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橄榄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无公害技术是一项有益于人体、有利于社会环境的新型种植技术。油橄榄可以提取出食用价值较高的植物油。本文将探讨油橄榄种植与绿色无公害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而用于提高油橄榄果实质量,达到高产、安全、无公害的种植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强宏  王贵德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813-1814
油橄榄果实性状影响着采收期的确定,通过研究不同油橄榄品种的单果质量、果实成熟指数、果肉率和含油率等果实性状对采收期的影响,从而确定不同油橄榄品种的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3.
以陇南油橄榄加工废弃物果渣为材料,采用碱法提取膳食纤维,复配黄果槲寄生果实多糖,添加木糖醇、柠檬酸、氯化钙、氯化钠和D-异抗坏血酸钠等食品添加剂研制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进行营养成分和特性分析,并对其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依据国家标准对油橄榄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进行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油橄榄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呈紫褐色,粉状态均匀,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休止角和滑角均小于40°,总膳食纤维(TDF)得率为46.43%。该产品果香浓郁,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安全标准(<0.05 mg/kg),未检出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大肠杆菌和真菌数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体外试验表明,陇南油橄榄低糖果渣膳食纤维粉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正>油橄榄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主要经济用途是利用其果肉中的橄榄油,这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营养价值很高。另外,其果实也可加工罐头、果脯等食品。下面介绍几种油橄榄产品的加工技术。1油橄榄脯1.1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刻划→脱苦→脱碱→糖制→烘烤→成品。1.2加工要点1.2.1原料选择:用于加工果脯的油橄榄,以果皮为绿色,刚开始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及成熟度油橄榄中脂肪酸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引种的13个不同品种及8个不同成熟度的油橄榄果为原料,通过索氏抽提法提取其粗脂肪,再以气-质联用法定性定量分析该粗脂肪中的主要脂肪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13个品种油橄榄果油的油酸含量差异不大,而亚油酸含量差异显著.不同成熟度的3个品种油橄榄的果油随成熟度提高,品质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6.
以昆明市海口林场油橄榄种植园51年生油橄榄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肥调控处理,对比分析始花期、盛花期、幼果期、熟果期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建立净光合速率与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水肥调控显著提高了油橄榄物候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了始花期和幼果期的气孔导度,但对油橄榄生理期光合指标的变化趋势影响较小。油橄榄物候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气孔导度呈下降升高再降低的波状曲线,蒸腾速率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水分利用效率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此外,油橄榄物候期的净光合速率与饱和脂肪酸呈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果实产量、含油率、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由此可见,水肥调控能够提高油橄榄的光合特性,但不影响油橄榄物候期光合趋势,合理的水肥管理有益于促进油橄榄果实饱和脂肪酸的积累提升。  相似文献   

7.
花色苷类物质是黑果枸杞主要的功效成分,且不同加工方式对黑果枸杞花色苷含量及其功效影响较大.本实验分析比较了超微粉碎、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粉及柱层析纯化提取物等黑果枸杞不同加工方式所得花色苷产品中的花色苷含量及其胰脂肪酶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式的产品中,黑果枸杞花色苷含量及其体外抑制胰脂肪酶作用差异较大.黑果枸...  相似文献   

8.
在白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武都大堡油橄榄园设置3个生草类型(毛苕子、自然生草和清耕)和2个水分(补灌和不补灌)交互的6个处理,研究果园生草及补灌对油橄榄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旨在为揭示生草增产提质的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生草与灌水处理对油橄榄单株产量、果实游离脂肪酸质量分数、总多酚质量分数、果肉生长的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对果实干基含油率、单果质量的交互效应达显著水平;在不补灌条件下,间作毛苕子处理较清耕增加油橄榄单株产量8.79%,且该处理下果实横径、纵径和果实体积均显著高于自然生草;此外,生草处理较清耕提高油橄榄果实含油率。在补灌条件下,间作毛苕子和自然生草均较清耕提高单株产量,增幅分别为10.56%和5.79%;自然生草条件能显著提高果实横径、纵径、果实体积和单果质量,自然生草处理果实游离脂肪酸、总多酚、还原糖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间作毛苕子处理,间作毛苕子处理的果实横径、纵径和体积均显著高于清耕。在不补灌和补灌条件下,间作毛苕子的油橄榄果实单果质量均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和清耕。根据果实品质综合指数的大小,不同生草及灌水处理油橄榄果实品质高低的顺序为间作毛苕子+补灌自然生草+补灌间作毛苕子+不补灌自然生草+不补灌清耕+补灌清耕+不补灌。综上所述,在补灌条件下,间作毛苕子有助于提高油橄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油橄榄科研基地"和油橄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揭牌仪式在陇南举行,该基地为国家级油橄榄科研基地。据了解,该油橄榄科研基地的确立,将进一步推动油橄榄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创新,促进油橄榄良种繁育、丰产栽培、产品加工等技术的研发及工程化,更好地发挥科技引领及示范作用,能够  相似文献   

10.
《安徽农业科学》2020,(1):208-210
为提高核桃榨油饼粕和油橄榄果渣的利用率,增加附加值,以核桃饼粕和油橄榄果渣为主要原料,加入益生菌进行发酵,并对其功能性成分和感官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种自制酵素因原料的不同而功能成分含量不同;感官评价方面以油橄榄酵素综合得分最高,清亮透明、气味香醇、口感最佳,核桃玫瑰花酵素的色泽鲜红透亮。  相似文献   

11.
苹果加工产品已经成为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种类。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用于加工的苹果质量较差,多为残次果和落果,直接影响了苹果加工制品的质量。苹果生产者要适应市场变化,生产出适销对路的苹果产品。现将主要苹果加工制品及其对原料的要求简述如下,以供苹果加工者参考。1.苹果脯。制作苹果脯的原料需选用果形圆整、果心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油橄榄的加工现状、工艺流程和设备同国外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特征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对我国油橄榄加工行业在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自己的思考,对其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完善的关键工艺和技术进行分析和建议,针对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产品品质差等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决办法,希望不断提升我国油橄榄加工效率、质量与水平,最终实现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线性倾向估计和多元非线性回归的理论,分析了巴中地区近40年的雨量、温度、日照的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油橄榄的生长习性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巴中地区近40年降水量的总体变化特征不是很明显,区域性变化不尽相同。年降水量的增多趋势对油橄榄生长的影响不大。年日照时数虽有下降趋势,但大致保持在1 400 h左右,对油橄榄的生长发育不会产生重要影响,影响油橄榄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6~7月)的日照时数是略有增加的,这对油橄榄的生长是有利的。年均温度略有上升的趋势,将会促进该地区油橄榄的生长。综合以上气象要素的变化,巴中地区的气象生长条件对油橄榄生长是有利的,且在短时间内不会有较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6种大孔树脂对油橄榄果渣多酚的吸附性能,筛选出最佳树脂为XAD-16,进一步对油橄榄果渣多酚的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为p H值4的油橄榄果渣多酚提取液浓度为0.3 mg/m L,上样流速为2 BV/h,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80%,洗脱量为3 BV。对纯化后的油橄榄果渣多酚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橄榄果渣多酚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亚硝酸盐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大果西番莲果实的果肉(中果皮)、果汁(假种皮胞间汁)中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钾、钙、钠、铜、硒在果肉中的含量均比果汁中的高,其中钙元素在果肉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果汁中的含量,硒元素在果肉中的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在果汁中的含量;而磷、镁、铁、锌、钼等五种元素在果汁中的含量却比在果肉中的高,其中镁元素在果汁和果肉中的含量达到了显著差异,锌元素在果汁中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果肉中的含量。同时,大果西番莲果汁中钙、铁、铜、钼、硒的含量比黄金果、台农和紫果1号果汁中的含量高;与香蕉、芒果、荔枝、龙眼、菠萝和榴莲相比,大果西番莲果汁中钾、镁、铁、锌这几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均较高,是这6种热带水果含量的2.5~459.5倍。总体而言,大果西番莲的矿物质营养价值较显著,可作为特色新品种的研发对象和功能型产品加工应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正>集约栽培,就是应用近代一切高新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使油橄榄达到优质、早实、高产、稳产,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栽培管理方法。据西班牙报导,集约栽培使油橄榄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3~7倍,收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果。油橄榄引种国都开始采用集约化栽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用集约化栽培发展我国油橄榄生产正是一条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对刺玫果(Rosa davurica pall.)的果实,包括新采鲜果、冷藏果、冻贮果,经霜自然半干果及其数种初加工、再加工产品——果汁、果酱、糖果、饼干等进行了维生素C(下略称维C)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仅新采鲜果维C含量特高,且经两周冷藏与经半年冻贮含量仍极大。果熟至半红,维C含量已接近最高值,直至霜冻前无大变化。但经霜后维C破坏很快。加工时焯果的短暂加热和产品灭菌处理维C损失很轻微。制糖果、饼干等再加工过程,加热时间略长,破坏已较明显,但绝对值尚高,生产仍有意义。唯漫煎久煮,恐非所宜。  相似文献   

18.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还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D及各种生理活性成分,是高档保健食用油,综合加工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果蔬粉的生产在我国刚刚起步,是果品蔬菜加工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果蔬粉加工一般是将新鲜蔬菜加工成果蔬粉,其具有明显的优点:一是果蔬粉水分含量低,可以延长贮藏期,降低贮藏、运输、包装等费用;二是原料的利用率高,果蔬制粉对原料的要求不高,特别是对原料的大小、形状没有要求;三是加工制成果蔬粉后,拓宽了果蔬原料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果蔬粉几乎能应用到食品加工的各个领域,可用于提高产品的营养成分,改善产品的色泽和风味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油橄榄果实感染炭疽病后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变化,为油橄榄炭疽病病原学研究和生物防治研究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健康油橄榄果实、患炭疽病初期和后期油橄榄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对比分析果皮和果肉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结果】(1)在97%的相似度水平上,从所有样品中获得1596个真菌非重复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分属于2门9纲17目21科25属,其中,果皮上有939个真菌OTU,果肉中有921个真菌OTU;(2)Chao指数和ACE指数对发病程度均无显著响应(P>0.05);(3)无论是果皮还是果肉,患病果实的真菌多样性均显著少于健康果实(P<0.05);(4)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排名前5的真菌类群对发病程度均有显著响应(P<0.05);(5)染病后,炭疽病病原菌取代原优势菌群(黑孢霉属和短梗霉属),成为优势菌群。发病初期和后期,病原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在果皮上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6.97%和70.02%,而果肉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2.31%和91.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