影响。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血清型对人、各种家畜和家禽以及其它动物有致病性,而猪也可感染多个血清型,除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外,很少有其他血清型能引起临床发病,但这些对猪非致病性的血清型可造成猪肉产品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1病原特点 沙门氏菌属是指血清学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沙门氏菌属的细菌依据其对宿主的感染范围,可分为宿主适应血清型和非宿主适应血清型2类。前者只对其适应的宿主有致病性,包括马流产沙门氏菌、羊流产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9.
仔猪副伤寒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人猪群.许多猪町借本身的抵抗力将其消灭或免疫,有些则成为带菌猪.  相似文献   

10.
1病原 引起本病的沙门氏菌约有60多种,150多个血清型,其中最常见的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海得堡沙门氏菌在、婴儿沙门氏菌等,其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最为常见。本菌为血清学上具有相关性的革兰氏阴性细长杆菌,有周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荚膜和芽孢。但在自然条件下,也可遇到无鞭毛或有鞭毛而不能运动的变种。副伤寒沙门氏菌为兼性厌氧菌,10~42℃能生长,  相似文献   

11.
1家禽沙门氏菌病及其分类家禽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感染家禽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不运动的沙门氏菌——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分别被称为鸡白痢和禽伤寒。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主要引起雏鸡和雏火鸡的急性、全身性疾  相似文献   

12.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一大属,有2000多个血清型,广泛存在于人和各种动物的肠道内。在自然界中,家禽是其最主要的贮存宿主,沙门氏菌依病原体抗原结构的不同分为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和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主要引起鸡和火鸡发病,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广泛感染各种动物和人。它不但会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禽沙门氏菌病(Avian Salm OnellOsis)是由沙门氏菌属中一种或几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一种急性或慢性疾病。引起鸽子发病的主要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禽副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4.
沙门氏菌感染可以引起禽类各种各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主要分为2种类型:第一种是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第二种是副伤寒沙门氏菌,其中第一种沙门氏菌病的危害更严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引起鸡白痢,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禽伤寒,两种沙门氏菌病在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控制及消灭措施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差异。鸡白痢是危害雏鸡的一种主要疾病,多表现为白痢和败血症特征。  相似文献   

15.
家禽沙门氏菌病是指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感染家禽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不运动的沙门氏菌——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曾分别被称为鸡白痢和禽伤寒。最近,已统一使用“鸡白痢-伤寒沙门氏菌”名称来命名这两种沙门氏菌,因此,有专家认为可将这两种疾病统称为禽白痢-伤寒(或鸡白痢-伤寒)。另一类为大量有运动性的沙门氏菌(归类为禽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统称为禽副伤寒。  相似文献   

16.
沙门氏菌是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常引起暴发流行,但由基尔沙门氏菌引起幼儿腹泻和导致蛋鸡、肉鸽暴发流行死亡的实例目前尚未见报道。 1986年3月12日从患儿杜×腹泻大便中分离出1株基尔血清型沙门氏菌;1988年10月12日又从死亡蛋鸡和肉鸽的内脏中分离出8株基尔血清型沙门氏菌。现将该菌引起的幼儿腹泻和蛋鸡、肉鸽的死亡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家禽沙门氏菌病及其疫苗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仕忠 《中国家禽》2006,28(17):48-50
沙门氏菌感染的禽群,是那些能够通过食物链传给人的沙门氏菌最为常见的储存库之一。在美国,每年因食物源性沙门氏菌感染人所造成的损失高达35亿美元,单纯由肠炎沙门氏菌一个血清型所致的损失也有8.7亿美元之多。估计全世界每年因沙门氏菌感染所造成的损失有上千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家禽生产者面临来自公共卫生机构、有关官员和关注食品安全消费者的强大压力。从家禽和禽产品中分离出沙门氏菌的报道,比从其它动物中分离出沙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分离自四川地区的鸽源沙门氏菌的致病性,本研究先将分离的4株沙门氏菌,腹腔注射SPF昆明鼠,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再依据小鼠攻毒试验结果,选取致病性较强的纽波特沙门氏菌菌株,通过灌胃方式接种信鸽来观察对信鸽的致病性.结果显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伯里沙门氏菌、基桑加尼沙门氏菌的LD50分别为3.37×10^6、2.49×10^7、5.46×10^7、3.58×107 CFU;感染鼠的肝脏、脾脏、肾脏及小肠有明显的炎性病变;纽波特沙门氏菌可造成感染鸽的肝脏、肺脏、肾脏和胰腺纤维素样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变,回肠、空肠、盲肠的肠绒毛结构不完整、绒毛上皮脱落,绒毛及肌层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以上结果表明,4株分离的沙门氏菌对试验鼠有一定的致病性,纽波特沙门氏菌可造成信鸽气囊等组织器官损伤,继而影响其飞行能力.本研究为鸽源沙门氏菌尤其是纽波特沙门氏菌的致病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具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吕惠序 《养猪》2012,(6):116-117
仔猪副伤寒(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大多发生于幼龄仔猪,成年猪很少见到。  相似文献   

20.
家禽养殖业要永远防控沙门氏菌,这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因为沙门氏菌是在人体内引起胃肠道疾病的一个重要致病源,在欧洲人体感染的沙门氏菌病中最常被分离出来的是肠炎沙门氏菌(主要来源于家禽)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主要来源于猪)。被沙门氏菌感染的鸡蛋也是人类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一个重要感染源。1饲养方式的影响许多领域的研究,从小型到大型的,都评估了鸡舍饲养模式在感染沙门氏菌方面的影响。通常,这些研究有各式各样的结果,包括从笼养模式减少了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