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富硒饲用谷子种植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种植要求、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刈割、运输和贮藏以及台账管理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旨在提供富硒饲用谷子种植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根据多年的试验数据,编制了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和刈割收获等技术要求,可为河北省地区农牧民提供饲用甜高粱大田生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刈割收获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旨在提供饲用甜高粱种植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饲用甜高粱种植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刈割收获、运输和贮藏以及台账管理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旨在提供无公害饲用甜高粱种植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根据多年试验数据,从种植环境、生产资料、储存条件、播前准备、播种要求、田间管理以及刈割、运输和贮藏等方面总结了无公害饲用谷子种植技术,可为无公害饲用谷子生产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饲用谷子种子清选加工的技术要求、程序控制、种子检验、种子质量、工作记录(台账管理)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旨在提供饲草谷种清选加工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研究饲用谷子种子清选加工的技术要求、程序控制、种子检验、种子质量、工作记录(台账管理)等技术要求,明确了该技术规程的具体措施与技术指标,旨在提供饲草谷种清选加工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佳县实施山旱地谷子全程机械化渗水地膜栽培技术,经过三年示范,总结形成了谷子生产一整套省工、省力、低成本、抗旱保墒、保全苗、减轻杂草为害的技术规程等模式,改变了谷子的传统种植方法,实现了山旱地谷子高产稳产增收。结果表明示范区较传统种植方法省工80%,增产167.1%。  相似文献   

9.
平阴县近几年畜牧业发展较快,绿色饲用玉米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为促进该产业的发展,我们总结了绿色饲用玉米种植技术规程,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0.
黑龙港地区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从生育期和草产量上对12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了筛选,研究了3个优良谷子品种在3个播期条件下的谷草产量和籽粒产量效益,而后对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的小黑麦品种和谷子品种进行了组装,并分析了该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简化栽培谷子品种懒谷3号产量较高,且管理简单,便于推广应用,是该种植模式的首选谷子品种;饲用小黑麦品种NTH1048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较高,适合作为饲用型小黑麦种植。采用懒谷3号+NTH1048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节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黍子新品种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黍子品种老化,种植密度偏稀,产量水平很低。引进4个黍子新品种,在北京市延庆地区进行示范栽培,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产量高、品质优,适口性好,抗倒伏、抗旱能力强的品种,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指导。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引种试验的4个黍子品种,以红黍子和白黍子产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谷子机械化精少量种植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谷子种植水平,加快杂粮产业发展,根据沁县谷子生产示范区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机械化作业技术条件,对谷子机械化精少量种植工艺和各作业环节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提供了适合本地区的机械化种植方案。经过两年推广实践,种植工艺取得良好示范效果,显著提高谷子生产能力,为谷子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膜覆盖机械化谷子种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效率, 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劳动人民的种植成本因此晋西北地区的农民已经把地膜化覆盖谷子种植 技术应用到了农作物种植上。笔者在这里对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与之前的传统谷子种植技术是有一定区别的,机械化地膜覆盖谷 子种植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谷子种植技术的弊端,提高了谷子种植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山西中部东山旱作区多作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经过试验与示范,探索出多种适宜山西中部旱作类型区的多作高效种植模式,即粮经结合型的谷豆覆膜条带模式、(鲜食)玉米套种蔬菜模式;纯经型的甘蓝套种苤蓝模式、覆膜番茄套作萝卜模式;经饲结合型的饲草作物套种大豆、饲草作物套种马铃薯模式、饲草作物套种西葫芦模式。重点介绍了几种成型模式的种植方式、经济效益及关键栽培技术。部分模式表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优势明显,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大力建设饲草料产业体系的背景下,对我国西南地区通过牧草产业发挥水热资源禀赋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黑麦草是我国西南地区种植量最大、种植面积最广的牧草。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对2011-2014年我国西南地区72户农户黑麦草的种植技术效率和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农户种植黑麦草的技术效率不断上升,2014年黑麦草种植技术效率在0.8~0.9的农户占47.22%,技术效率在0.9以上的农户占44.44%。黑麦草种植技术效率在不同区域差别较大,在奶业发达的优势区域,技术效率较高;而在奶业发展缓慢的地区,技术效率较低。黑麦草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到了53.78%。因此,国家政策应该进一步支持和鼓励黑麦草生产技术的创新,政府应该着力加大促进黑麦草贮藏和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支持种养一体化,加大黑麦草经济价值通过家畜家禽高效转化途径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确定谷子合理的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采用小区试验、方差分析和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密度与谷子植株性状及产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种植密度对谷子的性状及产量均有明显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谷子植株的株高降低、穗长变短、茎粗变小、全重、穗重、穗粒重都有减少的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适宜种植密度为2.2万株/亩~2.8万株/亩。通过SPSS曲线回归得出二次曲线模型y=b0+b1x+b2x2为描述春谷早熟区谷子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的最优模型,本试验大同29号的方程式为y=102.751+286.622x-54.48x2,计算得出理论最适密度为2.6305万株/亩,与实测值相吻合。[结论]本试验得出了春谷区谷子密度预测模型,该模型适应于春谷早熟区常规种种植密度、产量的预测,但是否适宜全国不同生态条件的所有谷子品种的预测,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衡饲1号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农家种大三变丑为母本、以冀谷31为父本,根据生物遗传规律和亲本优缺点互补的原则,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粮饲兼用型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籽粒高产、抗病性强、活秆成熟、适宜青贮、粮饲多用等突出优点,生物产量达到14 248 kg/hm2,其中籽粒产量达到5 080 kg/hm2;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华北夏谷区夏播或晚春播种植,生产中可与其他作物如小麦、油葵、绿豆、饲用黑麦组成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促进水温土等资源匮乏的冀西北寒旱区作物生产对水分、养分的合理与均衡利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方法】采用交叉式种植方法,在草甸栗钙土和砂质栗土农田,分别设计了包括5个主栽作物的全部组合的轮作与连作田区试验,年际间进行重复,研究区域主栽作物轮作倒茬的产量效果。【结果】在草甸栗钙土农田,与连作相比,不同前茬马铃薯、甜菜、莜麦的产量分别提高了58%—94%、28%—53%和16%—70%;蚕豆与连作相比,除甜菜茬减产外,其他茬口较连作增产4%—43%;马铃薯、蚕豆茬玉米较连作分别增产12%、5%,甜菜、莜麦茬玉米产量仅为连作的81%、93%。在砂质栗钙土农田,不同前茬马铃薯、甜菜的产量分别较连作提高了5%—36%、13%—36%;甜菜茬谷子表现减产,其他茬口的谷子较连作提高了5%—30%;谷子茬莜麦减产,其他茬口莜麦较连作提高了9%—15%;马铃薯、莜麦茬亚麻较连作增产5%、8%,谷子、甜菜茬亚麻产量为连作的94%、99%。【结论】草甸栗钙土田马铃薯→莜麦、马铃薯→甜菜呈现互利轮作,玉米茬马铃薯、莜麦茬甜菜、蚕豆茬甜菜、玉米茬甜菜和蚕豆茬马铃薯表现偏利轮作;砂质栗钙土田莜麦茬马铃薯、马铃薯茬甜菜2种方式表现偏利轮作,可资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施氮量和密度对糜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糜子是一种耐旱性作物,增施氮肥是糜子增产的主要方式,且合理密植有利于糜子制造更多的有机质。通过测定糜子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面积等农学参数,研究4个氮肥水平和3个密度处理下对糜子产量的影响,以探索糜子最适播种密度和追施氮肥量。结果表明,密度90万株/hm2在追加纯氮90 kg/hm2时产量达最大值;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以密度120万株/hm2、追加纯氮90 kg/hm2的处理下呈现最高值。9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及追施氮肥90 kg/hm2能有效提高糜子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域开发程度低、种植结构单一,影响土地生产力的问题,通过优化盐碱地粮经饲作物种植结构,采取作物种植与盐碱地生物改良相结合、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粮经饲作物提质增效绿色种植模式研究,完善不同盐碱胁迫类型,不同地力条件下粮经饲作物种植制度,推广应用适宜不同盐渍化程度下用养结合、多元化高效种植模式,构建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结构并合理布局,实现用地养地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推动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