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善成 《水产科学》1996,15(4):23-23
泥鳅的稻田养殖刘善成(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沈阳110031)关键词:泥鳅,稻田,养殖泥鳅俗称“水中人参”。泥鳅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食性广,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的养殖品种。一、稻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泥鳅是一个食性广、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水产养殖品种;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广大农村发展渔业,特别是稻田养鱼的一个优良对象。为了深入探索稻田养泥鳅的生长、产量和效益情况,自1997~1998两年进行试验。现将...  相似文献   

3.
常先苗 《水产养殖》2009,30(8):30-32
泥鳅属小型经济鱼类,性习钻泥,游动能力弱,直接放入水稻大田中养殖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难题。常规稻田泥鳅养殖标准要求相对较高,对一般未从事过泥鳅养殖的人来说难度大。2008年笔者结合泥鳅池塘养殖、小体积网箱养殖和常规稻田养殖的优点,与水产养殖企业联合开展低洼地改造稻田小体积网箱泥鳅养殖技术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供广大泥鳅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一种生态型水产养殖。据测定,养殖泥鳅的稻田中有机质含量、有效磷、钙、镁含量均高于未养泥鳅的田块。2011年6月25日-10月25日,在怀远县魏庄镇方坝村开展了稻田大鳞副泥鳅健康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殖泥鳅夺高产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还可入药辅助治病,是老少咸宜的膳食医用佳品,也是出口创汇的畅销水产品。我们湘西山区农村有稻田养殖泥鳅的传统习惯,1992年怀化地区生产泥鳅500吨以上,利用稻田养殖泥鳅,每亩产量可达50到200公斤以上,经济...  相似文献   

6.
凌继忠 《内陆水产》1997,22(2):24-24
泥鳅又名鳅鱼,是一种分布广、耐低氧,适应强、食性杂的小型鱼类,常见于底泥较厚的湖汉、池塘、沟渠、稻田等浅水水域,喜栖于静水水域的底层,适合稻田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稻田养殖泥鳅,每667m2稻田可产泥鳅75kg左右。1稻田选修凡是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一般能旱涝保收的稻田,面积为667—1333m2都可以养殖泥鳅。养殖泥鳅的稻田还要加工整理,一要加固和筑高田埂,设置水泥防逃板,水泥防逃板高度为70cm,其中要埋入田泥15-20cm,各水泥板相接处用水泥勾缝;二要在稻田内开挖鱼沟和鱼溜,鱼沟的形式有“目、田、井”等类型,…  相似文献   

7.
泥鳅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发展稻田养殖泥鳅,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稻田养鳅的管理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饵料的投喂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可以摄食多种饵料。故稻田养殖泥鳅,一方面应通过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充分发挥稻田的光、热、水、气等资源的作用,培养大量饵料生物,作为泥鳅的天然饵料。另一方面,又应采取多种渠道,落实人工饵料来源,进行科学投喂。泥鳅的人工饵料,有小杂鱼、鱼粉、动物内脏、蚕蛹、猪血、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还有米糠、麸皮、豆饼、蔬菜、瓜果皮等植物…  相似文献   

8.
我国稻田面积大.天然饵料多.利用稻田养泥鳅.是条致富的好门路。一、稻田饲养方法。饲养泥鳅的稻田.要求弱酸性土壤;其饲养方式有: 1.稻田粗放养殖。采用粗放方式饲养泥鳅的稻田.不投饵,不管理.水深为10厘米左右.田埂加高到20—25厘米,放养量为每平方米50—100尾。  相似文献   

9.
赵林斌 《齐鲁渔业》2007,24(11):29-29
稻田养殖泥鳅投资少,管理方便,既增产水稻又增加水产品,并且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泥鳅的身价越来越高,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在我县利用稻田养殖泥鳅热潮已悄然掀起。2006年我县孔津湖稻田生态养殖示范区养殖泥鳅平均每667 m~2产量达210 kg,渔业产值3 800多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稻田泥鳅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殖泥鳅具有种苗来源广、易成规模、水稻和泥鳅互惠共生、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生态种养模式,适合在水源丰富、稻田连片的地区开展。  相似文献   

11.
张新峰 《内陆水产》2004,29(9):23-23
近几年,我们在滨州部分地区进行了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研究,实践证明,泥鳅属稻田生态渔业的优良养殖品种,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养蟹,而且这种养殖方式节肥增产,省工省时,还对稻田土壤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所产稻谷和泥鳅品质好、无污染,价高且畅销,适应了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要。现笔者把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温水性底层小型淡水经济鱼类。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泥鳅广泛分布于有淤泥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尤其喜欢在中性或弱酸性的淤泥处栖息。泥鳅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稻田高密度养殖泥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炳全 《水利渔业》2000,20(4):30-30
泥鳅 (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Cantor)是一种食性广、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水产养殖品种 ,其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味道鲜美 ,深受消费者青睐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除了内地市场需求旺盛外 ,泥鳅还是出口创汇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广、换汇率较高。但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的泥鳅养殖基地。 1 999年笔者在浙江省浦江县进行了利用改造后稻田养殖泥鳅的试验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试验区在浦江县平安乡水阁村 ,面积为 2 2 0 0m2 。土质为沙壤土 ,有水…  相似文献   

14.
张新峰 《齐鲁渔业》2005,22(5):31-32
近几年,我们在滨州部分地区进行了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研究。实践证明,泥鳅属稻田生态渔业的优良养殖品种,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养蟹,而且这种养殖方式节肥增产。省工省时。还对稻田土壤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所产稻谷和泥鳅品质好、无污染,价高且畅销。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现把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泥鳅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美誉,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功效。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泥鳅身价倍增,逐渐成为国人在餐桌上的佳品。因此,大力发展泥鳅养殖前景可观。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广泛,开展稻田养泥鳅可使水稻增产,鱼粮双收,我国已有许多稻田养殖泥鳅提高经济效益的实倒。现将稻田养泥鳅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11月,我们在盘锦市盘山县的3553m2 (5.33亩)试验稻田中,进行生态养殖泥鳅试验。试验证明,泥鳅在盘锦地区是适宜进行生态养殖的优良品种。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改良土质、节肥增产,而且所产稻谷和泥鳅品质好、无污染、市场畅销,正好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为了将理论付诸实践和为推广养殖提供经验,现将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泥鳅的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是群众喜食的淡水水产品,又是风味独特的滋补品,也是国际市场上畅销的水产品之一。利用稻田养殖泥鳅,可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同时,泥鳅可以充分利用稻田中丰富的天然饵料,可减少投资。丰南市柳树华镇柳前  相似文献   

18.
泥鳅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调中益气,壮阳收痔等功效,是淡水中的佳品,俗称水中小人参,深受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消费者的青睐。正是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大的刺激下,近年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养殖泥鳅热,从以前的野生散养发展到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等多种养殖形式  相似文献   

19.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容易饲养,生产成本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稻田投饲施肥精养泥鳅,年增长可达2~4倍,是致富的一条好路子。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互.稻田的选择和修建选择水源充足、不旱不涝、日照良好、不受废水污染、无冷浸、质地松软肥沃的稻田养殖为宜。种植的水稻应是矮秆、不倒伏、抗病力强的品种,稻田面积可大可小。防逃设施要严格:田埂加高加固夯实到30~50厘米,最好用塑料股或木板、石板、网片等贴于埂的内侧,下端埋入硬泥中;进排水口设置网拦,防泥鳅钻逃和野杂鱼污物进入。禾苗返青后,将稻田四角的稻株移栽…  相似文献   

20.
泥鳅又名鳅、鳗尾鳅、真泥鳅等。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其它内陆水域(包括渠道、稻田)皆有分布,是主要的小型经济鱼类之一。由于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可食部分约占80%)优(高蛋白、低脂肪)并具有滋补强身的独特功效,素有“天上斑鸠,地上泥鳅”、“水中人参”之美誉。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泥鳅愈来愈受到消费者亲睐,市场供不应求。本市历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泥鳅抗逆性强,适合庭院养殖。庭院养鳅,有钱可图。 1 泥鳅的生物特性 1.1栖息。泥鳅属温水性底栖鱼类,常栖息于内陆水域的浅水区,喜中性和微酸性的粘性土壤。当生活水温超过34℃或低于6~10℃时,泥鳅会潜入水域底质休眠。自然条件下,泥鳅有昼伏夜出的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