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合理套养 野杂鱼较多的成鱼塘每公顷可放养鳜鱼300~600尾;放养罗非鱼、鲤鱼、鲫鱼较多的成鱼塘.每公顷放养750~1000尾;罗非鱼繁殖过多的池塘.每公顷可放1500尾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混养鳜鱼的池塘中不宜再放养鲢鳙等夏花.否则鳜鱼会吞食小规格家鱼种.以饲养鳜鱼为主的池塘每公顷可放至12000尾.放养12~18厘米规格的鳜鱼种,每公顷可放养5250~7500尾.当年收盖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情报》1975,(6):7-9,6
大规格鱼种是保障鱼类安全越冬和来年养殖商品鱼的物质基础,两年来,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培育大规格鱼种,均取得了较好效果。1973年培育鱼种304万尾,亩产12,666尾。1974年又利用240亩池塘(包括60亩越冬池和4.8亩鲤鱼产卵池在内)生产出鱼种320万尾,平均亩产13,333尾,其中合格鱼种达到70%,为9,320尾(草鱼有90%达到3寸以上,并有多数草、鲢、鳙鱼种达4寸以上;鲤鱼43%达到2.5寸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探索鱼种池高产,高效益的生产途径,1988年任丘市鱼种场利甲1.2亩小鱼池、进行了一年四次放鱼,四次收获的试验,结果是总产鲤鱼、草鱼夏花62万尾。亩产51.7万尾,平均规格2.4厘米:总产鲤鱼、草鱼、鲢鱼鱼种667.8公斤,亩产556.5公斤,平均规格30.2克。  相似文献   

4.
2005年网箱培育长吻能冬片鱼种,应用5m×5m×3.5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3~4cm/尾的长吻鲍夏花鱼种,放养密度56~79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6%的配合饲料,经7个月养殖,长吻鲍鱼种平均规格达165g/尾,成活率82.5%,单产9kg/m^2,饲料系数1.26,投入产出比1:2.04;2006年网箱养殖长吻脆商品鱼,应用5m×5m×4.5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133g/尾左右的长吻能冬片鱼种,放养密度32~5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3%的配合饲料,经6个半月时间的养殖期,养成个体规格在0.5kg/尾以上的长吻娩商品鱼比例达86%以上,成活率82.6%~87.0%,饲料系数1.38,单产22.83~26.24kg/m^2,投入产出比1:1.59。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合江林业科学研究所于2011年引进优质的俄罗斯鲤鱼夏花,经过2年的林区金坑养殖对比试验,旨在探索山区金坑养殖俄罗斯鲤的可行性,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鱼种来源:俄罗斯鲤鱼种2011年5月中旬从天津宝坻区鱼种场购进,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为3000尾/千克。套养的花白鲢为佳木斯四丰山鱼种场购进,白鲢规格为400尾/千克、花鲢规格为300尾/千克。  相似文献   

6.
为亍解决在桂北地区养殖尼罗罗非鱼所需的大规格鱼种,根据尼罗罗非鱼起捕率低的特点,1983年5月15日我们从南宁运回4朝鱼苗15万尾,先后用9只网箱在水色绿豆青色(透明度30厘米)的肥水塘里进行培育。一星期筛选一次,9朝以上的即进入成鱼箱或销售给群众。这批鱼6月17日筛选完,共获九朝鱼种12.1万尾。成活率达80%,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光合细菌应用于鲤鱼种运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室运输鲤鱼鱼种试验(l)试验时间与地点:第一次为1991年7月7日一7月10日,第二次为1992年5月25日一5月28日。地点是本所鱼类生态学实验室。幢)试验用鱼种来源与方法:试验用鱼鱼种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松蒲试验场提供,选用一龄健康鲤鱼鱼种,规格为明一859/尾。用1‘、2’、3‘三个水槽进行模拟运输试验,每个水槽分别装相同质量水100升,均用气泵冲氧和保持同一温度c广槽为对照组放鲤鱼鱼种skg;2’槽为试验组放入经浓缩的1x旷’个/ml游离光合细菌液0.5升,再放skg鲤鱼鱼种;3’槽为试验组放入Zkg固定化光合…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胡子鲶的养殖生产中,投放苗种规格普遍偏小,一般都为25~3厘米左右,故成活率只有30%~50%,而投放6~8厘米的鱼种成活率则可达75%~90%。因此,鱼种培育工作在胡子鲶养殖生产中显得很重要。笔者采用网箱培育的方法,投放2.5~3厘米的鱼种,培育7~10天,平均规格达6厘米,最大规格达9厘米,成活率85%~90%,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介绍如下:1.地点选择:培育苗种地点直选择水质清新、饵料丰富的池塘、河道或库没,但以池塘最好。池塘面积要求1~5亩,水深1~1.5米,水质肥沃,透明度25~30厘米。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9.
吴远耀 《内陆水产》1995,21(8):27-27
微网养殖鱼种暴发性鱼病及防治技术1994年3月30、日,慈利县柳林渔场微网养殖的鲤鱼种出现暴发性血病,鲤鱼种大批死亡;1994年4月20日至5月10日,慈利县罗非鱼场微网养殖的罗非鱼种出现大批量死亡现象,给养殖场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这两个场微网养...  相似文献   

10.
杜华 《河北渔业》2014,(6):38-39
<正>鲤鱼是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鱼类之一,2012年渔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鲤鱼产量为2 896 957t,占当年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0.95%。近年来鲤鱼价格持续低迷,鲤鱼养殖积极性受到了很大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很多养殖户通过投放大规格苗种(0.5kg/尾左右),配合"少放粗养"养殖方式以减少投入,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本文整理了辽北一鱼种场2012年鲤鱼养殖的生产记录,分析了主养鲤鱼和培育大规格鲤鱼苗种两种生产方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湖泊分隔水体、湖库拦汊以及湖库套养鳙鱼、鲢鱼夏花(6~8cm)和团头鲂夏花3~5cm)为大水面养殖渔业培育大规格鱼种的主要生产技术与方法。其中:湖泊分隔水体(杨坝荡)培育鳙鱼、鲢鱼、团头鲂鱼种平均规格分别为420g/尾、370g/尾、50g/尾,成活率分别为74.88%、71.25%、68.5%,单产为110.5kg/667m^2,投入产出比为1:1.87;湖库拦汊(枞阳口)培育鳙鱼、鲢鱼、团头鲂鱼种平均规格分别为410g/尾、350g/尾、50g/尾,成活率分别为75%、68.75%、65%,单产为106.7kg/667m^2,投入产出比为1:1.71;湖库套养(安东湖)培育鳙鱼、鲢鱼、团头鲂鱼种平均规格分别为300g/尾、250g/尾、35g/尾,成活率分别为42.5%、42.2%、40%,单产为27.95kg/667m^2,投入产出比为1:2.42。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7,(3):11-13
我场在搞好鱼种和养殖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试验网箱养鱼。在1975年试验网箱养鱼亩产5,951斤的基础上,1976年网箱养鱼又取得了进展,亩产达9,325斤,比1975年增产56.66%;比我县一般外荡养殖平均亩产提高近200信,第一次网箱养鳗也取得了成功,亩产达2,400斤,比池塘养鳗大幅度增产。网箱养鱼种亩产88,120尾,比我场几年来平均亩产一万尾左右,提高了近8倍。网箱养鱼的成功,为多快好省发展淡水渔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总结了在池塘中套放小体积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技术。2000年的试验示范表明,经过6~7个月左右的饲养,共收获大规格鱼种62180尾,其中鲤鱼种43610尾,成活率82.6%,草鱼种18570尾,成活率59.5%;平均饵料系数1.71,共获利2.4万元,投入产出比1:1.89。这种箱池式模式大大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淡水白鳄食性杂,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利用其生长优势,当年可养成食用全规格。在既不影响其它鱼种产直,又不增加饲料和劳力的情况下,每公顷全种池套养1500尾规格为5~8厘米的自给苗,可产商品鱼750公斤左右。按市场价20元/公斤计,扣除苗种成本3750元,每公顷可多增加效益11250元左右。主要技术措施有;(1)池塘准备:鱼种地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水质无污染,水深1.2~1.5米。放养鱼种前用生石灰好塘消毒。(2)苗种放养与饲养管理:鱼种按常规要求投放。5月中旬每公顷放入1500尾规格为5~8厘米的越冬白给苗。套养地的常规鱼种按…  相似文献   

15.
蒋尔友 《淡水渔业》2000,30(5):16-17
1993~ 1995年 ,我局承担了四川省计委下达的“水库网箱养名贵鱼类 (大口鲶 )试验”项目。现将我局承担的网箱养殖大口鲶技术关键介绍如下。1 放养准备选择水质清新 ,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库、河岔 ,养殖环境较为安静、水面宽阔、向阳、洪水影响小的地方进行网箱养殖。网箱的大小应根据所放鱼种的规格来确定。投放 1 2~ 1 4寸的鱼种 ,用网目为 0 5~ 0 8厘米的无节聚乙烯敞口网箱 ,规格 4× 4× 2m ;投放 3寸以上鱼种 ,用网目为 1 5~ 2 0厘米的有节聚乙烯敞口网箱 ,规格 4× 4× 2m ;投放 5寸鱼种 ,用网目为 3 0厘米的有节聚…  相似文献   

16.
从人类营养的观点来看,到20世纪初,罗非鱼已经盘踞于世界最重要鱼类之列.然而,由于本世纪人们已经非常强调鱼类养殖,现代化运输已经出现,对于人类来说,罗非鱼的价值甚至还更大,现在再也没有比罗非鱼更广泛地被人工养殖的鱼种.可能只有鲤鱼(Cyprenus carpia)例外.早在本世纪2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革传统的养殖方法,探索池塘密放集约精养鲤鱼高产高效益养殖技术,通县梨园乡高楼金鱼场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通县水产局帮助下,开展大面积精养鲤鱼高产试验。1987年11月中旬在5个鱼池(每个鱼池面积在10—13.5亩)总水面55.5亩,水深2—2.2米,放养一龄鲤鱼鱼种106110尾,重11170.7公斤,平均每亩放鲤鱼1912尾,重201.3公斤,平均尾重105克。  相似文献   

18.
在面积 0.67 hm2,水深 1. 5 m的池塘中投放体长为 3 cm的斑点叉尾鱼苗 9万尾,用干红虫饲养 188 d,共产大规格斑点叉尾鱼种 1 174 kg,平均规格 62尾/ kg,养殖成活率 87. 5%,每 667 m2获利 3 780元,投入产出比为 1∶ 1.87。  相似文献   

19.
陈德寿 《海洋与渔业》2009,(1):49-49,29
近期,茂名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和省内各罗非鱼主产区一样,罗非鱼收购价急跌,跌幅空前:规格500g/尾以上的罗非鱼塘头价由两个月前的5.1元/500g直线急跌至3.7~3.8元/500g,350/尾-500g/尾规格的罗非鱼塘头收购价由3.8~3.9元/500g急跌至2.9元/500g,鱼价跌破成本关口。  相似文献   

20.
株洲市渔场用网箱养罗非鱼已有五年,产量虽不低,折合亩产莫桑比克罗非鱼3万斤;尼罗罗非鱼为2万斤。但是,规格小,一般尾重只有1—2两,售价低,还不受消费者欢迎。后来,该场总结经验,改进措施,使尼罗罗非鱼的规格达到每尾4—8两,平均4.37两,折合亩产2.39万斤。饲养期81天。概括改进的经验有四条。一、放养入箱的鱼种规格大。采用秋孵经越冬的尼罗罗非鱼鱼种,每尾体重22~25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