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油菜壮秧剂对培育油菜壮秧和提高产量有一定的效果。苗床基施剂型A 基肥、B 基肥、C 基肥、D 基肥的油菜秧苗矮壮,绿叶多,叶色浓绿,干物质积累多,产量均比ck增产,其中剂型A 基肥的增产效果最好,比ck增产22.7%,投入产出比为1:16.7。  相似文献   

2.
水稻育苗壮秧剂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旱育秧的壮秧剂剂量,进行了塑盘旱育秧应用壮秧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用量适宜,壮秧剂对水稻出苗安全;应用壮秧剂,株高变矮,基茎变粗,干重增加,分蘖和发根增多,壮秧效果显著;在育壮秧、促早发基础上,水稻增穗增粒,增产5.1%~7.5%;壮秧剂适宜用量为15~20g/盘.  相似文献   

3.
水稻应用烯效唑浸种育秧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壮秧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采用化学调控技术是培育水稻壮秧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在我国水稻生产上应用的化学调控物质主要是多效唑与烯效唑,它们用于水稻育秧均具有良好的控长促蘖、增穗增粒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沪油15油菜苗期生长较缓慢,因此培育壮苗、壮苗越冬,对夺取高产的作用更为显著。壮秧要求:秧龄适中,株型矮壮,根茎粗短,单株绿色大叶6张,叶色深、叶片厚,白根旺盛,无病虫害。  相似文献   

5.
锰在植物生理活动过程中作用甚为广泛,锰可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同化作用和呼吸强度,促进酶的活性.影响氮素代谢,是植物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矿质元素之一,油菜缺锰会导致植株矮小,生长衰弱,开花数及角果数减少,芥菜型油茶缺锰不能开花结实。研究表明,苗期适量施用锰肥可以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增技增果增粒,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6.
稻茬机械直播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阜宁县位于全国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传统的油菜种植方式是育苗移栽,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严重制约着油菜的规模种植。尤其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向二、三产业转移之后,实现油菜扩规模、增总量、保优质的难度愈来愈大,推行油菜机械化播种已成发展油菜产业的迫切需求。对此,从2000年开始,开展了相关课题的专项研究,2004年集成了研究成果,示范面积0.013万hm^2,获全面成功,2005年将进入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7.
付忠 《中国种业》2007,(5):61-62
我国油菜按照播种季节不同大体分为两类:冬油菜和春油菜。冬油菜在原产地的夏季,由于受当地高温气候条件的影响.不能完成一个生长发育周期.而春油菜区夏季气候凉爽.冬油菜在春油菜区夏季种植能正常成熟:春油菜在原产地的冬季.因寒冷气候不能完成一个生长发育周期.而在冬油菜区的某些地区种植能正常成熟。冬油菜夏季到春油菜区种植称为夏繁或北繁.春油菜冬季到冬油菜区种植称为冬繁或南繁.这样一年可种植两代.加速育种进程。异地种植的目的主要有2个:材料鉴定和材料加代。  相似文献   

8.
噻苯隆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活性极高。为了确定其液剂一益果灵和粉剂一太丰保对制种油菜农艺性状与产量的作用,进行了本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噻苯隆能显著增优制种油菜的各项农艺性状,能较大地提高其经济性状和产种量。北方制种冬油菜以2.0mg/L处理的增优趋势明显;长江流域制种冬油菜则以1.0mg/L处理的增优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净种灵用于水稻浸种消毒的药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平  阳凌 《种子》1998,(1):70-71
以强氯精和浸种灵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净种灵在水稻浸种消毒上具良好的杀菌防病效果,又能促进种子发芽、出苗,提高发芽、出苗率,促进秧苗生长,培育壮秧,减轻病害,增穗、增粒、增产,是更为理想的浸种消毒药剂,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杜光竹 《耕作与栽培》1992,(3):23-26,40
通过叶龄、寄秧密度与壮秧的关系,明确汕优63品种在不同叶龄移栽时,适宜的寄秧密度、秧田基本苗、移栽时秧田叶面积及分蘖情况,验证秧苗叶蘖同伸壮秧,秧田茎蘖滞增叶龄期为适期移栽的指标。秧田茎蘖滞增叶龄期后1或2个叶龄移栽,分蘖开始停止甚至死亡,秧苗素质差,此研究汕优63是否符合这个规律,给生产上提供理论依据。今年在地区农技站的组织和安排下,我站进行了叶龄模式栽培法——壮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1.
烯效唑浸种对杂交晚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浙江省金华市种子公司(321000)李玉珍烯效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对水稻具有壮秧、增蘖、增穗、增产效应。为了解烯效唑浸种对杂交晚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程度,给烯效唑浸种技术在杂交晚稻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施氮量、密度和苗龄对贵杂4号油菜苗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密度、苗龄的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抛物线趋势。其单因素的影响是苗龄〉密度〉施氮量,交互作用的影响是密度与苗龄〉施氮量与苗龄〉施氮量与密度。从稻田免耕油菜苗期生长发育的角度出发,应将苗龄作为首要因素考虑。当硝酸还原酶活性达到最高时,施氮量、密度、苗龄的最佳组合分别为220.5kg/hm^2、105945株/hm^2、32d。  相似文献   

13.
苗床基地即以基地形式将水稻苗床与油菜苗床统在一起长期固定下来,逐年培肥用以培育水稻壮秧和油莱壮苗。江浦有苗床基地733.7hm’。占耕地面积的1/30。一般2666~4000m‘集中连片,多为旱地和菜园地,近几年在培育水稻、油菜秧苗后,利用其空隙安排种植西瓜、玉米、芝麻、黄豆及蔬菜等各类短频快作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据典型调查,每667m‘苗床基地在不影响育秧的情况下,可增加产值2100~3500元,增收2590元,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1利用模式b。一基地除5/.L旬~6/上中旬水稻育秧、9/-t中旬~10/_L旬油菜育苗外,全…  相似文献   

14.
隆阳区油菜高产创建集成技术应用成效显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开展油菜高产创建,结果:项目区680hm2,平均单产3 478.5kg/hm2,比非示范区增545.1kg/hm2,增18.6%,新增总产量37.07万kg,新增产值185.33万元;节支费用825元/hm2,总节支费用56.1万元,节本增效总额241.43万元,辐射带动大面积油菜产量均衡增产150...  相似文献   

15.
施钾对油菜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施钾对湘油13号的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施钾肥,促进油菜果壳和叶片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及籽粒的蔗糖合成酶(SS)和磷脂酸磷酸酯酶活性提高,使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和种子含油量增加;同时,促进油菜籽粒、果壳、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蛋白氮、非蛋白氮、总氮含量的提高,使种子蛋白质含量增加;增放钾肥有利协调油菜高产和高含油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北方和南方均有种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双低油菜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各地油菜育种单位相继开展了品质分析工作。由于芥酸、硫甙的含量均是受有关遗传基因的控制,因此,在油菜育种工作中.需要对大量的杂交后代进行品质分析.以筛选出优质的单株或单粒种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油菜育种单位相继开展了油菜品质分析工作.由于不断地提高技术和改进方法.使油菜品质分析的检测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油菜品质分析项目主要有含油量、芥酸、脂肪酸组分、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黔油双低2号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三要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饶勇  李大雄 《种子》1997,(1):29-31
黔油及低2号系1995年审定的早熟、高产、双低优质油菜品种,为了使该品种在生产上发挥其增产潜力,对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和产量三要素进行通径分析。分析表明: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单位面积上有效角来数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子。为了达到增角增粗增重之高产目的,提出“冬壮春发’”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油菜上的应用进行了小区试验,分析了其产量结果、生物性状及经济效益,试验表明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使油菜增产,并且能明显促进油菜根系发育、植株健壮、苔茎增粗、叶片增厚、叶色浓绿,建议该产品在油菜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冯宝  朱自均 《耕作与栽培》2004,(1):35-36,38
以D优527为材料,采用旱育无盘抛秧方式,观察不同定距播种规格的秧苗在滞增叶龄期对本田初期分蘖早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土壤处理的秧苗在滞增叶龄期后抛植,秧苗素质下降,本田初期生长势下降;随着密度的减少,秧苗达到滞增叶龄期的时间逐渐延长,单株带蘖增多,秧龄弹性增大;叶龄越小立苗速度越快;在定距播种的基础上,控制苗床播种密度,可充分发挥杂交稻分蘖优势,培育多蘖壮秧,促进本田秧苗分蘖早发。  相似文献   

20.
顾来顺  徐乃芳 《种子》1997,(5):72-73
特优559制种产量4.5t/hm2以上的高产策略是:母本保足穗,父本争大穗,主攻异交结实率。相应的技术为:合理安排播差期,培育运令壮秧,插足基本苗,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异交结实率,搞好去杂保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