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省红壤丘陵地区,植茶面积,日趋辽阔,茶叶产量,逐年上升。如何进一步提高红壤茶园的单位面积产量,合理采茶是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就我在实践工作中的体会,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供大家参考。一、红壤丘陵地区茶树生长和采摘的特点 <1> 茶树萌发早,生长快,采摘期较长:红壤丘陵地区,气候温和,日照较长,雨量充沛。据多年观察,茶树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即开始萌动(当时气温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1.采收:甜玉米的采摘期为花丝抽出后的23~25 d,糯玉米、高营养玉米的采摘期不能超过花丝抽出后的28 d。采摘回的嫩玉米应及时加工,防止雨淋和曝晒,并尽可能避免机械损伤。甜玉米要放在通风凉爽处  相似文献   

3.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果实生长发育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前期我们对葡萄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基因VvRR2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VvRR2转录本受到多种因素的诱导调节。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在葡萄中克隆了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基因VvRR2启动子,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发现VvRR2启动子序列富含CAAT-box和TATA-box基本元件,还有与光响应、激素应答、组织特异和逆境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VvRR2启动子连接至pC0390GUS载体,转化烟草叶片,GUS酶活性分析显示VvRR2启动子具有活性。用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处理转化烟草叶片后VvRR2启动子活性没有改变;用生长素、赤霉素、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处理后VvRR2启动子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彩纹秋海棠是一种耐阴的观叶植物,其组织培养方法如下:将彩纹秋海棠叶片进行表面消毒后,切成约一平方厘米大,放在加入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MS培养基并通过高压减菌的三角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4—26℃,每天照光10—12小时,光照强度为1000米烛光。培养35天后,叶片上、下表皮细胞  相似文献   

5.
水稻施用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各地在农作物生产上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是一项费省效宏的增产途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是两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为探索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不同浓度配比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喷施后的增产效果,求证低投人、高产出的最佳不同浓度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配比和施用时期,我们进行了田间试验,旨在大面积施用和厂家开发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参考依据。丑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于1996年在铜仁农校实习场进行,试验地前作油菜,肥力中等。供试水稻品种特三矮。试验试剂赤霉素代码A,细胞分裂素代码B。试验为两因素,一…  相似文献   

6.
水稻应用植物细胞分裂素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应财 《作物杂志》1996,12(2):29-29
水稻应用植物细胞分裂素的效果彭应财(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近几年,我们结合在武陵山区的水稻“丰收计划”项目,进行了植物细胞分裂素应用试验。1%植物细胞分裂素粉剂由浙江省嘉兴生物制药厂提供。1浸种效果供试品种品89-4。将1%植物细胞分裂素粉……  相似文献   

7.
将西瓜子进行表面消毒后破碎,用无菌水于4℃浸泡4h,取300μL浸提液加入250mL细菌液体培养基中,28℃150r/min培养3d,取培养液0.7mL与Agdia公司提供的瓜类果斑病菌检测试纸条样品浸提网袋中的缓冲液混匀,取混合液1mL用于免疫检测试纸条检测.该方法可有效检测出西瓜子中是否带有瓜类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Schaad et al.)Willems et al.).  相似文献   

8.
断根与外源细胞分裂素诱导去叶黑麦草耐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牧草的持续再生性机制,通过盆栽试验,从黑麦草多次去叶后根系对叶片生长的影响方面,设4个处理:(1)不断根未喷施细胞分裂素,(2)断根未喷施细胞分裂素,(3)不断根喷施细胞分裂素,(4)断根喷施细胞分裂素。结果表明:断根和多次去叶均能降低新生叶片和根系的生物量。多次去叶能引起叶中的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的升高,生长素含量以及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降低。多次去叶条件下,喷施外源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叶片中ZR含量及其生物量的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多次去叶条件下叶中ZR含量与其生物量呈显著性的正相关关系。总之,多次去叶条件下新生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是影响去叶黑麦草持续再生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覃士才 《贵州茶叶》2006,34(2):11-14,37
"鄂茶7号"是五峰选育出的第一个无性系省级茶树良种。本文介绍了"鄂茶7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幼苗期移栽技术、苗期与采摘期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茶树体细胞畸形胚的发生和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德华  周带娣 《作物学报》1999,25(4):513-517
在茶树组织培养中,正常体细胞胚常和畸形胚相伴发生。根据畸形胚的表征可将其分为多子叶胚、子叶膨大胚、单极胚、愈伤组织化胚四类。在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比值低的培养基上培养,子叶柄、叶柄愈伤组织的畸形胚发生率高;正常胚转化成畸形胚。GA3的添加对畸形胚的分化及正常胚转化成畸形胚有促进作用。多子叶胚、子叶膨大胚、  相似文献   

11.
施用5406对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抗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406细胞分裂素能刺激植物细胞分裂,促进叶绿素形成和蛋白质合成,提高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早熟丰产.为寻求我县玉米等粮食作物保健栽培及稳产丰产的新途径,我们于1988年在多种粮食作物上组织开展了示范.示范用的5406细胞分裂素为袋装粉剂.  相似文献   

12.
生物有机肥在茶树上试用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在茶树大部分营养芽萌动期,用生物有机肥“邦农”500倍稀释液喷湿茶树树冠叶层正反两面,土壤施用尿素作对照。结果表明,处理区春茶采摘期提前4~7d,喷后10~17d内新梢生长速度增长20%左右;但对春梢生长总量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作追肥,不仅可以提早春茶上市,增加早春茶的产量,更是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新的肥培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以沾化冬枣(Zizyphus.Jujuba Mill.var.inermis.)为试材,研究了花果发育期间ZR(玉米素核苷)i、PA(异戊烯基腺苷)以及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总氮等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ZR和iPA在沾化冬枣花器官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果实的发育基本表现为"慢-快-慢-快-慢"的变化趋势,纵径生长略高于横径。花和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各氮素指标与细胞分裂素(ZR iPA)的变化可显著分为3个阶段:一是从显蕾期至瓣平期,此期细胞分裂素和各氮素指标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峰;二是从瓣平期到硬核时(花后45 d左右),此期各指标迅速下降至最低点;三是从硬核时至采收,此期果实内各氮素指标缓慢回升,细胞分裂素(ZR iPA)出现一高峰后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中国樱桃体细胞胚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基因型、发育期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国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 L.)体细胞胚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长5mm左右的未成熟种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细胞分裂素/GA接近1,甚至无细胞分裂素时易于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素中NAA更适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  相似文献   

15.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发育和应对盐渍、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研究小麦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的功能,利用已知的拟南芥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AHK4(At2g01830)为参考序列,使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小麦基因组中得到同源性最高的基因TRIAE_CS42_4DS_TGACv1_362760_AA1181940(Ensembl Plants),命名为TaHK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aHK1位于小麦4D染色体上,编码的蛋白由99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109. 70 ku,等电点为5. 71; TaHK1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4种构象组成;亚细胞定位预测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膜的可能性较大,跨膜结构域预测其具有2个跨膜域;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TaHK1具有典型的细胞分裂素受体的完整结构域,并且含有87个磷酸化位点。表达谱分析显示,TaHK1在根、茎、叶、雄蕊和小穗等各个组织有广泛表达;此外,TaHK1表达量受低磷胁迫和多种病原菌侵染诱导,而受干旱胁迫抑制,推测其在小麦生长发育、抵御干旱胁迫和病原菌侵染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每栽培十公亩(注)茶树平均所化的劳动时间,据统计情报所1978年度的调查结果为187小时,其中收获时的劳动时间为102小时,约占总数55%且集中于采摘期中。而且,茶园改植很盛行,茶树品种化正在进展之中,特别是广泛栽种薮北品种,采摘期短,故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的采摘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细胞分裂素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索细胞分裂素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将不同质量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于玉米的抽雄时期做两次喷雾处理。结果发现,在喷药数天后,玉米单穗鲜重都出现先上升后稳定趋势,细胞分裂素处理的玉米单穗鲜重显著优于清水对照;与对照相比,细胞分裂素处理的玉米植株比较高大,茎秆粗壮,穗位叶的叶面积明显增大,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显著增加,产量明显上升。其中,8 mg/L激动素的效果最好,使玉米的株高提高10.3%,穗位节茎粗增加14.5%,同时,可使成熟期玉米叶绿素含量提高11.9%,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49.9%,最终使单穗粒数增加32.9%,千粒重增加23.8%。这表明,细胞分裂素使玉米延缓衰老,抗倒伏能力增加,对玉米产量也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古茶树,据专家考证,"全乡发现古茶树共计3万余丛,最大树龄在600年以上,大部分为400年左右,久安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种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灌木型古茶树居群,在分类上属于茶种,有2~3种类型,是珍稀古茶树资源,具有重要的利用和研究价值"。用久安古茶树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分别对萎凋叶含水量、揉捻时间、发酵时间、干燥、提香温度进行比较,以探索工艺参数。经过3年加工比较,表明,较佳的工艺为萎凋叶的含水量为58%~62%之间;揉捻时间为100min,分两次揉,第一次不加压揉60min,中间人工解块,第二次缓加轻压揉40min;在发酵室室温28℃时,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发酵240min~270min;干燥毛火温度120℃,时间10min,足火温度85℃,时间90min;提香温度80℃,时间2h,随即调整温度到105℃,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19.
细胞分裂素几乎参与调控了植物生活周期中所有的生长发育过程,细胞分裂素氧化/脱氢酶(CKX)是降解细胞分裂素的关键酶。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结合文库筛选的方法,分离得到普通小麦的TaCKX2基因(与水稻OsCKX11直向同源),针对基因序列开发出SSR标记TaCKX2_SSR,使用缺体-四体和RILs群体将TaCKX2定位于7B、7D染色体。分离得到的TaCKX2基因及其作图信息将为今后进行小麦CKX基因的功能研究以及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细胞分裂素与植物种子发育和萌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三根 《种子》1999,(4):35-37,42
本文综述了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在植物种子发育和萌发中的作用及其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与其它植物激素的相互关系,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在提高结实率及种子活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