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GPIT那氏大穗玉米在太原娄烦试点的示范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4):444-448
GPIT那氏大穗玉米品系是继Q28大穗大粒小麦以后,再次以GPIT生物技术手段育种成功的范例,通过2015年在太原娄烦试点进行示范试验国。结果表明,该品系在GPIT生物技术育种手段和生育期间辅以GPIT生物制剂叶面喷施配套技术的双重作用下,能更大幅度提高光能利用率,表现出穗大、粒多、微秃尖、双穗率高等特点,使穗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进一步提高,增产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 1986—1990年,豫麦17(内乡182)先后参加了南阳地区和河南省小麦良种(系)区试、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北方冬麦区黄淮南片区试,累计试点数120多个。从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综合产量结果看,除个别年份和地点外,均表现比对照品种增产,且多居首位。对120多个试点的资料分析表明,豫麦17是一个早熟、高产、稳产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不同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为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上的增产、增效作用,于2015—2016年小麦生长季在江苏省黄海农场进行试验示范,现将具体的试验示范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于2015—2016年在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黄海分公司进行,试验地前茬为水稻,土壤性质为黏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7%,速效钾含量为228 mg/kg,速效磷含量为12.1 mg/kg。试验地播种前耕翻土地,肥料按照尿  相似文献   

4.
小麦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适宜金沙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小麦新品种,2011—2012年度引进11个小麦新品种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K104、川农11、贵农26号、贵农25号、贵农18、贵农28号、黔麦17号产量较对照贵农19增产明显,适应性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金沙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高产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西科麦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生产上提供高产抗条锈病小麦品种,以4301为母本、绵阳31为父本杂交组合,利用系谱法通过田间多年连续选育,育成了小麦新品种西科麦9号,于2015年1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11—2012年及2012—2013年四川省15个区试点中,有14个点增产,2年平均产量为361.74kg/667m~2,比对照品种绵麦37增产4.1%,增产显著;在2013—2014年6个生产试验点中全部表现增产,平均产量为316.37kg/667m~2,比绵麦37增产9.23%。西科麦9号中抗条锈病,品质指标达到优质中筋小麦标准,适宜于四川平原、山区及丘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系统地总结山东省小麦增产的技术经验,山东省专(市)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部门于1963—1964年小麦生产季节中,先后组织技术考察达1,734人次,对526个生产大队的小麦增产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同时,还派出152名技术干部,常驻在78个大队进行中间试验和技术示范。对这些常驻基点和通过技术考察所取得的资料,经秋种工作会议研究总结,将主要的技术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是宣城市宣州区第三大粮食作物,宣州区每年小麦种植面积为1.86万hm2左右。小麦总产在全区夏粮总产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为进一步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为该药剂在宣州区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区农技推广中心领导积极响应省农委部署的小麦新美洲星试验示范项目,于2012年年底组织安排相关项目负责人落实实施。现试验示范工作已结束,通过试验示范测产数据显示新美洲星在宣城区的小麦生产使用上具有着明显的增产、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进一步验证新美洲星在小麦生产中的增产、增效作用,为推广提供依据,按照省总站新美洲星应用试验示范方案的要求,于2012年11月安排了小麦应用新美洲星效果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设在安徽省和县西埠镇2户农户的田内,即2个试验  相似文献   

9.
斜面培养结果,CX-1联合固氮菌株在32℃下恒温培养21h,固氮酶活性达最高值。盆栽和大田小麦种子接菌试验,扬花期植株根际固氮活性达最高值。1989和1990年进行多品种多点小区试验表明,小麦拌菌接种平均增产17.47%;1990年在新疆昌吉、奇台等7个点进行大田(共173.8hm~2)示范,平均增产13.9%。1991年在兵团各师团场示范24733.3hm~2,增产7.17%—15.07%。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技粮函〔2012〕16号《关于印发小麦"新美洲星"应用示范方案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阜阳市颍泉区小麦实际情况细化试验示范方案,落实地块、种子、化肥等。现将2012—2013年颍泉区小麦应用新美洲星示范中期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GPIT生物制剂在苹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GPIT生物制剂能够大幅度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和抗逆能力,使其生长旺盛,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采用不同浓度GPIT生物制剂对红富士和丹霞苹果进行了浇根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PIT处理的红富士和丹霞苹果在特性、品质、产量因子和产量上都表现出明显的效果,高浓度处理比低浓度处理效果更好;品种之间的效果差异不大,只是在效果的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GPIT生物制剂在大白菜、西芹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GPIT生物制剂在大白菜和西芹上的应用试验表明,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可以大大改善蔬菜品质,生产有机绿色蔬菜,保护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GPIT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那氏 778诱导剂是GPIT技术的第一代主要产品。就那氏 778诱导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经那氏 778诱导剂处理后 ,根深叶茂 ,有效穗数、单穗粒重、千粒重明显增加。在干旱的情况下 ,可增产 16 .1%。  相似文献   

14.
调查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23个县市,从1975-2012年每5年甘薯的栽培面积、总产量、品种和栽培技术等变化,研究分析表明,30多年来福建省沿海地区甘薯种植面积虽有一定的下降,但仍保持较大面积,占福建省甘薯种植面积的比例有所上升。期间,甘薯单位产量有较大的提高,但面积和总产量的变化趋势不同于同期我国整体甘薯产业变化情况。本研究认为该区域的甘薯品种更新、栽培技术提高、消费习惯和传统甘薯文化的综合作用等是产生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为也提出了建立优质种苗基地、推广优质新品种等促进甘薯区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GPIT生物制剂在露地番茄上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为了验证GPIT生物制剂在露地番茄上的应用效果,以苗床喷灌、泥浆蘸根移栽、叶面喷施等方法在露地番茄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番茄成活率、产量因子、产量、品质和生物特性等方面,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说明GPIT生物制剂对露地番茄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善以及抗病、抗逆性的提高均有明显的效果。进一步证实,GPIT生物制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宽窄行配置对小麦宁春5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方法]设置4种不同宽窄行配置的种植模式,研究其对春小麦宁春53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窄行10 cm和宽行20 cm处理的宁春53号产量最高,窄行20 cm和宽行20 cm处理次之。但较宽的等行距处理对宁春53号的抗逆性发挥着明显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抵御病害的大发生,增强品种的抗倒伏能力,从而促进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结论]该试验为探索适合宁夏春小麦新品种的高产行距配置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施万喜 《农学学报》2021,11(10):9-15
分析国审 ‘陇育5号’小麦丰产性、抗逆性、广适机理及推广策略,以期为北部旱地小麦高效育种和品种推广提供借鉴。利用多年多点国家北部旱地、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及高产示范资料,对冬小麦新品种‘陇育5号’的性状进行比较分析。‘陇育5号’多点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产量平均为4922.54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3.28%,增产点(次)率89.97%。有效穗数597.0万/hm2,收获指数39.6%,旱地产量潜力达6399.0 kg/hm2。成穗多与收获指数较高是实现‘陇育5号’高产潜力的基础,抗寒抗旱抗病、耐生育后期高温、粒重变异小是其广适性和大面积推广的重要保障。‘陇育5号’丰产性强,抗寒抗旱、综合抗逆性好,品质优良,适应范围广。在推广应用中,应采取项目推广方式,订单式原种生产,合同式良种繁育,“科研单位+地方政府+种业企业+示范农户”四位一体的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12-2013年徐麦30作为邳州市四户镇小麦高产创建主体品种,示范种植表现多抗、高产、稳产.该文总结徐麦30示范种植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于小麦穗期用不同浓度叶面宝喷施叶片,通过测定生理指标和产量,结果表明100PPM叶面宝可显著增加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使小麦籽粒灌浆速率增强,灌浆时间延长,千粒重提高。单产比对照增加17.44%。小麦穗期喷施叶面宝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植被产量能综合直观地反映盐渍土改良效果,冬小麦生长旺盛期的叶面积指数(LAI)是植被产量的常用衡量指标。本研究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获取冬小麦生长旺盛期的叶面积指数分布数据,对盐渍土改良效果进行客观准确评价,为人们筛选盐渍土改良技术和产品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无棣县渤海粮仓滨海盐渍土改良试验区为研究区,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偏最小二乘、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等方法,构建拔节期冬小麦LAI反演模型;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盐渍土地区抽样地块进行改良效果评价,建立盐渍土改良效果LAI评价模型,基于该评价模型对整个试验区盐渍土改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冬小麦LAI遥感估测而言,并不是分辨率越高越好,而是5×5均值平滑后的光谱数据与一垄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对应最佳。LAI遥感估测模型中,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改良效果LAI评价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LAI对盐渍土改良效果的预测精度较高,改良效果最优地块的编号为26、27、28、29、30和31,最优改良方法为引黄淤灌和增施有机肥综合改良措施。【结论】无人机遥感可对盐渍土地区拔节期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进行准确反演,基于LAI反演结果的盐渍土改良效果评价能够从众多试验小区中定位出最优的改良效果。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精度高等优势,研究结果有广泛推广前景,可以为盐渍土的改良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