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留桩摘心对柠檬幼树成枝与挂果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使柠檬种植幼树早结丰产,采用不同留桩对柠檬幼树进行摘心.研究结果表明:柠檬幼树新梢6~8片完全叶时,在未自剪的、有6~8片完全叶的新梢的芽上方留0.1~0.3 cm、0.5~0.7 cm、0.9~1.1 cm的桩进行摘心,均有利于枝梢的抽发和结果母枝、花蕾量、挂果量的增加.其中以留桩0.5~0.7 cm和0.9~1.1 cm效果最佳.不同留桩长度摘心,抽梢数量、结果花枝量、花蕾量、坐果量与柠檬产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2.
通过播种繁育方式,在容器和沙床育苗,采用短截、摘心等人工措施增加香椿苗木侧枝数量来定向培育多头香椿苗木,提高苗木品质,以提升香椿芽产量。结果表明:经过短截、摘心等措施,能形成多侧枝苗木。容器苗木短截处理,2个以上侧芽发生数量较少,侧芽较弱,继续生长,部分弱的侧芽消失,表现效果不好;沙床苗木摘心处理,2个以上侧芽的苗木数量较多,侧芽长成侧枝,形成多侧枝香椿苗木。继续进行短截处理,生成2级、3级侧枝,2~3年能形成多头树形的香椿苗木。  相似文献   

3.
以培育花桥板栗2号嫁接苗为目的,根据播种时间和成苗方式不同,设计了冬季穴播、春季穴播和春季移栽3个处理,根据嫁接时间及方式不同,设计了1年生砧木秋季腹接和2年生砧木移栽春季切接两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苗木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的生长情况以冬季穴播和春季穴播为好,春季移栽的苗木生长情况不好;而从嫁接时间及方式来看,以1年生砧木秋季腹接的苗木新梢生长迅速,生长情况较好,而2年生砧木移栽春季切接的苗木新梢生长较慢,但也能培育出合格嫁接苗。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育苗密度和外源激素处理对蒙古栎苗木质量的调控作用,以两年生蒙古栎苗为材料,设置梯度育苗密度,比较了不同密度处理下苗木的质量变化;另以1年生蒙古栎苗为材料,设置脱落酸(ABA)、生长素类似物(NAA)+细胞分裂素类似物(6-BA)和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等9组不同激素配比,并以蒸馏水处理的苗木为对照组,比较了不同激素处理下苗木生长情况和生理表现。结果表明:密度对蒙古栎苗木生长有显著调控作用。在200株·m-2(10cm×5cm)密度条件下,获得苗木高93.66cm,地径8.63mm,且总生物量可达485.23g,植株顶端优势明显,长势优于其他密度组。独角金内酯(GR24)能有效促进蒙古栎苗木生长,最适浓度为1.0mg·L-1。通过叶面喷施1.0mg·L-1独角金内酯,蒙古栎苗木净光合效率显著提高40%以上,苗高26.72cm、地径6.57mm、冠幅16.00cm、节间距9.0cm,侧根可达6~8根。综上,采用200株·m-2(10cm×5cm)栽植密度,能够有效控制苗木侧枝发育,促进幼苗高生长,增强顶端优势。外援施加1.0mg·L-1GR24,能够显著提高苗木光合效率40%以上,抑制侧枝生长,增加节间长度,各项生长指标提高70%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芽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芽苗分别进行切除主根1/3、1/2、2/3处理后,将芽苗分别移栽至育苗容器中培育1个生长季,以不切根处理作为对照(CK),通过研究不同强度芽苗切根处理对红豆树苗木生长的影响,探寻最适的芽苗切根比例。结果表明:切根处理对于红豆树苗木的苗高、地径、生物量积累、根系形态发育均会产生影响。切除芽苗主根2/3处理促进了红豆树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同时促进苗木生物量的积累。切根处理缩短了苗木的主根长,影响一级侧根的数量。切除芽苗主根2/3处理的苗木根构型较好,其根系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等根系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红豆树芽苗切除主根2/3处理为最佳切根比例,苗木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摘心对欧李实生苗生长与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摘心对欧李实生苗生长与成花的影响,以当年播种、移植的欧李实生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苗高20、30、40cm时进行摘心.试验结果表明:欧李实生苗主干摘心能有效地促发二次枝,由于二次枝的产生,极显著地增加了株丛的新梢数量和叶片数量,从而达到了促进欧李实生苗基部的加粗生长、扩大冠幅和当年成花的目的.从3个处理高度的效果来看,以苗高30cm时摘心效果最佳,其二次枝数量、叶片数量、冠幅、苗木基部粗度及花芽分化数量均显著地优于苗高20cm、40cm时的摘心效果.但不同的摘心高度对欧李实生苗的树体高度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未形成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糙叶树的种子采集处理、育苗方法试验及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的观测,初步研究了糙叶树的育苗技术和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大田育苗,糙叶树45 d即可出苗整齐。1年生播种留床苗苗高平均可达168.4 cm,地径平均1.90 cm;1年生播种移栽苗苗高平均可达136.1 cm,地径平均1.81 cm;一年生苗根系较发达,可出圃移植;苗高、径生长高峰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8.
黄瓜主茎不摘心、不留侧枝的摘心方法, 产量极低。主茎摘心、侧枝数量少节位多的摘心方法, 主茎叶片的光合成和蒸散速率低, 整株收获果数少、产量低, 并需进行侧枝的引诱作业。主茎摘心、侧枝节位少(1 ~2 节) 数量多的摘心方法, 其主茎叶片的生理功能能较充分发挥,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对平衡, 叶面积适中, 收获果数多, 产量高, 为黄瓜栽培适宜的摘心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切花香石竹的摘心技术切花香石竹进行摘心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分枝数,提高单株产花数与调节花期,均衡适时供花。1.摘心时期:香石竹第一次摘心,一般在定植后30天左右,当幼苗主茎有6~7对叶展开时进行。主茎上有5~6个节时摘除茎尖生长点,也可根据不同品种侧枝发生的特性适当多留或少留1~2节,不易发生侧枝的品种节位可留高一些。香石竹的第二次摘心,一般在第一次摘心后30天左右,侧枝生长有5~6节时进行。经过两次摘心,每株香石竹可发生6~10个开花侧枝。香石竹摘心的时间最好在晴天中午前后进行,以利伤口愈合。2.摘心方法:根据不同栽培类型、…  相似文献   

10.
白木香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种植比较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是我国珍稀植物资源,是国产中药沉香的正品来源,也是我国生产中药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于199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研究比较了白木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栽培技术,试图寻找出适宜白木香生长的环境条件,为白木香栽培提供一些依据。并从海南不同地区移栽白木香苗于同一地区,以观察其成活率。研究结果表明:(1)①不同光照条件下白木香幼苗戍活率及生长情况比较:一层网遮荫要稍好于二层网;②营养袋苗与沙床苗移栽成活及生长情况比较:移栽白木香营养袋苗要明显好于沙床苗。综合上述结论,生产上应选营养袋苗,在一层网遮荫条件下栽培,对幼苗生长较有利。(2)移栽白木香苗木时,应选较小的苗木进行移栽。  相似文献   

11.
以白三叶为材料,研究刈割强度对白三叶生长型和生物量的影响.当白三叶株高达20 cm时,通过不割、留茬5 cm、留茬3 cm、留茬1 cm的刈割试验后发现,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对白三叶分枝数量、匍匐茎茎长及产量影响均显著.留茬1 cm处理的一级、二级分枝数量均为最高的,分别高达20.33枝/株和50.30枝/株;其次是刈割留茬3 cm处理,分别为18.40枝/株和43.17枝/株,而三级分枝则是留茬3 cm处理数量最高,达到21.37枝/株.随着刈割强度的增加,白三叶匍匐茎茎长呈下降趋势;白三叶地上部分(叶,茎)生物量总体呈现随留茬高度降低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即留茬高度过高(包括不刈割)和留茬高度过低都会减低产量.表明,留茬3 cm时对白三叶的各项指标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朝鲜碱茅放牧留茬高度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朝鲜碱茅放牧留茬高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牧时间和不同留茬高度影响朝鲜碱茅的生长速度。朝鲜碱茅春季适宜开始放牧时间应在牧草高度达12~15 cm(4月下旬),放牧留茬高度应为6.0 cm左右。  相似文献   

13.
稻茬高度对谷林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晚稻-油菜套种模式下,稻茬高度对套种油菜田土壤蓄水保墒、套种油菜出苗及生长发育均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探求适宜套播油菜出苗、生长发育及高产的晚稻机收留茬高度,为实现农艺、农机高效有机结合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于2014—2016年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江西省红壤研究所进行,以丰油73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4个稻茬高度(20、30、40、50 cm)。通过测定套播油菜成苗率、成株率、越冬期和盛花期农艺性状、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产量及构成因素,比较分析晚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结果】(1)在20—50 cm范围内,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留茬高度显著影响套播油菜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著。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结论】留茬过低,成苗率和成株率低,尽管个体生长发育较好,但成熟期密度不足不利于高产群体构建;留茬过高,成苗率和成株率显著提高,但个体生长发育偏弱,不能发挥群体生长优势,最终影响产量形成。在4个稻茬高度下,留茬高度以40 cm为宜,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付筱  王瑞静    瑞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377-2378,2435
[目的]提高核桃出圃苗木质量,规范苗木市场,制定科学合理的核桃苗木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在河南省济源市、林州市、孟津县、沁阳市、卢氏县等地,选取一年生嫁接苗、二年生嫁接苗的苗圃10个,采用小样方随机抽样和SA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法,调查研究了核桃苗木的苗高、地径、茎粗、主根长、侧根数等,筛选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结果]苗高、茎粗和地径可作为核桃苗木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核桃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一年生Ⅰ级嫁接苗苗高60 cm、茎粗0.8 cm;一年生Ⅱ级嫁接苗苗高40 cm,茎粗0.6 cm;二年生Ⅰ级嫁接苗苗高80 cm、茎粗1.0 cm;二年生Ⅱ级嫁接苗苗高60 cm,茎粗0.8 cm。[结论]结合国家标准和专家意见,从综合控制条件、苗高、径粗、地径和根系等方面得出核桃良种嫁接苗木质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15.
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超级稻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获得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品种中浙优1号为研究材料,研究头季稻收割成熟度、收割后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3个因子对再生稻苗情、有效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和实际产量等的影响。[结果]头季稻在80%、85%成熟度时收割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稻收割后,留桩时间越短产量越高;定桩高度为10 cm时产量最高,其次是15、20、5 cm。[结论]中浙优1号蓄留再生稻时要掌握好头季稻收割成熟度、留桩时间和定桩高度,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嫁接苗木分级标准。[方法]对美国山核桃嫁接苗进行田间生长量实测,运用聚类分析法和正态性检验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以苗高、地径、主根长和≥5 cm的Ⅰ级侧根数作为分级的品质指标,提出了以下分级标准:Ⅰ级苗为苗高≥67 cm,地径≥1.0 cm,主根长≥35 cm,≥5 cm的Ⅰ级侧根数≥24条;Ⅱ级苗为苗高≥27 cm,地径≥0.65 cm,主根长≥30 cm,≥5 cm的Ⅰ级侧根数≥15条。[结论]该分级标准与苗木实际情况相符,可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超级稻中浙优1号3种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留桩高度25cm处理再生稻的穗粒数、结实率、有效穗、生育期等整体搭配较为合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王新建  张秋娟  何威  杨淑红  丁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014-11016
用盆栽自然干旱法对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进行干旱胁迫。在胁迫过程中,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保护酶活性(SOD、POD、CAT)均随着干旱胁迫增加而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POD、CAT的活性变化滞后于SOD。金丝楸砧木嫁接苗的保护酶值比其他嫁接苗大。金丝楸砧木嫁接苗的SOD值与梓树嫁接苗呈0.05水平显著差异,其CAT活性与灰楸嫁接苗、梓树嫁接苗呈0.05水平显著差异。从保护酶活性变化可以看出,SOD、CAT在清除氧离子自由基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金丝楸嫁接苗>自砧苗>灰楸嫁接苗>梓树嫁接苗。  相似文献   

19.
香榧不同微型嫁接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微型嫁接最适宜的方法,提高香榧繁殖系数,以榧树实生幼苗和未形成顶芽的香榧嫩梢为研究对象,采用劈接、钻孔接和腹接3种方法,设计接穗留叶2片、4片、6片,接穗保留/摘除顶端等试验,研究不同微型嫁接香榧苗的萌发动态、成活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劈接法嫁接的香榧苗,在萌芽动态、嫁接工效与生长状况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嫁接15 d后接穗露白,成活率高(89.7%),接穗新梢生长量大;但在粗度增加量、新枝数和新茬数等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接穗留叶数量对嫁接苗的成活率也有影响,以4~6片为宜;短期内接穗保留顶端的嫁接苗更易成活。综合来看,接穗摘除顶端,留叶4~6片,用劈接法嫁接最适宜香榧微型嫁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