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明确自由纺锤形整形的苹果树体结构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在河北省行唐县苹果标准示范园内分别调查了自由纺锤形整形的‘惠民短枝’‘长富二号’‘华冠’3个苹果品种的树基部粗度、顶端粗度、树高和主枝数、主枝长、主枝粗,分析了3个苹果品种中心干尖削度与其上着生的主枝长、粗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惠民短枝’‘华冠’中心干尖削度与主枝长、粗均为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长富二号’中心干尖削度与主枝长、粗均表现为正相关,其相关性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纺锤形整形能适应苹果的生长特性 ,具有结果早、产量高、适宜密植等特点 ,但在生产中具体操作时存在问题较多 ,影响生产效益的提高 ,应注意克服。1 中心干与主枝粗度比的关系 纺锤形整形要求有较强的中央领导干 ,但在具体操作中 ,通常基部枝过粗 ,中央领导干优势不明显。中干  相似文献   

3.
自由纺锤形苹果树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自由纺锤形整形修剪模式下苹果树体结构及各因素间的相关性,于河北省行唐县苹果标准示范园内分别调查了自由纺锤形短枝"富士"、自由纺锤形长枝"富士"、自由纺锤形"华冠"共3个树形结构的主枝轴生长数据,通过SPSS分析,比较尖削度与主枝轴各生长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自由纺锤形短枝"富士"的尖削度与主枝轴各因素均为负相关,但与主枝轴各因素之间负相关的差异性不显著;自由纺锤形长枝"富士"的尖削度与主枝轴各因素之间均表现为正相关,但与其各因素的相关性表现为不显著水平;而自由纺锤形"华冠"苹果的尖削度与主枝轴各因素均为负相关,并且尖削度与其主枝轴总长度之间负相关的差异性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该研究结果可为指导矮砧密植苹果树整形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苹果纺锤形中干偏弱的原因及对策答河北省沧县读者华潮清密植园采用纺锤形整形后,易发生中干偏弱现象,主要原因是在培养主枝时过多地起用了与中干延长枝势力相近的同龄强枝,在培养枝组时起用了与主枝势力相近的同龄强枝或中长枝,使中干、主枝、枝组三者之间粗细档次拉...  相似文献   

5.
我地区矮化中间砧富士苹果幼树,在进行自由纺锤形的整形过程中,常出现中心干太弱,不能直立,下部主枝开张角度小,生长势太强,短枝少,结果迟,产量低等现象[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1992~1996年对富士苹果幼树进行了一些不同方法的修剪试验,结果如...  相似文献   

6.
正苹果高纺锤形简化整形技术适用于矮化密植栽培,株行距1~1.5m×3~4m,666.7m2栽植110~222株。1高纺锤形的树体结构树形呈高细纺锤状或圆柱状,冠幅小而细高,平均冠幅1~1.5 m,树高3~4 m,主干高0.8~0.9 m,中心干上着生30~50个螺旋式排列临时性小主枝,结果枝直接着生在小主枝上。小主枝平均长0.5~0.8m,与中心干的平均夹角约为110°,同侧小主枝上下间距约为20cm。中心干与同部位的主枝基部粗度之比5~7∶1。成形后的苹果树秋季666.7m2留枝量8万~12万条,长、中、短枝比例1∶1∶8。冠幅等于株距,行间留有1.5m以上的作业  相似文献   

7.
正苹果纺锤形树形以其整形容易、便于管理等优点成为目前的主推树形。纺锤形树形干高90~100cm,角度开张。细长纺锤形树高小于3m,冠径小于2m;自由纺锤形树高小于3.5m,冠径大于2m,主枝基部粗度应为该处主干粗度的1/3~1/4。但生产中纺锤形整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枝与主干粗细相近、长势相当。主要原因是培养主枝时选用了与主干延长枝同龄的主枝旺枝,而主  相似文献   

8.
苹果细长纺锤形第1年修剪方法的探讨程福厚,张纪英(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永年057150)细长纺锤形是苹果矮化密植最常用的树形,其结构特点是有一个明显的中心干,在其上均匀分布着15~18个小主枝,小主枝呈单轴延伸,主枝的粗度与中心于的粗度比以3:7为宜...  相似文献   

9.
《果农之友》2016,(4):46
正拉枝在苹果幼树整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拉枝改变枝条角度和方位,调整树体长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以达到早结果、早丰产、稳产优质的栽培目的。密植苹果采用自由纺锤形整形,基部三主枝角度为70°~80°,斜向行间伸展并水平均匀分布;辅养枝角度为90°平直生长,插在两主枝空间;上层主枝插在下层主枝中间并水平分布均匀,角度为80°~90°。拉枝宜在顶端新梢长至10厘米左右时进行。枝条  相似文献   

10.
藤牧1号苹果以其早熟、优质、丰产、易管理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在我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适当密植,适度重剪藤牧1号苹果生长势中庸偏弱,树冠较小,应适当密植,株距2~3 m,行距3~4 m为宜,667 m2(1亩)栽50~80株.树形以纺锤形为好,整形期间,每年中截中心干延长枝,培养强壮主枝,主枝开张角度60~70°,不可拉平,主枝不短截,待枝梢  相似文献   

11.
苹果纺锤形树形包括自由纺锤形和细长纺锤形两种树形 ,自由纺锤形适于行株距 4~ 6m× 3~ 4 m的栽植密度 ,细长纺锤形适于行株距 3~ 4 m× 1.5~ 2 m的栽植密度。因两种树形结构简单、骨干枝级次少、树冠容易控制、便于更新等而适宜密植。随着苹果密植栽培的普及 ,生产上应用纺锤形越来越普遍 ,但由于对纺锤形整形的关键技术掌握不够 ,造成树冠高大、全园郁闭 ,从而影响了苹果产量与品质的提高。有关纺锤形整形的技术曾有过较多的论述 ,我们根据 10多年来对纺锤形整形的实践调查和总结 ,现提出苹果纺锤形整形的关键技术如下。1 保持中心…  相似文献   

12.
李爱华 《落叶果树》2007,39(1):58-59
苹果幼龄树修剪以整形为主,整形结果并重.株行距2m×3m时采用细长纺锤形,3m×4m时以纺锤形或改良纺锤形为主.修剪以疏为主,结合短截,防止出现竞争枝、多头枝,枝组与主枝和中干保持好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13.
1休眠期(12月中旬至3月上旬)1.1规范整形树形以细长纺锤形、自由纺锤形、小冠开心形为主。具体操作要求:(1)细长纺锤形:适于矮化和短枝形果园,667平方米66~83株的密度。要求干高80~100厘米,树高3米左右,中干强壮直立,中干上每15厘米左右配备一个临时性小主枝,小主枝共12~15个.  相似文献   

14.
1984-192年对金冠,秦冠,富士苹果密植园幼树进行拉枝与普通修剪(三主枝邻近半圆形)进行对比观察。通过多点多品种调查说明,纺锤形较三主枝邻近半圆形树冠大,枝量多,中短枝率高,成花早。成形快,为乔砧密植树整形修剪和花果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 大樱桃自由纺锤形的树体结构 干高45cm左右,中干上均匀着生10多个主枝,主枝呈水平延伸,其上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主枝间距20cm左右,长度下长上短,枝量上稀下密呈雪松形。2大樱桃自由纺锤形的整形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赵学常 《落叶果树》1997,29(1):28-29
随着矮化密植栽培的大量推广,纺锤树形也逐年推广,笔者根据成功典型及实践中的体会,将如何整形及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三纺锤形的树体结构及整形要点纺锤形树体结构特点是中心干直立、挺拔(粗、壮、直),在中心干距地面50cm处开始螺旋均衡分布小生枝12~15个,主校长度l~1.sin左右(由下至上逐渐减短),上部主枝间距20~25cm,下部主枝间距15~20cm,同侧方向主枝上下间距不少于50cm,主枝着生角度70o~90o,先端可以略有下垂,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配备中小型结果技组。纺锤形第1年整形要点是:①选壮苗定植,定干高度70~10Ocm…  相似文献   

17.
凯特杏果实个大、品质优良、早实丰产稳产,是目前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的杏品种,已成为杏的主栽品种之一。凯特杏树势强,枝条直立,依据凯特杏的生长习性,树形宜采用多主枝开心形和纺锤形,而在密植栽培和大棚条件下多用纺锤形。1 纺锤形的特点 纺锤形是一种保持中干优势的树形。树干高40cm左右,中心干较直立;主枝在中心干上均匀分布,错落着生,下部主枝较长,上部主枝依次递减;枝组直接着生在主枝上,以短果枝和中短果枝结果为主,通风透光好,枝组更新培养方便。  相似文献   

18.
王峰  曹辉 《落叶果树》2004,36(2):35-35
自由纺锤形是目前苹果密植栽培的主要树形,但有些生产者在整形修剪时对主枝、中干剪截不当,开张过早、角度过大,造成背上旺长,树形紊乱,结果推迟。近年来,我们在培养单轴延伸主枝时,通过轻截长放,加速纵向延伸,适时适度开角,冬夏结合加速果枝转化等措施,达到了迅速成形和早期丰产,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与连年短截中干延长枝的整形修剪方法相比,苹果细长纺锤形净干整形技术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枝干比更加合理,简便易学,果农容易掌握,利于推广。以SH40中间砧苹果树为例,分年度按时间节点系统论述了细长纺锤形净干整形技术过程、具体方法和关键技术,为矮砧密植苹果整形修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苹果园的矮化密植栽培,是当今苹果生产中的一大变革。实践证明,适宜于矮密苹果树的树形有:纺锤形(包括细长纺锤形、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锤形)、圆柱形、小冠疏层形、扇形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树体矮小,结构简单,级次少,层间小,布局均匀,整形易,管理方便,更新快,光照好,结果早,品质优,产量高。其整形修剪要点如下。 一、纺锤形 特点是:只有永久不变的中轴,即永久性的树干,在其树干上横生螺纹状排列的临时性侧生枝(主枝)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