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在棉花生产上推广了移栽地膜棉,针对大面积生产上仍沿用过去的追施花铃肥的诊断标准,造成肥料脱节,早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梅雨期长,雨量大的年份花铃肥施用适期掌握不准,为此,进行移栽地膜棉花铃肥施用适期的研究,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方法试验设在石屏乡俞冯村十一组,前茬机条播大麦,土质砂壤土,肥力中等以上,麦后移栽地膜棉,棉花品种为苏棉8号,移栽行距0.75米,株距0.283米,密度3367株/亩。3月31日播种,5月25日移栽。试验设计,根据花铃肥施用时间,设四个处理:①施用花铃肥时间为7月5日十7月30日;…  相似文献   

2.
每hm2投入化学N肥375kg的基础上,在基肥中或基肥与第一次花铃肥中配施总量为2250kg棉仁饼,与单施化学N肥4875kg相比,棉花的皮棉产量可增加20%以上,投入与产出比提高60%左右;皮棉单产可达2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3.
棉花开心株型成铃时空分布及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棉花开心株型栽培,以叶枝结铃为主,皮棉产量达到1875~2250kg/hm2。其单铃重的时间变化特点,呈现两个高峰期,第一铃重高峰期在7月16~25日,第二铃重高峰期为8月6~15日,两个高峰期内所结棉铃的平均铃重分别比整株单铃重高18.8%和12.7%;主茎4个果枝开花成铃高峰,处在第一铃重高峰期,4个叶枝开花结铃高峰集中在第二铃重高峰,整株棉花在8月15日前开花的果节数达88%以上,在稀植(3.75万株/hm2)条件下,内围果节比重增大,1~2果节占果节的80%以上,实现棉花在最佳结铃时间和空间多结优质铃。其株型调控关键技术是,宽垄稀植,留叶枝,早摘心。  相似文献   

4.
2005-2006年对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苏杂3号生长发育的观察和栽培关键技术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明确了该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高产配套关键技术。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扬州大学实验农场进行,试验设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量处理,密度设每公顷为2.25万株和3.0万株两个水平,以A1、A2表示,施氮量为每公225kg、345kg和465kg,以B1、B2、B3表示。按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小区面积31m2,4行区。试验于4月8日播种,5月17日移栽。氮肥施用按处理设计用量进行。移栽时施用安家肥,氮占20%,第一次花铃肥于初花期进行,氮占18%,第二次于盛花期施用,氮占49%。…  相似文献   

5.
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栽培施肥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是棉花节本高效栽培的关键,江淮丘陵棉区,当每公顷施用 N237.6kg, P2 O547.55kg, K2 O 214.54kg 时,可达最高产量为 1639.50kg·hm - 2;当每公顷施用 N231.90kg, P2 O529.56kg, K2 O218.41kg 时,可达最佳经济效益。等量氮肥,以基肥∶蕾肥∶花铃肥= 5∶2∶3 的施用方式最佳,单铃重、单株铃数、成铃率都有所增加,脱落减少,产量增加11.56% ,施肥效益提高 22.47% 。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在高投入条件下不同化学纯氮与相同有机肥用量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高低的影响,并达到超高产的要求,根据旱粮棉区的特点,设计了化学纯氮(A)和饼肥(B)两因素三水平的试验。具体为化学纯氮(A)分三个水平:(A1)300kg·hm-2,(A2)375kg·hm-2,(A3)450kg·hm-2。饼肥(B)的用量均为2250kg·hm-2棉仁饼,三个水平为:(B1)全部作基肥施用,(B2)全部作第一次花铃肥施用,(B3)饼肥作基肥和第一次花铃肥各半施用。A、B两因素各水平共组成9个处理,…  相似文献   

7.
唐胜 《江西棉花》1999,(3):17-20
本研究通过试验确定皖北及江淮丘陵地区棉花生产中氮磷钾需要量及其合理比例、氮肥适宜的施用时期,以建立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栽培科学施肥体系。试验表明,氮磷钾平衡施肥是棉花节本高效栽培的关键,江淮丘陵地区,当每公顷施用N2376kg,P2O54755kg,K2O145kg时,可达最高产量,为163950kg·hm-2;当每公顷施用N23190kg,P2O52956kg,K2O1841kg时,可达最佳经济效益。等量氮肥,以基肥∶蕾肥∶花铃肥=5∶2∶3的施用方式最佳,单铃重、单株铃数、成铃率都有所增加,脱落减少,产量增加1156%,施肥效益提高2247%。  相似文献   

8.
正确地使用花铃肥是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一环。通常花铃肥的施用多借助于看天,看地、看棉花的直观经验行事。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志,不易为群众所掌握。为寻求一个明确的使用花铃肥的定量指标,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观察,初步认为,按照棉花花位追施花铃肥,能获得较好效果。所谓花位,就是从顶部第一果枝开始向  相似文献   

9.
棉花花铃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花铃期是棉株整个生育进程中变化最大,需肥需水量最多,各种矛盾最尖锐的时期,要注意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防止棉株旺长和早衰,减少脱落,争结伏桃和早秋桃。1合理施用肥水棉花花铃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棉株吸收氮、磷、钾的数量占全生育期的60%以上。因此,棉田要重施花  相似文献   

10.
多氨液肥在小麦、花生、甜菜、大豆等作物上施用,早有研究报道,可增产15%左右,且能改善品质并无公害影响。为了探讨多氨液肥在棉花作物上的应用效果,于1993年对秦皇岛市占氏肥业有限公司(原黑龙江双鸭山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研制)提供的多氨液肥在棉花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棉花氮肥分期合理配施的初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砂壤土中等肥力条件下,用300kg.hm^-2化学氮肥大致在基肥占30%,接力肥占10%,花铃肥占35%,盖顶肥占25%的比例对棉花产量,单铃结铃和铃重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江西棉花》2010,32(3):42-42
1重施花铃肥花铃肥一般分2—3次施入。第1次在见花时施入,第2次在见花后10-13天施入。每次可追施速效氮肥(尿素)150~225kg/hm2,钾肥75~150kg/hm2,对一些枯、黄萎病或因缺钾引起的红叶茎枯病等经常发生的田块,要多施钾肥,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第3次在7月底以前追施氮肥(尿素)75kg/hm2为宜,施用期不宜过晚,过晚或施量过大容易引起棉花的贪青晚熟。  相似文献   

13.
保铃剂防治棉花烂铃试验总结秦久刚,左宜和湖北荆沙市农科所沙市434129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烂铃率常年在15%左右,秋雨多的年份,烂铃率可达20%以上,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蛀铃害虫和多种铃病共同为害是造成棉花烂铃的直接因素。为了兼治蛀铃害虫和多种铃...  相似文献   

14.
在地膜移栽棉田,基施棉花专用包膜肥600kg·hm-2,与施用等量的速效复混肥相比,棉株虽前期生长稍缓,但中后期发育明显加快,单株成铃数明显增多,烂铃显著减轻,产量构成因素普遍提高,下均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高品质棉花渝棉1号高产栽培途径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品质棉花渝棉1号产量及成铃分布的研究,提出了该品种通过提高中部成铃数及铃重,特别是内围铃重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并且提出密度4500株左右,增施长桃肥,尤其是钾肥的施用,加强前中期的化学控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1993~1994年试验比较了叶面喷施与穴施氮肥的应用效果,并就叶面高浓度喷氮技术进行了探讨。试验证明,以5%~15%(w/w)的尿素液于8月初至8月底喷施1~3次均可显著地提高棉花的成铃率和铃重,从而提高棉花产量,是补充棉花后期营养的有效途径,试验突破了以往尿素喷施2%的极限浓度,具有安全、高效、节本、增产的显著特点,是比穴施更为优越的一种施肥方法。最佳配比为11%的浓度于8月5、15、25日连喷3次。  相似文献   

17.
有效穗和结实率是左右培两优特青谷产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增加种植密度和前期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提高有效穗而获得高产;施用占总氮量15%左右的粒肥,维持灌浆结实期的根系活力,是发挥培两优特青生育后期干物质生产优势,提高结实率而实现高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棉区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冬梅  董合忠 《中国棉花》2017,44(11):44-46
轻简化栽培是简化管理工序、减少作业次数、农机农艺融合,实现棉花生产轻便简捷、节本增效的新型栽培技术体系。黄河流域棉区,通过改粗放播种为精准播种、改精细整枝为简化整枝、改多次施用速效肥为速效肥与缓控释肥配合简化施用、改分散成铃多次收花为优化成铃集中收花,集成建立了棉花轻简化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省工节本、丰产增效的目标。该体系为黄河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施好棉花花铃肥大灾之年夺高产周仕镊(九江县沙河乡农技站332100)棉花花铃期肥水供应好坏,与棉花座桃的早晚、多少、棉铃的大小,轻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时期管理的重点,要以重施花铃肥,灌好丰收水为中心,使棉株达到“伏天能大长,大署边封行,带校来入伏,...  相似文献   

20.
花铃肥是棉花一生中施肥较多、较集中的一次。试验结果表明,花铃肥施用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在本试验条件下,以亩施纯氮7.5公斤的用量为适宜,表现早熟、高产、优质,较亩施纯氮12.5、15公斤的增产15,96%、23.27%;前期收花量(10/31前)较亩施纯氮 12.5、15公斤的增产 32.67%、54.82%。在 0~7.5 公斤/亩的施氮量范围内,棉花纤维品质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亩施纯氮15公斤的处理纤维品质较差。花铃肥用量过多,既增加了成本,又导致减产。效益降低,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