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旨在建立14及28日龄肉仔鸡对湖南省内6个不同地区菜籽粕表观代谢能(AME)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的预测方程。本试验共选取700羽1日龄AA肉仔鸡,根据日龄进行两个阶段的试验。第一阶段(7~14日龄)选取420羽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第二阶段(21~28日龄)选取280羽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4羽。两个阶段中的7个处理组分别为6个不同地区的菜籽粕采用全替代法设计的试验饲粮组和1个无氮饲粮组。采用全收粪法测定14及28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的AME和AMEn,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方程。结果表明,14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的AME和AMEn分别为7.44和7.35 MJ·kg~(-1),AME和AMEn最佳预测方程分别为AME=24.98-0.39NDF和AMEn=25.04-0.39NDF;28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的AME和AMEn分别为8.01和7.91 MJ·kg~(-1),AME和AMEn最佳预测方程分别为AME=23.08-0.34NDF和AMEn=23.06-0.34NDF。本研究结果完善了肉仔鸡菜籽粕代谢能的数据库,为菜籽粕在畜禽饲粮中的应用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分析湖南省6种不同地区菜籽粕的18种氨基酸含量,测定14和28日龄肉仔鸡对6种不同地区菜籽粕中氨基酸的标准回肠消化率,并建立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及苏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试验共选取700羽体重和健康状况一致的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根据日龄分别进行2个阶段的试验。第1阶段(7~14日龄):将420羽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6羽;第2阶段(21~28日龄):将280羽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4羽。2个阶段中的7个处理分别为6个不同地区的菜籽粕采用全替代法设计的试验饲粮组和1个无氮饲粮组。分别在14和28日龄收集试验鸡回肠食糜用于测定菜籽粕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方程。结果显示:14和28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中18种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平均值波动范围分别为63.26%~79.58%和66.22%~80. 34%。14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分别为Lys=-90.81+4.562CP(R~2=0. 792,P 0. 05)、Met=110.644-2.810CF(R~2=0.845,P0.05)、Trp=106.834-0.725NDF(R~2=0.989,P 0.05)和Thr=-79.357+4.284CP(R~2=0.715,P0.05); 28日龄肉仔鸡对菜籽粕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分别为Lys=161.02-2.002NDF(R~2=0. 957,P 0. 05)、Met=144.269-1.521NDF(R~2=0.831,P0.05)、Trp=112.053-0.824NDF(R~2=0.999,P0.05)和Thr=99.983-2.566CF(R~2=0.712,P0.05)。上述预测方程中:Lys为赖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Met为蛋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Trp为色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Thr为苏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 CP为粗蛋白质含量; CF为粗纤维含量; NDF为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本试验通过分析粗蛋白质、粗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相关关系,建立了14和28日龄肉仔鸡对湖南省菜籽粕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标准回肠消化率的预测方程,可为菜籽粕在肉仔鸡饲粮中的高效利用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通过不同比例豆粕和豆皮配制出不同种类的6种人工豆粕,测定人工豆粕营养成分含量和代谢能,旨在建立豆粕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选取1 008只1日龄爱拔益加(AA)公雏鸡,随机分为7组(其中1组为饥饿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于14~16日龄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肉仔鸡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真代谢能(TME)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并采用营养成分逐步回归建立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方程。结果表明:1)配制的6种人工豆粕中粗蛋白质(CP)含量呈梯度增加,粗脂肪(EE)、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4.65%、42.57%、33.86%和45.09%。2)碳水化合物成分中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9.86、12.88和42.79 g/kg。3)14~16日龄肉仔鸡不同人工豆粕饲粮AME、AMEn、TME和TMEn平均值分别为11.68、11.48、12.30和12.06 MJ/kg,不同人工豆粕原料AME、AMEn、TME和TMEn平均值分别为11.36、11.17、12.74和12.51 MJ/kg。4)用常规营养成分含量逐步回归建立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方程如下:AME=9.078-0.123CF+0.060CP(R2=0.982, P 0.01), AME=2.236+0.187CP-0.120EE(R2=0.911,P 0.01);用寡糖含量建立肉仔鸡预测方程为AME=4.825+0.121CP+0.019蔗糖-0.229EE(R2=0.970,P0.01)等。用交叉验证法验证常规营养成分的预测方程,预测值和实测值接近,建立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较成功。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化学分析和肉鸡代谢试验建立了河南省小麦养分含量与代谢能的回归方程。试验1:选取河南省11种不同的成熟小麦,测定概略养分含量和容重,分析养分含量变化范围。试验2:用小麦、次粉、麸皮、面粉按照总戊聚糖含量梯度配制人工小麦,再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人工小麦代谢饲粮。选取常规饲养的商品代罗斯308雄性白羽肉鸡进行代谢试验,分别在11~13日龄和25~27日龄,用全收粪法测定人工小麦代谢饲粮的表观代谢能(AME)、真代谢能(T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和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AME、TME、AMEn和TMEn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河南省小麦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总磷(TP)含量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16.67%、15.84%、14.96%、19.32%。2)肉鸡对人工小麦代谢饲粮的养分表观代谢率在11~13日龄和25~27日龄存在差异,25~27日龄肉鸡对人工小麦代谢饲粮ADF、粗纤维(CF)的表观代谢率高于11~13日龄,AME、TME、AMEn和TMEn也高于11~13日龄。3)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河南省小麦肉鸡代谢能的预测方程为:11~13日龄,AME=14.628-0.184NDF(R2=0.842,P<0.01),TME=15.49-0.197NDF(R2=0.854,P<0.01),AMEn=14.571-0.184NDF(R2=0.847,P<0.01),TMEn=15.49-0.197NDF(R2=0.854,P<0.01);25~27日龄,AME=15.462-0.217NDF(R2=0.797,P<0.01),TME=16.124-0.214NDF(R2=0.809,P<0.01),AMEn=15.179-0.208NDF(R2=0.801,P<0.01),TMEn=16.123-0.214NDF(R2=0.809,P<0.01)。4)通过预测方程计算所得人工小麦代谢饲粮AME、TME、AMEn和TMEn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计算所得的河南省小麦AME、TME、AMEn和TMEn符合预期值。由此得出,不同品种河南省小麦之间EE、NDF、ADF及TP的含量差异相对较大;不同日龄阶段的肉鸡对小麦代谢能存在差异,设计肉鸡饲粮配方时,不同阶段饲粮代谢能应采用对应的代谢能值;低于14日龄的肉鸡,预测方程为AME=14.628-0.184NDF,TME=15.49-0.197NDF,AMEn=14.571-0.184NDF,TMEn=15.49-0.197NDF;14日龄以上的肉鸡,预测方程为AME=15.462-0.217NDF,TME=16.124-0.214NDF,AMEn=15.179-0.208NDF,TMEn=16.123-0.214NDF。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用22日龄爱拔益加商品代肉仔鸡336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公母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喂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玉米-豆粕、玉米-棉粕、玉米-菜粕7种试验日粮,测定28日龄肉仔鸡的表现代谢能(AME)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玉米、豆柏、棉粕、菜粕的AME分别为14.82、12.10、11.17、9.79 MJ/kg,AMEn分别为14.80、11.81、10.81、9.60 MJ/kg.三种混合日粮AME匝和AMEn的预测值与测定值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玉米和豆粕、棉粕、菜粕的AME和AMEn存在可加性.  相似文献   

6.
东北玉米肉鸡表观代谢能预测方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室分析和肉鸡代谢试验建立东北玉米养分含量与代谢能的回归方程,为生产提供便捷的玉米代谢能估算方法。试验1:选取成熟季节不同的20种东北玉米,测定养分含量和容重,分析养分含量变异范围。试验2:用玉米、玉米皮、玉米碴按照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梯度配制人工玉米,再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配制成人工玉米代谢饲粮。选取正常饲养的商品代爱拔益加雄性肉鸡进行代谢试验,分别在11~13日龄及25~27日龄,用全收粪法测定人工玉米代谢饲粮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和养分表观消化率,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AME及AMEn与养分含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东北玉米粗脂肪(EE)、NDF及ADF含量变异系数相对较大,分别为16.72%、14.65%、14.72%。肉鸡对人工玉米代谢饲粮的养分表观消化率在11~13日龄和25~27日龄之间存在差异,25~27日龄肉鸡对人工玉米代谢饲粮粗蛋白质(CP)、EE和总淀粉(STC)的表观消化率高于11~13日龄,其中EE表观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25~27日龄肉鸡对人工玉米代谢饲粮的AME、AMEn也显著高于11~13日龄(P0.05)。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肉鸡东北玉米代谢能的预测方程为:11~13日龄,AME=17.661-0.853ADF(R2=0.870,P0.01),AM En=17.468-0.878ADF(R2=0.873,P0.01);25~27日龄,AM E=18.102-0.792ADF(R2=0.781,P0.05),AM En=17.935-0.830ADF(R2=0.784,P0.05)。通过预测方程计算所得人工玉米代谢饲粮AME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计算所得的东北玉米AME符合预期值。由此得出,不同品种东北玉米EE、NDF及ADF的含量差异相对较大;肉鸡不同阶段玉米代谢能存在差异,计算肉鸡饲粮配方时,不同阶段饲粮代谢能应采用对应的代谢能值;低于14日龄的肉鸡,东北玉米AM E、AM En预测方程分别为AM E=17.661-0.853ADF,AM En=17.468-0.878ADF;14日龄以上的肉鸡,东北玉米AME、AMEn预测方程分别为AME=18.102-0.792ADF,AMEn=17.935-0.830ADF。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测定6种我国不同来源的玉米蛋白粉养分含量及其肉仔鸡生物学效价,以建立玉米蛋白粉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测定6种玉米蛋白粉的常规养分含量、醇溶蛋白(zein)含量、容重和色度,分析其变异情况。采用套算法添加10%玉米蛋白粉配制试验饲粮,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分别于11~13日龄及25~27日龄采用全收粪法测定肉仔鸡的表观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真代谢能(TME)、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肉仔鸡代谢能与玉米蛋白粉特性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玉米蛋白粉的粗脂肪(EE)、粗灰分(Ash)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变异相对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46.49%、33.17%、30.62%;粗蛋白质(CP)、总能(GE)及干物质(DM)含量变异相对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6.71%、2.13%、1.20%。2) 11~13日龄时肉仔鸡的AME、AMEn、TME、TMEn均值分别为11. 55、11. 13、10. 04、11. 04 MJ/kg;25~27日龄时肉仔鸡的AME、AMEn、TME、TMEn均值分别为12.29、11.74、11.79、15.35 MJ/kg。3)以逐步回归模型建立玉米蛋白粉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方程为:11~13日龄时AME=-0.007CP+0.013b~*+0.061Ash+11.441(R~2=0.959,P=0. 024), AMEn=-0. 017CP+12. 245 (R~2=0. 681, P=0. 027), TME=-0. 011CP+0.011b~*+10.351(R~2=0.877,P=0.020),TMEn=-0.101CP+0.101b~*+13.898(R~2=0.819,P=0.036);25~27日龄时TME=0.014NDF+11.618(R~2=0.646,P0.05)。用该方程计算所得玉米蛋白粉肉仔鸡代谢能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很接近,表明玉米蛋白粉的肉仔鸡代谢能预测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8.
肉鸡能量需要动态模型的建立和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两个试验评价肉仔鸡的能量需要。试验1选用36只AA肉仔鸡新生雏笼养6周,分别于3周龄和6周龄评定2种饲粮的表观代谢能(AME)和表观氮校正代谢能(AMEn)。结果表明:氮校正使AME降低5%左右,AMEn和AME的相关性较强。试验2选用AA肉鸡新生雏240只,公母分饲笼养6周,每周测定空腹体重及采食量。用Compertz方程拟合公母鸡的生长曲线,微分建立日增重与日龄的函数关系,再与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的能量需要模型组合,形成动态的能量需要预测机制。  相似文献   

9.
玉米理化品质及其鸡代谢能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55个玉米样品的理化指标和鸡代谢能以评定玉米的营养价值变异。将28日龄体重相近的AA肉仔鸡随机分为不同处理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包括1个基础日粮组及待测玉米替代组,添加0.4%TiO2作为外源指示剂。收集32~35日龄排泄物,测定玉米样品的AME和AMEn。结果显示,玉米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直支比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35%、12.32%、11.33%和13.51%,其余理化指标变异系数在10%以内。玉米AME和AMEn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97%和5.78%,且不同来源玉米代谢能存在显著差异。从相关性分析结果看,玉米代谢能的差异主要由玉米总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总淀粉含量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孵化后肉仔鸡0-21日龄变化对肉骨粉(MBM)代谢能值是否有影响,试验采用3×4(3种饲粮×4个日龄段)二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别设置3组试验饲粮处理(0g, 40g, 80g MBM/kg)和4个日龄段(出雏后0-7, 6-11,10-16, 16-21天),684只Ross 304只公肉仔鸡,随机分成1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雏鸡出雏后,将其平均安排到12个处理组中,统一预饲同一标准日粮,到它们分别从第0, 6, 10, 15天更换试验饲粮;且保证0-7, 6-11, 10-16,16-21天的每重复笼肉仔鸡只数分别是12, 10, 8, 8只。各处理组于各日龄阶段后3天收集排泄物,并于最后1天采集它们的回肠食糜。结果证实,孵化后肉仔鸡肉骨粉(MBM)使用水平与日龄之间无互作效应;随着饲粮MBM水平和日龄的增加,日增重(P 0.001)线性增加,料重比线性降低。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MBM的回肠末端消化能(IDE)、代谢能(ME)和氮校正代谢能(MEn),随着MBM饲喂水平和日龄增加,IDE、表观代谢能(AME)和AMEn均线性增加。0-7,6-11, 10-16, 16-21日龄段IDE分别为2.852, 2.962, 2.927和2.959 kcal/g DM,ME值分别为2.909, 3.125, 3.083和3.075 kcal/g DM,MEn值分别为2.687, 2.887, 2.839, 2.845kcal/g DM。结果表明,MBM的能值随着日龄增长而增加,且在生长前期前3周内,肉仔鸡饲粮配方不应统一使用MBM能值,应当更加细分各个阶段的能值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鸡对生物秸秆的表观代谢能及其替代玉米的适宜比例.生物秸秆代谢能的测定试验选择24只42日龄健康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只鸡.处理1饲喂含8%生物秸秆的基础饲粮,处理2饲喂以30%的生物秸秆代替基础饲粮中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的饲粮,处理3采用强饲法进行测定.生物秸秆代替玉米的试验选择150只42日龄健康的AA肉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用4%、8%、12%生物秸秆代替玉米(代谢能按照差量法计算结果12.46 MJ/kg计)及8%生物秸秆代替玉米(代谢能按照强饲法计算结果5.30 MJ/kg计,添加豆油,使其代谢能水平与对照组相同).结果表明:1)基础饲粮的代谢能为12.63 MJ/kg,采用差量法推算出肉鸡对生物秸秆的表观代谢能为12.46 MJ/kg,而采用套算法和强饲法测定生物秸秆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4.38和5.30 MJ/kg.2)与对照组相比,4%和8%的生物秸秆代替玉米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代谢率显著升高(P<0.05),而12%的生物秸秆代替玉米组表观能量的代谢率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套算法和强饲法低估了生物秸秆的表观代谢能,而差量法更能准确反映生物秸秆的表观代谢能;在肉鸡饲粮中生物秸秆可以替代4% ~8%的玉米.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评估肉鸡在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不同蛋白源日粮对其生长性能、小肠酶活和胫骨特征的影响。试验将平均初始体重为(43.55±0.36)g的400只商品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分为1~14?d和15~28?d两个试验阶段,T1组肉鸡在1~28?d饲喂鱼粉型日粮,T2组肉鸡在1~14?d饲喂豆粕型日粮,15~28?d饲喂鱼粉型日粮,T3组肉鸡在1~14?d饲喂菜粕型日粮,15~28?d饲喂鱼粉型日粮,T4组肉鸡在1~14?d饲喂鱼粉型日粮,15~28?d饲喂豆粕型日粮,T5组肉鸡在1~14?d饲喂鱼粉型日粮,15~28?d饲喂菜粕型日粮。结果:T3和T4组肉鸡1~14?d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显著高于T1和T2组,而T1和T2组肉鸡1~14?d料重比最低(P<0.05)。T1和T5组肉鸡小肠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3和T4组肉鸡小肠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1组肉鸡小肠糜蛋白酶活性最低(P<0.05)。T2组胫骨灰分含量较其他组分别显著提高了9.65%、13.64%、15.74%和17.92%(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肉鸡在生长初期(1~14?d)饲喂菜粕型日粮可以显著改善采食量和日增重。 [关键词]蛋白源饲料|肉鸡|生长性能|酶活|胫骨特征  相似文献   

13.
旨在使用自由采食法(FF)和排空强饲法(TF)测定不同来源玉米和高粱原料的鸡表观代谢能(AME)及真代谢能(TME),以比较两种评定方法对鸡有效能值的影响。试验共分3期开展,每期试验选取健康体成熟的海兰褐壳公鸡共108只,根据体重均匀原则将96只公鸡分为FF法组和TF法组,每个方法下设12个饲粮处理,每个饲粮处理4只鸡,其中FF法每2只鸡为1个重复,TF法每1只鸡为1个重复;12个饲粮处理包括6种来源的玉米饲粮、玉米-豆粕基础饲粮和5种来源的高粱饲粮,收集全部排泄物以测定饲粮及饲料原料的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每期取与试验组体重相近的5只公鸡测定内源损失。结果表明:1)使用FF法评定6种玉米的AME范围为15.82~16.23 MJ·kg-1 DM (P<0.05,CV=0.98%),TME范围为15.95~16.36 MJ·kg-1DM (P<0.05,CV=0.99%);5种高粱的AME范围在13.43~15.37 MJ·kg-1 DM (P<0.05,CV=5.16%),TME范围为13.59~15.48 MJ·kg-1 DM (P<0.05,CV=5.10%);2)使用TF法评定6种玉米的AME范围为14.35~15.01 MJ·kg-1 DM (P<0.05,CV=1.66%),TME范围为16.00~16.64 MJ·kg-1 DM (P<0.05,CV=1.45%);5种高粱的AME范围为12.51~14.87 MJ·kg-1 DM (P<0.05,CV=6.74%),TME范围为14.08~16.45 MJ·kg-1 DM (P<0.05,CV=6.04%);3) FF法测定的6种玉米AME值比TF法测值高9.42%(P<0.05),但TME在两种方法间差异不显著;FF法测定的5种高粱AME比TF法测值高5.65%(P<0.05),而TF测定的TME比FF法测定值高4.82%(P<0.05)。由此得出,不同来源玉米和高粱原料的鸡有效能值存在明显差异,自由采食法和排空强饲法会影响鸡玉米和高粱有效能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on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mmune function of 817 broiler hybrids. Nine hundred one-day-old 817 broiler hybrids were chosen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with 6 replicates per group and 30 broilers per replicate.The broilers in control group were fed with basal diet, broilers in the antibiotic group were fed with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150 mg/kg aureomycin,and that in groups Ⅰ,Ⅱ and Ⅲ were fed with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100,200 and 300 mg/kg antimicrobial peptide,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 period was 42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daily gain of 817 broiler hybrids in groups Ⅱ and Ⅲ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meanwhile the F/G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1-21 days old (P<0.05).The immune organ indexes of thymus,bursa of Fabricius and splee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21 and 42 days old (P<0.05),and the antibody level against ND and T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42 days old 817 broiler hybrids were improved (P<0.05). It indicated that antimicrobial peptide could increased growth performance and immune function of 817 broiler hybrids as same with aureomycin,and appropriate dosage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 was 200 mg/kg in this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5.
王莉  陈晓  王书全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8):2354-2359
试验旨在研究天蚕素抗菌肽对817肉杂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817肉杂鸡900羽,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对照组、抗生素组及Ⅰ、Ⅱ、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mg/kg金霉素,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mg/kg天蚕素抗菌肽,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Ⅱ、Ⅲ组能显著提高1~21日龄817肉杂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21、42日龄817肉杂鸡的胸腺、法氏囊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提高42日龄肉杂鸡的ND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天蚕素抗菌肽能提高817肉杂鸡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添加量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评定固态发酵菜籽粕(fermented rapeseed meal,FRSM)在生长育肥猪上的营养价值。将16头体重为(71.25±1.23)kg的健康"杜×长×大"去势公猪随机分到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4个处理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菜籽粕(rapeseed meal,RSM)饲粮、发酵菜籽粕(fermented rapeseed meal,FRSM)饲粮(分别等氮替代基础饲粮35%的氮)以及无氮饲粮。代谢试验预试期3 d,正式期4 d,采用全收粪尿法测定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1)发酵菜籽粕混合物发酵后较发酵前pH下降了1.68,粗蛋白质(CP)、水溶性蛋白质(WSP)、酸溶性蛋白质(ASP)和粗脂肪(EE)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91%、52.88%、44.40%和24.27%,17种氨基酸含量均有所提高;中性洗涤纤维(NDF)降低了5.21%;异硫氰酸酯(ITC)和噁唑烷硫酮(OZT)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2.20%和100.00%,单宁和植酸含量分别降低了35.81%和24.22%。2)FRSM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75.28%,显著高于RSM(P<0.05);FRSM的消化能、氮表观(真)消化率和氮表观(真)利用率分别为13.84 MJ·kg-1、70.89%(72.84%)和68.12%(71.12%),均极显著高于RSM(P<0.01);FRSM的钙、磷和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与RSM差异不显著(P>0.05)。3)FRSM氨基酸(除半胱氨酸外)的表观(真)消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RSM(P<0.05或P<0.01)。综上,通过双菌固态发酵菜籽粕,降低了抗营养因子的含量,提高了菜籽粕在生长育肥猪上的养分消化率和利用率,有效地改善了菜籽粕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用固态发酵菜籽粕替代部分豆粕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18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豆粕对照组)以及用未发酵菜籽粕(菜籽粕组)或固态发酵菜籽粕(发酵菜籽粕组)等氮替代基础饲粮中25%豆粕的饲粮.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发酵菜籽粕组较菜籽粕组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全期的平均日增重(P<0.05),而发酵菜籽粕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比豆粕对照组稍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时,与豆粕对照组相比,发酵菜籽粕组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42日龄时,菜籽粕组较豆粕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脾脏指数(P<0.05),发酵菜籽粕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由此可见,固态发酵菜籽粕等氮替代基础饲粮中25%的豆粕具有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