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目的】研究构建"天地网一体化"的农田建设监测监管体系是全面加强农田建设管理的重要支撑。现场调查技术作为开展农田建设日常监测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贯穿整个项目建设周期。【方法】文章通过对项目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应用等业务进行分析,研究集成利用移动互联网、数据库、GIS、智能移动终端等多种信息技术,完成农田建设信息采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搭建,利用ArcGIS软件开展农田建设信息内业管理、外业信息采集等功能设计与实现,完成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内外业一体化调查云平台建设。【结果】云平台通过内业端对农田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并获取基础数据,移动端对农田建设项目位置、工程实施进展情况、后期管护利用情况等信息进行外业采集,并将采集信息实时传输至内业管理平台。调查云平台主要在广东省东莞市、河北省保定市2个地区进行试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该平台以在线交互的方式实现外业数据采集与内业数据管理的一体化协同作业,解决了定位难、测量难、记录难等问题,提高了外业管理质量和内业分析展示效率,对提升农田建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组成部件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出一种轻量级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定位定姿子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子系统。最后按照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整理、内业数据检查和数据建库等流程将该系统应用于南京市建邺区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在满足快速地名地址数据采集与建库的要求下,系统还具有操作机动灵活、作业周期短和采集数据精度高等特点,能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陈刚 《吉林农业》2011,(9):50-50
农村土地调查外业数据的采集,是依据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记录手簿》和《外业工作底图》等资料,在计算机中将实地调查信息进行内业整理。数据采集过程中,为减少重复工作量,对于不同图层间保持逻辑一致的图形要素,只矢量化一次,其他图层与之重合的图形数据通过属性或拷贝自动生成。文章将对外业数据采集的有关方法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4.
野外数据的调查与采集是农业生产基础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已摆脱了传统手工采集模式进入到了数字化采集模式,但由于平台的局限性,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该文以智能手机为载体,以测土配方施肥野外数据采集为例,结合Webservice设计和研发了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探索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新移动平台特性,为今后的数据采集及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3S的林业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3S等技术进行集成融合,开发了林业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研究解决3S等技术之间的逻辑联接问题。其核心部分是后差分GPS模块,该模块利用外业数据采集、记录软件和内业处理软件,改变了传统的林业信息采集方式,实现了数据采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外业和内业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造林作业设计的业务过程和野外调查数据的采集流程,设计了基于PDA的造林作业设计野外调查系统,并实现了相应的功能。该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度,同时为内业处理减少了工作量,节省了时间,在深化林权改革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据多样性、采集难度大一直是制约农田信息采集的瓶颈.近年来,以3G移动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为农田数据采集提供了新的方法.主流市场上的移动智能终端包括Android、IOS、Windows Phone等操作系统,大部分移动应用存在因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的差异而导致应用移植难和开发周期长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PhoneGap框架的跨平台农田数据采集系统,对农田信息分析并进行数据类型分类,以SQLite为系统的主数据库,HTML5的localStorage为缓存数据模块.建立采样点,地块信息,病虫害以及土壤养分等信息数据表,并通过GPS和网络定位进行农田环境相关信息的采集,实现对农田信息的统一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不但能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还能降低数据采集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针对福建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工作中对历史数据管理、部门调查数据协同与交换、数据分析与展示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移动智能终端、3G移动通信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福建外来入侵生物数据采集与管理的协同工作模式,并开发了福建外来入侵生物基础数据采集管理系统与采集设备.实...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外业调查中PDA数据采集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为实现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野外调查数据的高效、准确、便捷采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森林资源数据采集PDA软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PDA的森林资源数据采集是数字林业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工作就是开发高效智能化数据采集软件.该文通过分析森林资源数据野外采集特征和应用需求,以软件模式设计与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一套有较强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森林资源数据采集PDA软件设计方案.通过对数据输入流程的各部分进行分析,将共享部分进行封装成为通用的功能,对需要扩展和发生变化的部分参数化,通过参数设置达到智能化设置输入范围、配置用户界面及数据逻辑关系的目标.该方案能够满足当前森林资源一类、二类、三类野外数据调查的需要,并能适应将来调查因子扩展和变化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林业野外信息调查采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土壤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武夷山土壤垂直带中6个代表性剖面,在野外观察、样品采集、室内测试基础上,测定了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武夷山土壤的主要发生特性随海拔高度呈规律性的变化;在研究了土壤的形成条件和特点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鉴定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检索了土壤系统分类名称,本区土壤分布垂直带谱的亚类从下到上依次为黏化富铝湿润富铁土、强度铝质湿润淋溶土、普通简育常湿雏形土、普通铝质常湿雏形土、石质铝质常湿雏形土和石质简育常湿雏形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农业农村基础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采集周期长、样本量小、投放不精准、数据质量低、审核难度大等难题,实现突发事件背景下海量数据快速获取及可视化分析,本研究设计、研发了一套集问卷精准投放、数据快速采集、结果自动分析为一体的农业农村信息快速调查平台,为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快速决策提供便捷工具。【方法】(1)总体设计:借助5层架构技术和中台理念设计平台,采用新媒体、GIS、社会网络分析(SNA)等技术,构建问卷精准投放模型、多级裂变模式、快速审核和自动分析策略,利用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空间聚类等方法对调查问卷传播网络的裂变关系、扩散能力以及社群特征进行分析,深度挖掘、多维度呈现平台数据价值。(2)系统实现:采用前后端分离模式研制了2个子系统,分别为面向调研用户的速调采集系统、服务于信息调查者的速调管理及分析系统。(3)平台应用:利用VMware vSphere集成容器和集群服务器部署系统,借助Nginx负载均衡方式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结果】通过半年持续运行,系统普适性强,已提供8大领域12次大规模农业农村信息调查服务,共采集问卷76 953份;农业农村经济信息调查案例中5 h内采集了12 243份问卷,裂变比例为88.23%,其中20.24%的人形成扩散并裂变,社群效果明显,裂变程度高、速度快、范围广;平台综合功能强,覆盖了问卷设计、投放地控制、裂变分享、智能审核、酬劳发放、统计分析、用户沉淀等功能,可为农业农村信息快速调查提供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结论】基于裂变模式的农业农村信息快速调查与分析平台,具有数据采集快、信息获取真、样本收集多、功能性强的特点,实现了突发事件背景下农业农村基础信息紧急获取及分析结果可视化呈现,形成了一种基于海量数据、区别于官方调查的民调模式,可为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开展行业信息的精准、高效调查,实现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其他行业信息调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夷山植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现代农业科学》2008,(11):100-10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特殊的生境,使得保护区内的植被有自己的特点,通过对实习地的野外考察并对植被生境进行分析,得出武夷山植被的垂直分布以及一些特殊现象如旗状树、老头松、山顶草甸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武夷山植被开发利用需要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董东平  姜罡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031-3035,3044
为查清河南省禹州市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种群的生态学特征,解决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采用植物群落野外调查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的种群类型、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大鸿寨山野生黄栌有3个变种;有5种植被型,其中1种为纯林,4种为混生灌丛,经种群数量特征量化分析,属于大鸿寨山山地旱生生境的优势生态类群大多分布于山顶、缓坡上,具有耐土壤干旱、耐寒、种子萌发力强等特点,既可以做山地次生林改造时的保留树种,又可以当园林绿化观赏、药用、化工原料等资源型植物,具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应用价值,应加快其野生引种技术的研究,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选择以浙江省武义县牛头山作为实证案例,主要采用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在获取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牛头山旅游就业人员女性比例高,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层次偏大,就业形式多样化.同时,归纳总结了牛头山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iscussed how to protect and control the quality of wil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resources in nature reserves by taking Longyuwan National Forest Park within Funiu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as an example.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ree methods including literature review,visiting and investigational studies,and field surveys,the data of investigation,collection and collation were analyzed.According to data of surveys,collection and collation,problems related to the protection of wil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resources faced by Longyuwan Scenic Spot within Funiu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were also analyzed 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wil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resources in this nature reserve were discussed.It was expected that the results would provide important scientific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te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wil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resources within nature reserves.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中国短索蚜小蜂属Archenomus,Howard的13种,含2种中国新记录和4种新种,提出中国短索蚜小蜂属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分藏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选取武夷山土壤垂直带中的7个代表性剖面(其中一个在黄坑,六个在黄岗山,),初步研究武夷山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变化规律。用发生学的方法对土壤进行分类命名。通过实验测得指标数据表明:武夷山土壤理化性质不同,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通过与山东丘陵山地土壤对比,分析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影响,说明不同的情况下,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主导性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保护区内昆虫资源状况有更清楚的认识,为城市绿化、物种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采用线路调查和标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5月,对广东中山市五桂山生态保护区的昆虫多样性进行专项调查。将采集后昆虫及时制成针插标本,通过对照专业昆虫图或送国内昆虫分类专家鉴定,共制成昆虫标本4万号。该文对鳞翅目蝶类昆...  相似文献   

20.
运用Arc GIS 9.0、Microsoft Access 2003、ASP(Active Server Pages)、Adobe Photoshop、FrontPage 2003、Java等软件建立了武夷山珍稀动植物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分静态页面和动态页面,共生成"系统简介"、"珍稀动物管理"、"珍稀植物管理"、"武夷山珍稀动植物分布图"、"生物图片"6个模块,为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武夷山珍稀动植物提供依据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