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研究红尾伯劳在牡丹江地区迁徙和繁殖规律。[方法]以牡丹江师范学院植物园为观察点,于2004~2010年对红尾伯劳的迁徙和繁殖规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红尾伯劳鸟于每年4月末至5月初迁抵牡丹江地区林中,迁抵后雄鸟首先选择占领地并与雌鸟共同营造巢穴,交配;产卵前雄鸟负责捕食哺喂雌鸟;雌鸟产卵完毕后开始孵化,12d后第1只幼鸟孵出,14d后全部孵出;幼鸟离巢后仍需亲鸟哺喂15d,大约25d后,幼鸟全身羽毛已长丰满。[结论]该研究为牡丹江地区红尾伯劳的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八哥易饲养,善于模仿他鸟鸣声或人的语言,其歌声婉转悦耳,音调富于旋律,深为人们喜爱。其饲养管理方法如下。1.选雄鸟。家养八哥宜选择雄性雏鸟。雌鸟鸣声低,不好听。八哥可饲养在特制的笼中,雏鸟每天喂豆腐,也可用小米面掺鸡蛋黄,加适量水调匀,蒸熟搓碎成小细粒喂养。训练八哥讲话需修剔其  相似文献   

3.
金丝雀,羽毛鲜艳,小巧玲珑,姿容优美,性情欢快,是会唱歌的观赏鸟.体长12~14厘米,羽色有黄、白、红、绿、灰、褐等色,黄色金丝雀的数量较多.最名贵的是嘴和腿都是肉色的白色金丝雀,其次是白羽红眼的金丝雀.刚出窝的幼鸟,单以外观难以鉴别雌雄.生长2~3个月后,雄鸟的肛门突起,呈锥形,而雌鸟则较平,呈椭圆状.鉴别时用手将鸟捉住,吹开肛门周围的羽毛就可以看清楚.从成鸟外形上看:雄鸟体较大,尾较长,头较圆,头顶及全身羽色较深.雌鸟体小,尾短,头尖细,头顶及全身羽色较浅.雄鸟鸣啭时喉部鼓起,上下波动,声音连续不断,悠扬动听;雌鸟鸣声单调.  相似文献   

4.
八哥又名鸲鹆,口别口别鸟,属雀形目椋鸟科鸟类,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八哥易于饲养,又善于模仿人语或其它声音,深为人们喜爱。1 外貌特征八哥身长2 5cm左右,全身羽毛黑色并具有光泽,额前有一撮耸立、形如冠状的羽毛,两翅有白色羽斑,飞翔时更明显,从下面看上去呈八字形,故名八哥。尾羽具有白色羽端,喙与脚黄色。八哥雌、雄同色,主要是通过听其鸣叫分辨雌、雄,鸣叫声优美、激昂者为雄鸟,鸣声低沉而不悦耳者为雌鸟。2 生活习性野生八哥生活于山林、平原、村庄,繁殖季节成对生活,非繁殖期成小群活动,清晨聚集于高坡,喧嚣一番后便分散活动;第2天…  相似文献   

5.
本文于1987—1989年三个冬季间,对太原南效区的寒鸦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区4月份寒鸦数量最少,骑自行车每时行程6公里可遇见寒鸦131.7只,12月数量最多,骑自行车每时行程6公里可遇见寒鸦3834.7只。其种群结构中,成鸟:幼鸟=1:2.33;雌鸟:雄鸟=1:0.96,为扩展型种群。冬季食物以农作物和杂草种子为主,分别占总食量的42.32%和41.50%。  相似文献   

6.
盛夏已过,秋风频频,这是牡丹鹦鹉繁殖的最好季节,为保证您的小鸟顺利度过孵化期,你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配对安窝不论成鸟还是小鸟都要每雌雄1对放在一笼内,仔细观察。如果发现雄鸟有明显发情动作(扇动翅膀上下跳动),雌鸟头向前倾斜,臀部高举,雄鸟、雌鸟的叫声也不同以往而是  相似文献   

7.
八哥易饲养,善于模仿他鸟呜声或人的语言,其歌声婉转悦耳,音调富于旋律,深为人们喜爱。其饲养管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别名】桃色凤头鹦鹉、粉红巴丹、贾拉凤头鹦鹉、桃色巴丹、贾拉巴丹。【分类】鸟纲、鹦形目、凤头鹦鹉科。【分布】广布于全澳洲。【形态】体长约35厘米。粉红凤头鹦鹉美丽的粉红羽色十分迷人,雌鸟的虹膜呈红棕色,雄鸟与幼鸟则是暗黑色。  相似文献   

9.
绿孔雀(Pavo muticus)也叫爪哇孔雀、龙鸟,是孔雀属两种孔雀之一,是体型最大的雉科鸟类,体重7000~8000g。雄鸟全长约140cm,雌鸟全长约100cm。雄鸟尾特长,头部冠羽竖起,颈、上背及胸部具绿色光泽,尾上覆羽特长并具闪亮眼斑而成尾屏。雌鸟羽色以褐色为主,带绿色辉光。绿孔雀产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在中国主要发现于云南和西藏  相似文献   

10.
<正>孔雀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林栖雉类,它们喜欢在靠近溪河沿岸和林中空旷的地方活动,在活动地区附近一般都有耕地,不见于繁密的原始森林内。孔雀单独活动少,多见一只雄孔雀伴随以三五只雌孔雀组成小群。在逃避危险时,它们习惯于大步疾驰,窜逃于密林中。孔雀的主要天敌是灵猫,云豹偶尔也吃孔雀。孔雀开屏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在繁殖期和非繁殖期都有表现,且非雄性所特有,雌鸟和幼鸟均有类似表现。繁殖期雄鸟尾上覆羽张开对雌鸟  相似文献   

11.
鸵鸟养殖业近况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存鸟,成年雄鸟身高2.4m,体重超过100kg;雌鸟稍小,鸵鸟因身躯庞大和翅膀退化而不能飞,它们有长长的脖子、修长的大腿和两个脚趾,强壮的腿使它在必要时能以70km/h的速度奔跑,每跨可达8m,鸵乌脖子和大腿的肌肉最...  相似文献   

12.
八哥是中国特有的、古来即列为宫廷笼养玩赏鸟。它善仿简单的人语,能根据不同的人叫出相应的问候语,八哥一声的“您好”、“欢迎”、“早上好”、“老师好”、“辛苦了”会使您洗却一身的疲累。其尚能被放出笼外,与人接近、亲和,立于主人肩头、手上,与主人形影不离,颇让玩赏者和观者叫好。它可以学会百灵、画眉、金丝雀、沼泽山雀的呜叫声,让人留恋。  相似文献   

13.
曹振岭  陈玉峰  杨建丽  邓昕  周晓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13-16714,16723
[目的]了解苍眉蝗莺的繁殖过程。[方法]历时9年,对30多只苍眉蝗莺跟踪观察以便掌握牡丹江地区苍眉蝗莺的迁抵时间与繁殖生育过程。[结果]雄鸟以鸣叫引起雌鸟的注意,雌鸟选择做巢的树木,一般都是幼龄乔木、灌木类树种。新巢用细软草茎、禾本科杂草以及绳头、塑料编织绳等物筑成。筑巢时间约为5d,新巢筑造时雌雄鸟开始交配。苍眉蝗莺的产卵时间多在早晨6:00~7:40,卵的纵径为2.0~2.1cm,横径为1.4~1.5cm,每巢4~9枚卵,孵化天数为12~14d。雌鸟产下最后1枚卵后便开始孵化。育雏期雌鸟总是在巢中守护,将全部幼雏覆于体下,雄鸟哺食,有时轮替。[结论]该研究为了解牡丹江地区苍眉蝗莺的迁徙繁殖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女性”似乎总是小乌依人的,但在自然界,某些雌鸟却比雄鸟高大强壮。羽毛也美丽多彩,它们实行“一妻多夫”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5.
胡明 《农村新技术》2005,(10):28-28
选养画眉要挑选雄性的。从鸟龄上来说,以“软毛”个体最好养,鸟的嘴、爪应为黄色,眉毛要白而宽,末梢向上翘,眼睛要大而明亮,眼球呈绿色。叫声也是衡量画眉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叫时挺胸昂首,尾巴下垂,声音浑厚、清脆、响亮,并能叫出很多花样者为好鸟  相似文献   

16.
汝东 《农村百事通》2009,(14):42-43
鸵鸟主产于非洲,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的部分地区,是现存体型最大不能飞行的鸟类.鸵鸟雄鸟高约2.75米,重达155公斤.颈长几乎占身体的一半,雌鸟稍小.鸵鸟卵是现存最大的卵.雄鸟体羽大部为黑色,但翅和尾羽白色;雌鸟大部褐色.头和颈的大部分淡红至浅蓝,稍有绒羽:头小,喙短而稍宽:眼大,眼褐色具浓黑色睫毛.它们生活在沙漠地带.群居,日行性.嗅觉、听觉灵敏,善奔跑,跑时以翅扇动相助,一步可跨8米,时速可达70公里/小时,能跳跃3.5米.以植物的茎、叶、种子、果实及昆虫、蠕虫、小型鸟类和爬行动物等为食,但主要以植物为食,没有水也能生活很长时间.雄鸟互相争夺3~5只雌鸟.发出吼叫和滋滋声.  相似文献   

17.
<正>1饲养方式种鸵鸟饲养采取集约化的方式,依据不同目的将种鸟配对组合,放入一个栏舍内饲养。雄、雌比例可以1:2~5,也可以几个组合一起组成小群饲养。但从育种选种考虑,以1:2一栏饲养效果比较好,雌鸟可以多产蛋,雄鸟配种均匀,受精率高,系谱清楚,便于管理。作为商品鸟,雄、雌比例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草原的白头鹞有明显的领域行为。在地面上交配。窝卵数多为4—6枚。巢、卵被触动时不弃巢毁卵。孵卵期雌鸟食物由雄鸟供应。1只雏鸟出壳要2—3天甚至4天,不能出雏的卵被亲鸟吃掉。育雏时,雄亲鸟捕食,雌亲鸟出巢接取食物,分喂给雏鸟。7—8日龄的一窝雏,亲鸟日喂15—17次,每小时1—2次。每次只喂一雏,食量约2.1 g。弱小雏鸟多被亲鸟处死,撕碎后喂给其它雏鸟。初生雏平均体重34.3g。孵化率68.6%。孵化期平均32天。  相似文献   

19.
陈贵善 《农村百事通》2007,(23):42-42,85
1.特征特性 红嘴相思鸟民间也俗称为红嘴鸟、红嘴玉、五彩相思等。在鸟类学分类中属雀形目鹅科面眉亚科,同类中还有一种叫银嘴相思鸟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相仿。相思鸟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丘陵山地。该鸟羽色华丽,体态优美,雌雄鸟之间彤影不离。叫声洪亮,尤其是雄鸟,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武胜县长安乡裕丰村的青年农民赵纯兵,家住郊区。2003年6月,他和从城里来乡下作客的小侄儿到地里干活,小家伙一边玩耍一边捉蚂蚱、蝉,说是回城里将蚂蚱给他家的“八哥”吃,蝉因呜叫有趣带同给好伙伴耍,晚上小侄儿见能发出亮光的萤火虫更是大开了童趣,小侄儿说将萤火虫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