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近年来在我国发生极为普遍,对养鸡业带来严重影响。本病的检测方法,生产上主要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可检测抗原或抗体。为探讨感染鸡体内 IBD 病毒抗原、血清抗体的消长规律,以便根据不同的感染时期选择合适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进行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促进养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鸡的法氏囊病(IBD)是由鸡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雏鸡和青年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流行之初,曾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与鸡新城疫(ND)、鸡马立克氏病(MD)并列一起被称为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传染病。该病由于危害巨大而受到养鸡业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近年来对该病进行广泛研究,一些针对性强、保护率高的疫苗的相继问世,使该病的发病率和死淘率大大降低,鸡群的成活率,特别是后备鸡的成活率大为提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近年来养鸡业的高速发展,病毒对环境的污…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目前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通过破坏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引起B淋巴细胞应答的严重抑制 ,干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疫苗免疫 ,造成易感鸡群生长受阻、死亡 ,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 1 979年开始在我国发生流行 ,自 80年代末以来 ,该病的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免疫失败现象屡有发生 ,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经济损失。1 流行新特点自 1 987年后 ,IBD在免疫鸡群发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已严重威胁我国养鸡业的发展。对临床上一例非免疫鸡群感染的病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琼脂扩散试验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性随着养鸡业的大力发展、养鸡密度增加而越来越严重,常常给养鸡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5月下旬,华容县有8个乡镇的土杂鸡暴发了此病.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华容县东山乡某养鸡场分别有32日龄土杂鸡3400羽,72日龄土杂鸡155羽,成年土杂鸡850羽.5月对日开始发病,当天晚上有ZO多羽雏鸡突然死亡.到自日止有32日龄的530羽发病,死亡380羽,发病率匕石叽,死亡率nZ现对O日龄的对0羽发病,死亡98羽,发病率为14.l%,死亡率46.7%;全群死亡…  相似文献   

7.
对鸡法氏囊病的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治疗进行了简要介绍,以促进养鸡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受到人们普遍地关注,该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它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极易导致鸡只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鸡的法氏囊病(IBD)是由鸡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雏鸡和青年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流行之初,曾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与鸡新城疫(ND)、鸡马立克氏病(MD)一起被称为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传染病。该病由于危害巨大而受到养鸡业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近年来对该病进行广泛研究,一些针对性强、保护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IBD)是由双链核糖核酸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腔上囊)的传染病,雏鸡或中雏易感性最强,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比较高,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给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鸡法氏囊病在免疫方面已取得进展,对本病控制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很多地方,由于免疫不确切,本病仍时有发生。1995年7月至1996年6月,在长春市南关区新立城镇养鸡专业户,我们进行了对鸡法氏囊病的治疗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鸡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及临床诊断1.1流行特点:鸡法氏囊炎病多群发,而且…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鸡业中防疫程序的合理化,规范化,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法氏囊病都能得到很好的预防,现今,鸡白痢和鸡球虫病成为对养鸡业危害较为严重的因素之一。而两种病的混合感染也就成为了鸡成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对本地几个养鸡场的鸡白痢和鸡球虫病的混合感染做了有效的诊治,方法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bursaldisease,IBD)是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平顶山市于1989年11月在叶县和郊区首次发现血清学阳性病鸡,随之波及到各个县(市)区。由于临床上缺乏本病的理想治疗药物,所以鸡IBD的临床治疗成了养鸡业发展的热点、难点和当务之急。为了保障我市养鸡业健康发展,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养殖效益,解决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临床治疗难的问题,我们于1992年开始,进行了为期7a的抗鸡IBD高免蛋黄液治疗鸡IBD的临床推广应用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收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青年鸡、雏鸡和雏火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诊表现为精神不振、厌食、间歇性腹泻、震颤和重度虚弱.剖检以脱水、骨骼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出血为特征.本病从1988年以来,传播迅速,几乎席卷了世界上所有的养鸡国家,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我国自1979年以来,先后在上海、北京、广东等地报道有本病发生,1988年以来,在全国不同类型鸡场发生严重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或甘保罗病,是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流行之初,曾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与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并列一起被称为危害养鸡业的三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个体养鸡场不断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造成鸡只大量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1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可使鸡对病原的易感性增强,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主要感染21~39日龄的雏鸡,约占75%左右,发病快,死亡率高,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下面就将今年的一个病例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法氏囊肿大、肾脏损害为特征。本病一直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  相似文献   

19.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目前威胁养鸡业发展的最大疫病之一。据统计,该病以3~7周龄发病率最高,最小14日龄,最大126日龄,呈暴发性流行和突然发病。病鸡第2天即开始出现死亡,到3~5天为死亡高峰,第6天后则明显减少,7~10天恢复正常。另一个情况是,该病常并发鸡瘟、霍乱、白痢、鸡虫病等,导致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突然,感染率高,且发病后引起的免疫抑制,能使新城疫等其他传染病免疫失败,故IBD目前已是养鸡业经济损失最大的传染病之一。据文献报道,法氏囊病主要发生于雏鸡和幼龄,但1989年夏季在某地流行的IB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