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糙米在不同储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模拟仓试验表明,安全水分的糙米在15℃以下低温和20℃以下准低温条件下储藏20个月,其储藏品质顺序为:低温仓、准低温仓、CO2仓、O3仓和常温仓。低温储藏糙米品质略优于准低温储藏糙米品质。低温和准低温储藏糙米,可以安全地保持糙米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2.
粮食低温储藏的应用实践和发展建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崔国华  曹毅 《粮食储藏》2004,33(2):20-24
通过开展粮食低温储藏技术应用的实仓试验,对试验仓和对照仓内优质稻谷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检测。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不论是在保持储粮品质方面,还是在提高储粮经济效益方面,低温储藏技术均呈现出常规储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针对制约低温储藏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基本对策,并阐述了推动粮食低温储藏技术应用的发展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粮食在低温或准低温条件下储藏,既能降低粮食干物质损耗,保持粮食品质,又可有效控制储粮害虫的繁殖,并能实现真正的绿色储粮;同时,也为盛夏季节粮食管理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文就实现低温或准低温储粮谈谈个人观点,供广大储粮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隔热材料,不同隔热方式五面密闭粮堆,进行籼稻谷保冷试验。通过对储粮温度、品质等数据的检测和分析,了解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储粮温度变化规律及其对储粮品质陈化速度的影响,提出性价比较高的低温储粮方法。  相似文献   

5.
低温储藏根据冷源不同可分为自然低温储藏和人工制冷低温储藏。它是通过控制“温度”这一物理因素,将粮食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促进粮食储藏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粮食安全储藏的一种储粮技术。低温储粮可以有效地延长粮食的安全储藏期、延缓粮食陈化速度,还能有效控制虫、霉对粮食的危害,减少化学药剂熏蒸对粮食造成的污染,降低保管费用等优越性。做好低温储藏要依据各地各储存条件等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介绍了辽宁省鞍山市第五粮库利用低温仓及普通立筒仓开展 谷保鲜储藏技术仓应用的情况,并从工艺设计、试验结果总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讨论了应用低温储粮技术储存稻谷的可行性,实用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低温储粮可有效延缓粮食品质下降、抑制害虫危害、减少粮食损失损耗。但高大平房仓仓顶隔热性能差,盛夏初秋仓温高,粮堆表层、上层粮温上升快。为解决这一问题,2007年,湖北中储粮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汉川直属库采取屋面喷水降拱温,粮面覆盖隔仓温等综合控温技术,将表层粮温控制在25℃、平均粮温控制在准低温以下,增强了中央储备粮的储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中使用硅藻土50cm深度均匀拌粮,防治害虫效果良好;隔热挤缩保温板压盖粮面,低温储藏品质保鲜。文中重点分析了品种、吸附性、虫种、水分、湿度和通风等因素对硅藻土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储存在常温仓、低温仓内的小麦品质指标测定,找出与储藏时问相关的敏感指标变化规律,提出了常温和低温储藏条件下小麦合理的储藏期和轮换周期.  相似文献   

10.
在12座浅圆仓内进行进口大豆二年保管实践,采用机械通风降温、谷物冷却机补冷、空调控温、单管风机局部处理等综合控温储粮技术,通过分析保管周期内粮情、品质变化及相关损耗、费用情况,总结控温储粮技术在浅圆仓保管进口大豆中的优势和应用要点。试验表明,应用综合控温储粮技术可以使浅圆仓中保管的进口大豆长期处于准低温的安全储藏状态,达到延缓品质劣变和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不同仓型仓温仓湿日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仓温仓湿是直接影响储粮安全的两个最重要因素。粮食在储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储粮环境(主要是仓温仓湿)发生热量与水蒸气的交换。由于粮食籽粒是典型的多细胞多孔性凝胶体,具有较强吸湿性,在一定的温湿条件下,储粮会达到吸湿平衡,但随着仓温仓湿的变化,粮食在不断地建立新的吸湿(动态)平衡,只要粮食的温度和平衡水分在变化,粮食生理、生化和防霉能力就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尤其是高温季节仓温仓湿过高,不利于粮食的长期安全储藏。虽然仓温仓湿的日变化主要受地域气候和仓房条件的制约,但是深入地了解仓房仓温仓湿的日变化,排除不利因素,科学合理地开展控温储粮,降低仓温仓湿对储粮的影响,掌握更有效的储藏措施以改善储粮环境,延缓粮食的品质劣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楼房仓中用谷物冷却机于夏秋高温季节适时对储粮进行保持水分冷却通风,可以较为经济地将全年粮温控制在20℃以下,实现准低温储粮,延缓储粮品质陈化。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下稻谷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稻谷的试验表明:稻谷的发芽率、粘度和脂肪酸值等指标均随着储藏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但变化的幅度不同。高温条件下稻谷的陈化速度最快,不利于粮食储存与保鲜;变温条件下品质陈化速度次之;而低温条件下的稻谷品质指标变化最小,都与原始数值相差无几,说明在低温下储存能够很好保持稻谷原有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低温储粮系统效能低、功能单一、精细化管控不足等问题,基于动态隔热阻断理论,创新研发低温储粮靶向通风控温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温度监测、决策控制、驱动执行和远程监控等模块,可实现自主化智慧联动靶向通风控温作业。为验证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从控温性能、储粮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年试验周期内,全仓均温低于14.2℃,最高粮温低于20℃,水分降低0.2%,脂肪酸值增幅为1.4(KOH/干基)/(mg/100g),相较传统低温储粮控温系统脂肪酸值增幅降低41.7%,且无虫霉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的控温性能和品质保持性。系统化解决因储藏局部发热、盲目通风、冷心热皮等问题而造成储粮经济损失,达到高标准低温储粮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最大限度地降低粮食储藏成本,延缓粮食品质变化速度,提高储粮新鲜度是安全储粮工作追求的目标。如何因地制宜,在现有仓储条件下管理好储粮,是广大储粮工作者探索、试验、实践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低温储粮可以有效限制粮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减少储粮损失,是绿色粮食储藏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开发仓墙动静态隔热控温储粮系统,利用空调制冷,有效控制粮堆四周粮温上升,为实现全仓低温储粮探索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人工模拟低温,准低温储藏对过夏大米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采用模拟低温、准低温储藏对过夏大米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储藏大米品质略优于准低温储藏,常温储藏过夏大米陈化程度比准低温高得多。在目前机械制冷低温储粮不易推广的情况下,准低温储粮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有效又易于实施的储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房式仓的准低温储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逢春 《粮食储藏》1999,28(1):30-34
低温储粮可以较好地保持品质,减少虫霉危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储藏方法,我国现有的房式仓可经过局部改造,提高隔热能力。利用冬季干燥寒冷的自然气候条件,结合机械通风可将储粮温度降到≤0-≤5℃的低温状态。用薄膜封面后,在气温上升的季节里,用空调配合调节上层空间温度在15-18℃左右,使储粮温度始终保持准低温状态,达到安全过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储粮脂肪酸值的变化与储藏时间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高大平房仓内,因仓内不同高度之间存在着温度差,以及环境条件的差异使脂肪酸值的变化不同。为此,我库在高大平房仓开展不同高度储粮脂肪酸值变化的研究,以探讨不同高度储粮脂肪酸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浅圆仓内储藏的小麦进行谷物冷却机冷却通风处理,实时检测入仓冷空气的温湿度、粮食温度及含水量的变化,探索谷冷机在浅圆仓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通过谷物冷却通风可迅速有效地降低储粮的温度,并减少粮堆内的温差和水分梯度,提高了储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