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仔鹿顽固性下痢一般发生于人工辅助哺乳的仔鹿,发病原因较复杂,治愈率低,严重影响仔鹿生长。在采用抗菌、消炎、解毒和止泻未痊愈时,利用中药治疗使仔鹿痊愈,且其生长未受到任何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鹿是半驯养动物,其仔鹿人为断奶,改变其自然生长规律,仔鹿易患病。根据我场近几年对断奶仔鹿病情调查,以患皱胃堵塞和佝偻病为数较多,轻者影响生长,重者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3.
幼鹿正值强烈的生长发育阶段,表现为生长速度快,生长强度大,能量代谢旺盛,其体重、体尺及各种机能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只有加强对幼鹿的科学饲养管理,才能培育出体大、健壮、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的优良个体,才能使鹿群质量和数量不断更新、不断提高.幼鹿的饲养管理可分为哺乳仔鹿、断奶仔鹿和育成仔鹿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鹿的听觉、视觉、嗅觉都很敏锐,不易与人接近,初养者如不及时加以驯化、调教和科学喂养,就会影响鹿的正常生长和复膘壮体。 养鹿者首先要经常到鹿舍内走走看看,特别是仔鹿一生下来,饲养人员就要多接触。在仔鹿断乳分群之后,更要经常深入鹿舍,加强驯化。对  相似文献   

5.
离奶幼鹿即为自离奶到未转成为育成大群之前育成初期的幼鹿。当前各鹿场都按此种规定划分转群界线。1仔鹿离奶鹿离奶分一次离奶及分期离奶。产仔早期而集中的适于采取一次离奶的方式,将哺乳仔鹿全部离奶,五月初到六月中旬出生的哺乳仔鹿到八月下旬已哺乳110~70d可行一  相似文献   

6.
在梅花鹿养殖过程中.仔鹿经常出现仔鹿缺乳、脐炎、舔伤等现象.造成仔鹿死亡,降低了成活率。本文重在分析原因,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减少死亡,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1仔鹿缺乳仔鹿缺乳是仔鹿不能获得足够的乳汁而发生的疾病。仔鹿饥饿,发育不良,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仔鹿下痢是1月龄以内梅花鹿幼仔的常见疾病,如果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仔鹿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好仔鹿下痢,做好预防和综合治疗,是减少仔鹿死亡、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仔鹿在潮湿污秽的地上趴卧,舔食污水、污物或吸吮被污染的乳头,导致外源性致病大肠杆菌进入仔鹿胃肠道并大量繁殖。加之新生仔鹿胃腺尚未发育完善,外界环境刺激引起仔鹿应激反应,抗病能力降低,造成仔鹿肠道菌群失调,有害菌产生毒素,引  相似文献   

8.
自1983年梁凤锡等人在《畜牧与兽医》杂志发表一篇《仔鹿人工哺乳》文章以来,先后有近10篇关于仔鹿人工哺乳的文章面世,全方位介绍了仔鹿人工哺乳技术与技巧,哺乳成活率在95%以上,这说明我国仔鹿人工哺乳技术基本成熟。但从总体上看,人工哺乳仔鹿在哺乳期内体高、体重、膘情逊于自然哺乳仔鹿。人工哺乳仔鹿是否会影响断乳后的生长发育及成年后的生产能力,尚无人观察、  相似文献   

9.
每年母鹿产仔季节 ,因助产、惊动、异味、弱生、母鹿无奶、弃仔、扒仔、咬仔或死亡等原因使3%~ 5 %的初生仔鹿被遗弃 ,得不到母鹿哺育 ,需人工哺乳。仔鹿人工哺乳的关键技术是必需使哺乳仔鹿吃到初乳 ;吃到初乳的人工哺育仔鹿成活率为 97%,吃不到初乳的人工哺乳仔鹿成活率仅 1  相似文献   

10.
每年母鹿产仔季节,因助产、惊动、异味、弱生、母鹿无奶、弃仔、扒仔、咬仔或死亡等原因使3%~5%的初生仔鹿被遗弃,得不到母鹿哺育,需人工哺乳.仔鹿人工哺乳的关键技术是必需使哺乳仔鹿吃到初乳;吃到初乳的人工哺育仔鹿成活率为97%,吃不到初乳的人工哺乳仔鹿成活率仅10%.  相似文献   

11.
每到鹿的产仔季节 ,因母鹿产仔时难产助产、惊扰、异味、仔鹿弱生、母鹿无奶、弃仔、扒仔、咬仔或母鹿死亡等原因 ,使 3%~ 5 %的新生仔鹿吃不到母乳 ,又找不到代养母鹿 ,只能进行人工哺乳。仔鹿人工哺乳技术已经成熟 ,只是人工哺乳仔鹿头 3天必须吃到初乳。因为鹿是结缔组织绒  相似文献   

12.
<正>一、及时人工哺乳仔鹿产下后应迅速将仔鹿身上的黏液擦干净,若鹿舍内温度低,最好生火取暖,烤干仔鹿身上的水分,使仔鹿能早站立行走,仔鹿出生后10~30分钟内即可站立,同时尽快吃上初乳。若母鹿产后因病死亡或产后无乳,乳汁不足等,应及时对仔鹿进行人工哺乳,或用牛乳或山羊乳直接喂给仔鹿。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哺乳量应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决定。人工哺乳  相似文献   

13.
127团自1994年引进塔河马鹿以来,仔鹿死亡率达29%~32%。2004年引进天山马鹿,死亡率仍在28%左右。2005~2006年,针对仔鹿的出生、生长、疾病、环境等多方面原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养鹿业的实际生产中,母鹿舔肛是一种常见现象,几乎在每个鹿场每年都有发生,少则几例,多至几十例,被舔肛的仔鹿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严重的多有死亡,对鹿场的生产影响很大,防止母鹿舔肛和处理被舔肛仔鹿都是非常麻烦的工作。在处理母鹿舔肛及仔鹿肛门溃烂的过程中,各鹿场的技术人员也使用了许多方法,比如采用母仔隔离、给仔鹿定时喂奶、在仔鹿肛门上涂抹难闻有异味的东西、给仔鹿穿小裤衩、用布包住仔鹿肛门、给仔鹿强行断母乳  相似文献   

15.
王继军 《农村科技》2006,(11):49-49
一、初生仔鹿的护理1.仔鹿的栖息环境在产仔季节到来之前,安装仔鹿保护栏,保护栏设在较高处,以利于保温与采光。栏内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更换垫草。保护栏前面的栅条间隔15-20厘米为宜,太窄容易夹死、夹伤仔鹿,过宽时母鹿会钻人栏内偷食补饲精料和垫草。2.观察哺乳情况仔鹿出生后10~15分钟就能站立起来寻找乳头,并吃到初乳。仔鹿第1次吃乳的早晚,是仔鹿生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与分娩母鹿的温顺程度和母性强弱有关。优良的母鹿分娩后寸步不离仔  相似文献   

16.
仔鹿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较低,适应性较弱,自我保护机能较差。搞好仔鹿疾病的防治,是提高仔鹿成活率、提高鹿群生产水平和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生产环节。夏季要注意仔鹿以下两种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1 母鹿舔肛 鹿产仔后,先舔干仔鹿身上的粘液,用嘴不断地触动仔鹿的尾部;给新生仔鹿哺乳时,在1周内,母鹿舔仔鹿的肛很勤,有的过度舔舐,引起仔鹿肛门发炎红肿,更有甚者将仔鹿肛门肌肉舔破,肛门内肌肉开始溃烂.治疗:肌肉注射青霉素80单位,每天2次,外涂红霉素软膏或碘甘油.  相似文献   

18.
仔鹿的饲养管理有一套严格科学的饲养及管理方法,其管理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着仔鹿的成活,而且关系着仔鹿今后的生产性能及水平.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与鹿业发展。现将仔鹿的饲养管理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3.仔鹿的疾病。(1)仔鹿下痢。仔鹿下痢是一种多发于新生仔鹿的消化道疾病,尤其是体弱仔鹿,多发生在3~10日龄的仔鹿。症状:患鹿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喜卧,不爱运动,食欲下降,排白色稀便,粪便中多混有气泡或粒状物,常黏附在肛门,有酸臭味。严重者粪便中混有血液或假膜,气味恶臭。在下痢后期,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已经进入鹿的产仔期,国有大鹿场或个体的小鹿场都会生产一些弱生的仔鹿,这些仔鹿一生下来体重轻、软弱、站不起来或吃不到初乳。一旦体温降到36℃以下就很难成活,及时对这些仔鹿加以救护,是提高仔鹿成活率、增加效益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