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Bt基因抗虫棉R93-4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转基因抗虫棉R93-4的生理特性研究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各部位器官总氨基酸含量与常规棉差异不大,比叶重较高,蒸腾速率大,透光性强。光合强度在开花结铃期高于常规棉,但较多的养分用于茎枝生长,单株结铃数少,在栽培上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可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棉花杂交种与常规种主要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2004年30个杂交种、30个常规种的主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相对于常规种具有显著优势,籽棉产量提高11.37%;皮棉产量提高15.75%;单铃重提高0.32克;衣分提高1.78个百分点;绒重提高10.41%;单株铃数提高25.51%;每果枝结铃数高出16.81%.生长势、纤维品质、抗性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个别常规棉综合性状超过杂交种的平均水平.新的棉花生产形势下,重点加强杂交棉育种栽培技术研究,同时也应重视常规棉研究.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生长规律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棉苗生长快、株高较高、果枝较长等营养生长较旺。生殖生长以苏棉6号抗虫杂交种成铃强度最高。在生理活性方面表现为叶片光合强度大,但养分较多的用于茎枝生长。因此在生产上应用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的技术关键是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结铃期养分向棉铃输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品质棉杂交种科棉3号与江苏省主要推广杂交种中29和鲁棉研15在黄萎病严重发生条件下生育特性比较研究表明,该品种产量潜力大,早熟性强,在30000株/公顷群体下,成铃均匀分布,棉铃体积大,株高和叶片等营养生长平稳,蕾数多,结铃盛期成铃强度大,叶片光合作用强,光合产物运转效率高.说明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黄萎病能力,在黄萎病严重田块能保持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5.
张文英 《中国棉花》2001,28(12):33-33
转 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相比 ,多数抗虫棉个体相对偏小 ,果枝上举 ,株形紧凑 ;茎杆细弱 ,果枝细小 ,结铃期果枝下垂 ;苗期其子叶较同类型的常规棉子叶与真叶叶色较深 ,叶片偏小 ,真叶缺刻较深 ,缺刻深处有明显皱褶 ,叶片薄 ,叶面积小。在棉花前期生长发育缓慢 ,开花后生长发育较快 ,至开花结铃期个体生长发育和棉田长势都达到或超过常规棉。株高叶片数和现蕾开花数后来居上 ,生殖生长旺盛 ,补偿能力强 ,特别是单株结铃数量多、脱落少。根据抗虫棉的生育特点 ,在本地区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掌握“小个体 ,大群体”的新型群体结构由于转 Bt基…  相似文献   

6.
高山  王冀川 《中国棉花》2011,38(10):14-15
 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棉花杂交种兆丰1号生长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结铃以中上部为主,密度对中上部和中下部结铃影响较大;盛铃期地上部干物质和叶面积空间分布趋势与棉铃干物质质量空间分布一致,说明生殖器官是杂交种棉花生长的供应中心,其在棉株上的空间分布对产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兆丰1号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光合势(LAD)均以盛花初铃期最高,密度过高或过低造成LAI和LAD变异增大,不利于生殖转化和同化物分配;提出了高产杂交种群体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谈谈抗虫棉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抗虫棉的栽培管理技术王信达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112目前,在国内已较大面积试种示范的中棉所转基因抗虫棉其特征特性为:茎秆较细、叶片较小、叶色深绿、株型紧凑;现蕾前比同类常规品种矮、生长慢;现蕾后长势较好,结铃集中、成铃率高、结铃多、...  相似文献   

8.
汴棉584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单价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枯萎、耐黄萎、抗棉铃虫、结铃性强、铃大、衣分高、霜前花率高、吐絮畅且集中、易采摘、适应性广等优点。综合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示范试验分析认为,汴棉584以其突出的优点,在河南省及邻近省份同类型棉花种植区,将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抗虫棉与常规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不同来源的转基因抗虫棉与国内常规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抗虫棉的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小于常规棉 ,果枝数、果节数、单株结铃数高于常规棉 ,而铃重、衣分、株高则低于常规棉 ,脱落数及脱落率高于常规棉 ,而结铃数的增加难以弥补衣分的降低 ,从而使抗虫棉虽有较高的子棉产量 ,但其皮棉产量却低于常规棉 ,减幅为4.2 8%。  相似文献   

10.
棉花三系杂交种中棉所83在新疆的试种示范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棉所83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成功的三系配套中熟棉花杂交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该杂交种实现了简化制种,大幅度降低了杂交一代种子的生产成本,在新疆推广种植较目前广泛推广的杂交种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2012-2013年由新疆阿克苏中棉种业公司引进在新疆阿克苏棉区进行试种示范推广,累计种植面积300hm2,表现出出苗快、长势稳、赘芽少、开花结铃快成铃率高、吐絮畅且集中等优点。1田间性状阿克苏棉区的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棉花的个体生长发育。中棉所83在当地的生育期128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