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研究绵羊肌肉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mRNA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120日龄只有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哈萨克羊的IMF(Intramuscular Fat)含量持续上升,各生长时期差异显著(P<0.05),而新疆细毛羊的IMF含量在各生长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30~90 d期间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雄性哈萨克羊肌肉LPL基因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最高,6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逐渐上升,2日龄时LPL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日龄(P<0.01)。新疆细毛羊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较低,30日龄时升到最高,随后下降,到9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又逐渐上升;30日龄表达量与2、90、120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与60日龄差异显著(P<0.05);60日龄表达量与2、90、120日龄差异显著(P<0.05);哈萨克羊LPL基因2~60日龄的表达量与IMF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5(P<0.05);新疆细毛羊IMF含量与LPL基因表达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新疆细毛羊和哈萨克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沉积的发育性变化不同,在生长发育早期,哈萨克羊随日龄的增加其IMF上升,新疆细毛羊在各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LPL基因在哈萨克羊生长早期对其肌内脂肪的沉积可能有负调控作用,而对新疆细毛羊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羔羊肝脏IGF-I和IGF-I 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羔羊IGF-Ⅰ和 IGF-Ⅰ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的研究,为羔羊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共54只,120日龄只有新疆细毛羊),测体重后屠宰,采取肝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以GAPDH基因为内标,检测IGF-Ⅰ和IGF-ⅠR基因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品种之间比较。【结果】(1)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雄性哈萨克羊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从2日龄到60日龄持续上升,60日龄后开始下降,90日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前三个时期(P<0.05);雄性新疆细毛羊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从2日龄到90日龄持续上升,90日龄后开始下降,120日龄的表达量显著低于60日龄(P<0.05)。雄性哈萨克羊肝脏IGF-Ⅰ基因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与新疆细毛羊差异不显著(P>0.05),在30~60日龄期间都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5),在90日龄时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2)肝脏IGF-ⅠR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其中哈萨克羊肝脏IGF-ⅠR基因在2日龄的表达量最高,然后就持续下降,2日龄时的表达量与其他各时期差异显著(P<0.05);新疆细毛羊肝脏IGF-ⅠR基因在2日龄的表达量最高,然后就持续下降,2日龄时的表达量与其他各时期差异显著(P<0.05)。哈萨克羊肝脏IGF-ⅠR基因的表达量在2和90日龄时都极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0.01)。【结论】羔羊肝脏组织中IGF-Ⅰ和IGF-ⅠR的基因表达量有特定的发育模式,IGF-ⅠR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不依赖IGF-Ⅰ的基因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肌肉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I)基因在发育早期的表达,为绵羊早期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2个品种羊在2、30、60、90和120日龄时肌肉中IGF-ImRNA的水平,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绵羊肌肉IGF-ImRNA的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哈萨克羊肌肉IGF-ImRNA的峰值出现于30日龄,新疆细毛羊出现于60日龄;哈萨克羊的表达量在2日龄和90日龄时与新疆细毛羊差异不显著(P>0.05),在30~60日龄期间极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0.01)。[结论]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肌肉IGF-I mRNA表达具有相似发育性变化模式,但是表达量存在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绵羊的生长发育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2、30、60、90、120日龄雄性哈萨克羊和2、30、60、90日龄新疆细毛羊为试验动物,对其肌肉IGF-IR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绵羊肌肉IGF-IR基因PCR扩增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上出现了287和379 bp2条带,该基因与牛IGF-IR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8.59%;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哈萨克羊IGF-IRmRNA表达量较低、较稳定,仅在30日龄时略有上升;新疆细毛羊IGF-IRmRNA表达量在2日龄时较高,30日龄时略有下降,60日龄时达到最高峰,90日龄时降到最低水平,且各日龄表达量差异显著;哈萨克羊mRNA表达量在2~60日龄时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而90日龄时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结论]绵羊肌肉IGF-IR基因表达存在较大的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肝脏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基因在发育早期的表达,为绵羊早期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2个品种羊在2、30、60、90和120日龄时肝脏GHRmRNA的水平,并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绵羊肝脏GHR基因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较高,30日龄时降到最低点,然后持续上升;30日龄后的变化趋势与绵羊的累积生长曲线呈正相关(P<0.05);哈萨克羊的GHR表达量在2~90日龄期间均低于新疆细毛羊,但仅在2和90日龄时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肝脏GHR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基本相似,品种间差异较小;肝脏GHR基因在绵羊生长发育的调控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并稳定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效率,为以生产2~8-细胞期胚胎的转基因研究提供素材.[方法]分别从激素生产厂家、供体年龄、激素处理方案等3个方面探讨新疆细毛羊的超数排卵效果,确定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供体羊的最佳年龄及其有效处理方案.[结果]不同生产厂家的激素对新疆细毛羊黄体数和可用胚胎数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1.5周岁以内的新疆细毛羊超排后,其黄体数(6.17个/只)和可用胚胎数(1.50枚/只)均极显著低于2.0周岁以上的新疆细毛羊(黄体数12.24个/只,可用胚胎数8.30枚/只)(P<0.01);FSH剂量在150~200 U/只范围内不影响超排效果和胚胎质量( P>0.05):FSH+PMSG超排处理的新疆细毛羊黄体数(6.05个/只)和可用胚胎数(1.76枚/只)则显著低于FSH+PG超排处理(黄体数17.11个/只,可用胚胎数10.38枚/只)(P<0.01).[结论]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时宜选用2.0周岁以上的供体羊,FSH剂量控制在150~200 U/只,若能与PG联合使用其超排效果更好,但不宜与PMSG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并稳定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效率,为以生产2~8-细胞期胚胎的转基因研究提供素材.[方法]分别从激素生产厂家、供体年龄、激素处理方案等3个方面探讨新疆细毛羊的超数排卵效果,确定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供体羊的最佳年龄及其有效处理方案.[结果]不同生产厂家的激素对新疆细毛羊黄体数和可用胚胎数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1.5周岁以内的新疆细毛羊超排后,其黄体数(6.17个/只)和可用胚胎数(1.50枚/只)均极显著低于2.0周岁以上的新疆细毛羊(黄体数12.24个/只,可用胚胎数8.30枚/只)(P<0.01);FSH剂量在150~200 U/只范围内不影响超排效果和胚胎质量( P>0.05):FSH+PMSG超排处理的新疆细毛羊黄体数(6.05个/只)和可用胚胎数(1.76枚/只)则显著低于FSH+PG超排处理(黄体数17.11个/只,可用胚胎数10.38枚/只)(P<0.01).[结论]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时宜选用2.0周岁以上的供体羊,FSH剂量控制在150~200 U/只,若能与PG联合使用其超排效果更好,但不宜与PMSG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8.
探索饲喂棉籽壳对新疆细毛羊精液品质的影响,为在绵羊上应用提供参考。将12只断奶的新疆细毛羊随机分成对照组(不喂棉籽壳)、试验一组(每天饲喂0.5 kg棉籽壳,含游离棉酚218 mg)、试验二组(每天饲喂1 kg棉籽壳,含游离棉酚436 mg)。3组分圈饲养,10月龄时采用电子采精,间隔30 d采精1次,共采精3次,对精液品质进行评估。试验二组羊的精液品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一组精子活力、活精子率、pH值、射精量、畸形率等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射精量和精子密度都高于对照组和试验二组。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天饲喂0.5 kg棉籽壳的试验羊精液品质高于不喂棉籽壳组和每天饲喂1 kg棉籽壳组,说明适当饲喂棉籽壳对细毛羊精液品质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过量饲喂会导致精液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9.
百日龄羔羊肉生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羔羊生长发育规律和代谢特点 ,提出了百日龄羔羊生产技术 ,对 2 1 0只东北细毛羊和 30只寒杂(东北细毛羊×小尾寒羊 )羔羊 ,采取 45日龄断奶 ,全舍饲强度育肥 5 5d ,1 0 0日龄屠宰 ;对 2 0只 4月龄断奶的东北细毛羔羊 ,采取放牧加补饲法育肥 ,1 0月龄屠宰。比较了上述 3组的育肥性能、屠宰成绩、肉质分析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 :百日龄羔羊的育肥性能、屠宰成绩、肉质分析及经济效益均好于放牧加补饲育肥的 1 0月龄羔羊 ,而寒杂羔羊又优于东北细毛羔羊  相似文献   

10.
新疆细毛羊     
<正> 新疆细毛羊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细毛羊品种。它于1934年开始选育,以从当时苏联引进的高加索细毛羊和泊列考斯细毛羊为父本,以哈萨克和蒙古粗毛羊为母本,但育种全过程中则以高加索羊和哈萨克羊为主,经过级进杂交、横交固定、自群繁育阶段,终于在新疆伊犁巩乃斯种羊场育成,1954年被农业部批准并命名为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简称新疆细毛羊),1990年全疆共有400×10~4余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绵羊肌肉生长激素受体基因(GHR)在生长发育早期的表达。[方法]用real time PCR法对不同日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背最长肌GHRmRNA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绵羊背最长肌GHRmRNA的表达随着日龄的增加先升后降,然后趋于水平,30日龄时最高。哈萨克羊的表达量在2~90日龄期间都极显著低于新疆细毛羊(P<0.01)。[结论]日龄和品种对绵羊肌肉GHR基因表达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muscular growth hormone receptor gene (GHR) in sheep at the early stag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ethod] The GHR mRNA expression levels in longissimus dorsal muscles of male Kazak sheep and Xinjiang fine wool sheep with different ages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y real time PCR. [Result] Sheep GHR mRNA expression level in longissimus dorsal muscle increased firstly followed by decline, and then kept steady until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with the expression peak appearing on postnatal day 30. The GHR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Kazak sheep was extremely lower than that of Xingjiang fine wool sheep from 2 to 90 days old (P<0.01). [Conclusion] Both age and breed had great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muscular GHR gene in sheep.  相似文献   

13.
赖氨酸对绵羊GHR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动物及分组。选用年龄约1岁,体重约40kg,身体健康的母羊15只。设3个处理组:A对照组(基础日粮)、B赖氨酸低剂量组(基础日粮+4g赖氨酸盐)和C赖氨酸高剂量组(基础日粮+10g赖氨酸盐),每组5个重复。试验预试期7d,正试期28d,共计35d。  相似文献   

14.
生长激素(GH)在动物体内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1)GH与肝脏等靶器官上的GHR结合,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随后IGF以内分泌方式进入血液,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结合后到达靶器官,作用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从而调节动物生长发育。②GH直接作用于靶器官GHR,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IGF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从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GH可作用于骨骼肌GHR,产生旁分泌或自分泌的IGF-I调节肌肉的生长发育,或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笔者采用实时定量PCR法,以处于生长发育早期的雄性哈萨克羊和雄性新疆细毛羊为研究对象,检测了IGF-I基因在肌肉中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赖氨酸对绵羊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选用1岁左右的绵羊15只,均分为A、B、C 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10 g赖氨酸盐。饲喂28 d后,全部屠宰,取样。提取组织总RNA,反转录后扩增GHR和GAPDH基因,分析不同处理背最长肌中GHR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绵羊GHR基因在B组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1),极显著高于C组(P〈0.01);C组与A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赖氨酸能够提高绵羊GHR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但不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以地高辛标记的GHR cDNA为探针,利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GHR mRNA在绵羊皮肤组织切片进行定位。结果显示绵羊毛囊中存在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因此,可以确定GH对羊毛生长的作用是通过直接作用其位于毛囊上的受体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