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度和pH值对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DNS法,分别在温度为20.100℃,pH值2.4—7.2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0—50℃时,木聚糖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强,40-60℃表现较高的水平,70—100℃活性逐渐稳定,并维持在20℃时的活性水平。说明动物体温为40℃左右时,木聚糖酶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在制粒温度范围内,80℃热处理与未处理组木聚糖酶的活性比较损失不大,说明其在制粒工艺过程有一定的优势;在pH值3.6以前,随着pH值的增大,木聚糖酶的活性逐渐升高;pH值为3.6时,木聚糖酶的活性最高;且在3.2-4.4范围内木聚糖酶的活性维持较高浓度,说明消化道中食麇从胃的酸性环境转化成十二指肠后段碱性环境的过渡时期,木聚糖酶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有利于促进其对底物的降解,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本研究得出: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在40-60℃表现较高的水平,实验室条件下的100℃以内的加热不会导致酶活性的严重损失。维持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的适宜的pH值范围为3.2—4.4。  相似文献   

2.
瘤胃厌氧真菌木聚糖酶基因的表达与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表达来源于瘤胃厌氧真菌基因组的4个木聚糖酶基因A、C、D和F,并比较分析其酶学特性。首先根据大肠杆菌基因编码偏好,合成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木聚糖酶基因序列,然后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各序列分别插入载体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中异源表达,并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成功表达出来源于厌氧真菌的4个木聚糖酶基因。测定其酶学性质发现,4种木聚糖酶的反应最适pH值均为8.0;木聚糖酶D的反应最适温度为37℃,其余3种木聚糖酶的反应最适温度均为45℃;4种木聚糖酶具有广泛的温度稳定性和pH稳定性;金属离子Ca2+、Mg2+、Mn2+显著促进木聚糖酶活性(P<0.05),而Zn2+则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4种木聚糖酶降解山毛榉木聚糖的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底物(P<0.05)。本研究成功表达了4种来源于厌氧真菌的木聚糖酶,其良好的温度和pH稳定性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DNS法,分别在温度为20~100℃,pH值2.4~7.2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和pH值对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0~50℃时,木聚糖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强,40~60℃表现较高的水平,70~100℃活性逐渐稳定,并维持在20℃时的活性水平。说明动物体温为40℃左右时,木聚糖酶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在制粒温度范围内,80℃热处理与未处理组木聚糖酶的活性比较损失不大,说明其在制粒工艺过程有一定的优势;在pH值3.6以前,随着pH值的增大,木聚糖酶的活性逐渐升高;pH值为3.6时,木聚糖酶的活性最高;且在3.2~4.4范围内木聚糖酶的活性维持较高浓度,说明消化道中食糜从胃的酸性环境转化成十二指肠后段碱性环境的过渡时期,木聚糖酶能表现出较高的活性,有利于促进其对底物的降解,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本研究得出: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在40~60℃表现较高的水平,实验室条件下的100℃以内的加热不会导致酶活性的严重损失。维持嗜热毛壳菌木聚糖酶活性的适宜的pH值范围为3.2~4.4。  相似文献   

4.
基因工程酵母产木聚糖酶(xylA)的性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高效分泌表达木聚糖酶的基因工程酵母S2接种于FA、FB诱导培养基,200r/min,30℃=发酵培养4d,研究其分泌的木聚糖酶性质。结果表明,该基因工程菌产木聚糖酶分子量约为34.4kDa,最适作用pH值为4.O,最适作用温度为37℃。镁、亚铁、镍、锌、钙等金属离子对木聚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汞、银、锰、铜、铁、碘等金属离子对木聚糖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DTA对木聚糖酶的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但5mM的SDS几乎使木聚糖酶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5.
饲用木聚糖酶生产菌株的筛选及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平板初筛和发酵复筛的方法,从6株斜面保存菌中筛选出3株产木聚糖酶的菌种,即康氏木霉3.590(Trichoderma koningii 3.590)、康氏木霉3.549(Trichoderma koningii 3.549)和瑞氏木霉QM9414(Trichoderma reesei QM9414)。其中康氏木霉3.590产木聚糖酶酶活最高,达40.78152U/ml,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60℃和5.6。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胃肠条件下里氏木霉GXC的 β -葡聚糖酶稳定性。模拟胃条件表明 ,酶活的降低主要由低pH值引起 ,温度和胃蛋白酶对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而金属离子混合液 (Cu2 + 、Mn2 + 、Zn2 + 和Fe3 + )具有促进作用 ;模拟小肠条件发现 ,温度和胰蛋白酶对β -葡聚糖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酶活的降低主要由中性pH值引起 ,微量元素混合液 (Cu2 + 、Mn2 + 、Zn2 + 和Fe3 + )对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Ca2 + 能显著激活β -葡聚糖酶。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 β -葡聚糖酶在胃内的活性较低 ,但能在小肠中恢复 ,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 β -葡聚糖酶无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木聚糖酶及其组合对木聚糖的水解效果,并研究不同木聚糖水解产物对细菌增殖及大肠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黏附性的影响。试验用木聚糖酶A和木聚糖酶B分别来源于毕赤酵母和米曲霉。采用木聚糖酶A、木聚糖酶B、组合酶1(木聚糖酶A∶木聚糖酶B=3∶7)、组合酶2(木聚糖酶A∶木聚糖酶B=1∶1)、组合酶3(木聚糖酶A∶木聚糖酶B=7∶3)分别水解木聚糖,然后测定木聚糖水解产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增殖和大肠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黏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木聚糖酶有一定的组合效应,木聚糖酶A、木聚糖酶B、组合酶1、组合酶2、组合酶3组木二糖和木三糖的总含量分别为95.70%、86.79%、93.11%、94.55%和87.55%,其中木聚糖酶A组木二糖含量最高,组合酶2组木三糖含量最高。2)培养20 h时,5种木聚糖水解产物对大肠杆菌的增殖(以菌液吸光度值表示)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培养20和30 h时,5种木聚糖水解产物显著促进枯草芽孢杆菌的增殖(P0.05);培养13和17 h时,5种木聚糖水解产物显著促进乳酸杆菌的增殖(P0.05)。3)5种木聚糖水解产物均可以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的黏附率(P0.05)。由此可见,通过不同来源木聚糖酶及其组合水解木聚糖,可以产生以木二糖和木三糖为主要组分的水解产物,从而起到促进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增殖、减少大肠杆菌对肠道上皮细胞黏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DNS法对木聚糖酶的一些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6.0,在pH5~10之间保温不同时间后可保持较高的活性;最适反应温度50℃,液态下低于60℃热稳定性较好。在50℃、pH6.0下,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时,该木聚糖酶的米氏常数Km=6.49mg/mL,最大反应速度Vmax=21.05μg/(mL·min)。用不同底物测定酶活,以燕麦木聚糖为底物的酶活最高。酶在动物胃中活性较低,而在肠道中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朱孝霖  Li Huan  韦萍 《饲料工业》2008,29(12):39-42
为探讨耐热木聚糖酶水解自制甘蔗渣木聚糖制备木寡糖的工艺条件和分析水解液的寡糖成分,试验以产耐热木聚糖酶的基因工程菌1020为原料,水解自制的甘蔗渣木聚糖,分别研究水解过程中酶的用量、木聚糖的浓度及酶解温度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并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解液成分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的木聚糖浓度,水解温度95℃,酶液用量100U/g,酶解3h后DP值可降至2.94,满足生产木寡糖对聚合度的要求;并且水解液的成分主要为木糖、木二糖和木三糖,没能检测到木四糖。耐热木聚糖酶在高温下酶解木聚糖对酶法制备木寡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木聚糖酶TAXI型抑制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聚糖酶是一种重要的半纤维素酶,广泛用于饲料工业。近年来在小麦中发现一类能抑制木聚糖酶活性的蛋白,这类抑制蛋白可能会对木聚糖酶的应用效果产生影响。目前发现在不同的谷物中共存在2种类型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为TAXI型(triticum aestivum xylanase inhibitor)和XIP型(xylanase inhibi-tor protein)。本文主要简述了TAXI型抑制蛋白的分子结构、抑制特性和活性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于深入研究木聚糖酶及其活性影响因子,充分开发利用我国饲料资源和促进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