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探讨小花棘豆中毒对雄性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α-甘露糖苷酶(AMA)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机理。将14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将小花棘豆全草粉碎后,按Ⅰ组添加15%(含苦马豆素30 mg/kg)、Ⅱ组添加30%(含苦马豆素60 mg/kg)、Ⅲ组添加45%(含苦马豆素90 mg/kg)的比例制作混合饲料,饲喂至典型中毒症状出现为止。攻毒后每7 d每组随机采集4只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和睾丸,检测其AMA活性及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及对照组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AMA1)和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AMA2)均有表达,但各试验组表达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Ⅰ组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AMA1及AMA2的表达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Ⅱ组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AMA1以及试验Ⅲ组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AMA1、AMA2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而且随着试验的进行抑制效果愈加明显。结果表明,小花棘豆中毒可影响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AMA的活性及其基因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2.
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对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种植性肝癌(H22)实体瘤动物模型,并给荷瘤小鼠灌胃含有苦马豆素(swainsonine, SW)且剂量分别为2.7 mg/(kg·d)和16.2 mg/(kg·d)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稀释液,于灌药后16 d剖检荷瘤动物并取肿瘤组织与肝组织制作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该次级代谢产物能抑制种植性实体瘤(H22)的生长和转移。因此,该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肿瘤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冷浸法以体积分数 75%乙醇提取五脉地椒得浸膏, 依次用石油醚、 氯仿、 乙酸乙酯、 正丁醇萃取, 减压浓缩得到 5 种粗提物组分, 测定 5 种萃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 黄瓜枯萎病菌、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葡萄轮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抑菌试验 (生长速率法) 结果表明, 石油醚、 氯仿、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水萃取物的抑菌作用不明显; 在质量浓度 10 mg/mL 下, 氯仿、 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 4 种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 60%以上, 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可达 100%。  相似文献   

4.
五脉地椒粗提物对果蔬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冷浸法以体积分数75%的乙醇提取五脉地椒浸膏,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减压浓缩得到5种粗提物组分,测定5种萃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和葡萄轮斑病菌的抑制作用。抑菌试验(生长速率法)结果表明,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菌丝的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水萃取物的抑菌作用不明显;在质量浓度10 mg/mL下,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4种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在60%以上,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采用带固相萃取净化功能的样品萃取瓶超声萃取烟草样品,样品萃取液用石墨化炭黑球固相萃取净化。然后以IonPacCS12A阳离子交换色谱柱(3 ′ 150 mm,5 μm)为固定相,30 mM甲基磺酸为流动相,淋洗液流速1.0 mL/min,K+、Na+、Mg2+、Ca2+、和NH4+ 5种阳离子在6.0 min内可达到完全分离。采用自主设计的样品萃取瓶,可不经样品转移就完成样品的萃取、净化和过滤。和常规方法相比,操作流程得到简化,效率大幅度提高,灵敏度和回收率高、精密度好。为基因编辑素材钾、钠、钙、镁和氨的快速测定提供了高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米小麦旱高粱”的特性及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生物碱系统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及梯度升华技术从小花棘豆干草粉中分离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为苦马豆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室测定,狼毒根在氯仿、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三种萃取物中,氯仿的萃取物对麦二叉蚜的触杀活性最高,为77.95%,其50mg/ml的浓度触杀活性最高,校正死亡率为95.00%。氯仿萃取物对甘蓝蚜的拒食活性最好,校正拒食率达到了87.85%。在氯仿萃取物的四个浓度中,(50mg/ml)的拒食活性最高,达到了91.84%,25mg/ml和16.67mg/ml的拒食率分别为87.04%和87.71%,12.5mg/ml的拒食活性仍然达到了84.82%。  相似文献   

8.
孟鹏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0):289-295
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柠檬苦素的工艺条件,为金柑籽中柠檬苦素的开发提供理化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夹带剂、夹带剂浓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和二氧化碳流量对柠檬苦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与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在萃取压力为33 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2.5 h的条件下,柠檬苦素提取率达3.98 g/kg。在最佳条件下得到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柠檬苦素提取的工业化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饲料中的炔雌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制定中国适用于饲料中炔雌醇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的标准方法。本研究通过添加回收方法,以三大类饲料基质(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的代表样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HPLC法测定饲料中炔雌醇的方法,即以乙腈-0.025%磷酸(1:1,v/v)组成混合提取液,超声辅助提取,经液液萃取和C18固相萃取净化后,以反相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0.05~5 mg/L,线性相关系数0.9992;检出限浓度0.04 mg/kg(添加剂预混料为0.06 mg/kg),定量限浓度0.1 mg/kg(添加剂预混料为0.2 mg/kg);配合饲料在0.05、0.25、0.5 m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分别为83%~87%和5.9%~7.0%;三大类饲料平均回收率在81%-86%,相对标准偏差(RSDs)实验室内为3.3%~9.6%,实验室间为5.7%~6.6%。该方法操作简单、环保、灵敏,适用于各类饲料样品中炔雌醇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方法,针对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粮食中的铅含量结合实际作了探索,对其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得出铅含量为0.166 mg/kg的粮食样品扩展不确定度为0.000338 mg/kg.该方法测定粮食中铅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标准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11.
提取方法对库尔勒香梨果实表皮蜡质提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三氯甲烷和正己烷为提取剂,采用常温法、加热法和常温加热组合法提取香梨果实表皮蜡质,探讨香梨果皮蜡质的提取方法,为研究香梨果皮蜡质结构及成分提供基础。结果表明:以三氯甲烷为提取剂的效果明显优于正己烷,采取常温结合加热法提取表皮蜡质的含量最高,常温法提取的蜡质含量最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采用常温加热结合法,以三氯甲烷作溶剂可充分提取香梨表皮蜡质,而正己烷提取果实表皮呈不明显网状结构,仍有晶体残留;采用加热法,以三氯甲烷提取香梨果实表皮蜡质后,表皮蜡质有小部分残留,而正己烷提取后残留晶体较三氯甲烷提取后多,有不规则的小粒状晶体残存;用常温法则两种溶剂均不能将香梨表皮蜡质提取干净。综合提取蜡质含量和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三氯甲烷为溶剂、采用常温加热结合法是有效且易行的提取库尔勒香梨表皮蜡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桂皮精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比较不同溶剂提取桂皮精油成分的差异性,研究确定了石油醚、正己烷、三氯甲烷3种溶剂提取桂皮精油的最佳条件,并对提取的桂皮精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三氯甲烷为提取溶剂,桂皮和三氯甲烷的比例为1:15(W/V),提取时间60 min,提取3次;3种溶剂提取桂皮精油的化学成分在种类和相对百分含量上呈现差异,但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施肥对甜菜生长季节黑土氮形态动态变化规律,采用不同施肥处理研究甜菜生长季(5—9 月)东北黑土0~90 cm无机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和有机氮各组分(酸解总氮、氨态氮、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态氮及非酸解态氮)时空动态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在甜菜生育前期(5—7 月)对铵态氮和硝态氮时空变化有显著影响。土壤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50 cm 且含量高于铵态氮,相比无肥有作物对照(CK2),施氮肥处理在甜菜幼苗期增加了土壤0~30 cm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同时增加块根糖分增长期(7 月)土壤0~70 cm硝态氮的消耗。与不施氮相比,施氮肥可以增加0~30 cm土壤酸解总氮、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土壤酸解总氮、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在0~90 cm呈明显递减的空间梯度变化,但施氮肥处理可以平衡0~50 cm土壤氨基酸含量;土壤氨态氮随着甜菜生育时期进行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土壤氨基糖态氮含量时空变化不显著;土壤未知态氮含量随时间变化与氨态氮、氨基糖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变化趋势相反;施氮肥处理(N120)和无作物对照(CK1)土壤非酸解态氮在甜菜生长后期(7—9 月)均出现深层残留。有机氮各组分含量(除氨基糖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外)随甜菜生育进程遵循三次曲线方程的分布规律;甜菜生长过程中,土壤酸解有机氮组分中的氨态氮和氨基酸态氮为无机氮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4.
适于SSR分析的大豆干种子中DNA快速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寻大豆干种子中的DNA快速提取方法,以2个大豆品种的干种子为材料,在SDS提取液中加入蛋白酶K、NP-40、Tween-20情况下,并减少氯仿/异戊醇的抽提次数,研究对提取DNA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DS提取液中加入3种试剂后,即使使用氯仿/异戊醇抽提1次,其DNA的OD260/OD280值也在1.8~2.0之间,能够满足SSR扩增模板的需求。说明此方法既可获得较高纯度的DNA,又可大大缩短大豆干种子中的DNA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无梗五加果多糖最佳脱蛋白工艺,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酶法和三氯乙酸(TCA)-Sevag 2种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将无梗五加粗多糖液调至pH值6.5,采用质量浓度4%的木瓜蛋白酶40℃下酶解2 h,5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加入其等体积TCA-Sevag (1:1,v/v)试剂脱蛋白处理4次,其中Sevag试剂中氯仿:正丁醇=5:1(v/v),脱蛋白率为95.6%,多糖损失率为21.5%。酶法联合三氯乙酸(TCA)-Sevag脱除蛋白法是一种适合无梗五加果多糖的较高效的除蛋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并比较斜生褐孔菌发酵产物和菌核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斜生褐孔菌发酵菌丝体和发酵液以及菌核中的有效成分,采用打孔法比较三个提取物中共10个组分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斜生褐孔菌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制作用,且乙酸乙酯组分和正丁醇组分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水提取组分均无抑菌活性;斜生褐孔菌发酵菌丝体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与菌核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相当。该实验结果为更好的开发斜生褐孔菌发酵产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普洱茶(熟茶)降血脂效果及有效部位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普洱茶(熟茶)降血脂的功效并寻找其降血脂的有效部位。采用脂代谢紊乱模型——预防性给受试物法,选用系统溶媒(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对普洱茶(熟茶)的水提物进行分层萃取,观察普洱茶(熟茶)茶汤和各提取物对高脂饮食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初步明确普洱茶(熟茶)降血脂的有效活性部位。试验结果表明:普洱茶(熟茶)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普洱茶降血脂的有效部位是乙酸乙酯萃取层。  相似文献   

18.
用乙醇和氯仿从骆驼蓬生长期的地上部分,提取出的醇溶物,脂溶物及水溶物,分别对小麦、玉米进行浸泡处理后,以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植物生长量为指标,测定各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结果是:凡经处理的作物种子,其幼苗的生长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小麦的生长率是醇溶物和水溶物处理最为显著,前者可使根系的生长率达91.03%,叶片达23.02%。后者可使根系生长率达68.99%,叶片达17.04%;而玉米的生长率是脂溶物和醇溶物处理最为显著,前者根系的生长率达35.36%,叶片达28.48%,后者根系达27.94%,叶片达30.88%。 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是与处理液的化学性质,浓度以及萌发的时间相关,醇溶物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比水溶物和脂溶物强;低浓度的脂溶物和水溶物对种子萌发不显示抑制作用,高浓度的各提取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随萌发时间的延长,即不再表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