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芝麻花序及花的发育规律进行系统的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芝麻第一花序原基发生于第2叶展平,第3叶露心时。花序原基在叶腋形成后,两侧先分化出苞叶原基,接着顶端变为花原基,花序中成花的数目与花序原基的表面积呈正相关,原基表面积大,分化花的数目多,反之则少。花原基顶端变平加宽后由外向内依次分化出花萼、花瓣和雄蕊、雌蕊。整个花芽分化可以划分为花序原基形成期、苞叶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冠和雄蕊分化期以及雌蕊分化期5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花生胚胎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不用塑料薄切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技术观察花生((?))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包括受精后3~6天的发育情况。 花生开花当天凌晨3~4时,花蕾虽未开放而花药已经开裂并授粉。花药开裂后20~21 h卵细胞开始受精。果(?)入土前原胚发育极缓慢,入土后原胚迅速生长。15天形成拳状原胚并开始分化,45天左右花生胚胎分化基本成熟,胚芽的顶芽具有5~6片幼叶,子叶节侧芽具有第1花序原基。端豆分化比基豆迟,前者较后者分化迟一片幼叶。  相似文献   

3.
通过体视显微镜及石蜡切片观察,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过程中生长锥的形态以及维管束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生长锥在幼穗分化第一期出现苞原基的分化,在第二期出现枝梗原基的分化,在第三期可见明显白色苞毛和颖花的发育,在第四期枝梗和颖花原基显著生长;在小穗发育过程中先后在枝梗末端分化出护颖原基、内外颖原基和雌雄蕊原基,在第四期花药中可见次级造孢细胞。发现在幼穗分化过程中幼穗主轴的维管束数目往上递减,穗茎节部位的大维管束能通过分离和合并来调节生长;在穗茎节出现的一种纤维状组织能够限制维管束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水稻幼穗形态发生与维管束生长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体视显微镜及石蜡切片观察,研究了水稻幼穗分化过程中生长锥的形态以及维管束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生长锥在幼穗分化第一期出现苞原基的分化,在第二期出现枝梗原基的分化,在第三期可见明显白色苞毛和颖花的发育,在第四期枝梗和颖花原基显著生长;在小穗发育过程中先后在枝梗末端分化出护颖原基、内外颖原基和雌雄蕊原基,在第四期花药中可见次级造孢细胞。发现在幼穗分化过程中幼穗主轴的维管束数目往上递减,穗茎节部位的大维管束能通过分离和合并来调节生长;在穗茎节出现的一种纤维状组织能够限制维管束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王琴  陈旭  贺亚川  岳远征  胡惠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29-16831
[目的]研究‘梦境’百日草的分化形态及与营养生长的相关性。[方法]观察‘梦境’百日草不同时期顶芽的石蜡制片,并测定其株高、株幅、真叶数和分枝数等生长指标。[结果]‘梦境’百日草花芽分化过程划分为8个时期:营养生长前期、营养生长后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舌状花原基分化期、筒状花原基分化期、筒状花花冠和雄蕊原基分化期、筒状花雌蕊原基分化期;通过各生长指标的观测,得到了花芽分化时期与各生长指标间的回归方程。[结论]‘梦境’百日草各生长指标与花芽分化时期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其中,播种天数与花芽分化时期间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凤梨开花的生理机制以及为凤梨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凤梨‘丹尼斯’为试材,研究乙炔催花对其花芽分化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炔催花7天后诱导‘丹尼斯’进入花芽分化状态,其花芽分化进程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萼花瓣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在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中,植株生长点及叶片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含量未见明显改变,而玉米素核苷(ZRs)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和花原基分化期呈现出2次显著增加,赤霉素(GAs)含量在花序原基分化期和器官分化早期显著下降,从而引起ABA/GAs、ZRs/GAs、ZRs/IAA比值在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和器官分化早期显著增加。表明,高水平的ZRs含量、ABA/GAs、ZRs/GAs、ZRs/IAA比值以及低水平的GAs含量有利于凤梨‘丹尼斯’花芽分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7.
利用石蜡切片及电镜扫描技术,对白杜(Euonymus maackii)花序及花的发生过程进行观察。白杜花序为二歧聚伞花序,从花芽分化到雌蕊形成,整个过程可分为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7个时期。白杜花序可能通过败育达到结构上的简化;大量小花的雄蕊发育异常是影响白杜结实率和观赏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大百合花序分化进程以及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大百合鳞茎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对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形态进行观察,同时通过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RM/MRM)质谱分析法测定不同分化时期内源激素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结果显示: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花序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初期、苞片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被片分化期和花芽分化完成期;花序发育过程中,吲哚-3-乙酸(IAA)和赤霉素(GAs)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高水平IAA和GAs有利于花序以及花器官的分化;玉米素核苷(ZR)和水杨酸(SA)为先升后降的单峰变化,二者在分化中期起到较为积极的调控作用;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和茉莉酸(JA)总体呈下降趋势,推测是解除了对花序(芽)发育的抑制作用;高比值的IAA/GA3与cZR/GA3有利于大百合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二者变化趋势完全相反。总体看来,ZR对大百合苞片原基和小花原基等新器官的形成起重要作用,IAA和GAs在花芽分化后期形态建成作用更显著;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可以促进大百合花序(芽)的发育,高水平的蛋白质是分化前期花器官形态建成的需要;大百合花序分化过程中小花发育存在渐趋同步的特点。本研究结果为大百合开花机制研究以及花期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青花菜的花球花芽分化与发育进行解剖学研究。在解剖显微镜下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摄影,将青花菜的花序分化发育形成花球的过程分为7期。其分化发育规律是:侧花茎原基的分化级数由外而内地逐渐减少,最外最先分化的侧花茎原基先发育,第2-3级分化后,便分化花原基,分化至第4级的为数不多,个别分化至第5级。往内仅有第2级甚或第1级侧花茎原基的分化,便分化花原基。最后主花茎端直接分化花原基,陆  相似文献   

10.
试验观察表明:1、红茎芫荽的萌动种子经低温处理,能够促进花芽分化。2、单个复伞形花序从现蕾到谢花41天,在栽培群体中,初花到终花44天。3、芫荽花芽分化分为花序分化期和单花分化期。花序分化期包括营养生长期(叶芽)、花芽分化前期、花芽原基的分化、一级花序的形成、二级花序的形成和完整花序的形成。单花分化期包括单花原基的形成、萼片的形成、花瓣原基的出现、雄瓣原基的形成、雄蕊形成、雌蕊原基的出现。从子叶出土到花芽开始分化需要27~30天,到完整花序形成又需30天。作者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在生产上防止先期抽苔以及提高种子、绿叶产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扫描电镜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雷竹无限制花序的形态建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雷竹无限制花序形态建成过程可划分为花序主轴分化期、第一级侧生假小穗及顶端小穗分化期、颖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生殖细胞形成期及假小穗继续形成期;各分化时期是连续的,并有重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人参花芽形态建成的内在规律性,为人参花芽分化的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参花芽分化形态。结果人参的花芽分化从芽苞原基分化开始到花芽形态建成结束经历2年的时间,当人参地上部分处于浆果红熟期时,其越冬芽的分化正处于由叶原基分化向花序原基分化转变的时期。人参花芽分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库尔勒香梨果柄、胴部和花萼的维管束发育与萼片脱落的关系。以香梨为供试品种,分别对短果枝花序第4序位的香梨进行喷施清水(对照)、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IAA)和三碘苯甲酸(triiodobenoic acid,TIBA)处理,并比较了短果枝第4序位的香梨在脱萼过程中果柄、胴部和萼筒维管束数目和面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香梨脱萼率大小顺序为TIBA处理>对照处理>IA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果柄、胴部和萼筒部位的维管束数目无显著差异,但均大于TIBA处理。对照与IAA处理的萼筒维管束面积显著高于TIBA处理。脱萼率与胴部维管束数目、萼筒维管束数目均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果柄维管束数目和萼筒维管束面积均呈显著性负相关。综上可知,TIBA处理会影响萼筒维管束的数目和面积的增加,抑制维管束的发育,增加香梨的萼筒脱萼率。  相似文献   

14.
黄瓜性别决定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雄、雌花的细胞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黄瓜雄、雌花的发育从花芽原甚至雌蕊原基出现,无明显差异,在雌花中雌蕊原基出现后雌花进一步发育,花芽的中心凹陷发育为下位子房,雄蕊的花药原基中并未分化出小孢子母细胞。开花时,花药体积较小,并由一群形态结构基本一致的小型细胞组成。在雄花中,雌蕊原基出现后,花芽的中心未发生凹陷,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尽管体积有所增大,但至开花时仍未产生柱头、花柱和子房。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早期滞育雄芯细胞的质体具简单的片层结构,不含淀粉粒,线粒体的嵴不明显。开花时,质体内有较大的淀粉粒,线粒体分化出较明显的嵴,高尔基体周围小泡丰富。同样,开花时滞育雌蕊的细胞内质体大量积累淀粉,线粒体的数量较多,有高度分化的峭,高尔基体产生大量小泡。观察结果表明,尽管滞育雄蕊和滞育雌蕊正常的发育途径受阻,但其细胞和某些细胞器仍在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5.
白桦雄花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白桦雄花发育过程中赤霉素(GA),玉米核苷素(ZR),脱落酸(ABA)及吲哚乙酸(IAA)的含量变化。结合白桦雄花形态解剖观察,研究了这些内源激素与白桦雄花发育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含量的GA及花芽分化初期低含量的ABA,IAA,ZR有利于白桦雄花芽的分化,ABA,ZR和IAA能促进雄蕊原基分化及孢原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康定木兰在成都引种栽培,生长情况良好,但未发现开花,关于其花芽分化过程及相关机理研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野生康定木兰花芽、栽培康定木兰芽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康定木兰花芽分化过程。同时,针对栽培康定木兰采用喷施激素和修剪两项措施研究对其花芽分化的影响,探索康定木兰花芽分化机理。结果表明:野生康定木兰花芽分化从4月底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整个过程历时39d左右,其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分别历时35 d、6 d 、10 d 、11 d 、12 d;同时期的栽培康定木兰芽在经过各种措施处理后并未进行花芽分化,成都平原夏季自然高温可能抑制了康定木兰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7.
以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白玉兰(M.denudata)、‘红运二乔玉兰’(M.×soulangeana‘Red lucky’)为材料,用石蜡切片和体式解剖镜观察了花芽分化的过程。研究表明:3种玉兰花芽分化时间集中在4月底到6月中上旬,望春玉兰比白玉兰、‘红运二乔玉兰’提前8 d进入花芽分化。望春玉兰花芽分化过程历时39 d,白玉兰和‘红运二乔玉兰’花芽分化需41 d和34 d。3种玉兰花芽分化的形态变化相似,望春玉兰的花芽分化过程可以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白玉兰和‘红运二乔玉兰’都可以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5个时期。  相似文献   

18.
狗枣猕猴桃花芽分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狗枣猕猴桃花芽分化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狗枣猕猴桃花芽为混合芽 ,分化时期为当年的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 ,且具有分化时间短、速度快的特点。其形态分化可分为 5个时期 ,即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始期、花被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雌、雄花形态差异出现在雌蕊原基开始化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