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出习水县海拔1300m左右地区适宜推广应用的马铃薯品种,指导大面积生产,2015年开展了马铃薯不同品种产量与经济性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宣薯2号、青薯9号、会-2、威芋5号等四个品种,均能正常成熟,生育期98~106d;产量均比本地白花洋芋(CK)显著增产,增幅在12.3%~30.8%之间。单株结薯数最多的是宣薯2号达7.7个,单株薯重最高的是会-2达0.365 kg,商品薯率最高的是青薯9号达89.3%。综合分析比较,会-2、威芋5号、青薯9号、宣薯2号这四个品种均适宜我县海拔1300m左右地区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黔芋8号"是由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贵州金农马铃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根据贵州气候选育而成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具有抗病性好、结薯集中、商品薯率高、蛋白质含量较高等特点,是鲜食特色品种,其食味评分在2015年贵州15个马铃薯品种(系)中排名第一。目前,"黔芋8号"已成为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推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适应贵州生产应用的甘薯新品种(系),对西南地区选育的11个甘薯新品系在贵州遵义进行连续两年种植鉴定。结果表明:黔薯17鲜薯产量2021年、2022年均最高,分别为3 599.58 kg/667m2、2 043.07 kg/667m2;黔薯17商品薯率2021年、2022年分别为76.31%、87.8%;食味评价2021年为89分,2022年为94分,适宜作为鲜食品种推广种植。2021年Z1824-15淀粉率、淀粉产量最高,分别为24.17%、768.27 kg/667m2;2022年黔薯18淀粉率、淀粉产量最高,分别为27.30%、547.67 kg/667m2。Z1824-15和黔薯18适宜作为加工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合贵州冬播区种植的高产及抗晚疫病马铃薯品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贵州生产上主推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贵州主推的9个马铃薯品种均不抗晚疫病,其中,云薯301抗性稍好,为中感(MS);会-2、威芋3号和云薯301产量较高,分别为2 230.0kg/667m2、2 206.4kg/667m2和2 174.5kg/667m2。云薯301适合在贵州马铃薯冬播区种植,对晚疫病防治水平较高的地区也可以选用会-2和威芋3号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宁德市秋季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秋种马铃薯品种在宁德市的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费乌瑞它为对照,2020年对5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秋种田间比较试验,调查各品种的田间物候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结果表明,闽薯2号、青薯9号和闽薯1号的产量分别为42 172.5 kg/hm~2、36 802.5 kg/hm~2和34 702.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30.1%、13.5%和7.1%,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且商品薯率高、外观品质好,干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综上所述,闽薯2号、青薯9号和闽薯1号3个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较适合宁德市秋季种植,可进行配套栽培试验和扩大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马铃薯在贵州高海拨地区的适应性,研究引进闵薯1号、大西洋、青薯9号、威芋5号、米拉和会-2(对照)5个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产量。结果表明:在贵州高海拨2 100米的区域,马铃薯种青薯9号产量最高,亩产3 103.11公斤。  相似文献   

7.
在同一生态条件下,甘薯品种龙薯13号等6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存在较大差异。龙薯15号的鲜薯产量最高,达3 235.3kg/667m2,比金山57(ck)高12.03%,但薯干和淀粉产量都最低;龙薯24号鲜薯产量最低,为2 395kg/667m2,但薯干和淀粉产量都最高,分别为792.75和537.27kg/667m2。龙薯14号和龙薯24号的食味很好,其他4个品种食味差别不大。龙薯24号的干物率、蛋白质、蔗糖、维生素C、总磷、钾的含量在6个品种中都最高。龙薯21号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龙薯13号还原糖含量最高,龙薯14号铁的含量最高。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甘薯品种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自育的42个马铃薯品系或高代材料在贵州威宁县进行品种比较鉴定试验,主要对生育期、鲜薯产量及块茎形状、淀粉含量等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系)的生育期在72~114d,植株高度在44~126cm,多数品种的芽眼均比较浅。鲜薯产量为1610~3755kg/667m2,其中以9904-2(3755kg/667m2)为最高,比米拉(CK)增产44.98%。商品性最好的品种是9904-2和9904-5。淀粉含量为8.99%~17.96%,最高的品种是C01-34-2。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不同生态区对马铃薯新品种的需求,筛选出抗性强、品质优、高产稳产的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在赫章县水塘堡乡塘口村引进青薯9号一级种、合作88一级种、米拉一级种、希森6号一级种、宁蒗5号一级种等5个新品种,以威芋5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一级种产量最高,为2 301.93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653.77 kg/667m2,增产率39.67%,其商品薯率为92.31%;其次是米拉一级种,产量为1 746.21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98.05 kg/667m2,增产率为5.95%,商品薯率为92.29%;希森6号一级种第三,产量为1 683.17 kg/667m2,较威芋5号增产35.01 kg/667m2,增产率2.12%,商品薯率为86.90%。青薯9号一级种、希森6号一级种、米拉一级种3个品种抗性强、薯块性状、综合性好,商品薯率高,植株生长好、植株较繁茂,适合在赫章县海拔1 800 m左右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0.
在永登县中堡镇对11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闽薯2号、09175043、09363381三个品种结薯多,长势好、产量高;其中闽薯2号为白色品种,其余2个均为紫色品种;单株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09363381(0.64 kg)、09175043(0.62 kg)、闽薯2号(0.62 kg)。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09363381(48 000 kg/hm~2)、09175043(46 500 kg/hm~2)、闽薯2号(46 500 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宜广东地区种植的红皮马铃薯品种(系),丰富广东省马铃薯品种类型。【方法】以费乌瑞它为对照种,对引进的红皮马铃薯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各品种(系)的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参试品种在广州地区均能成熟,其中青薯9号、华薯1号、S14-1743、S14-1747较对照种费乌瑞它增产幅度较大,以青薯9号产量最高,为37 500.0 kg/hm~2,较对照种增产37.0%;其次是华薯1号,产量为35 912.7 kg/hm~2,较对照种增产31.2%;S14-1743居第3位,产量为34 722.2 kg/hm~2,较对照种增产26.8%;S14-1747居第4位,产量为33 333.3 kg/hm~2,较对照种增产21.7%。上述4个品种的田间病害发病率较低、生长势强、芽眼浅或中等、商品薯率高。【结论】青薯9号、华薯1号、S14-1743、S14-1747这4个品种(系)均表现出高产、抗病性好,建议进行多点品种比较试验,以确定其地域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李标  彭慧元  李飞 《农技服务》2012,29(8):917-918
为掌握黔芋1号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其种植水平,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马铃薯新品种黔芋1号生育期、植株性状、晚疫病抗性和产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威宁种植黔芋1号宜采用单垄双行的种植模式,最佳栽培密度为50 025株/hm2,晚疫病病情指数最低,可有效防止晚疫病的大面积发生并可获得最高产量(38 103 kg/hm2)和较高的大中薯率。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闽东地区马铃薯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问题,为筛选出适宜闽东地区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引进11个马铃薯品种(系),以荷兰15为对照(CK),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块茎形状、产量及病害发生情况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中闽薯12号、闽薯5号、闽薯2号、泉薯5号、闽彩薯4号、闽诚2号、闽龙薯1号、闽薯9号、实验1号等9个品种均比CK增产,增产率分别为:45.9%、34.2%、28.6%、23.6%、22.9%、22.2%、18.4%、12.7%、11.6%,且达到显著水平;早疫病、晚疫病和黑胫病发病率最低的品种有4个,分别是闽薯2号、闽薯5号、闽诚2号、闽薯9号。通过综合评价,闽薯5号、闽薯2号、闽诚2号3个品种产量高,发病率低,抗病(逆)强,适合在霞浦县示范、推广种植,其余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定西市安定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是马铃薯的优势主产区。为筛选出适宜安定区种植的新品种,以引进的6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以陇薯7号为对照,对各品种的抗旱、抗病性等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201407-2、甘农薯7号品种性状表现最为优良,产量分别为36 150、34 200 kg/hm~2,较对照陇薯7号分别增产32.18%、25.05%;建议在安定区加大对201407-2、甘农薯7号等品种(系)的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在庄浪县北部山地梯田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9个,以当地主栽品种庄薯3号为对照,进行了马铃薯不同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5-5-21、0730-156、陇薯7号、陇薯10号4个品种(系)产量高,商品性好,植株田间生长健壮,均比庄薯3号(CK)增产,折合产量分别为61 463.6 kg/hm~2、50 505.8 kg/hm~2、46 399.8 kg/hm~2、46 334.8 kg/hm~2,可在庄浪县北部山地梯田及相同生态区域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6.
以龙薯9号、心香和普薯32号为试验材料,探究豆-薯-麦三熟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甘薯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熟制下品种特性是决定甘薯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关键因素,种植密度对甘薯品种的地上部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对甘薯产量影响显著。其中,心香在6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18 706.44 kg/hm~2和16 901元/hm~2;龙薯9号在67 5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分别为29 939.88 kg/hm~2和9 568元/hm~2;普薯32号在60 000株/hm~2的种植密度下产量最高,为18 706.44 kg/hm~2,但经济效益为负。在江汉平原豆-薯-麦三熟制下,甘薯品种心香在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引进马铃薯品种产量和经济效益,2014年,对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等地引进和青海培育的11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田间小区比较试验,并通过市场调查,产量与产值比较,以期评价新品种(系)在大通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参选的12个品种(系)(含对照)中,产量以青薯9号最高,单位面积产量4194 kg/亩,较CK增产37.4%;产值以丽薯6号最高,单位面积产值4 087.6元/亩,较CK增收87.5%;青薯9号、丽薯6号和中薯18号三个品种高产、抗病、商品率和产值高。应在推广青薯9号的基础上,适当示范推广丽薯6号和中薯18号。  相似文献   

18.
2018年笔者在远安县河口乡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系)大区对比试验并获得成功。从10个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中筛选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高端消费特色品种(系)华彩1号、华薯4号、红岛,大众消费普通品种(系)华渝5号、华薯2号、华薯3号、华恩1号等。10个参试品种(系)产量915.8~2649.5kg/667 m~2,平均1941.4kg/667 m~2,华薯5号产量达2649.5kg/667 m~2,位居第一,华彩1号产量915.8kg/667m~2,位居第十名。  相似文献   

19.
对环县引进的10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0个马铃薯参试品种在环县马铃薯生产区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陇薯10号产量15 357.14 kg/hm~2,定薯1号产量14 970.24 kg/hm~2,庄薯3号产量14 702.38 kg/hm~2,陇薯11号产量14 285.71 kg/hm~2,陇薯9号产量14 017.86 kg/hm~2,陇薯8号产量13 898.81 kg/hm~2,这6个品种产量高、抗逆性强、抗病性好、商品薯率高,可以在环县马铃薯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恩施地区早熟鲜食马铃薯品种缺乏的问题,对从全国马铃薯主产区引进的11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分3个试验点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龙薯12号、中薯3号、N191产量超过30 000 kg/hm~2,比对照费乌瑞它增产19.00%以上。这些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为本地区配套栽培技术和品种示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