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ituitrin, Pit)诱发家兔急性心肌缺血,观察Ⅱ导联心电图心率、S-T段位移及T波波幅;心肌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心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玉米幼芽提取物可减轻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家兔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心率变缓、S-T段抬高、T波高耸),抑制血清中AST、LDH、CK活性的升高,并可增加缺血心肌组织中GSH-Px和SOD活性,抑制MDA含量升高.结果表明,玉米幼芽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致家兔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干姜附子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干姜附子汤对心电图ST段、心肌梗死百分率、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0D)活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干姜附子汤能有效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电图 ST段抬高,缩小心肌梗死百分率、降低血清中 MDA的含量、升高血清SOD的活性。[结论]干姜附子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自由基的生成及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益气活血中药组方加味丹参饮(JWDS)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模型大鼠血清硫化氢(H2S)合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se,CSE)、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DH)含量、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心肌组织CSE mRNA表达的影响,从内源性H2S合成途径探讨JWDS治疗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 给药组大鼠按剂量6.19 g/(kg·d)要求给药14 d,末次给药2 h后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再灌流方法复制MIRI模型。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机构改变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CK、LDH、CSE含量;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CSE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心肌组织CSE mRNA表达。结果 JWDS可明显改善MIRI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降低血清LDH、CK含量(P<0.01),升高CSE含量(P<0.01),上调心肌组织CSE及mRNA表达(P<0.05,P<0.01)。PPG可明显降低JWDS组大鼠血清CSE含量(P<0.01),下调心肌CSE mRNA表达(P<0.01)。结论 JWDS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大鼠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促进内源性H2S生成从而保护心肌细胞结构,抑制CK、LDH漏出,上调心肌组织CSE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阿霉素(ADR)所致小鼠骨髓抑制及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小白鼠骨髓抑制和心肌损伤模型。检测血常规,描记心电图,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心肌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阿霉素4 mg.kg-1可致小白鼠骨髓抑制和心肌损伤。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阿霉素引起的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的减少;使心率加快,心电图Q波振幅减小,QRS波时间缩短和S-T段回升;降低血清CK、LDH活力,增强心肌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减轻心肌组织损伤。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ADR所致小白鼠骨髓和心肌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干姜附子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干姜附子汤对心电图ST段、心肌梗死百分率、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0D)活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干姜附子汤能有效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电图ST段抬高,缩小心肌梗死百分率、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升高血清SOD的活性。[结论]干姜附子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自由基的生成及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模型,将AMI大鼠随机分为GCSF治疗组(GAMI组)、心肌梗死对照组(AMI组)和假手术组(SO组),GAMI组模型制备后3h给予生理盐水稀释的rhG-CSF(浓度为2rag/L)皮下注射10μg/kg/d,共5d.AMI组和SO组3h后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共5d.最后一次给药后24h取各组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检测NO、MDA、SOD的含量.结果AMI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MDA水平显著高于SO组(P〈0.01),NO、SOD值显著低于SO组(P〈0.01).GAMI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MDA水平显著低于AMI组(P〈0.05),NO、SOD值显著高于AMI组(P〈0.05).结论G-CSF能提高NO含量,增强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痛方对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心肌梗死面积及髓过氧化物酶(MPO)、P 选择素(PS)的干预作 用。方法80 只清洁级SD 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心痛方组、欣康组,采用结扎法造成心肌缺血模型,NBT 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比色法检测MPO 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PS 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心痛方组、欣康组心肌梗 死面积、MPO 活性及PS 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心肌梗死面积比较,心痛方组、欣康 组分别小于模型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MPO 活性比较,心痛方组、欣康组分别低于模型组(P<0.05),而 心痛方组低于欣康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PS 表达比较,心痛方组、欣康组分别低于模型组(P<0.05),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痛方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抑制缺血心肌MPO 活性及PS 表达。在抑制MPO 活性方面心 痛方优于欣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长阳木瓜总三萜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冠脉下穿线不结扎+5‰羧甲基纤维素钠、模型组:冠脉下穿线结扎+5‰羧甲基纤维素钠、长阳木瓜总三萜低剂量(100mg.kg-1)+冠脉下穿线结扎、高剂量(200mg.kg-1)+冠脉下穿线结扎组,各组均ig给药。通过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分别记录结扎前和结扎后5,15,30,60min心电图ST段高度,计算心脏指数及心肌梗死范围,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或活性。结果:模型组结扎后5,15,30,60min心电图ST段显著抬高,心脏指数和心肌梗死范围加大,血清CK-MB活力及cTnI,cTnT,MDA含量升高,SOD,GSH-Px活力明显下降(P0.05)。长阳木瓜总三萜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结扎后各时间点心电图ST段均有下降,心脏指数和心肌梗死范围下降,血清CK-MB活力及c TnI,cTnT,MDA含量降低,SOD与GSH-Px活力显著增加。结论:长阳木瓜总三萜能够减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加味丹参饮(JDSH)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30/60 min模型,将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30 min组、I/R 60 min组、p38MAPK阻断剂SB203580+I/R 30 min组、SB203580+I/R 60 min组、JDSH+I/R 30 min组、JDSH+I/R60 min组。各组干预2 d后,HE染色心肌组织标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K、LDH,免疫组化法检测p38MAPK、COX-2和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 经JDSH预处理或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处理后心肌细胞形态结构保持更好。与假手术组比较,I/R30 min组和I/R 60min组大鼠血清中的CK、LDH明显升高(P<0.01);与I/R 30/60 min比较,SB203580+I/R 30/60 min组和JDSH+I/R 30/60 min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I/R使大鼠心肌组织的p38MAPK、COX-2、ICAM-1蛋白表达增加(P<0.01),且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I/R 30/60 min组比较,SB203580和JDSH均能减少其蛋白表达(P<0.01)。结论 大鼠心肌IRI时,激活了p38MAPK信号通路,且与再灌注时间(30~60 min)呈正相关。JDSH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降低其下游基因COX-2和ICAM-1的表达,降低CK、LDH,减轻心肌损伤,起到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加味生脉补心丹(以下简称BXD)对自发性非肥胖2型糖尿病Goto-kakisaki (GK)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8~9周龄雄性Wistar大鼠8只作为空白组,另将40只糖尿病模型GK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西药组(格列齐特缓释片组)、BXD低剂量组、BXD中剂量组、BXD高剂量组。各组大鼠按治疗方法给药10周后处死,腹主动脉采血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取左心室行心肌组织HE染色、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测定心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FPG、HbAlc显著升高(P<0.01),SOD、GSH-Px均显著降低(P<0.01),MDA显著升高(P<0.01);HE染色可见心肌组织水肿坏死、纤维溶解断裂;PAS染色可见大量糖原物质沉积;免疫组化示心肌组织Bax表达增多、Bcl-2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BXD低剂量组FPG降低(P<0.05),西药组和BXD中、高剂量组FPG均显著降低(P<0.01);西药组HbAlc显著降低(P<0.01),BXD高剂量组HbAlc降低(P<0.05);西药组与BXD高剂量组SOD、GSH-Px均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均降低(P<0.05);西药组、BXD高剂量组Bax表达显著减少(P<0.01),西药组及BXD中剂量组、高剂量组Bcl-2表达显著增多(P<0.01)。结论 BXD对GK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淫羊藿总苷的抗实验性心肌缺血作用。方法通过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淫羊藿总苷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的影响。结果淫羊藿总苷对急性心肌梗死24h大鼠可明显缩小心肌梗塞面积,降低心肌三酶活性。结论淫羊藿总苷对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粤中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2,20(5):355-355,36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MI不适合溶栓者47例。随机分为A、B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腹壁皮下注射LMWH 0.4mL(4100 AxaIU),每组12h 1次,连续7d,B组加用肝素钠25mg(3125IU),每4h 1次,静脉滴注。连续7d,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生频率及心功酶变化情况。结果:A组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治疗14d后心肌酶基本恢复正常,亦没出现严重出血情况。结论:对未能溶栓的AMI患者加用LMWH治疗,具有较好抗栓作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行直接介入治疗时术中并发症的特点及发生率.方法63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记录不同梗塞相关动脉术中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急性右冠脉闭塞行直接PCI治疗术中较左冠状动脉更易发生低血压、缓慢性心率、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结论急性右冠脉闭塞行直接PCI治疗术中并发症更常见,应当采取积极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β-Fg C 448 G/A基因多态性对血浆Fg水平的影响及其与心肌梗死(MI)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s)的方法分析β-Fg C448 G/A基因多态性;比浊法测定血浆Fg水平.结果:75例MI患者(病例组)血浆Fg水平(3.73±1.08) g/L高于156例对照者(对照组)血浆Fg水平(3.08±0.71) g/L(P<0.01).A448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高于GG基因型者(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A448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13、0.276,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β-Fg C 448 G/A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水平关联,A448基因携带者血浆Fg水平增高使MI易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外源性磷酸肌酸停跳液对儿童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对儿童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采用含磷酸肌酸(CP)的st.Thomas 号停跳液,对照组采用st.Thomas 号停跳液,分别以手术中心脏停跳液用量、心脏停搏情况、心脏复跳情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血中肌钙蛋白T(Tn T)评价两种诱导停跳液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1)实验组停跳液能达到与对照组停跳液同样好的停跳效果;(2 )心脏自动复跳率、复跳后ST段改变、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3)实验组术中、术后6、2 4、4 8h的血Tn 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 1)。结论:磷酸肌酸停跳液较单纯晶体停跳液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3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于入院时抽血测定血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根据血钾水平分为低血钾组(血钾<3.5 mmol/L)和正常血钾组(血钾3.5~5.5 mmol/L),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低钾血症的总发生率为30.1%,下壁 后壁AMI的发生率较低(7.4%),明显低于前间壁和广泛前壁心肌梗死(P<0.01);发病至抽血时间≤3 h的低钾血症发生率为53.1%,明显高于发病时间>3 h者(P<0.01);低血钾组的CK和cTnI峰值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或0.01);低血钾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32.9%)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10.8%)(P<0.01)。结论低钾血症与AMI患者的梗死时间、部位和面积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女性教师递增负荷前后血清心肌酶的差异,进而评估不同体力活动水平女性教师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心脏风险。方法:对受试者进行体力活动问卷调查,从中筛选87名健康女性教师进行递增负荷试验,测试运动测试前后的心肌酶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运动前安静状态下,体力活动不足组心肌酶各指标值均低于中、高水平体力活动组,其中体力活动不足组CK-MB显著的低于中等组(P<0.05)并且非常显著的低于高等组(P<0.01)。2)运动测试后,体力活动高水平组CK值显著的高于体力活动不足组(P<0.05),除AST以外,其余心肌酶水平随着体力活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其中体力活动不足组AST值超过正常值范围,提示心肌组织出现了一定的损伤。3)除中等和高水平体力活动组的CK-MB运动后比运动前有所下降外,其余各组指标运动后都有所升高,特别是三组的CK、AST都非常显著的升高(P<0.01),从运动前后差值比较分析来看,不足组的CK、AST增加值显著的高于中等组和高等组(P<0.05)。结论:1. 体力活动不足的高校女性教师安静状态下的心肌酶水平较低。2. 递增负荷运动会引起高校女性教师心肌细胞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运动后血清心肌酶水平有所升高,而且体力活动不足女性的损伤更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心肌酶指标中的CK和AST。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对急性下壁伴右室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7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35例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患者中有18例I、AVL、V5、V6导联Q波同时消失,占51.42%,而38例不伴右室梗死患者,仅有1例I、AVL、V5、V6导联Q波消失,占2.6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以I、AVL、V5、V6导联Q波消失作为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的诊断指标的敏感性为51.42%,特异性为97.36%.结论I、AVL、V5、V6导联Q波同时消失对急性下壁伴右室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近期疗效。方法 :4 8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胸痛发作至介入治疗时间 (4 .1± 3.1)h,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证实冠状动脉闭塞 ,仅对梗死相关血管行支架植入。结果 :全组 4 8例术后即刻血管再通恢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为 3级者 4 3例 (93.7% )、2级者 5例 ,1例术中死于继发性心室颤动。4 8例中在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出现心室颤动 10例 (2 0 .1% ) ,1例术后 2周后因再次心肌梗死死亡。植入术后存活的 4 6例术后随访 (8.2± 3.6 )月 ,无 1例再发生心脏事件。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术能成功挽救频死的心肌 ,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CK和CK-MB峰值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4例12 h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缺血后处理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再灌注治疗,缺血后处理组采用再灌注30 s/再缺血30 s,交替3次后再持续灌注的方法.观察两组发病72 h CK和CK-MB峰值及72 h CK值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CK峰值分别为(1 732.30±480.10)U/L和(1 162.10±547.82)U/L,CK-MB峰值分别为(280.12±99.24)U/L和(164.70±69.67)U/L(P〈0.01);缺血后处理组72 h CK释放曲线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后处理能够显著减少AMI患者CK和CK-MB的释放,从而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