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979年我们在湖北江陵县“四新”渔场进行了成鱼池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简称初级生产力)的测定,分析了初级生产力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和对白鲢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促进鱼体生长的途径及水体增产潜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叶绿素a是海洋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与海洋初级生产力密切相关,叶绿素a也是衡量海洋中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海洋生物生产力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研究对海洋环境评价、海洋生物生产力的估算、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刺参池塘初级生产力的周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养水机池塘不同水层初级生产力及其相关参数的研究,分析养水机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水质调控方式池塘,初级生产力年均值、P/R值均以养水机池塘最高,微孔曝气池塘次之,自然纳潮池塘最低。养水机池塘、微孔曝气池塘、自然纳潮池塘的初级生产力年均值分别为(6.22±0.54)、(5.37±0.60)、(4.69±0.53) gO_2/(m~2·d)。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养水机池塘30~50 cm水层和50~100cm水层初级生产力差异不显著,而微孔曝气池塘和自然纳潮池塘这两水层之间初级生产力差异显著,且养水机池塘50~100 cm的水层初级生产力显著高于微孔曝气和自然纳潮池塘。研究表明,养水机能显著提高刺参池塘50 cm以下水层的初级生产力,缩小上层和下层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池塘水体总初级生产力,为刺参饵料和池塘物质快速循环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初级生产力的不同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级生产力 (primaryproductivity) ,即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制造有机物的速率。初级生产力包括总初级生产力 (grossprimaryproductivity)和初级生产力 (netprimaryproductivity)。前者是指自养生物生产的有机总碳量 ;后者是总初级生产力扣除自养生物在测定阶段中呼吸消耗掉的量 (沈国英 ,施并章 ,1996 )。初级生产力是食物链的基础环节 ,是反映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的基本参数 ,对于水域生态系统而言 ,它不仅决定该系统的溶氧状况 ,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它生物和…  相似文献   

5.
不同单养和混养海水实验围隔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岩 《水产学报》1999,23(2):138-143
1995年和1996年夏秋季进行的围隔实验表明投饵养殖时浮游植物毛初级生产力较低,水呼吸相对较高,多数围隔中毛初级生产力/水呼吸〈1,其中混养中国对虾和台湾红罗非鱼的围隔中毛初级生产力较高,而混养中国对虾,台湾红罗非鱼和菲律宾蛤仔的围隔中毛初级生产力最低;在投饵基础上酌情施肥后围隔毛初级生产力同于投饵养殖时,毛初级生产力/水呼吸〉1,但单养中国对虾,对虾与罗非鱼混养和对虾与海湾扇贝或缢蛏混养的围隔  相似文献   

6.
叶绿素α法估算隆林网箱养殖区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按季度对天生桥水库隆林库区3个采样点进行了叶绿素监测和初级生产力的估算。并测定了各季节的氮磷比。结果表明,天生桥水库隆林库区初级生产力变动规律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眷夏两季磷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秋冬两季氮转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3种养殖模式中,投饵网箱和生态网箱混合养殖区初级生产力最高,其次为投饵养殖区。生态网箱养殖区初级生产力最低。  相似文献   

7.
云龙湖水库的理化特性和初级生产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总结分析1998年云龙湖水库水体理化指标和初级生产力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标准,综合评价了云龙湖水库的水质和初级生产力状况。从总氮、总磷、初级生产力等指标判定,该水库为富营养型水库。  相似文献   

8.
黑潮入侵对南海东北部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潮流经菲律宾东岸时部分水体经吕宋海峡入侵南海东北部。冬季黑潮入侵会明显提高南海东北部的初级生产力,阐明黑潮入侵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将为分析渔业生产力和渔场渔汛提供重要基础。该研究利用1997年~2014年的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黑潮入侵明显提升南海北部外海的初级生产力,其影响范围可达南海北部外海面积的一半;1997年以来,南海东北部初级生产力均呈现冬季高而夏季低的特点,并未出现异常年份;1997年和1998年受强厄尔尼诺影响,南海东北部初级生产力明显低于常年,除此之外,1999年以来该海域冬季和全年的初级生产力呈显著下降趋势。该研究还根据初级生产力和表层海流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判断各年冬季黑潮入侵的主要路径类型。1997年以来的17个冬季,黑潮流套、黑潮南海分支和黑潮跨越吕宋海峡等3种路径均曾出现,以南海分支路径为主,但统计检验表明冬季黑潮以不同路径入侵,南海东北部的初级生产力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彭云辉 《水产学报》2001,25(2):161-165
根据1992-1993年、1994-1995年和1998年的现场调查,对核电站邻近海域初级生产力及潜在渔业资源在核电站运转前和运转后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讨论了各环境因素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核电站运转后,该海域的浮游植物总量、初级生产力及其年生产量均有显著增加,影响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子:核电站运转前是水温,运转后为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0月,对柳江河红花电站库区的初级生产力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花电站建成后,其初级生产力与建站前相比有大幅度增加,并由原来的贫营养型转化为中营养型水体。本文对该库区初级生产力的分布与年度变化、营养类型、供饵能力、鲢鳙鱼产力及增殖放养量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