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鱼虾混养产量高 广东省新会市荷塘镇一养虾户,于1994年新开池塘4亩养殖罗氏沼虾,在养虾期间混养较多的鳙鱼净化水质,经过6个多月的养殖,共收获商品虾1527.5公斤,商品鱼650公斤,总收入6.2万元,纯收4万元。主要生产技术经验是: (1) 改善虾池养殖条件:养虾池按常规清池消毒,  相似文献   

2.
1畜禽养殖污染现状1.1水质污染畜禽的粪便会对周围的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的粪便,直接排入水体当中,会对水质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流入水体的粪便不仅对地表的水质产生影响,还会造成地下水变质.调查显示,上海市郊区每年有近一半的畜禽粪便流入周围的水体中,很多城市也存在这种现象,包括经济发达的北京、广州等城市.其对水质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用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1 虾池彻底清淤、消毒 因日本对虾具有潜沙习性,白天潜伏沙中,沙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日本对虾能否生存和正常生长.因此,经过养殖后的虾池应根据池底污染程度进行严格的清污、消毒,改良底质.一般在虾池收成后应将池水排干或抽干,彻底清除池底淤泥,让其暴晒至池底呈龟裂状.虾池整理后,先纳潮进水冲洗2~3次,再每亩(667平方米)用100~150千克的生石灰或20~30千克的漂白粉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4.
有益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环境的修复与综合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树友 《饲料广角》2004,(15):43-44
鱼虾等水产动物生存生长必须依赖于水体环境。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精养、半精养等养殖模式的发展,集约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但我国水产养殖生产基本上还是静水、不排污,以投饵为主的养殖模式,残饵、粪便、水生动植物尸体等富营养因子共存于一个水体,加之水源的污染和池塘自  相似文献   

5.
范国明 《中国蚕业》2004,25(2):38-39
漂浮育苗是一项先进实用的现代水培育苗新技术,在烤烟上已经运用数年.通过2002~2003年在4个村经过5个地点5个播种期反复试验,摸索成功桑树漂浮育苗技术.桑树漂浮育苗,就是在塑料棚室内建造营养液池,将桑种播于装在塑料泡沫育苗盘的基质上,育苗盘漂浮于营养液上,形成独特的温、湿、光、气和营养液环境条件,从而快速育成桑苗,是一种全新的桑树育苗形式.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不必除草,避开春夏干旱对育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育苗效率和成苗质量,本研究设置温室穴盘育苗、温室苗床育苗、露地育苗3种育苗方式分析其对甘草种苗出苗率、移栽成活率及株高、根长、叶片数、总鲜重等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后20 d时,温室苗床和穴盘育苗平均出苗率分别达到54.8%和53.8%,极显著高于露地出苗率31.4%(P0.01);2)播后60 d移栽,温室内苗床和穴盘育苗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2.3%和91.1%,而传统露地苗为93.5%,但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3)播种后传统露地苗各性状指标都高于温室苗,其中叶片数和总鲜重两指标表现最为明显。传统露地育苗种苗性状指标高,但育苗时间较长(近一年),占用耕地;而温室育苗生物量较低但出苗率较高,育苗时间短(约60d)。生产中可以采用温室苗床育苗绿体移栽技术来提高甘草育苗效率,降低育苗时间和土地成本。  相似文献   

7.
对建设养殖小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养殖小区"的最大问题就是污染 1.1处理污物的场地无法解决 规模养殖带来一大难题是污染问题.它包括畜禽的粪便、场地冲洗、病死畜禽的处理以及人工生活用水等污染.据调查:一个年出栏1000头商品肉猪的自繁自养猪场,每年的粪便产生量约1000吨,排出的污水约2000吨,还不包括生活产生的污水量.这样大的污物,即是使用目前认为最经济、有效的沼气处理,其渣汁、沼液也需10余亩土地才能将其消化得掉.  相似文献   

8.
六、饲养期间日常管理 1.加强水质管理 (1) 注水或换水:在养虾过程中,开始时用原有的消毒培肥水,水位较浅,水深60厘米左右。放苗10天后,要逐渐加深水位。每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前2~3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以后每次15~20厘米,到高温季节要加至最高水位。加水时要注意水源清洁、水质青新,不含有毒药物。同时用40~50目的密网过滤进水,防止野杂鱼虾及卵块随注水进入虾池。在饲养中后期,特别是高温  相似文献   

9.
<正>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在养殖过程中接受了大量废物(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和粪便),以及其水体内部自身底泥等沉积物所释放的氮、磷营养盐,使养殖水体容纳了过量的营养物质,污染作用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从而恶化水质,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造成鱼虾大量死亡,破坏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用以下方法改善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物理防治法。利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将养殖水体中的悬浮或浮游有机物尽可能的去除,如  相似文献   

10.
家禽弧菌性肝炎是一种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呈急性或慢性经过的传染病,发病特点是缓慢发作且持续时间长,一般造成的生产损失较大.此病常见于刚开产的小母鸡或产蛋数月的蛋鸡;在雏鸡中偶有发生,死亡率在2%~5%之间,严重时可达25%,传播途径以消化道为主,蛋鸡以及被污染的水源为传染源,被污染的种蛋、鸡笼、蛋托、饲料和蛋鸡的粪便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禽数量日益增多。畜禽粪便未得到充分处理和利用,导致养殖业集中区域周边单位土地面积的粪便承载量过高,对周围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渭滨区畜牧业养殖污染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叙述了渭滨区畜禽污染环境严重制约全区畜牧业的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1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养猪业中的污染是由于对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未进行合理处置造成的,其主要污染物氮、磷和病原微生物,其主要影响是对通过污染负荷的贡献导致地表水体的耗氧和富营养化,以及硝酸盐带来的地下水水源的污染,此外,猪粪便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NH3,H2S,粪臭素和CH4等有害气体,也会对畜产品产量、人类健康和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3.
桑树嫁接体移栽育苗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桑苗嫁接体移栽育苗的接穗条采集与贮藏、砧木选择与预处理、嫁接时间与方法、嫁接体贮存与移栽技术;比较了桑苗嫁接体移栽育苗的技术优势,其与传统火焙接育苗相比,能有效减轻桑苗嫁接对天气的依赖,降低作业劳动强度,可提高嫁接成活率2.99个百分点,减少劳动用工17.44%,每667 m2育苗面积节本增效914.35元,经济效益明显;并有利于无嫁接育苗条件的地区,采用嫁接体委托加工的形式,降低嫁接苗运输成本,加快桑树新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4.
养殖要素 (1)池塘条件.池塘属高位池,需提水入池,需2口池塘,面积各2 668 m2,建有出水闸,塘底平坦,并向排水口倾斜,能排尽池水,池塘平均水深1.5 m.水源为低盐度海水,盐度为6.2.(2)虾池准备.9月份当年对虾起捕结束后,傍晚用5 kg/667m3漂白粉消毒.4 d后药性消失时开始注水0.6 m深,随后用0.2g/m3二溴海因进行水体消毒,第2天用尿素2.5 kg/667m3、磷肥0.5 kg/667m3进行水质培育.(3)抱卵虾放养.池塘肥水1周待水质育肥后购人怀卵亲虾13kg,平均放入2池塘.  相似文献   

15.
菠萝种子的发芽率低、成苗困难,严重阻碍了其杂交育种工作推进。本文针对制约菠萝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关键问题,设计了4种方法探讨其适宜的发芽育苗条件,以种间杂交组合‘神湾’ב三色凤梨’的种子为试材,以种内杂交组合‘神湾’בMD-2’的种子为对照,分别用固体培养基发芽育苗法、纸巾发芽育苗法、河砂-泥炭双层基质发芽育苗法、组合发芽育苗法进行发芽育苗。结果表明:纸巾发芽育苗法和组合发芽育苗法的发芽率和发芽时间分别为65.86~66.50%、 15.20~13.60 d,显著性优于另外两种方法;河砂-泥炭双层基质发芽育苗法和组合发芽育苗法的苗龄40 d时的植株高度分别为3.08cm和3.1cm,显著高于另外两种方法。综合分析发现,组合发芽育苗法既能满足菠萝种子萌发阶段需要有良好的湿润和通气条件,又能提供幼苗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成为最优的发芽育苗方法。种子和发芽基质都经过消毒处理避免了发芽育苗过程中的病害发生,4 种方法均未出现病苗死苗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有机物的存在能妨碍消毒药物和病原的接触而影响消毒效果,同时含蛋白质的有机物可部分中和消毒剂,特别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药物受影响更明显。因此,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扫饲养环境和喂饮器具,并用水冲洗。粪便、清扫出的污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重新污染周围环境而导致病原体扩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畜禽养殖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调整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畜产公害",畜禽粪便、养殖污水任意堆弃、排放现象普遍存在,对水源、土壤、空气等产生污染.减少污染、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保护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陈晓明 《中国乳业》2012,(10):14-15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奶牛养殖场在给乳品加工企业提供大量优质、安全原料奶,满足人们营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和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由于绝大多数奶牛粪便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使得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和农村土地面积的粪便承载量过高,粪水的肆意排放也导致水体的严重污染。调研组对全国180家规模奶牛场粪便收集方式、废弃物处理方式以及固定粪场的配备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业排污对环境的污染很大,而且会给人畜带来极大危害。本文就养殖对水体、空气和土壤造成的污染进行逐一分析,以科学养殖、生态净化,以及生态工程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供参考。1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畜牧业排放的粪污会给环境带来很大污染,随着粪便的大面积排放,将给大气、水等带来污染,给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这些因素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需要进行科学化养殖,保证对粪便无害化处理,实现污物零排放。  相似文献   

20.
杨洪标 《四川蚕业》2011,39(1):50-51,54
本文阐述了云南省杂交桑的育苗方法及种植杂交桑的优势、栽培技术、养型与收获方式、病虫害防治措施等,为云南省快速发展蚕桑提供了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