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笔者从完善组织机构、引进资本运营、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开展森林康养基地景观资源评估、加大森林康养宣传力度等方面介绍了山西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人们对森林康养认知不够、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不高、康养产品开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森林康养融合发展建议,以期为山西省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广东省的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初,广东已建成100个自然教育基地、5个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认定101条特色自然教育径、148个自然教育场馆,全省每年自然教育活动参与人数近200万人次。遵循公益开放、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市场导向、示范带动等原则,广东省积极推动自然教育的场所体系、产业体系、标准体系、传播与推广体系等四大载体建设,自然教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的自然教育行业发展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参考和示范,为全面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生态支撑。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3.
自然优先是指在景观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以自然为中心和主体,通过自然做工促进场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既能保障自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又能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支撑和服务。以广西金钟山自然教育基地设计为例,选择自然场地为基址,尊重和适应场地景观格局,因借自然展开总体布局;展馆建筑规格和造型与场地空间尺寸和山林轮廓线相呼应,整体景观与山林环境融为一体;采用边坡、植被和水系生态修复及就地取材等技术途径,探讨将自然优先理念融入自然教育基地的方法,以期为自然教育基地规划与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及场地设施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自然教育基地的课程体系和场地设施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自然教育基地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契合性的规划特征;归纳自然教育场地设施的设计原则,并将自然教育场地设施分为环境教育类、文化感悟类、自然体验类、园艺实践类、观测实验类和环境解说类共6类,同时从设施内容、应用课程、使用方式等方面探讨课程体系与场地设施的联系,以期对我国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沙棘是山西省重要的特色经济林树种之一,岚县是山西省最大的人工沙棘基地。笔者从土地资源优越、产业体系完备、组织体系高效和沙棘原料基地较大等方面介绍了岚县沙棘资源现状,从产业体系仍需完善、技术与人才短缺、林牧及林农矛盾突出等方面分析了岚县沙棘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沙棘产业体系、建立沙棘人工种植园基地和加强乡土人才培养等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山西省林业生态基地的自然植被、人工植被进行了调查,并列出了木本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7.
<正>深圳自然资源丰富,加之受香港影响,深圳自然教育起步早、基础好、发展快,是中国内地自然教育的发源地,具有发展完善的自然教育机构和山海连城的自然教育联盟,现已拥有10家省级自然教育基地、22家自然学校、27家自然教育中心。深圳是中国内地最早由政府推动自然教育的城市,也是内地自然教育的起源地。深圳陆域面积199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由一片陆地、三湾一口和51个岛屿组成。  相似文献   

8.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部,紧靠毛乌素沙漠的边缘,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土壤瘠薄、风沙较大,自然条件恶劣;同时,大同市是山西省的煤炭工业基地,由于长期过量进行煤炭开采,造成严重的地质灾害。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地质灾害导致当地生态环境脆弱,从而进一步限制了一些树种的生长,增加了造林树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山西省平欧杂种榛引种示范情况,按照顺应自然原则,以温度、水分和湿度、土壤为主导因素,以北纬38度线为界,将山西省平欧杂种榛栽培区域可分为晋北高寒冷凉栽培区和晋南暖温带栽培区两个区域,并针对两个区域提出发展建议,这对山西省平欧杂种榛基地建设、资源的保护、合理布局平欧杂种榛加工业具有宏观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广东目前共认定省级自然教育基地100个、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5个,公布特色自然教育径101条,建成自然教育场馆148个,涌现出从事自然教育的专业社会组织超过500家,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阵地近700个,形成了具有粤港澳特色的自然教育基地体系。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自然教育供求状况分析及发展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阐释自然教育的概念和特征,通过采用现场调查法和问卷分析法针对北京市自然教育供需状况进行分析发现:1)北京市自然教育产业供给能力较弱,自然教育机构参差不齐;2)自然教育机构发展缺乏资金,资金来源渠道窄、稳定性较差;3)北京市民整体上对自然教育认识程度偏低,而对自然教育活动和场地的要求明显提高。基于此,提出了编规划、定标准、建基地、育人才、搭平台等发展自然教育的系统性政策建议,以期为自然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自然教育硬件资源和软件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自然教育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认为,西双版纳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能为自然教育活动开展提供多样的教学素材和研习平台,十分适合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西双版纳州计划2025年之前打造5个自然教育示范基地,为自然教育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北京门头沟区的退休教师李正文,今年已经70岁了。自1988年起,她一直致力于环境教育事业和环境教育人才培养,曾参与筹划北京市第一个环境教育基地——灵溪中小学生态教育基地,培养数十名环境教育专职、兼职教师,并积极参与社会环境保护工作,义务参与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植树绿化、绿色希望行动等多项环境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山西省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发展情况,分析了山西省林木良种繁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创新体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扶持,重视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建设各类种质资源库,增强与林业科研、教学单位的横向联系,科学规划、调整苗木结构等基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广东率先建立全国第一个自然学校、第一批自然教育中心、第一个跨区域跨界联合的粤港澳自然教育联盟,发布全国首批省级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广东勇于创新,为全国自然教育工作开创多个先河,广东“全国自然教育示范省”建设的创新实践对全国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陶剑 《绿色天府》2020,(2):62-63
2019年12月5日,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省林草局授予“四川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这是广元市首个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唐家河位于广元市青川县境内,幅员面积4万公顷,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的自然保护区。唐家河是如何打造成为四川省生态教育基地和充分发挥生态文明教育作用的呢?以完好的生态保护成果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基础唐家河的保护发展历程是一个极具生态文明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唐家河经历了从伐木厂损害生态阶段—成立自然保护区后自然保护初级发展阶段—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快速发展阶段—灾后重建自然保护高速全面发展阶段—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转型升华阶段,从最开始的生态被破坏,到资源得到逐步保护,生态得到全面修复,社区产业经济得到发展,公众得到生态自然体验,全社会参与到自然保护,唐家河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让我们看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8月2日-4日,山西省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观摩交流会在中条山林局横河林场国家华山松良种基地召开。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康鹏驹出席会议并讲话。横河林场负责人汇报了基地现状以及精细化管理、种子园建设、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4家国家林木良种基地代表进行了典型发言。截至2019年,山西省共有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1处,总面积2 446.67公顷,其中母树林1 200公顷占、52%,种子园480公顷、占20%,良种示范区286.67公顷、占12%,试验林253.33公顷、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基地为学习者提供了在环境中学习的机会,对环境教育基地的合理规划有助于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促进社会热点环境问题的解决。结合东莞市环境教育基地规划案例,初步探讨了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流程,从现状分析、规划目标、保障体系和效益分析等方面,阐述了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基本内容及方法。期望为区域环境教育基地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市首次开展了自然友好型徒步活动,科普讲解自然无痕、共治共享文明理念。通过调研、走访等措施进一步收集市民对利用园林绿化资源开展自然友好型徒步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为实现林区共治共享探索新路径。目前北京市已在国有林场基础上建立了6个自然保护区、14个森林公园和一批科普教育基地、森林疗养基地、森林步道,年均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20.
自然教育旨在重塑尊重与保护自然的现代化生态文明观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自然教育基地是自然教育课程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文章创新性地构建“用户-场地-课程”适配的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模式,并在湿地类自然保护地——广东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内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用户类型特征、场地自然教育资源、教育学科规律的分析研究,制定用户策略、确定空间区划、适配课程体系,实现三要素的持续交互。该规划设计模式满足用户需求、顺应场地特征、彰显课程特色,可以提升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与连续性,将为自然教育基地及其他类型的自然教育场地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