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滦县贾官营村38岁的农民张爱山.凭着对农机化事业的钟爱.闯出了一条依靠农机发家致富的路子。现在他拥有新疆-2小麦联合收割机一台,东方红-804、东方红-MG700、约翰迪尔8202拖拉机各一台。各种配套机具14台.修理设备从车床到电气焊一应俱全.固定资产已达40万元.年农机总收入11万多元。除去各项费用开支,纯收入7万多元,成为当地依靠农机致富、深得农民信赖的农机大户。  相似文献   

2.
万禾林,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农民,在农机创业过程中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从1台手扶拖拉机开始,到2006年已拥有东方红半喂入联合收割机2台,运输型拖拉机1台,广联牌全喂入联合收割机1台、插秧机1台、排灌机械1台套,农机库房60多平方米,农机固定资产达49万多元.  相似文献   

3.
今年,农七师130团农机户投资1000万元用于农机新技术引进和拖拉机更新。10月3日,由该团场农机户个人投资380.38万元,购置的“铁牛”724型拖拉机16台,铁牛1204型拖拉机10台和东方红1002型拖拉机已全部到位。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机》2007,(2):17-18
万禾林,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农民,在农机创业过程中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从1台手扶拖拉机开始,到2006年已拥有东方红半喂入联合收割机2台,运输型拖拉机1台,广联牌全喂入联合收割机1台、插秧机1台、排灌机械1台套,农  相似文献   

5.
靳庆忠,凭着敢想敢干、吃苦耐劳的精神,走出了一条依靠农机发家、带领一方机手致富的道路,成为一方农民信赖的农机大户和致富"排头兵"。2005年,靳庆忠开始打农机的主意,于是拿出了家里全部积蓄,又找亲戚借了1万元,花了2万多元钱购买了一台上海50型拖拉机及配套机具。在秋收麦种时,为村民打打场、犁犁地,种种麦,赚点生活费。谁知就是  相似文献   

6.
2003年农七师130团农机户投资964.6万元用于农机新技术引进和农机具更新。购置维美德120型拖拉机8台、铁牛654型拖拉机34台、东方红1002型拖拉机19台以及配套农机具85台架。据统计,从2000年起,全团农机户中累计投资3000多万元,团场补贴90万元。购进芬兰维美德8550、8950、1880、120型大马力拖拉机30台、铁牛654型拖拉机61台、东方红1002型拖拉机20台和威诺翻转犁、激光平地仪、联合整地机、精量铺膜播种机、饲草青贮机械等先进的农具235台架。2003年完成保护性耕作1.1万hm2,精量播种、全层配方撒肥、秸杆还田1万hm2,节水灌溉4333hm2,退耕还…  相似文献   

7.
双峰县花门镇石域村民曾少轩开展农机综合经营服务走上了致富路。到1996年末,他家己拥有各种农业机械14台,其中农用汽车1台、柴油机4台、电动机1台、水田耕整机2台、农用水泵3台,碾米机、磨浆机、打稻机各1台,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7万多元。经营服务项目包括机耕、排灌、脱粒、加工、运输、修理等六个方面,年经营服务总收人12万元,家庭人乎纯收入近1万元,高出当地农民平均水平6倍多。曾少轩70年代初即与农机结缘,先后开过拖拉机,从事过农机修理和碾米加工等行当.在开展农机经营服务过程中,他根据本地农业开发和农民对农机需求的变…  相似文献   

8.
<正>夏以良是云梦县道桥镇福兴村农民,农机科技示范户。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从2008年购买经营第1台中型拖拉机起,到现在一直未间断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工作,并依靠农机走上致富之路,成为道桥镇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个人拥有东方红804型拖拉机1台、欧豹754拖拉机1台,全喂入收割机1台、手扶拖拉机2台、乘座式插秧机2台、步进式插  相似文献   

9.
4月19日,安顺市西秀区举行农机的机补贴发机暨农机合作社授牌仪式,农机部门现场向购机农民发放价值195万元的东方红754型拖拉机  相似文献   

10.
今年棉花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棉农收入增加。呼图壁县农机局在4个棉区乡镇分别召开了农机人员会议,引导农民购置先进高效的农业机械,加快农机具更新换代步伐。截至2003年10月25日,全县已购进74kW以上轮式拖拉机66台。其中:东方红1204型46台,东方红—1004型10台,纽荷兰110-90型6台,芬兰维美德BM120型4台。这些机具的购入,改善农机装备结构,使原有的一部分性能差、效益低的链轨式拖拉机退出了农机作业市场。棉农收入增 农机换代忙$呼图壁县农机局@于德勤  相似文献   

11.
泗水县徐家楼村农机专业大户宋西华,现年38岁,中共党员。该同志从1998年开始从事农机修理,后来看到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收入不错,就买了1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从此开始经营农机服务业。近几年他先后购置了欧豹70型轮式拖拉机、东方红850型拖拉机、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各1台,并配备了旋耕机、深耕机、玉米秸秆还田机等作业机具,农机固定资产原值达到40多万元。拥有办公、车库等房屋近10间,农机修理设备资产10万多元。宋西华主要从事小麦收获、旋耕地、玉米收获和秸秆还田作业。两大农忙季节,为了扩大作业范围,提供全方…  相似文献   

12.
《南方农机》2005,(5):18
张志荣是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陂下村委会的一名村干部,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农机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他由一位种粮大户,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依靠农机走上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道路。目前他的农机事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购置的农机设备有:柳林牌YLZ-160B型联合收割机2台、韶关牌15型机耕船1台、东风-15型手扶拖拉机和旋耕机2台套、小型柴油机和抽水机组3台套、机动脱粒机1台等各种类型的农机机械共计9台套,农业机械固定资产达12.8万元。2004年农机作业总量突破2300亩,农机作业收入达8.2万元,张志荣驾着农机率先奔上小康路。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双峰县花门镇石域村村民曾少轩,依靠开展多种农机经营服务走上了致富路。到1996年木,他家已拥有各种农业机械14台,其中农用汽车1台、柴油机4台、电动机1台、水田耕整机2台、农用水泵3台、碾米机、磨浆机、打稻机各1台,农用固定资产总值达7万多元。经营服务项目包括机耕、排灌、脱粒、加工、运输、修理等,年经营服务总收入12万元,人均农机纯收入1万元,高出当地农民平均水平6倍多。曾少轩70年代初即与农机结缘,先后开过拖拉机,从事过农机修理和碾米加工等行业。在开展农机经营服务过程中,他根据本地农业开发和农民对农机需求…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泗河街道办事处徐家楼村,有个农机大户,叫宋西华,今年42岁,中共党员。从事农机化事业以来,宋西华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农机化事业的钟爱,闯出了一条依靠农机发家致富的路子。他从1997年开始购买第1台上海一50型拖拉机,至今已累计增添各类农业机械20台(套)。其中拖拉机3台、小麦和玉米联合收获机4台、旋耕机4台、播种机3台、免耕机1台、秸秆还田机2台、深耕翻转犁1套和滚齿耙2套,农机总资产达40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同时,他以优质的服务,成为深得农民朋友信赖的农机大户。  相似文献   

15.
39岁的张小联专门从事农田作业已经有14个年头了。他于2005年5月组建的恒运农机合作社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北部的西向镇魏村,是焦作市成立较早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之一,属自负盈亏型的民营股份合作制企业。恒运农机合作社拥有大型拖拉机10台,其中东方红-X804型3台,东方红-750型3台,约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市农机部门把农业机械的推广作为农民奔小康的重要措施来抓,累计推广农机新机具60多万台件,获省、部级农机推广奖38项。每年新增农机科技产值14亿多元,为农民增加纯收入2亿元。勤劳的益阳农民依靠农机科技进步,在隆隆的机器轰鸣中,造就了一大批致富专业户,为农民拓展了奔小康的金光大道。紧紧围绕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抓推广为了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我市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技术攻关,开展农机技术集团承包,先后研制推广了水田耕整机、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实现了千百年来农民…  相似文献   

17.
汶上县康驿乡宋庄村,凭借105国道,黄沙资源丰富,窑业林立等优势,依靠农机大力发展运输业,走上了致富道路,成了当地富裕村。开始,村党支部、村委会,先考察论证,抓住了村里几个农机户靠搞运输率先致富的活典型,积极动员发动,并从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跑贷款,跑借款,组织机手培训等。为把握市场行情,还聘请了信息员,专门了解市场需求,联系销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在,每台50型拖拉机年纯收入达3万多元,每辆130跃进车年纯收入达2万多元,每台小四轮拖拉机年纯收入达1.5万元,再加上农用三轮车的运输收入,全村依靠农机开展运输业,年纯  相似文献   

18.
1995年山西农机市场走势(1)大中型拖拉机的销售量将平稳回升,除东方红-802(70)型拖拉机外,其它机型销售看好,销量约为500台左右。(2)三轮农用运输车将继续走俏,销售量可望接近7万台,四轮在用运输车的销售将呈下降势头,销量为3000台左右。...  相似文献   

19.
冯学森 《农业机械》2011,(12):18-19
(1)购机补贴。"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投入安阳市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由2006年的1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498万元,补贴资金逐年递增,共计1亿多元,累计补贴机具17905台,受益农户16994户,带动农民投入3.3亿多元。包括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765万元和优质小麦基地建设资金236万元,"十一五"期间,安阳市用于农机补贴的资金合计  相似文献   

20.
<正>"说起这些年最让我难忘的事,自然少不了东方红拖拉机。"从"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庄稼汉,到开着拖拉机致富的农机户,焦同生和许多富裕起来的农民一样与"东方红"有着一段不解之缘。今年56岁的焦同生,是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下焦庄人。初中毕业后,他回家务农,家里拮据的生活并没有因他的加入而有所改善,多年来,一直靠着0.27 hm2薄田和一头老黄牛为生。1995年,36岁的焦同生想结束依靠"牛拉人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于是他东拼西凑了3万多元,到县城的农机卖场买了1台上海产的50型拖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