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3月4日,江西省吉安县某生猪生产基地,饲养生产母猪2300头(其中怀孕1132头)、后备母猪200头、公猪300头,哺乳仔猪23456头、保育仔猪12465头、育肥猪893头,共计39614头,全猪群发生一种以水样腹泻为主的传染病,伴有粪血、绿色稀粪,初期保育猪先发病,陆续哺乳仔猪、哺乳母猪、怀孕母猪、后备母猪及公猪、肥育猪依次发病.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下旬,重庆市丰都县某种猪场相继发生仔猪和母猪死亡的现象,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史、饲养管理等综合分析,确诊为玉米黄曲霉毒素中毒。该种猪场共饲养猪512头,其中母猪86头,公猪6头,肥育猪245头,断奶仔猪78头,哺乳仔猪97头。10月中旬出现群发性少食,10月下旬,部分猪开始不吃食,严重者死亡。到11月上旬,全场共死亡89头猪,其中哺乳仔猪29头,断奶仔猪53头,母猪7头。  相似文献   

3.
广西北海某猪场存栏种猪650头、哺乳仔猪656头、培育猪770头、生长肥育猪2 268头.2010年11月以来,由于天气变化,昼夜温差大,猪群发生拉稀,生长育肥猪、保育猪喘气、咳嗽比以前严重,当月发病275头,其中哺乳仔猪98头、保育猪75头、生长肥育猪100头、种猪2头,比10月增加180头,其中哺乳仔猪53头、培育猪45头、生长肥育猪80头、种猪2头.通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并发猪流行性腹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宇 《养猪》2005,(6):36-36
1发病概况 广东花都某300头繁殖母猪规模养猪场自繁自养,生产流程按妊娠、产房、保育、育肥等分开饲养,之前无流感发病史。2004年10月11日妊娠母猪出现体温升高(41℃以上)、废食、流产现象。13日有2头母猪死亡,14、15日共有10多头妊娠和空怀母猪死亡。16日妊娠舍和肥育舍猪群咳喘比较严重,尤其是肥育舍,猪呈犬坐状咳喘,消瘦,很多猪不食,但肥育猪没发生死亡。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均正常。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海某猪场存栏种猪650头、哺乳仔猪656头、培育猪770头、生长肥育猪2268头。2010年11月以来,由于天气变化,昼夜温差大,猪群发生拉稀,生长育肥猪、保育猪喘气、咳嗽比以前严重,当月发病275头,其中哺乳仔猪98头、保育猪75头、生长肥育猪100头、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6):146-147
正南昌市某规模化猪场,共饲养母猪200头,哺乳仔猪925头,保育猪572头,育肥猪518头。2015年4月初,场内保育猪群开始发病,约半个月后病情蔓延至哺乳仔猪群。半个月内有近100头保育猪发病,死亡61头,近150头哺乳仔猪发病,死亡90头。仔猪发病率在16%以上,病死率达60%以上。发病期间有10头母猪流产。应用阿莫西林和卡那霉素及  相似文献   

7.
1 流行病学调查 某场现存栏基础母猪300头,育肥猪600头,育成猪和哺乳仔猪2000头.发病前一天,该地区天气突然改变,气温骤降.首先是育成猪发病,2天内波及到哺乳仔猪、母猪和育肥猪,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以哺乳仔猪最高,其次是育成猪,而育肥猪和母猪没有死亡.部分怀孕母猪流产、早产和产死胎.经统计,整个疫情期间死亡猪只164头,死亡率达6%.  相似文献   

8.
2002年8月底9月初,漳州市郊区某养猪场发生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并伴有关节肿胀、脑膜炎、败血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猪场建于1998年底,目前存栏可繁母猪52头,后备母猪14头,种公猪3头,哺乳仔猪120头,断乳仔猪267头,肥育猪329头;2002年8月底,该猪场2~4月龄猪开始发病,尔后波及母猪;疫病发生期间共有275头生猪发病,死亡161头。发病初期使用青霉素、链霉素、林可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经确诊后,用贝尼尔、对氨基苯胂酸钠、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罗红霉素、四环素治疗,疫情得到了控制。2临床症状发病仔猪…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治猪支原体肺炎,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笔者对本县6个规模养猪场进行了调查,并采取了疫苗和药物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流行病学调查1.1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病,但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猪。在调查的6个规模猪场中,有两个猪场,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269头,死亡247头,死亡率91.8%;育肥猪321头,死亡4头,感染率100%,死亡率1.2%。1.2传染源母猪和初产母猪是支原体携带者,病原体在扁桃体上定殖,而不被检出可达数周、数月、数年,哺乳仔猪常被带菌母猪感染。1.3传播途径呼吸道是该…  相似文献   

10.
2012年3月,我市发生了猪伪狂犬病一例,笔者以此病例为例,介绍本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1发病情况某养猪场,存栏327头猪,其中母猪31头,4~6日龄哺乳仔猪14窝137头,20千克以上育肥猪159头。母猪无明显发病症状;哺乳仔猪从6日龄开始陆续全部发病,从发病第二天开始陆续死亡,到发病第  相似文献   

11.
<正>传染性胃肠炎是种常见的易发、多发高度接触性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和春季。临床特征为腹泻、呕吐和脱水。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1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的猪病死率很低,较大猪或成猪几乎没有死亡。1病例1.1古浪县黄花乡荣昌种猪场总计饲养存栏母猪258头,哺乳仔猪515头,育肥猪585头。2015年4月19日,猪场突然有10头哺乳仔猪发病,表现剧烈腹泻、呕吐、脱  相似文献   

12.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与剖检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全身发绀),皮肤疹块(多见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以及皮肤坏死和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1发病情况无极城东王某养猪场饲养80头母猪,25~100千克的猪310头,哺乳仔猪170头。从9月15号开始发病到20号,死亡母猪3头,育肥猪16头。共死亡19头,哺乳仔猪未发病。2发病过程主诉9月15号晚上喂猪时,有一头母猪不食,体温42℃,以为是感冒就打了一针。第二天早上喂猪时发现已经死亡,以为是打错药了没有引  相似文献   

13.
20 0 0年 1 2月 ,本地某千头规模的猪场 ,发生了一起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病例。病程 8天 ,共发病 6 1 7头 ,先后死亡 1 4 7头 ,直接经济损失 1 0余万元。1 发病情况该场现有猪 80 2头 ,其中母猪 80头 ,中猪 34 2头 ,断乳仔猪 1 85头 ,哺乳仔猪 1 95头。 2 0 0 0年 1 2月 1 5日上午 ,首先在断乳仔猪中发病 ,在不到 3天时间内全场大多数猪都感染此病 ,2 2日病情得到控制。病程中共发病 6 1 7头 ,死亡 1 4 7头 ,其中母猪发病 2 5头 ,无死亡 ;中猪发病 2 1 2头 ,死亡 3头占发病猪 1 .4 % ;断乳仔猪发病 1 85头 ,死亡 1 9头 ,占发病猪 1 0 .3% ;哺…  相似文献   

14.
正上杭县某猪场饲养母猪47头、种公猪3头、哺乳仔猪152头、断乳仔猪283头、育肥猪249头,2015年5月28日下午突然有29头猪发病,29日发病增至47头、死亡4头(其中断乳仔猪3头、育肥猪1头),疫情有继续扩大趋势。1临床症状患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40.6~42℃),稽留热,精神萎顿,喜卧,昏睡不吃或少吃;眼结膜潮红,流泪,  相似文献   

15.
2000年2月1日,某种猪场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迅速控制,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该场存栏母猪97头,种公猪3头,哺乳仔猪13窝,断奶保育仔猪17窝,肥育猪384头。因场内青料供给不足,在场外购人一些青饲料,此时正是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生季节。2000年1月28日,发现2头母猪发生呕吐,然后腹泻,排水样稀粪,29日大部分母猪和肉猪发病,并有1窝哺乳仔猪发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2症状及诊断 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母猪肥育猪突然呕吐,接着发生剧烈腹泻,粪便水样呈喷射状,…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 2012年11月6日,某养猪户到我单位求诊,笔者详细询问了该场猪群的发病情况,养猪户讲述,该场存栏猪368头,其中22日龄哺乳仔猪16窝154头,妊娠母猪15头。11月2日部分仔猪和哺乳母猪发病,仔猪呕吐,继而出现剧烈水样腹泻,粪便腥臭呈灰白色并含有凝乳块。发病仔猪吃奶减少,甚至停止,饮水增加。哺乳母猪表现为体温升高,呕吐,采食量减少和腹泻,泌乳停止。妊娠母猪也有发病,症状轻微。该场用“痢菌净”(主要成分为乙酰甲喹)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发病第三天有部分发病仔猪死亡。到就诊时已全群发病,仔猪已死亡38头,死亡仔猪消瘦,母猪无死亡。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 2004年9月6日我市某养猪场刘某饲养的5头妊娠母猪、58头断奶仔猪及肥育猪,突然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头颈部水肿,体温升高,黄疸,血红蛋白尿、流产和产出死胎等临床症状,根据临床经验,随即用磺胺类和安乃近等药物对症治疗,但效果不佳,至11日总计妊娠母猪发病3头,仔猪及肥育猪发病32头,死亡5头,流产与产出死胎1窝。9月12日遂请笔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 广西博白县某养殖场存栏猪500头,其中种母猪40头、种公猪3头、育成猪157头、哺乳仔猪120头、断乳仔猪180头。2005年8月上旬,断奶仔猪出现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征。同时伴有眼及头部水肿的疾病。发病规律为:窝中先有1-2头发生,随后病猪逐渐增多。用青、链霉素、氟呱酸及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并在治疗过程中陆续死亡。病猪多发生于断奶后4-8天的仔猪。至2005年8月19日,共发病76头,死亡56头,发病率15.2%,病死率达73.7%。猪场内的种猪、育成猪,哺乳仔猪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9.
<正> 某猪场基础母猪存栏111头,半年间共计产仔98窝,其中活仔1048头,死胎84头,30日龄断奶仔猪916头,死亡仔猪132头。通过调查,造成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是非典型猪瘟。1 病史调查该场,每年3月、9月两次集中给母猪进行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免疫(每头猪三头份),仔猪于生后21天进行猪瘟单苗免疫(每头猪2头份);被调查死亡的132头哺乳仔猪,除3头是被压死外,其余均为发病死亡;发病时间集中于生后4~7天,死亡时间集中于前2周,致死率高达91%;发病死亡的129头仔猪中,98头集中于14窝,其中两窝的猪全部死亡。母猪在孕期和哺乳期采食和精神状况均正常: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伪狂犬病可造成种猪繁殖障碍,哺乳仔猪早期大量死亡,肥育猪生长迟滞,伪狂犬病暴发时,哺乳仔猪的死亡率高达80%。但是肥育猪的伪狂犬病常常被人们忽视,在最近一年的猪病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中发现,肥育猪的伪狂犬病并不像多数教科书和期刊上所描述的只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病症状、病死率低、病程短等,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现将近期遇到的肥育猪伪狂犬病流行新特点及发病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