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选育出适宜贵州种植的高产、优质荞麦新品种,以云南滇宁1号苦荞为亲本,采用系统选择法选育出六苦荞4号荞麦新品种。在贵州省2012—2013年荞麦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125.4kg/667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3.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2年13点次中有10个点增产,增产点率为76.9%,201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荞2015002号)。  相似文献   

2.
为了选育适宜贵州种植的高产、优质荞麦新品种,以贵州地方品种八担山细米苦荞为亲本,采用系统选择法选育而成六苦3号荞麦新品种.在贵州省2009-2010年荞麦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为145.1 kg/667m2,较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2.16%,居参试品种第1位,2年9点次,8个试点增产,增产点占88.9%,增产6%以上的有7个点,达77.8%.该品种于2011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荞2011001号).  相似文献   

3.
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新品种黔单18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黔单18号系结合贵州玉米育种和生产实际,用适宜贵州的重要种质Suwan选系与优良自交系黄c组配而成。2002~2003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试,平均产量达541.5kg/667m^2,较对照增产10.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557.8kg/667m^2,比对照增产13.4%。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黔单18号。该品种在贵州的平均生育期为122d,株高226cm,穗长20.1cm;中抗大、小斑病及纹枯病,抗黑粉病、青枯病,较抗倒伏。适宜种植密度为2800~3300株/667m^2。可在贵州遵义、贵阳、铜仁、黔南和黔东南等地(州、市)的中、上等肥力土壤和相邻省份的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华龙玉899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的适宜西南山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的玉米杂交种。在2013—2014年贵州省玉米杂交种跨区G组区域试验中,2年18点次平均产量为651.3kg/667m2,比综合对照增产11.66%,16点增产,2年分别比相应对照相应增产5.35%(参试品种平均值)和18.11%(黔单16号);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81.8kg/667m2,较对照(黔单16号)增产11.73%。该品种品质优良,抗旱耐瘠,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2015年6月已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玉2015012。在贵州主产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黔茄3号是以安徽紫长茄自然变异株,经多代自交选育的品系安3-1为母本,以贵州的优良种质苏-9为父本,组配而成。1996~1997年参加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4 379.5 kg/667m2,较对照增产17.3%。1998~199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 217.9 kg/667m2,比对照增产14.4%。2002年8月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茄3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成熟期较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贵州及西南地区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正益母草新品种浙益1号具有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丰产性好、药材品质佳、适应性强等优良特性,适宜在浙江省内推广种植。该品系于2016年1月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益1号益母草品系当年生植株呈基生状,茎极短,株高40~50厘米,分枝数1.5个,叶片数12~16张。播种后100~110天收获,植株鲜重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耐寒性较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应用于贵州山区水稻生产,贵州省水稻研究所通过杂交和复交途径,聚合多个材料的优异性状,育成新的水稻恢复系R546,并利用自育水稻三系不育系G98A与R546杂交,育成新组合奇优546。2012—2013年参加贵州省水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20.06kg/667m2,比对照(黔早优2017)增产8.77%;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94.33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4.97%;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于201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4012号),适宜贵州一季中籼早熟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适宜贵州生态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毕节市七星关区惠农玉米育种科学研究所以外引系 B047作母本,自育系惠0901作父本组配育成惠农单2号(惠农试11)杂交玉米新品种。惠农单2号在2012-2013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单产682.9 kg/667m2,比对照(贵单8号)增产12.5%,生育期129 d,株高261 cm,穗位高116 cm,穗长19.6 cm,穗行数15.9行,千粒重385 g,容重784 g/L,粗蛋白质9.14%,粗脂肪5.06%,粗淀粉72.91%,赖氨酸0.28%。该品种品质优良,具有高抗茎腐病等优点,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玉2014006)。  相似文献   

9.
早熟高产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民优93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水稻新品种的育成,实现贵州水稻生产上新老品种的更替,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黔恢93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民源A组配育成杂交水稻新组合民优93。经贵州省2012—2013年杂交水稻区域试验鉴定,该组合平均单产9.43t/h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9.85%,2年共16个点(次)中15增1减,增产点率94%;经2013年生产试验鉴定,平均单产9.09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5.96%;其稻瘟病抗性、耐寒性均明显优于对照香早优2017。民优93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0号),适宜贵州省中高海拔籼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浙江省内(10个)和省外(9个)益母草种子在浙江省丽水市进行栽培试验,观测益母草百粒重、.出苗率、株高及物候期变化等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样品中丽水莲都的益母草种子质量最高;不同种源地益母草花蕾期的株高存在较大差异,丽水莲都益母草的株高最高;不同种源地益母草的物候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种源地益母草营养期和花蕾期株高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丽水莲都的益母草有生物学适应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线椒新品种黔椒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育高产、优质、高抗和商品性好的线椒新品种,以四川绵阳的超级线椒王为材料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出优良线椒新品种黔椒7号,并于2009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逆性强,中早熟,味微辣,结果性好,平均单果鲜重12.38g,干重2.80g,果长16.44cm,果宽1.7cm,果型指数9.34。2007—2008年区域试验中,干椒平均产量为259.18kg/667m2,比对照(遵椒2号)增产10.35%,产量居所有参试品种的第1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适合贵州辣椒产区及省外气候条件相似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2.
晋杂36号是以自选不育系203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J758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淀粉早熟高粱新品种,其生育期125 d,株高165.8 cm,穗长29.1 cm,穗质量161.2 g,穗粒质量120.9 g,千粒质量27.2 g;2013—2014年参加山西省高粱早熟组区域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598.0 kg/hm~2,比对照晋杂15号增产13.7%;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系统登记。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高粱春播早熟区春季种植或夏播区复播种植。  相似文献   

13.
黔单12号是以106为母本与138配组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2001年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604.2 kg/667m2,比对照增产23.7%;2002年全国21省(区)、市25个点的国家预备试验中,平均产量615.1 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3.4%;全生育期在贵州平均为126 d,西北地区平均为134 d,东北和华北地区平均为130 d,黄淮海地区平均为101 d.抗大、小斑病和茎腐病,中抗矮花叶病,高抗纹枯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抗倒伏、抗旱或耐旱性强.适宜在北纬35°以下地区推广种植,西南玉米区特别是云贵高原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贵州省油菜生产上早熟品种缺乏问题,贵州省油料研究所以早中熟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黔油10A与自育早熟恢复系1239为亲本配制选育了杂交油菜品种黔油早2号。该品种在2012—2014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47.33kg/667m~2,比组内对照平均增产1.19%;平均产油量62.36kg/667m~2,比组内对照平均增产5.55%;最高产量228.45kg/667m~2(兴义);在10月15—20日播种(直播)、密度为2.5万株/667m~2情况下,平均全生育期为190.07d;商品籽的芥酸、硫甙、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0.40%、18.09μmol/g饼、44.20%和26.79%。于2015年6月9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黔审油2015002号),具有早熟、含油量高和抗倒伏力强的特点,适宜在贵州省内10月上、中旬直播,5月上旬收获的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1甘葵三号的来源甘葵三号(原代号9702)是由黑龙江省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育成,以黑龙江省地方品种黑老鸹嘴为母本,以该所选育的食用型品种85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成功的又一个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的食用型向日葵,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无分枝、稳产、高产、抗病虫害能力强,商品性好,适于炒货。通过2002~2003年2年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85kg,比对照品种甘葵一号增产14%以上。该品种株高246cm,茎粗2.7cm,叶数33片左右,无分枝。花粉量大,亲和力好,结实率高,粒型锥形,百粒重17.7g;籽仁蛋…  相似文献   

16.
甘蔗新品种桂糖49号的选育与种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桂糖49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赣蔗14号作母本、新台糖22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多点试验表明,桂糖49号出苗率高,分蘖力强,分蘖成茎率高,有效茎多,中大茎,蔗茎均匀,实心,易脱叶,抗倒伏;宿根发株率高,宿根性强;早熟、高糖、高产、稳产、不易孕穗开花、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2013—2015年广西区试2年新植1年宿根蔗茎产量104.29 t·hm~(-2),比新台糖22号(CK)增产10.39%;11月至翌年2月平均蔗糖分14.80%,比CK同期高0.56%(绝对值),平均含糖量15.43 t·hm~(-2),比CK提高14.64%;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蔗茎产量105.89 t·hm~(-2),比CK增产10.18%。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自育水稻恢复系黔恢581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不育系安丰A组配,育成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组合安优5819,并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该组合在2012年、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89.27kg/667m2和646.26kg/667m2,分别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66%和8.80%,2年累计16点次中增产15点次;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84.81kg/667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2.31%。安优5819表现高产、抗病、优质和熟期适中,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黔豆8号为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定型材料90-12和86-6分别作母本和父本,通过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获得杂交后代材料,再进行系谱法育种,繁选10代而成。该品种在2009年和2010年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81.92kg/667m2,比对照增产6.81%,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丰产、稳产、适应性强等优点。适宜在贵州省及生态类型相似的地方推广种植。201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用自育水稻恢复系黔恢581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水稻不育系安丰A组配,育成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组合安优5819,并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该组合在2012年和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 839.05和9 696.90 kg/hm2,分别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66%和8.80%,2年累计16点次中增产15点次;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772.15 kg/h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2.31%。安优5819表现高产、抗病、优质和熟期适中,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黔单988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用自选系QR30作母本,QR273作父本组配而成,2012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2011贵州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646.6kg/667m2,比对照增产8.24%,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78.2kg/667m2,比对照增产10.12%。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籽粒容重高,商品性好,抗大斑病、丝黑穗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玉米螟,感纹枯病,抗倒性强,适宜贵州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