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楸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从俭  邵良玉 《林业科学》1992,28(3):213-219
楸螟在河南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中越冬。第二代成虫羽化盛期及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5月),是进行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1万倍液3次或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4次(间隔5—10天),防治效果达100%;根埋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1—2年生幼林,每株用量25g,防治效果为97.87—98.1%。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剂林间防治竹织叶野螟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织叶野螟是毛竹的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时可将竹叶吃光,甚至导致竹子死亡。采用4种药剂进行了林间防治竹织叶野螟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有机硅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进行林间喷雾,喷药后7 d,防治效果分别达68.95%、95.68%、92.99%、67.12%。杀虫单和氯虫酰胺防治效果显著好于森得保和溴氰菊酯,研究结果为竹织叶野螟防治药剂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15%士达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月季长管蚜虫,虫口减退率在90%以上;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防治黄杨绢野螟,虫口减退率在99%,士达防治绢野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
杨干象甲属蛀干隐蔽性害虫,经林间药效试验,以25%呋喃丹微胶囊剂30—50倍液点涂,100—200倍液涂干,40%氧化乐果乳油30—50倍液点涂,50%辛硫磷乳油100—200倍液涂干防治1、2龄幼虫;以缓释剂LD(5—10meD/Kg.L)堵孔防治3、4龄幼虫,成本均在1元/亩以下,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防治沙棘锈病的有效药剂,开展不同浓度梯度药剂对沙棘锈病的防治效果试验。选择20%三唑酮乳油和田梦金乳油2种药剂,采用叶面喷雾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三唑酮对沙棘锈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田梦金,三唑酮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可达81.34%;其次是三唑酮1 500倍液。三唑酮1 000倍液或1 500倍液均可应用于沙棘锈病的田间防治。  相似文献   

6.
初冬深翻林下土壤,可明显降低松阿扁叶蜂越冬虫密度,控制其危害。每年4月份成虫羽化出蛰期地面喷8%的绿色威雷300倍液,防效达92%以上;1~2龄幼虫期郁闭度大于0.7的林分采用DDV和林丹烟剂防治效果达85%以上。5月上中旬,树冠喷40%氧化乐果乳油1 200倍液、25%灭幼虫脲Ⅲ号胶悬剂1 5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4 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4 000倍液、1.2%苦·烟乳油1 200倍液进行树冠喷药,其防效达92%以上,最高达96%。提出了油松幼林营造油松栎类混交林;中龄林适当增加林窗密度促进形成针阔混交林;大面积油松营造防虫林带的营林防治措施,以控制松阿扁叶蜂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1%阿维菌素、20%杀灭菊酯乳油和25%灭幼脲3号防治枇杷瘤蛾的使用浓度,采用随机区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最佳浓度是2500倍液;25%灭幼脲3号3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20%杀灭菊酯乳油3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核桃桑白蚧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0%速扑杀乳油、20%赛嗪杀扑磷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白色乳剂、48%毒死蜱乳油和自制石硫合剂5种药剂在景东县文景镇者孟村核桃采穗园中进行核桃桑白蚧害虫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和20%赛嗪杀扑磷乳油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为理想;5%高效氯氰菊酯白色乳剂2 000倍液和48%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一般;自制石硫合剂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采用6%艾绿士悬浮液、1.8%阿维菌素乳油、3%印楝素乳油、1%甲维盐乳油4种药剂对辣木瑙螟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辣木瑙螟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6%艾绿士悬浮液对辣木瑙螟的防治效果最好,处理后第7 d防效达90.66%,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07—2008年在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对苏铁白盾蚧(Aulacaspis yasumatsuiTakagi)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深圳1 a发生约7~8代,世代重叠,无明显越冬现象;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防效良好,防治效果分别达99%、88%。  相似文献   

11.
镇安县板栗园栗毒蛾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毒蛾在镇安县1年发生1代,发生较为普遍,平均有虫株率75.8%,每株虫数41.9头,可造成严重危害。防治试验研究表明,冬季刮除卵块,灭卵率为92%,基本上能控制虫害大发生;5月中旬至6月上旬,用40%氧化乐果乳油40倍液涂环防治,杀虫效果为87.48%;在幼虫1~3龄时,喷洒青虫菌0.1亿孢子/ml和杀螟杆菌1亿孢子/ml菌液,杀虫效果分别为87.5%和83.3%,杀虫效果明显;5月上旬卵孵化时喷洒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92.86%、95.2%、92.18%,均在92%以上;本试验不同防治方法均可起到有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日污灯蛾是危害核桃楸的食叶害虫。此虫在抚顺地区1 a发生1代,以蛹在枯枝落叶层下越冬。翌年6月末至7月初成虫羽化交尾产卵,7月中旬幼虫孵化,危害至10月上旬。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苦烟乳油2 000倍液、溴氰菊酯6 000倍液、阿维菌素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或者每667 m2用1 kg阿维菌素烟熏,防治效果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利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2%苦·烟乳油、20%环益微胶囊悬浮剂、森得保可湿性粉剂(0.18%阿维菌素+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3%苯氧威乳油5种生物制剂农药对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2~4龄幼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以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为对照。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00~1500倍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7天均达100%;1.2%苦·烟乳油1000~1500倍防治效果5天均达100%;20%环益微胶囊悬浮剂1000倍液5天后达100%,1500倍7天后达99%以上;森得保可湿性粉剂7天后防治效果达99%以上;3%苯氧威乳油3000~4000倍5天后防治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14.
松阿比扁叶蜂是油松主要食叶害虫.采用1.2%苦·烟乳油、3%高渗苯氧威、森得保粉剂对油松阿扁叶蜂防治试验表明,1.2%苦·烟乳油1 000~1 200倍液3 d和5 d防治效果达到90%和97%.3%高渗苯氧威3 500倍液3 d和5 d防治效果达到90%和93%.森得保粉剂300 g/hm2剂量3 d和5 d防治效果达90%~95%;  相似文献   

15.
通过应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40%氧化乐果乳油凌源地区梨木虱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凌源地区梨木虱一年发生3~5代;1.2%烟碱·苦参碱乳油8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5d防治效果达到94.9%,效果和40%氧化乐果乳油基本相同,但植物安全、无公害等特点是替代45%氧化乐果乳油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竹织叶野螟是江西万年县近几年发生较为严重的雷竹林食叶害虫,为有效防治竹织叶野螟,采用喷洒药物与打孔注射药物方法对雷竹竹织叶野螟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喷洒药物法,使用1%灭虫灵3000倍液,每666m2喷洒一次,防治效果可达97.1%左右;打孔注射药物法,首选药物为30%乙酰甲胺磷原液,每株2 mL,防治效果可达9...  相似文献   

17.
室内测定了3% 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1.2% 烟碱· 苦参碱乳油、25% 灭幼脲可湿性粉剂 和 2% 阿维· 苏云菌可湿性粉剂4 种药剂对海榄雌瘤斑螟(Ptyomaxia sp.)1~2 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 表明,在5 000 倍 ~100 000 倍稀释药剂测定范围内,不同药剂处理之间海榄雌瘤斑螟幼虫死亡百分率均 值差异极显著,防治效果为高效氯氰菊酯>烟碱 · 苦参碱>灭幼脲>阿维 · 苏云菌。喷药防治后第 10 天, 高效氯氰菊酯 5 000 倍液、10 000 倍液、50 000 倍液以及灭幼脲 5 000 倍液的海榄雌瘤斑螟幼虫死亡百分 率为 91.67%~93.33%,烟碱 · 苦参碱 5 000 倍液为 87.50%。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 和烟碱 · 苦参碱在红树林中防控海榄雌瘤斑螟危害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不同浓度1.2%苦参碱·烟碱乳油喷雾防治黄栌胫跳甲Ophridaxanthospilota幼虫,结果表明:1.2%苦参碱·烟碱乳油500,1000倍液喷药2 d后幼虫校正死亡率均为100%;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喷药后8 d幼虫校正死亡率最高,达到87.4%;2000倍液对黄栌胫跳甲1~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在喷药后6 d达到最高,只有10.9%;生产上宜采用15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化学药剂对云杉腮扁叶蜂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300倍液防治云杉腮扁叶蜂成虫,防治效果为28.57%;利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为62.24%;利用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000倍液防治效果达82.65%;利用弥雾机按高效氯氰菊酯、柴油、水的体积比为1:2...  相似文献   

20.
应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不同浓度药液喷雾进行了防治雷公藤丽长角巢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1.2%烟碱·苦参碱乳油对丽长角巢蛾幼虫具快速、高效的控制效果。1∶1000、1∶1500、1∶2000倍液试验室测定,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在24h、48h、96h达100%,药效持效期7d;林间防治害虫死亡高峰在药后2~3d,虫口减退率分别为100%、95.35%、82.64%,防治效果方差分析差异极显著(F2,6=20.2954,P0.01),其中1∶1000与1∶2000倍液差异极显著,其余为显著;喷药后第7d防治效果分别达100%、100%、96.56%。综合考虑防治效果与成本核算,生产上选用1∶1500倍液可实现对林间害虫的快速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