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诱食剂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诱食剂亦称适口性添加剂,属于非营养性添加剂,它包括促进与刺激动物摄食的各种有益物质。它们对水产动物具有明显而积极的生物学作用,可非常有效地提高水产动物的饲料效率,降低饲养成本。由于水产动物视觉不好,而具有灵敏的嗅觉、味觉,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不仅可以促进觅食、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摄食速度和摄食量,促进生长,而且促进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进而全面提高饲料的质量性能以及养殖效益。1香味剂1.1性能香味剂(Flavouragent)是根据动物的味觉、嗅觉生理原理,用来改善或增强饲料的天然…  相似文献   

2.
预防和治疗鱼病一般采用池塘泼洒药物法和药物拌料投喂法。药物拌料投喂法预防和治疗鱼病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药饵的配制。根据鱼类的食性配制药饵,可有效地对鱼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现将几种配制药饵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在温室大棚条件下高密度集约化反季节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常规投喂情况下的摄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对虾生长规律的影响,对虾摄食量大部分集中在养殖后期,12月份摄食量占总投饵量的37.04%,11月份占总投饵量的28、79%,1月份10天的时间就占总投饵量的13、02%,前期9月份和10月份两个月共占总摄食量的21.14%。而摄食增长率与摄食量呈相反的趋势,12月份摄食增长率28.66%,11月份摄食增长率73.84%,10月份摄食增长率261.40%。受对虾蜕壳周期的影响,对虾摄食量也周期性在蜕壳期内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4.
鼠药的适口性是决定鼠害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单只饲喂法,以稻谷为基饵,分别测定了0.005%炔雌醚和米非司酮药饵对黄毛鼠的适口性。结果表明,黄毛鼠对炔雌醚药饵平均摄食系数显著低于米非司酮;雌雄鼠对炔雌醚和米非司酮药饵的摄食差异显著。炔雌醚显著降低了雌雄鼠对药饵的摄食量,且雄鼠摄食量少于雌鼠。米非司酮提高药饵对雌鼠的适口性,但不影响对雄鼠的适口性;黄毛鼠在处理时间内对药饵的摄食量存在显著变化,雌雄鼠第1 d对炔雌醚药饵和基饵摄食量无显著差异,第2、3 d对炔雌醚药饵摄食量显著少于基饵;雌鼠第1 d对米非司酮药饵和基饵摄食无显著差异,第2、3 d取食药饵显著多于基饵,雄鼠在用药第1 d即表现出对米非司酮药饵的偏好,但随后2 d对基饵和药饵摄食量差异不显著。0.005%米非司酮的稻谷对黄毛鼠具有很好的适口性,而炔雌醚药饵配制有待改善,如增加香味剂、甜味剂等提高其适口性。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业中的促摄饵物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产养殖方式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人工配合饵料的发展.人工配合饵料营养成分全面,蛋白质含量也高(40%~50%),但很多饵料未被鱼类吞食就沉入水底,难于被鱼类完全摄食,引起极大浪费,既污染了水质又使生产成本提高.为此,人们从不同途经探索如何促进鱼类对饵料的摄食,提高饵料的利用率.目前的主要途经有二:一是在人工饵料中添加促摄食物质;二是改善饵料的颜色、形状、囊粒大小、硬度、耐水性等.本文拟就人工饵料添加促摄饵物质的重要性、生理机制、种类及促摄饵效果等方面作一论述,仅供参考.1 促摄饵物质的作用1.1 加速水生动物对人工饵料的摄食,提高摄饵  相似文献   

6.
夏季高温,鸡日摄食量减少,致使产蛋鸡不能满足机体正常能量需要,导致产蛋率下降,影响养鸡经济效益。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动物脂肪能提高日粮能量水平,使产蛋鸡在不增加摄食量的情况下,满足能量需要。为了证实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于2000年6月至7月,在章丘市相公庄镇,对专业户饲养的产蛋鸡进行了日粮中添喂动物脂肪的效果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脂肪由章丘市生猪屠宰肉类加工厂提供。1.2试验动物及分组1.4饲养管理两组试鸡在同一开放式鸡舍、三层阶梯式笼养,两组均由同一名饲养员饲喂。干粉料,日喂3…  相似文献   

7.
以健康黄鳝作为对照,于室内弱光条件下研究了神经紊乱症黄鳝的日摄食节律。神经紊乱症黄鳝有一定的摄食量,日摄食节律极明显(P<0.01),类似于健康黄鳝。神经紊乱症黄鳝具有2个摄食高峰期(P<0.05),不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P>0.05);而健康黄鳝只有1个摄食高峰期,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P<0.01)。根据神经紊乱症黄鳝的日摄食节律,选择合理时间投喂药饵,可以提高药效,减少药物和饲料浪费,提高病鳝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氟苯尼考在虹鳟鱼细菌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苯尼考是我国1999年批准使用德国二类新兽药,在水产养殖上目前仅见于治疗鳗鲡爱德华氏病和赤鳍病的报道。为了验证该药在治疗虹鳟细菌性疾病中的效果,我们在甘肃省鲑鳟鱼引种育种中心,采用氟苯尼考浸泡与拌饵投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虹鳟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弧茵病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对上述这几种虹鳟细菌性疾病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因此,可以替代呋喃剂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品,是治疗鲑鳟鱼细菌性疾病的理想药物。建议今后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药饵的制作     
投喂药饵,是防治水产动物病害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主要有5种类型的药饵。 1.固体型药饵将一定量的药物与商品饲料如豆饼、菜饼和鱼粉等,经过粉碎过筛后再与黏合剂均匀混合,加水拌匀  相似文献   

10.
(续第2期第18页) 三、常见疾病防治 1.赤皮病该病一年四季发生,水温越高,感染越严重.症状:病鳅体表充血发炎,可蔓延全身,尾鳍、胸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并溃烂,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游动迟缓,不摄食,随后死亡.防治:①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有效氯30%)1克对水全池泼洒,4~6个小时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3克磨碎后开水浸泡);②每公斤鳅体重用诺氟沙星30毫克或氧氟沙星10毫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③每公斤鳅体重用氟苯尼考粉或甲砜霉素粉5~15毫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④每公斤鳅体重用复方新诺明50毫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首次量加倍.  相似文献   

11.
定时黄鳝喜欢在夜间觅食,在实际养殖中.初放投喂可在下午4时左右,后逐步提早,1个星期后可在上午8~9点投喂.这样有助于提高其摄食量。  相似文献   

12.
鲫鱼血清中甲砜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内药代动力学和体外药效学相结合的方法,应用Excel 2007、药动学3P97和Kinetica 4.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鲫鱼血清中甲砜霉素抗嗜水气单胞菌的活性进行研究,为甲砜霉素在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败血症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30 mg/kg的剂量对鲫鱼进行单剂量口灌甲砜霉素后,药物在鲫鱼体内吸收迅速,达峰快,消除缓慢;血药达峰时间(Tpeak)为1.5h,峰浓度(Cmax)为37.172 μg/mL,吸收速率(Ka)为1.523 h-1,分布半衰期T1/2(K)为0.455 h,滞后时间(TL)为0.02 h,消除半衰期T1/2(Ke)为16.712h;在半效应室内,EC50为14.28 h;PK-PD同步模型参数AUC0~24h/MIC血清为32.41 h,Cmax/MIC血清为23.23.通过抑制效应SigmoidEmax模型,得到8.61 ~46.20mg/kg为临床使用甲砜霉素防治鲫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给药剂量.建议在水产动物中,用甲砜霉素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败血症的最佳给药方案为:以46.20 mg/kg的剂量对发病鲫鱼进行拌饵投喂或口灌给药进行治疗,以8.61 mg/kg的剂量对鲫鱼进行拌饵投喂来预防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轻预防重治疗预防水产动物疾病是一个综合性过程,包括水质调节、优质饵料的充足供应、生态环境的改良和人工免疫等.许多养殖户疏忽和轻视平时的预防,待发现症状时.患病水产动物已很少摄食或停止摄食,此时再用药物已经是牛过田塍,注定造成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一、饲料的适口性 1.干湿问题。现在喂猪用料共有三种,即干粉料、湿拌料(水料1:1)和稀料。据试验,采用湿拌料喂法,育肥猪的采食量最好,稀料最差。  相似文献   

15.
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有选择摄食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黄胸鼠入侵山西并形成种群,成为山西省一些地区的重大害鼠。以捕获于山西省长治市的黄胸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选择摄食量研究,结果表明,黄胸鼠对各种饵料的日均摄食量为14.0 g,其中,对小米的摄食量显著高于对其他饵料的摄食量。研究结果可以为山西省的黄胸鼠防治工作提供饵基选择、投饵量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续第6期第26页)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主要成分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性状为淡黄色粉末。规格盐酸环丙沙星含量10%,盐酸小檗碱含量4%。作用与用途喹诺酮类抗菌药。用于治疗鳗鲡细菌性疾病。用法与用量以本药计,拌饵投喂:每公斤鳗鲡体重75毫克,每天1次,连用3~5天。注意事项将本药均匀拌饵投喂。  相似文献   

17.
1.干湿问题现在喂猪用料共有三种,即干粉料、湿拌料(水料1:1)和稀料,据试验,湿料喂法采食量最好,稀料最差。  相似文献   

18.
夏季是水产养殖的关键时期,随着温度升高,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加快,有利于水产动物快速生长,但同时也是病害多发、死亡率高、管理难度大的关键阶段。因此,水产养殖户在夏季应克服不利因素,做好池塘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治,提高水产养殖效益。一、加强水质调控夏季浮游生物繁殖速度快,水质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水产饵料诱食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饵料诱食剂是基于水产动物对食物有选择性的摄食行为,根据水产动物的特别嗜好(或口癖),通过利用其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本能的“气味印记”(遗传、认识后记忆),把这种嗜好的“偏嗜指数”,运用到配合饵料中引诱水产动物迅速摄食、缩短摄食时间、增加摄食量、减少饵料损失、提高饵料利用率和生长率,进而达到诱食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罗氏沼虾幼体摄食和饥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对罗氏沼虾各期蚤状幼体摄食卤虫无节幼体量及早期饥饿对蚤幼发育变态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幼体从ZⅠ开始摄食,ZⅡ摄食量明显增加,日摄食卤虫无节幼体量为19个,随着蜕皮变态,日摄食量逐渐增大,到ZⅪ日摄食量达90个,但在蜕变皮间期内日摄食量差别不大,从ZⅠ发育到P1平均每尾幼体摄食卤虫无节幼体总量为1094个。饥饿对罗氏沼虾幼体早期的变态或成活有明显影响,罗氏沼虾幼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