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BtA天霸是一种新型生物杀虫剂。1999年进行了BtA天霸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的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上述二种害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药后1、5天,800倍液对小菜蛾防治效果均超过95%,显著高于20%杀灭菊酯1000倍+40%5氧乐果500倍液和BtA天霸1600倍液。800、1600倍液对菜青虫防治效果,药后1天 为86.90%~97.69%,药后5天为90.89~100%,用800倍液可同时  相似文献   

2.
33%除草通180倍液加解抗灵2000倍液混合使用,抑芽率达97.84%,120倍液不加解抗灵抑芽率为97.74%;12.5%抑芽敏800倍液加解抗灵2000倍液混合使用,抑芽率达98.95%,400倍液不加解抗灵抑芽率则为96.69%.抑芽剂加解抗灵混合使用后可降低抑芽剂用量1/3~1/2,从而减少用药费用96.15~141.06元/hm2.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杏品种资源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研究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压片法对我国银杏属雌株5大类型50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并对5个类型的代表品种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观察的50个品种全部为二倍体,人工诱变也未获得有价值的多倍体;5个代表品种的核型一致,均为2n=2x=24=4m+8sm+12st,相对长度在14.75%~6.65%之间,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均大于2,属较不对称的3B型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业科学》1995,(1):11-12
通过蔗糖和麦芽糖两种碳源对小麦花粉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影响的研究,在W14诱导培养基中(含9%蔗糖)附加适量的麦芽糖对小麦花粉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均有一定促进作用,麦芽糖最适配比浓度为0.5%-1.5%,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分别为对照的1.20—1.27倍和2.5-5.6倍,但麦芽糖不能作为唯一碳源完全代替蔗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橄榄和龙眼实生苗每株上施VB1、VB5、VB6.各100×10-6混合液50mL2次,植株叶片叶绿素a、b的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6.37%、54.88%和75.00%、28.86%,叶片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增加116.19%和132.10%.成年柚树喷施VB1、VB5、VB6各50×10-6混合液2次,叶片叶绿素a、b的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25.00%和20.68%.叶片光合速率比对照增加94.38%,叶片和栅状组织以及新梢粗度均比对照明显增加.柚苗和橄榄苗经VB处理后,茎粗增长加快,生产上可用于促进枝梢生长和缩短嫁接育苗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TDZ对枣子离体培养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厍有TDZ0.01mg/L的MS+6BA1mg/L+IBA0.2mg/L的培养基中,对离体芽的繁殖系数、高于对照高于MS+6BA2mg/L+IBA).2mg/L的培养基2倍和3倍,枯梢率下降至零,在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NAA0.5mg/L上,生根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小麦小穗离体培养法,研究了在含蔗糖和琼脂的MS培养在基中添加BR120或BR对颖果形成的影响。在开花前4d小穗培养中添加0.010,0.100mg/L BR120或0.01mg/L BR可使小穗颖果数由对照的1.4粒增加至2.1-2.5粒,而颖果重比对照提高31%-84%;在开花后2d小穗培养中,则可使颖果数由对照的1.9粒增至2.5-3.0粒,其颖果重提高34%-50%,表明BR120和BR  相似文献   

8.
BAU—2诱导冬小麦不育性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选用32个小麦品种(系),在其幼穗长度1.2cm时,喷施1.8‰的化学杂交剂BAU—2,探讨其诱导小麦品种的育性及其生长发育的表现。结果表明:(1)90%以上的品种(系)不育率达95%~100%,BAU—2杀雄效果稳定;(2)BAU—2对小麦柱头的活力有影响,人工、自然授粉结实率均较低,各为6.0%~36.8%、0.6%~34.2%,品种间差异极显著;(3)BAU—2对株高、穗下节间长度、穗长、千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均为副效应;对单株穗数有所增加,它们变幅分别为0.3~16.7cm、1.6~11.1cm、0~1.4cm、2%~99%和2%~99%、0.3~4.4个;小穗数与对照相近。这些不同程度的差异都是由品种间对BAU—2的不同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9.
庆元杉木种子园疏伐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庆元林场12年生的杉木1代种子园进行强度为20 ̄30%的选择性疏伐。经疏伐后连续7a的观测研究表明:(1)无性系树高、胸径和侧枝相对生长量分别比未疏伐的对照增加51.0%,58.0%和88.2%,雌雄球花量分别是对照的4.16和3.54倍;(2)疏伐小区单位面积球果平均产量是未疏伐(对照)小区的1.30 ̄1.39倍,单株球果平均产量是未疏伐的1.48 ̄2.12倍;(3)疏伐成郁闭度0.5的小  相似文献   

10.
节瓜强雌系育成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论述了节瓜强雌系的特征,用1次出交,3次回交和1次系内异交的方法选育出R89—3—3—2、R89—3—3—5和R89—3—7—53个强雌系,强雌系的强雌株率分别为95.2%、97.6%和98.3%.用强雌系R89—3—7—5作母本,“江心”节瓜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比对照CK“七星”节瓜增产38.56%,达极显著水平.节瓜强雌系随播种时间的推迟而单株雄花数相对增多,纯雌株率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1.
Polyploidy is pursued in plant breeding programs due mainly to its ability to yield larger vegetative or reproductive organs. In controlled growth chamber experiments, a tetraploid turnip (cv. Aijiaohuang, 4n) and its diploid progenitor (cv.Aijiaohuang, 2n)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tolerance to salinity stress via investigations on a group of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etraploid turnip exhibit better adaptation to a high concentration salt medium(200 mmol L-1), as evidenced by a less-affected germination rate and a healthier morphological appearance at the seedling stage. Furthermore, an extension of salinity stress up to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t the 5-7-leaf stage show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traploid turnip and its diploid progenitor. The former had a higher K+/Na+ ratio in the roots, higher glutathione concentr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the leaves, and smaller reductions in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in terms of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Studie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n autopolyploid and its respective relative, from which the autopolyploid originated, in terms of their tolerance to salinity and/or other abiotic stresses, have remained rather limited. The comparison is interesting due to a homogenous genetic background.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同源多倍化对拟南芥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的影响,以哥伦比亚生态型(Columbia)二倍体拟南芥为试验材料,经0.2%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细胞学方法鉴定倍性,获得同源多倍体拟南芥;分析同源多倍体拟南芥的形态特征,利用荧光显微观察不同倍性拟南芥的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与减数分裂前期Ⅰ过程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与二倍体拟南芥相比,在细胞学水平上,不同倍性拟南芥的减数分裂过程基本一致;在分子水平上,多倍化对拟南芥减数分裂产生一定影响,同源重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上调或下调的变化,且功能相关或有相互作用关系的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13.
日本扁柏部分双列杂交试验的RAPD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PD作为一简易的DNA分子标记,在得以广泛应用的同时,存在着随机扩增的DNA条带并不遵行显性遗传模式,以及受PCR反应条件影响大等现象.以5个日本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优树无性系及其部分双列杂交的12组合(各含30个体)F1代为材料,探讨RAPD标记的子代遗传及分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优树无性系中供试的46个引物中,14个引物扩增了42条多态的片段,筛选了其中7个引物扩增得来的14条片段进行分析,在子代中均能找到其对应的片段,且这些片段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分离规律.说明RAPD可作为遗传标记在日本扁柏中用于遗传分析.图1表2参18  相似文献   

14.
三倍体毛白杨配子育性及其子代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为参照亲本 ,对三倍体毛白杨配子育性及其子代变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三倍体毛白杨B312花粉量较大 ,平均每花序高达 5 3mg.采用二倍体为参照母本研究三倍体花粉配子育性有估测过高的倾向 .②通过二倍体为参照父本可以相对较为准确地检测三倍体的雌配子育性 ,其中三倍体毛白杨雌株B30 3 ,B30 4,B30 5的配子育性介于 0 .0 5 %~ 0 .5 %之间 .③三倍体毛白杨与毛新杨等的杂交子代中存在三片子叶、四片子叶等子叶形态变异现象 ,总变异率达 2 6 .47% .④利用三倍体毛白杨与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杂交 ,共成苗 170株 ,其中包括 14.7%的畸形苗 .三倍体杂交子代的子叶变异以及畸形苗的出现与其细胞染色体不平衡有关 ,这些三倍体杂交子代对于相关的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实践具有一定的价值 .  相似文献   

15.
以选育的同源四倍体矮脚黄白菜为母本,选用其亲本二倍体矮脚黄及其它白菜品种,以及大白菜、甘蓝、甘蓝型海莱、芥菜等为父本,分别进行人工杂交,所得F_1种子中的杂株率有差异:二倍体矮脚黄为父本的是1.7%,其反交为6%;黑心乌白菜和甘蓝为父本的都是0;而芥菜和甘蓝型油为菜父本的分别是31%和36%。但是统计其杂种指数,则皆小于1,表现杂交不亲和。 连续三年调查了同源四倍体矮脚黄自然授粉采种的杂株率,平均为0.59%,但杂株中又以芥型和甘蓝油菜型较多,平均占65.0%和22.5%;而二倍体矮脚黄在同样条件下却高达16.5%。由此可见,同源四倍体矮脚黄在留生产种时,只需与芥菜和甘蓝型油菜隔离即可。  相似文献   

16.
不同倍性白桦无性系苗期最佳施肥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的白桦四倍体和二倍体共19个无性系苗木群体为试验材料,用前期筛选的施肥配方配制成1/1 000质量浓度的混合营养液对根部进行浇灌施肥,分别7(处理1)、10(处理2)、15 d(处理3)的间隔期施肥,以不施肥为对照(处理4)。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施肥自5月1日起始,8月31日结束。苗高、地径调查每隔15 d调查1次,自5月15日起,10月1日结束。结果表明:在3种施肥及对照条件下不同倍性白桦的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S"型,生长速度及生长期随着施肥量的递增而递增,苗高、地径生长量较对照分别提高42.46%、32.14%;在3种施肥处理及对照条件下不同倍性白桦无性系间生长量差异明显,二倍体高生长较四倍体提高了20.30%,在施肥处理1的条件下四倍体的地径生长较二倍体提高了3.71%。由3种施肥及对照处理条件下无性系的平均高径比、配方肥的用量及用工成本等综合分析,确定施肥间隔为15 d的处理3为白桦苗木培育时的主选施肥方案。无性系的不同对施肥量的要求不同,本项目分别为19个白桦无性系确定了精确施肥量。综合各无性系在各种施肥处理条件下苗高、地径生长量,初步选择3个二倍体、1个四倍体为优良无性系,它们分别为2Bz3、2Bz18、2B353和4B44,其平均苗高、地径较未施肥对照时分别提高了40.60%、32.26%。  相似文献   

17.
白桦不同杂交组合三倍体子代当年生苗木生长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选择白桦三倍体杂种子代的优良杂交双亲和杂交组合,以4株中国白桦四倍体(Q14、Q19、Q33和Q34)为母本,5株杂种二倍体(M1、M2、M3、M4和M5)为父本,按测交系交配设计获得了20个杂交组合的白桦三倍体苗木,对各杂交组合三倍体子代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白桦三倍体家系间的苗高和地径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苗高和地径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根据白桦各三倍体家系的生长量、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初步选择Q19和Q34为优良四倍体母本,M1和M2为优良二倍体父本,Q34×M2和Q34×M1为优良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8.
刺槐同源四倍体种子促萌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刺槐同源四倍体有性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材料资源,对其高度变异和难以萌发的种子进行了促萌试验。结果表明:①种子经温汤浸种可以明显地提高萌发率, 90℃温水浸泡24 h,种子平均萌发率为5%、最高5.5%;②用PEG-6000处理刺槐同源四倍体种子时,平均萌发率1.11%、最高3.33%,表现为抑制作用;③5-氮杂胞苷浸种时,药液浓度对萌发率有显著的影响,用250 μmol/ L的5-氮杂胞苷水溶液处理种子24~48 h为较好处理方案,平均萌发率为5.6%;④种子培养促萌时,用10% H2O2浸泡24 h后转入赤霉素水溶液(3 mg/L)浸泡6 h,之后再转入萘乙酸水溶液(15 mg/L)浸泡6 h,接种到MS或1/2MS培养基上促萌效果较好,平均萌发率为5.5%、最高6.0%;⑤将表型正常的种子胚接种到没有附加物的MS培养基上,有部分种子胚萌动后子叶变绿且张开。   相似文献   

19.
钟声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034-1038
利用云南野生二倍体鸭茅与四倍体栽培种杂交,获得了杂交三倍体。三倍体具有双亲的形态特征,但高度不孕,结实率仅0.12%。与双亲相比:三倍体苗期生长速度比双亲都快;刈后再生速度与四倍体相近,比二倍体快(P<0.01);开花期与二倍体相似,比四倍体早29 d;全生育期比二倍体长30 d,比四倍体短51 d;分蘖能力强于二倍体,但不如四倍体。鸭茅三倍体后代染色体倍性特征复杂,混倍体、四倍体和五倍体等类型都存在。因此,尽管三倍体没有直接栽培利用价值,但是一种宝贵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单胚性的二倍体柑橘品种为母本与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杂交培育三倍体植株。【方法】选择亲本配置杂交组合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后70—100 d采幼果进行胚挽救,以流式细胞仪结合根尖染色体压片对再生植株进行倍性检测,最后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2009—2012连续4年,以8个二倍体为母本、以4个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为父本,共配置14个倍性杂交组合,授粉花数3 347朵,坐果数678个,平均坐果率20.26%。实施胚挽救的果实数505个,培养种子12 357粒,经生芽、生根诱导培养共获得1 022个株系。通过对再生植株的倍性检测,共获得三倍体植株755个株系,四倍体19个株系。对华农红柚 × NH组合的三倍体、四倍体后代进行分子鉴定,表明三倍体和四倍体全部为双亲的有性杂种后代。【结论】本研究通过杂交获得的三倍体为我国无籽柑橘品种选育奠定了材料基础;同时获得的四倍体后代也为未来的柑橘三倍体育种提供了优良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