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建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91-11493
[目的]研究不同片烟醇化方法和储存条件对片烟醇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自然醇化和人工醇化片烟样品取样分析,对片烟外观质量和吸食品质进行鉴定,分析影响片烟醇化的主要条件以及国内片烟养护工作的现状和趋势。[结果]研究得出,2012年10月人工醇化的片烟样品颜色分值最高,2012年7月人工醇化的片烟样品吸食品质鉴定总分值最高。同时,对当前片烟醇化养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结论]研究可为我国片烟醇化和储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烟草行业每年片烟原料库存资产价值巨大,贮存醇化周期长,在贮存期间主要是以人工测量库房环境温湿度的方式进行养护,效率低下,且片烟醇化质量管控得不到保证,每年发生霉变、虫蛀等质量问题较为普遍,多数卷烟厂片烟仓储损耗率在1%左右,造成片烟资产不必要的损耗。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LoRa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集成分析、平台系统功能模块开发等研究应用,构建基于LoRa物联网技术片烟智能养护系统,提高了片烟醇化质量管控水平,促进烟草行业“提质、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当前烟草行业中片烟贮存期间醇化质量管控效率低、片烟仓储损耗等问题,本文通过LoRa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集成分析、平台系统功能模块开发等的研究应用,构建了基于LoRa物联网技术的片烟智能养护系统。该系统提高了片烟醇化质量管控水平,促进了烟草行业提质、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气调贮存法在仓储过程中片烟最佳品质状态的持续保持和醇化时间的有效调控,选取自然醇化1 a的片烟样品,采用气调贮存与自然醇化的方法,对其醇化过程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醇化过程中,自然醇化处理的片烟外观颜色发深,褐变,并伴随有出油现象,而气调贮存处理的片烟色度均匀,饱满度较好,开垛后3个月与自然醇化接近或相同。自然醇化与气调贮存的片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逐渐降低,但气调贮存的片烟两糖比高于自然醇化处理;总氮和烟碱含量下降趋势较平缓,气调贮存的片烟氮碱比更接近1,化学成分协调性更优。醇化6~12个月,自然醇化处理的片烟感官质量高于气调贮存处理;但醇化第18个月后,气调贮存处理的片烟感官质量高于自然醇化处理,且气调贮存处理片烟的最佳感官质量较自然醇化处理提高0.5~1.5分;此外,气调贮存较自然醇化使片烟保持最佳醇化质量的时间延长6个月。综上,气调贮存法可通过调节环境气体组分的方式,影响片烟醇化质量,延长片烟最佳品质状态保持期,实现片烟品质控制。  相似文献   

5.
气调贮存技术对片烟醇化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气调贮存法在仓储过程中片烟最佳品质状态的持续保持和醇化时间的有效调控,选取自然醇化1 a的片烟样品,采用气调贮存与自然醇化的方法,对其醇化过程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醇化过程中,自然醇化处理的片烟外观颜色发深,褐变,并伴随有出油现象,而气调贮存处理的片烟色度均匀,饱满度较好,开垛后3个月与自然醇化接近或相同。自然醇化与气调贮存的片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均逐渐降低,但气调贮存的片烟两糖比高于自然醇化处理;总氮和烟碱含量下降趋势较平缓,气调贮存的片烟氮碱比更接近1,化学成分协调性更优。醇化6~12个月,自然醇化处理的片烟感官质量高于气调贮存处理;但醇化第18个月后,气调贮存处理的片烟感官质量高于自然醇化处理,且气调贮存处理片烟的最佳感官质量较自然醇化处理提高0.5~1.5分;此外,气调贮存较自然醇化使片烟保持最佳醇化质量的时间延长6个月。综上,气调贮存法可通过调节环境气体组分的方式,影响片烟醇化质量,延长片烟最佳品质状态保持期,实现片烟品质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不同类型片烟在充氮气调时不同氧浓度条件下醇化品质的差异,为密封气调醇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种香型(中间香型,贵州遵义C2F;浓香型,湖南郴州C2F;清香型,四川会理C2F)片烟为试验对象,采用3种氧浓度(21%、6%~8%和2%)密封养护方式醇化,分析20个月醇化过程中片烟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和化学...  相似文献   

7.
刘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6,(7):1739-1743
为探索片烟在低排放机械调控法养护下的最佳醇化期,研究了低排放机械调控法对不同等级烟叶的醇化效果。结果表明,低排放机械调控法养护醇化的烟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评价均优于常规自然养护,更有利于烟叶化学品质的转化和烟叶内含物的醇化;低排放机械调控法后期充氮气能抑制烟叶过度醇化,相对延长烟叶最佳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纸箱包装片烟无内衬塑料袋贮存技术在卷烟原料仓贮规模化应用的适用性,选取4个产区6个等级烟叶采取无内衬袋和有内衬袋对比贮存,测定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经过18个月的存贮,与有内衬袋贮存的片烟相比,无内衬袋贮存片烟外观颜色变化较轻,化学成分更协调,感官质量较好,可为提升片烟醇化养护质量、优选仓贮醇化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醇化方式的片烟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以3个等级的片烟为材料,采用气调醇化和自然醇化2种方式进行仓储养护,以初始样为对照,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对2种醇化方式的片烟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醇化3年后,2种醇化方式片烟中细菌的多样性水平降低,且气调醇化法低于自然醇化法;据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2种醇化方式的样品能明显地区分开来;甲基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占比在醇化过程中呈下降之势,在2种醇化方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盐单胞菌属占比呈上升之势,且气调醇化显著高于自然醇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提高烟叶的醇化质量以及实现卷烟原料的可用性。【方法】对贵州中烟6个原料基地上中2个部位片烟的总糖、还原糖、烟碱和糖碱比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1)片烟醇化过程中,3个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表现为下降,变化速度最快的醇化时期是醇化6~12个月。此时正好处于仓贮环境温度上升的阶段,全年月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的醇化库可加速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的降解和转化。(2)不同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总糖和还原糖下降幅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兴义库的清香型和中间香型片烟总糖和还原糖下降幅度大于贵阳库和贵定库片烟,但3个醇化库的浓香型片烟降幅差异均不显著。(3)片烟醇化过程中,3个醇化库不同香型片烟总生物碱含量变化微弱,糖碱比的变化规律与总糖同步。【结论】全年月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的醇化库能加速改善烟叶内在品质,缩短烟叶的自然醇化时间。  相似文献   

11.
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质量安全是目前备受瞩目的热点问题,可追溯系统能够帮助消费者、政府、食品供应者在市场交易中获取足够的商品信息,从而改善市场中信息传递效率低和消费者"逆向选择"的状况,缓解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消费者对企业和政府存在的担忧和不信任问题。从可追溯系统的内涵和记录形式、可追溯系统中消费者、供应者和政府行为以及可追溯系统的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中的不足,指出今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醇化过程中晒黄烟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向红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39-1341
研究了自然醇化过程中晒黄烟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对醇化过程中的晒黄烟进行了感官评吸,为晒黄烟合理醇化和使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在自然醇化过程中晒黄烟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晒黄烟在自然醇化过程中总氮、淀粉含量略有下降;烟碱、总挥发碱含量均有大幅度地下降;总糖含量表现为前期下降、后期趋稳且稍有上升。自然醇化过程中晒黄烟感官质量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上部烟在30个月时达到最佳,中部烟在25个月时达到最佳,下部烟在20个月时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烟叶仓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探索烟叶仓储管理技术,提高烟叶醇化质量,通过对烟叶在贮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烟叶仓储管理技术的一些对策,即加强烟叶的贮存管理、严格制订与实施烟叶采购计划、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加强烟叶储存养护的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产地、等级、部位、醇化时间对烟叶木质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河南地区98个烟叶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氢氧化钠/尿素-稀硫酸法测定其木质素含量,研究产地、等级、部位和醇化时间对烟叶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烟叶等级的升高(烟叶部位由上到下),总木质素含量呈增加趋势;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总木质素含量呈缓慢增加趋势;产地、等级、部位对烟叶木质素含量影响较大,而醇化时间对烟叶木质素含量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利用烟叶、改善烟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的农产品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方法]运用已有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研究成果,基于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国际通用编码技术等信息技术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构建与开发.[结果]针对我国农产品生产空间分散、规模化经营程度低、规范化生产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我国农产品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包括系统设计、运行思路及系统应用等模块.[结论]该系统在充分研究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跟踪和控制等方面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依据网络信息系统设计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质量跟踪和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决策,有效地加强了对农产品的监管,增强了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的信心,同时也为企业与政府的监督管理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6.
王雪  马铁民  谢秋菊  刘金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318-5319,5341
[目的]提高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流通过程中的管理和质量追溯能力.[方法]通过结合物联网、二维码及溯源等技术,构建基于物联网的畜产品溯源系统.[结果]该系统为养殖户和管理者提供畜产品在栏内的管理及在流通中的管理和查询,并能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溯源信息.[结论]该系统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可以成为养殖户、质量监督部门及消费者的信息平台,还可以促进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升畜产品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农产品生产基地分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网络不能保证一直畅通的农业企业能及时采集并分析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和生产数据,以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以及企业生产管理效率为研究目标,根据农产品生产与追溯管理特点设计开发了基于混合架构的农产品生产追溯管理系统。系统提供了生产管理与追溯管理信息采集、录入、管理、统计分析和生成报表等功能,为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追溯管理以及生产管理的充分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系统架构上的探索。结合国内外农产品追溯发展情况,分析了基于混合架构的生产追溯管理系统在农产品生产管理与追溯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及其功能,以北京金星鸭业作为国内农企的典型代表,针对农企的生产追溯管理特点设计北京金星鸭业生产追溯管理系统并开展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明显提高了农企的生产管理和追溯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刘小兰  张悟移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748-1751,1757
在总结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可追溯系统的实施现状,依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和收益成本理论,分析消费者和蔬菜生产经营者行为,提出我国批发商主导型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内在激励作用,采用发挥市场能动性为主,政府监管推动为辅的建设思路。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批发商主导型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并提出其建设路径,为政府进行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建立农产品安全溯源机制,促进国产基础软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果蔬、畜禽等农产品的流通特点,设计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溯源查询业务构件库,并将农产品溯源编码与生产流通环节的关键信息有机结合,基于国产基础软件提供的支撑运行环境,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系统。[结果]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建立了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交互和综合管理平台。[结论]通过示范应用,有效可靠地实现了对农产品流通全程质量监管和信息溯源,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Data management in food supply chains to facilitate product traceability has gained importance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lational database model to facilitate internal traceability at a grain elevator, which is one of the first nodes in a food supply chain. This approach for modeling traceability information in bulk food supply chains has not been studied in past. At an elevator, grain lots (inbound deliveries) are blended to meet buyer specifications, and individual lot identity is not maintained. As a result, an outbound shipment to a customer likely contains grain from many different sources. In a food safety related emergency, tracing the source of a problem or tracking other affected shipments would be nearly impossible. An efficient internal data management system could mitigate these problems by recording all grain lot transformations/activities, including movement, aggregation, segregation, and destruction as well as supplier and customer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a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is proposed that stores all necessary information, including product and quality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grain lots in order to enable product traceability. The system can be queried to retriev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incoming, internal and outgoing lots and to retrieve information that connects the individual incoming grain lots to an outgoing shipment. Furthermore, this system can be used both to trace back to the source of a given lot and to track information about previously shipped lots forward. In addition to traceability application, the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is databas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dataset for many applications including mass flow optimization, resourc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grain eleva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