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由于缺乏水生态系统保护意识、片面强调养殖强度的增加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养殖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导致养殖效益下降、生态系统退化.分析了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和原因,阐述了富营养化的危害,针对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其它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些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养殖效益下降。分析了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危害,针对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提出一些防治措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其他防治办法等。  相似文献   

3.
养殖水域蓝藻的发生与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6,(10):76-76
近几十年来,由于城市和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业上广泛施用化肥,大量污水排入水体中,使很多水体富营养化。最近几年,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养殖水域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步增加造成养殖环境的急剧恶化,水中的有害藻类含量逐步增多,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发生了以甲藻和硅藻为主转变为以绿藻和蓝藻为主的变化。由于蓝藻的大量增殖,常在水表聚合成数厘米厚的一层蓝绿色的藻浆,这就是所谓的“蓝藻水花”(Warerbloom)。  相似文献   

4.
生物操纵法对养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无论对海水养殖还是淡水养殖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防治的措施过去都集中在理化方法和工程措施。本文初步探讨了利用生物操纵的方法,即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调整来进行治理,并对此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做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漓江上游青狮潭库区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综合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漓江上游青狮潭水库承担着桂林市防汛抗洪、农业灌溉、城市供水、漓江旅游补水、生态环境调节、发电养殖等重要功能。由于水库功能定位不准,管理失控,渔业结构失调等原因,水体已富营养化。改变水体富营养化适宜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我国蓝藻(蓝细菌)分布广泛,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养殖中后期水温适宜,水体pH升高,导致近几年来全国主要鱼类养殖区养殖中后期蓝藻大量繁殖和高密度聚集,水华频繁发生,给鱼类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我国大型湖泊由于水体日趋严重的富营养化而加剧了蓝藻水华的频繁发生,如我国云南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殖中,影响水体水质的因素主要是未食的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以及化学药品等。未食的饵料散落在水体中,增加了营养盐和有机物,造成水体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排入水体造成网箱内氮、  相似文献   

8.
招聘     
我国蓝藻分布广泛,近年来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养殖中后期水温适宜,水体pH升高,导致全国主要鱼类养殖区养值中后期蓝藻火星繁殖和高密度聚集,蓝藻水华频繁发生,给鱼类养殖带来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合理进行营养调控 缓解养殖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指水体接纳过量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使藻类及其它水生生物异常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氧量下降,水质逐渐恶化,水生态系统和水功能受到阻碍和破坏。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需要具备3个条件:1)水体中氮、磷元素的含量过高;2)水体的流动性较差;3)温度条件适宜。养殖水体多是静水或半静水水体,而且温度适宜,水产动物的排泄物和残饵造成水体中氮、磷元素大量积累,很容易发生富营养化。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现代化进程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点源、面源的富营养化物质,通过各种形式向水体富集,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并爆发"水华",极大地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对水体生物多样性和安全产生灾难性后果。凤眼莲俗称水葫芦,能有效吸收水体中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起到净化水体提高水体透明度的作用,既能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繁衍[1]也可存活于贫瘠水体。国内外对其净化养殖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2-4];同时凤眼莲繁衍速度快,管理跟不上时,会堵塞河道,腐烂后污染水质形成二次污染,需采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池塘放养密度不断加大,水体富营养化及养殖底质进一步恶化,加上环渤海地区水体盐度低,致使轮虫大量繁殖,给水产养殖带来巨大危害。针对这种情况,就轮虫的生态习性、危害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内陆天然水域生物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操纵方法,通过在富营养化程度较低的温带非养殖性藻型水体放养凶猛鱼类,在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亚热带、温带养殖性藻型水体放养鲢、鳙鱼40~50g/m^2、控制底栖鱼类、移植适宜水生植物、严格限制草食性水生动物,在草型湖泊控制草食性水生动物、保护和恢复水下植被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集约式工业化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大规模高密度的养殖水体含有大量粪便和残饵,造成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持续增高,加上长期的外源负荷造成污染物在水体中大量积累,容易引起严重的内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有许多不良副作用,涉及经济成本等问题。水体一旦形成富营养化就很难彻底恢复。在有效控制外源性污染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养殖水体富营养“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谢伟 《内陆水产》2001,26(3):32-33
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从江河、海洋到湖泊、池塘均有发生。近年沿海频频爆发的“赤潮”现象,说明了富营养化的恶果,对于水库、池塘这样的小型养殖水体来说,由于其水流缓慢,水质更新期长,养殖期内又接纳大量的氮 (总 N >0.2毫克 /升 )、磷 (总 P >0.01毫克 /升 )、有机碳等营养元素,更易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的迅速增殖,需氧有机物增多,导致水质恶化 (BoD5 >10毫克 /升 ),形成富营养污染。 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快,是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随着工业和农村的发展,养殖水体的富营养污染正日渐加速。水产…  相似文献   

15.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出现频繁,严重的出现"水华".尤其在虾苗期,投喂的饵料是粉料,由于虾苗的消化系统不够完善和全塘泼洒的投饵方式,绝大部分不能被虾苗摄食而流失于水体或沉积到池底,再加上水体本身缓慢流动和外界合适的环境因子,一些微型藻类如蓝藻、四尾栅列藻和盘星藻等就会过量繁殖,最终可能导致水体老化、水生生态结构破坏、虾病暴发.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控制虾苗期养殖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是最根本的措施,如果水体一旦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考虑综合采用以下方法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16.
生态浮岛植物在富营养化养殖水体中去磷途径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修复富营养化养殖水体过程中磷(P)的去除途径主要包括植物吸收、植物根系吸附、底泥吸附和还原状态下的磷挥发。为了深入探讨植物修复去磷机理,阐明植物修复富营养化养殖水体过程中磷的去向问题,分别以夏秋季(高温)和冬春季(低温)的高效除磷植物大漂和冬牧70组成的生态浮岛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模拟条件下的富营养养殖水体生态修复系统,研究不同温度季节下生态浮岛植物在富营养养殖水体中各去磷途径对水体总磷(TP)去除量的贡献率大小。结果表明:经过20 d处理后,生态浮岛植物大漂和冬牧70对富营养化养殖水体中总磷的去除效率都较高 ,均达50%以上;在生态浮岛植物修复富营养养殖水体过程中最主要的磷去除途径都为植物吸收作用和底泥吸附作用,分别占水体中总磷去除量的23%~58%和27%~51%;其次是植物根系吸附作用,占水体中总磷去除量的13%~28%;贡献率最低的是还原状态下的磷挥发,一般低于1.5%,几乎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7.
海鲈是珠海市斗门区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鲈鱼的池塘养殖成为斗门农民致富的主要门路之一,近年来由于养殖成本的提高以及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鲈鱼单价利润迅速下跌,养殖户唯有不断追求产量,多年平均亩产达1500kg,最高亩产达5000kg。然而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饲料投喂量增加,养殖水体负荷增大,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生态平衡失控,病害频发,造成养殖风险过大,严重制约了鲈鱼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水产业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中残饵、粪便等自身污染日益加剧,常引起水体中N、P等营养元素非正常变化,导致藻类异常繁殖,水体富营养化,并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摄食、生长甚至存活以及对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产养殖密度和投喂量的不断增加,水体中的N、P含量不断累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养殖池塘水质恶化日益严重,有的甚至发生“水华”现象,已成为制约渔业生产力和进一步提高渔民收入的主要因素。利用生物浮床治理池塘水体富营养化技术是一项应用于水产养殖业的全新技术。它是利用水生植物或改良后的陆生植物,以浮床作为载体,种植到富营养化水体中,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和吸附作用,消减富集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但随之带来的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和残饵等已成为养殖海域的重要污染源,是导致养殖区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富营养化海水可引发赤潮和养殖动物病害,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海带、羊栖菜等大型海藻在生长过程中可大量吸收C、N、P等营养素,释放氧气,被广泛应用于鱼、虾和贝类等的综合养殖系统中,是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增进食品安全和对污染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