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鳜鱼藤本嗜子宫线虫病的发现由于鳜鱼人工繁殖和夏花培育技术的研究成功,饵料鱼配套养殖技术的解决,鳜鱼养殖已在全国各地掀起高潮。鳜鱼在天然水域环境中抗病能力较强,但在池塘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因养殖密度大,生态环境不十分适宜等原因,鳜鱼的各种鱼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鳜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探讨袁庆才,陈本双,张学贵(安乡县水产养殖总场415601)近两年来,我场以珊珀湖大水面为基地,进行鳜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已较好地解决了从人工繁殖至苗种培育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1994年人工孵化鳜鱼...  相似文献   

3.
陈文龙 《淡水渔业》1995,25(2):40-41
鳜鱼人工繁殖技术管理陈文龙(浙江省德清县水产局)鳜鱼又名桂鱼、季花鱼等,经多年人工繁殖与驯养已成为各地重要经济养殖鱼类。我们根据近10年的生产实践,对鳜鱼人工繁殖的规范化技术作如下简要介绍。一、亲鱼品种、来源和选择1.品种:常见的有翘嘴鳜、大眼鳜、斑...  相似文献   

4.
鳜鱼是鄱阳湖名贵的河鲜,近年来资源量锐减。随着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成功,鳜鱼成鱼养殖已在南昌地区逐步展开。尤其是滨湖地区或从江河湖库引水的养鱼场,野杂鱼资源丰富,适宜开展鳜鱼养殖。本文介绍鳜鱼成鱼养殖的四种类型。文中提及的鳜鱼种均指翘嘴鳜。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从上世纪80年代突破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后,鳜鱼养殖主要以成鱼池和亲鱼池中搭养或山塘小水库套养为主,池塘主养的规模小,单产低。近几年来,随着广东鲮鱼苗的引进和大规格鳜鱼种培育技术的突破,其养殖的发展速度迅速加快,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主养单产逐年提高,但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病害逐年增加,养殖收益逐年下降。而且市场对商品鱼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如何使鳜鱼养殖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何种养殖模式能更好地避免养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广大鳜鱼养殖者和水产科技人员所关心的。从90年代起,我站对鳜…  相似文献   

6.
鳜鱼养殖(一)鳜鱼养殖始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苏、浙、鄂等省成功地进行了鳜鱼人工繁殖,养殖才有了新进展,尤以南方地区发展较快。如1991年广东三水县范湖镇农民卢伍在鱼塘中单养鳜鱼,获得了8856.5公斤/公顷的好成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江苏省南通市在发展鳜鱼人工养殖的过程中,受苗种全部从外地引进的制约发展不快。为此,笔者在2001年进行鳜鱼人工繁殖小试的基础上,2002年在江苏省海门市国营水产养殖场承担实施了南通市科技局下达的《鳜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课题,共催产亲鱼15组,产苗61.7万尾,育成2cm左右的苗种7.26万尾。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  相似文献   

8.
鳜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鳜鱼以其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的青睐。近年来,由于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变,适合于鳜鱼生长繁殖的水域越来越少,鳜鱼资源明显衰退。为保护、增殖鳜鱼资源,进行鳜鱼人工繁殖势在必行。我场1994年催产鳜鱼20组(♀20:♂3...  相似文献   

9.
鳜鱼也称鳌花,是我省的“三花五罗”之一,是倍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我省养殖用的鳜鱼苗种大多来自南方省份,成活率较低。近年来,我们开展了鳜鱼人工繁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南海是我国鳜鱼(桂花鱼)人工繁殖的发源地,自1987年在我区人工繁殖成功并推广养殖以来,我区一直是全国最大的鳜鱼苗种产地,到2006年止,已有鱼苗繁育场100多家,年产鱼苗2~3亿尾;鳜鱼成鱼年养殖面积达4万亩左右,是我区主要养殖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人工养殖的鳜鱼主要以翘嘴鳜为主。早在20世纪70年代,广东珠三角地区率先从国外引进鳜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迅速突破,并在90年代的形成了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格局。清远地区鳜鱼人工养殖稍晚于珠三角地区,但由于独特环境、气候、地理等优势,近些年,清远鳜鱼产业迎头赶上,并逐渐成为广东四大鳜鱼主产区之一。为推进清远地区鳜鱼产业健康发展,本文针对目前鳜鱼产业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吕晔  汤为民 《内陆水产》2007,32(6):30-31
鳜鱼属鲈形目、鳍科,为传统名贵鱼类,主要养殖品种有翘嘴鳜、大眼鳜,近年来,翘嘴鳜已成为我县较有前景的名优水产品养殖品种。笔者自2000年以来一直从事鳜鱼的人工繁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等一系列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03年笔者又进行小Ⅱ型水库主养鳜鱼高产高效试验,经过3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较为定型的高产高效饲养技术。现将2006年的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出口刨汇的名贵鱼类。近年来,为缓解鳜鱼人工养殖苗种供不应求的矛盾,国内一些单位相继开展了鳜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苗种培育方面普遍存在高成本,低成活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永修县地处鄱阳湖畔,水产资源丰富。该县根据江西水产优势产业发展统一规划,从1999年起着力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鳜鱼人工繁殖,目前年繁育已突破百万尾,现将相关操作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史飞  葛世成 《内陆水产》2007,32(1):39-40
鳜鱼为传统名贵淡水鱼类,是近期较有前途的养殖品种之一。笔者2000年以来一直从事鳜鱼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等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把池塘单养鳜鱼成鱼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鳜鱼养殖(二)鳜鱼的人工繁殖一、亲鱼的采运和培育目前亲鱼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冬春季节从天然水域中捕获,二是来自池塘养殖。繁殖季节来临前,从天然水域捕获直接用于生产的,其催产成功率很低,最好在鳜鱼越冬前捕捉,延长其强化培育时间,可提高繁殖效果。从天然...  相似文献   

17.
鳜鱼作为营养价值较高的名优淡水鱼类,备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由于天然捕获量有限,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养殖前景看好。本文就鳜鱼的人工繁殖,包括亲鱼的选择、药剂的使用、人工受精等关键技术发表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8.
鳜鱼是一种名贵的淡水鱼,许多地方近年来开展了鳜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方面的研究。现将鳜鱼的常见病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水霉病在鳜鱼繁殖过程中,如果受精卵的孵化用水混有污物,会使鱼卵受损,从而感染上腐水性水霉菌,感染了霉菌的鱼卵,肉眼观察卵  相似文献   

19.
鳜鱼是我国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不仅肉质好,没有肌间刺,且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其绝佳的口感及极高的营养价值,鳜鱼在2019年年产达29.8万吨,而产值接近200亿元。目前我国以养殖翘嘴鳜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起,鳜鱼人工催产、人工繁殖、鱼苗及商品鳜养殖等关键性技术已经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2(4):18-18
鳜鱼的人工养殖(接上期21页)3天然苗采集和人工繁殖3.1天然水域采苗:我国长江和珠江流域是天然鱼苗的主要产区,其中也有很多级鱼苗分布。在采集天然鱼苗时,就能采集到很多鳜鱼苗。鳜鱼苗身短体高,体色呈暗黑透红,能在水中翻滚游动。因鳜鱼比其它鱼类耗氧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