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海洋污损生物附着及防除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影响了船舶、水产养殖设施等的使用寿命及经济价值。本文综述污损生物的附着特点和机理、污损生物附着的影响因素及防除方法,初步探讨了新型防污途径及其应用前景,提出新防除技术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海洋防污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航  王鲁民 《海洋渔业》2003,25(3):116-119
海洋中有2000多种污损生物,多数生活在海岸和海湾等近海海域。污损生物的幼虫和孢子能够漂浮游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附着定居下来,污损海上设施,例如船体、浮标、桥墩、码头、网箱及网具等。海洋防污技术是用于防止海洋生物对海上设施的附着污损,起步于舰船防污涂料的研究,并以毒料释放型防污为主要技术途径,通过涂料中可释放的铜、锡、汞、铅等防污剂,在材料周围形成对海洋植物孢子  相似文献   

3.
海水养殖网具污损生物的防除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洋污损生物也称海洋附着生物(marinefoulingorganism),是生长在船底和海中一切设施表面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很大,当污损生物大量繁衍后如不及时清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如增加船舶阻力、堵塞管道、加速金属腐蚀、使海中仪表及转动机件失灵、危害水产养殖等。全世界每年因为生物污损所造成的损失难以精确计算。一、海洋污损生物对养殖网具的危害海洋污染生物对网养和笼养的危害首先表现在对网具本身使用寿命的影响上。因污损生物的大量附着会造成网孔堵塞,水流不畅。使得网箱及网笼在自然海区中受到水流的冲击增…  相似文献   

4.
舟山深水网箱污损生物季节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7月~2007年5月对浙江舟山秀山岛和长峙岛海区深水网箱污损生物进行附着试验,揭示2个海区网箱主要污损生物种类、生物量和附着密度的月变化特征。试验得出污损生物的种类主要有水螅虫(Hydra vulgaris)、海葵(Actina sp.)、麦杆虫(Caprella kroyeri)、钩虾(Gammarus sp.)、藤壶(Balanus sp.)、贻贝(Mytilus edulis)、牡蛎(0sfrea sp.)、孔石莼(Ulva pertusa)、浒苔(Enteromorpha sp.)等及其生物量和附着密度。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了污损生物附着的月变化特征,7—11月份污损生物特别是大型藻类繁殖生长达到最盛期;11月份过后随着气温的降低,孔石莼和太平洋侧花海葵(Anthopleura pacifica)等污损生物生物量开始逐渐减少;次年3~4月份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麦杆虫、太平洋侧花海葵、强壮藻钩虾(Ampithoe valita)等污损生物牛物量又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洋污损生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污损生物(Marine fouling organisms)是海洋环境中栖息或附着在船舶和各种水下人工设施上,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给投资者带来负效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总称.  相似文献   

6.
渤海石油平台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渤海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24种,以温带种和广温种为主,优势种是多棘麦秆虫(Caprella acanthogaster)、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japonica)、理石叶钩虾(Jassa marmorata)、拟钩虾(Gammaropsis sp.)等.季板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季板的平均生物量为1764.23 g/m2,中层季板的平均生物量为2322.31 g/m2.试验海域全年均有污损生物附着,但种类和附着量季节性差异明显,污损生物附着盛期为夏季和秋季.污损生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秋季最高.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污损生物群落按时间可分为3个群落类型,反映出渤海海域污损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和中层试板污损生物的生物量与水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9和0.986(P<0.01).  相似文献   

7.
邵跃  杨光 《河北渔业》2013,(11):13-14,49
<正>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一直面临着防除海洋附着生物的问题。生物污损是人们从事海事活动以后才引起的一种生物现象,它会加速金属的腐蚀;增加船舶行进的阻力,影响设施的正常使用,使航行速度下降,油耗增加;另外还会造成管道的阻塞、换热效率降低,海中的仪表及转动机构失灵,影响声学仪器、浮标、网具、阀门等设施的正常使用;同时还会影响养殖网箱的水交换,并与养殖贝类争夺附着基和饵料,影响水产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1-2]。  相似文献   

8.
皱纹盘鲍与光棘球海胆筏式混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皱纹盘鲍与光棘球海胆的混养可有效地防治污损生物的附着。综合分析鲍与海胆的生长、存活及防污损生物附着的效果,在生长期、高温期和恢复生长期混养海胆的最适密度分别为15.20个/格和15-20个/格。  相似文献   

9.
淡水壳菜(Limnoperna fortune)是自然河流的滤食性底栖动物,极易进入输水工程通道,在输水结构上高密度附着生长,造成生物污损,降低输水效率,威胁工程运行。本文介绍淡水壳菜的生态学特性,分析生物污损对输水工程的不利影响,总结目前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及评估效果,提出应深入开展生物污损风险评估及系统定量研究,建立快速灵敏的监测预警体系等管理对策,为输水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海洋污损生物是指生长在船底、管道、浮标和人工设施上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总称。许多种类,如藤壶、牡蛎、贻贝等常附着于船底、浮标、管道和水下设施上,致使船舰航速下降,燃料消耗增加,因此对海防、海运交通、沿海工业和渔业常造成极大危害。据美国统计,每年因污损生物引起的经济损失达7亿美元;英国统计每年达5千万英磅;1969~1970年在日本广岛因爆发性出现盘管虫,使牡蛎业损失达30亿日元。所以,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及其防治问题,多年来一直为世界各滨海国家所重视。下面就该问题作简略介绍。  相似文献   

11.
张俊波  孙名山  万荣 《中国水产科学》2021,28(11):1489-1503
海洋生物附着一直是世界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渔业装备长期整体或局部与海水接触, 生物附着会降低其使用寿命, 影响正常使用。因此, 深入研究生物附着现象, 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抑制或降低海洋生物附着, 对实现渔业装备的长效使用以及提升海洋渔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海洋生物附着的危害和附着机理以及中国沿海渔业装备生物附着情况, 并对现今世界生物附着控制技术进行了总结, 着重分析了自抛光共聚物及防生物附着涂料在海洋渔业船舶和海洋网箱系统中的应用, 为今后生物附着控制技术在海洋渔业装备的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陈凯  王胜通  元轲新 《水产养殖》2023,(11):40-45+62
简述了我国四大海域海洋污损生物的时空分布特点、污损生物的附着机理、污损生物防治措施和常见网衣防污设备。指出,我国海洋产业逐渐走向深远海,海洋养殖业趋于规模化,对污损生物的防治愈发重要。提出,今后不同海域需定期开展污损生物群落调研工作,将污损生物的季节性、区域性和生物特性作为开展防污工作的依据。防污技术需要向绿色、无毒、长效等方向发展,开发多样化防污手段,水下清洗设备也需要进一步提升稳定性与智能化程度,加强清洗设备与大型网箱之间的集成化及适配性。  相似文献   

13.
2010年5~7月在烟台开发区近海针对5种材料(环氧板、高密度聚乙烯管、玻璃钢管、碳钢管、水泥砖)进行了污损生物挂板试验。共鉴定出污损生物16种,其中优势种为海筒螅、阔口隐槽苔虫、紫贻贝和东方缝栖蛤。4种海底管道材料中(不含环氧板),水泥砖的污损生物覆盖面积率最大,玻璃钢管和高密度聚乙烯管次之,碳钢管最小,7月初~7月中旬为污损生物附着盛期。建议取排水管道材料选用玻璃钢管或高密度聚乙烯管。  相似文献   

14.
对网笼养殖的栉孔扇贝壳上污损生物的数量进行了研究,发现9~11月贝壳上污损生物的湿重分别为1.47、0.49和2.09g,与上壳重的比值分别为28.16%、10.24%和31.29%。通过在栉孔扇贝上壳添加上壳干重0.5、1、2和3倍重的水泥,用以模拟附着在扇贝壳上的污损生物,设不添加水泥的对照组,对贝壳上污损生物的重量对栉孔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扇贝壳长、闭壳肌和剩余软体组织的特定增长率及存活率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贝壳上的污损生物的重量没有影响扇贝的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15.
养殖网箱、定置网及渔船的船底,一旦附着了藤壶等海洋生物,就会阻碍海水流动,使网具变形、渔船航行阻力增大等问题。以往,为解决此类问题一直使用有机锡合化物作为有机成分的防污剂,由于有毒性不安全,现已被禁止使用。现在普遍使用非有机锡类的替代防污剂,由于这种替代防污剂防止附着效果持续时间短,需要反复涂刷,故造成投入劳动力的大幅度增加,费用加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附着生物的问题,有必要开发不用化学物质的防附着技术。因此,最近开发了利用微电流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材质网衣的污损生物附着效果,于2022年3—5月(春季)和6—8月(夏季)在福建莆田南日岛海域开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和铜合金网衣的现场挂网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网衣污损生物的附着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两种网衣污损生物的密实度、种类数量、优势种种类数、湿质量和密度均表现为春季低于夏季。其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春、夏季的密实度平均值分别为47.19%、86.98%,污损生物的湿质量平均值分别为(144.83±15.69)、(1 054.59±34.81) g·网-1,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 699±49)、(4 630±53)个·网-1,种类数分别为12、35种,优势种种类数分别为4、6种;铜合金网衣春、夏季的密实度平均值分别为41.04%、74.95%,污损生物的湿质量平均值分别为(118.32±20.13)、(876.25±23.16) g·网-1,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 678±42)、(3 870±64)个·网-1,种类数分别为12、19种,优势种种类数分别为3、4种。春、夏季高分子量聚乙烯网衣污损生物的密实度、种类数(春季相同...  相似文献   

17.
2009年8月、10月,在河北省昌黎县海区9个站位点,两次对海湾扇贝养殖设施上的附着生物进行采样和分析。共采集藻类、动物类污损生物(附着生物)29种。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来分析、比较,找出该海区优势种、主要种等种类的数量变化和分布规律,从而为有效防治该海区海湾扇贝养殖的污染因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水贝类养殖中污损生物的防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振霞  严岩  黄良民 《水产科学》2007,26(4):240-243
据2002年统计,我国贝类养殖产量占海水养殖总量的79.4%,贝类养殖面积占海水养殖面积的66.9%,贝类养殖种类已发展到了30余种,其中主要为贻贝、扇贝、蛤、蚶、牡蛎等。贝类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采用的贝类养殖方式是网笼养殖,但是贝类在笼内放养一定时间后,一些海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会在贝壳表面和养殖网笼的表面附着从而影响养殖贝类的正常生长。污损生物的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贝类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如何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污损生物对养殖贝类和养殖器具的危害,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大鹏湾深水网箱养殖区的污损生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鹏湾位于南海北部,属半封闭海湾,目前有各种类型网箱60多个。本试验于大鹏湾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区投放试验挂板,以测定污损生物的附着状况,并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群落的多样性分析,试验周期为1年。共记录污损生物53种,月平均附着生物量为277.37g/m^2,最高在9月份;季度平均生物量为4497.18g/m^2,最高在冬季;垂直分布方面,最高生物量在1~2m水层。全年各月均有污损生物附着,优势种是网纹藤壶,其次是多室草苔虫、翡翠贻贝和变化短齿蛤。种类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均以春季为最高,冬季最低;种类丰度(d)则以秋季最高,春季最低;优势度(I)则以冬季最大,春季最小。  相似文献   

20.
大亚湾海水养殖箱、笼上附着的污损生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86~1987年对粤东大亚湾的网箱养殖场和马氏珠母贝养殖场网箱和珠贝壳上的污损生物进行研究。共记录 124种生物。优势种是粘附山海绵、总合草苔虫、独角裂孔苔虫、华美盘管虫、放射牡蛎、网纹藤壶、皱瘤海鞘和冠瘤海鞘等。全年都有生物污损。最严重的季节是3月至6月。网箱污损生物的月湿重为8.3—545.0g/m~2;季湿重 150.0—6250.5g/m~2。最大的月覆盖面积为73.4%;季覆盖面积94.9%。网笼受生物污损上半年比下半年严重,最高记录为 4506.2g/m~2。上半年珠贝壳上的污损生物多达50种,最大湿重为 16.5g/1个珠母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