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欧洲鲟鱼在网箱中进行人工养殖切实可行是欧洲鲟鱼养殖的最佳模式,利用75m^2(3只网箱)养殖2欧洲鲟鱼试验,经过170天饲养鲟鱼454公斤,单产每平方米6.05公斤,出箱欧洲鲟鱼395民活率98.8%,平均规格1.15公斤,饲料系数2.5,投入产出比1:2.17,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出网箱养殖欧洲鲟鱼生产配套养殖工艺。  相似文献   

2.
仓东村充气养虾获高产高效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过西镇仓东村养殖的232亩对虾喜获丰收,对虾平均单产213.5公斤,总产49500公斤,产值118.8万元,纯利68万元。其中,利用充气技术养殖的120亩中国对虾,平均单产258公斤,总产31000公斤...  相似文献   

3.
由于天然水域青虾资源下降,上市量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青虾的人工养殖课题已摆到了水产工作者面前。江苏省水产局把青虾养殖作为“七五”期间的攻关项目,单养青虾和网箱养青虾已有报道,亩产分别达到了35公斤左右和239.5公斤。本试验采用混养的方式,将青虾和鱼同池混养,试验池面积1.8亩,共获鱼虾309.2公斤,其中鱼产量279.75公斤,合亩产155.5公斤,虾的产量29.45公斤,合亩产16.35公斤,达到了试验计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荣奎 《淡水渔业》1996,26(5):38-39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高产技术王荣奎(江苏省邳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1995年我市徐塘乡在510亩稻田养殖罗氏沼虾试验,获得了成功。经过江苏省水产局专家组验收,亩产水稻445公斤,亩产沼虾25.1公斤,亩产鱼种42.5公斤,亩均产值2988.43元,亩获利2...  相似文献   

5.
绍敏  于水 《水产科技》1990,(5):45-46
东莞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心站,自1985年先后取得池养尖吻鲈、花鲈和大口黑鲈成功以后,积极开展大面积推广.到1989年该市利用低盐度池塘养殖鲈科鱼类面积已达2,500亩,平均亩产245公斤.最高亩产为尖吻鲈356.7公斤;花鲈311公斤;大口黑鲈232公斤.年总量612.5吨,总产值2327.5万元,直接和间接创汇240万美元。  相似文献   

6.
优化养殖结构池塘增产增收我场第十四分场以池塘养鱼为主,面积247.8亩,其中成鱼池227.8亩,鱼种池20亩。1994年产量和效益实现三个增长。一是产量增,养殖总产142639公斤,比1993年123163公斤增加19476公斤,成鱼单产602.5公...  相似文献   

7.
1999年利用稻田4亩进行美蛙养殖,人工繁殖蝌蚪11.2万尾,当年收获成蛙391.8公斤,中小蛙675公斤,稻谷 1052公斤,总产值21838.4元,获纯利6895元。  相似文献   

8.
水库网箱养鲤技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利用寸塘口水库进行高密度网箱培育鱼种和养殖成鱼配套技术的试验.1987年共投入试验成鱼网箱50只,面积1.71亩,总产成鱼130781.50公斤,净产114320.10公斤,平均亩产76480.41公斤,每平方米产鱼114.97公斤,平均饵料系数2.12;鱼种网箱36只,1.35亩.产体重40克以上鲤鱼种44966.25公斤,净产43089.56公斤,  相似文献   

9.
津市西湖,是我省第二大内陆湖泊,半枯水面面积8.09-8.44万亩。津市西湖渔场,是津市主要商品鱼基地和重要“菜蓝子工程”,现养殖水面5.7万亩,占全市养殖水面的66.7%,而鱼产量只占全市总产量的16.9%,平均亩产仅4.5公斤,比1986年全国湖泊平均亩产18公斤,水库11公斤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虾是舟山地区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目前养殖对虾大都是加工成无头速冻对虾出口的,加工成品率一般只有60%左右。把养殖对虾加工成有头速冻虾出口,是一项值得重视的课题。对此,我们在1981年底做了初步试验。把585公斤养殖对虾加工成每包1.5公斤小包装有头速冻对虾357包,计535.5公斤。成品率达到91.54%,经商检部门检验,全部符合出口标准,冷藏三个月后已运到日本。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在4.8亩海水池塘中饲养尼罗罗非鱼,获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74.9%,亩纯收入1593.78元,成本利润121%;带动群众承包鱼塘29.12亩,亩产316公斤。尼罗罗非鱼在盐度5-18.5‰的海水中生长良好,采取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施肥与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人工耢苗及增放斑鳢控制密度、适时起捕商品鱼等措施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尼罗罗非鱼是联合闰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为当今应加注目的蛋白质资源,并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1978年引入我国,979年进入我区。1981年我区首次进行尼罗罗非鱼海水试养成功后,由于尼罗罗非鱼摄食量大,养殖饵(饲)料供应不足,几年来的养殖单产徘徊在50多公斤,商品率仅在30%左右。为探索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途径,为将来大面积海水养殖解决饲料以及饲养措施等问题提供依据,1987年我们承担了区水产局下达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项目,在防城县火光农场4.8亩海水池塘进行了1年试验,获平均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达74.9%,亩纯收入1593.78元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江苏省探索规模化池塘单养鳜鱼的可行性,1997年吴江市太湖养殖基地开展了750亩连片池塘养鳜鱼试验,按1:2的比例配置鳜鱼和饵料鱼养殖面积,养殖鳜鱼252.5亩,将5月初达2.5厘米左右的夏花养殖5月底6月初达5~7厘米时专池单养,当年上市,平均亩产207.6公斤,平均盏效益4242.7元,饵料鱼培育池497.5亩,平均亩产饵料鱼250公斤,产套养青虾35公斤,平均亩效益1820元,750亩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全省池塘养殖面积265万亩,占全省养殖水面的49.9%。池塘养殖产量40万吨,占总养殖产量的83%。其中精养鱼塘108万亩,产鲜鱼27.4万吨,亩平产253.7公斤。与1985年相比,面积增加40.4万亩,单产提高71.5公斤。精养塘面积占全省放养面积20.4%,产量却占全省养殖产量的56.9%。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优势,确立了其在我省渔业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国营千山红农场养殖分场。1982年实种寸三莲4730亩,收莲籽60818公斤,.亩平12.9公斤。4730亩莲湖中央有567亩新莲田,雇请湘潭师傅种植,只收莲籽2528.5公斤,亩平6.9公斤,每亩亏损59.46元。当时观测,结实率只有12.4%。  相似文献   

15.
围栏生态养殖技术是江滩开发利用的优化选择,它利用低埂和深塘可保障低潮位时养殖用水的需要,通过围栏又可保证高潮位时行洪泄洪的需要,达到拦鱼不挡水的目的。同时,利用江滩自然生态环境和功能从事水产养殖,又能生产出无公害水产品。我市从1995年开始,进行江滩围栏养殖试验,试验面积120亩,生产成鱼3.18万公斤;商品蟹2385公斤。1996年开发试验260亩,生产成鱼5.2万公斤;商品蟹3100公斤。迄今为止,全市江滩围栏养殖面积已发展到100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旨在对江滩围栏养殖…  相似文献   

16.
荣获1984年北京市模范集体的通县梨园乡渔场,成鱼生产连续八年获得丰收。1985年又取得可喜成绩,成鱼总产达186713.5公斤,比1984年增长16.7%。全场350亩水面平均亩产,533.45公斤,每亩水面比上年增产70.6公斤。若按280亩成鱼养殖水面计算,平均亩产666.8公斤,比上年每亩增产88.45公斤。  相似文献   

17.
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至2001年,我们采取示范推广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试验探讨和推广应用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2001年,推广应用面积达31936亩,平均亩产商品蟹42.7公斤,规格141克,鳜鱼5.1公斤,规格0.62公斤,亩毛利1328.293元,鳜鱼占毛利的11.3%。与单养河蟹池塘相比,推广应用面积亩均增收260元,不但增加了鳜鱼产品,而且河蟹产量非但未减却略有提高,同时品质也有所提升。现将蟹池套养鳜鱼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全丝鲶快速养殖技术金丝鲶体色金黄,是胡子鲶科的一个优良养殖种类。具有肉质好、生长快、食性广、适应性强等优点。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金丝鲶当年鱼种可长到1.0—1.5公斤。在高产鱼池中养5个月左右,亩产可达1500—2500公斤,人工养殖经济效益高,其快...  相似文献   

19.
龚培培 《水产养殖》1998,(3):27-29,31
为了实现池塘养殖可持续发展,提高渔业经济效益,根据市场需求,从1996年起推广了池塘青虾主(混)养技术,经过两年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根据实施结果,对不同养殖类型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育虾养殖经济效益提出笔者的看法。l实施结果与经济效益1996年至1997年,在苏州、常州、泰州和盐城4市8县共推广青虾主(混)养面积120879.38亩,水产品总产量3892.24万公斤,其中虾334.72万公斤,压1020万公斤,鱼3sll.23万公斤,总产值4386727万元,总利润18180if万元,与项目实施前相比,总新增利润7079.42万元,投入…  相似文献   

20.
1996年,斗门县养殖罗氏沼虾42172亩,亩产179公斤,总产量7550.6吨,是历史上产量最高的一年。然而,虾价每公斤仅28.3元,致使总产值只有21357万元,平均每亩产值5064元;并且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养虾每亩利润仅621.8元,比养殖家鱼还低39%。回顾1993年,我县养殖罗氏沼虾7739亩,亩产125公斤,每公斤5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