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选育适合在一化性柞蚕产区放养的蛹、丝兼用大茧型柞蚕品种,以河南蚕区的一化性柞蚕优良品种河33为亲本材料,以提高千粒茧质量和千克卵产茧量为育种目标,采用系统分离的育种方法,历经15年15代育成一化性大茧型柞蚕新品种豫大1号,并与现行一化性柞蚕品种101组配成杂交组合豫杂5号(豫大1号×101)。豫大1号属黄蚕血统,中熟性品种,全龄经过时间52 d 7 h,千粒茧质量8.55 kg,茧层率11.51%,一粒茧丝长933.60 m,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全茧量比亲本品种河33提高14.72%,在农村生产鉴定中的千克卵产茧量比河33增产16.66%。豫杂5号的全龄经过时间为48 d 8 h,全茧量8.43g,一粒茧丝长1 056.15 m,在杂交组合评比试验中的千粒茧质量比对照品种101提高12.02%,在农村生产鉴定中的千克卵产茧量比对照品种101增产18.25%。柞蚕新品种豫大1号及其杂交组合豫杂5号具有产量高、易繁育、茧型大、茧丝品质优等特点,适用于蛹、丝兼用的柞蚕茧生产。  相似文献   

2.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2015年从贵州省蚕业研究所引进14个一化性柞蚕品种,在南宁放养,并对这14个品种的龄期经过、各龄起蚕重量、茧质成绩、制种成绩等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南宁饲养柞蚕具有龄期短(全龄经过约34-40d)、茧大蛹重(全茧量高于8.50g)的优势,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种茧保护后制种成绩差,留种困难。  相似文献   

3.
山西平顺县苤兰岩公社,在以粮为纲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今春组织了有柞坡和放蚕技术的苤兰岩、库峧、棒峧三个大队放了3万粒柞蚕,总产茧39.85万粒,每粒种茧平均产茧13.3粒,比该社最高年产量1958年每粒种茧平均产茧11粒提高20.7%,获得放养柞蚕有史以来第一个丰收年。  相似文献   

4.
毛坪河大队,是商城县伏山公社南部深山区著名的一个穷队。全大队共14个生产队,804人,794亩耕地。经过多年的实践,使他们认识到光靠农业发展是不可能摘掉穷队帽子的。大队党支部决定利用当地自然生长着茂密的柞林试养柞蚕。全大队1965年春季首次放养了柞蚕籽16斤,在自然因素、设备、技术不利于放养的条件下,获得总产茧452,795粒的丰收,平均单产28,299粒,此全县平均单产14,000粒高出一倍。其中摇选保留优质  相似文献   

5.
为改良二化地区一化性柞蚕品种并取代现有的二化一放品种,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以春滞育的二化性大型茧品种9906的雄性个体与稳定的一化性当家品种四青杂交创造材料,历时11年育成了柞蚕二化地区一化性新品种辽四。新品种属青黄蚕血统,一化性,4眠,春养辽四的平均产卵量、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收蚁结茧率分别比对照高12.29%、9.64%、33.97%和20.79%,早秋养辽四的平均产卵量、千粒茧质量、克卵收茧量、收蚁结茧率分别比对照高15.24%、10%、42.75%和24.88%。在缫丝试验中,辽四解舒率比对照四青高16.20%,解舒丝长比对照长74.10 m,生丝公量比对照高2.14 g,回收率比对照高6.93个百分点。在新品种繁育试验中,单蛾收茧数分别平均增产19.10%,千粒茧质量比对照高12.61%。综上所述,辽四具有化性稳定、强健性好、高产、稳产等优点,是适合于二化地区放养的一化性柞蚕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蚕茧高产、稳产,全茧量雌雄开差小作为柞蚕新品种的选育目标,选择柞蚕高饲料效率品种8821及其早熟、大型雄性成虫突变个体为亲本材料,采用杂交和系统分离的育种方法,历经10年19代育成了高产、优质,对柞蚕微粒子病有一定耐受性的柞蚕新品种辽蚕582。新品种属青黄蚕系统,二化性、四眠,秋蚕期的千粒茧质量为11.38 kg,全茧量雌雄开差率春、秋蚕季平均为25.37%,比对照品种8821缩小20.42%,平均一粒茧丝长1 219.38 m,解舒率57.98%,生丝回收率为70.13%。新品种感染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Np)的雌蛾产卵孵化的幼虫在室内正常条件下饲养,其结茧率为73.60%,比对照品种青六号提高28.22%;Np对新品种4~5龄幼虫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比对照品种8821高2.82倍,比青六号高7.10倍。新品种在小区品种比较试验及繁种试验中,蚕茧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8821增加9.39%、19.20%。综上认为,辽蚕582是丰产、稳产性好,全茧量雌雄开差较小,茧丝加工工艺性状优良并对柞蚕微粒子病感染有一定耐受性的品种,适合在二化性蚕区放养。  相似文献   

7.
对辽蚕582、9906、抗大三个品种的不同产卵时段的柞蚕主要性状进行分析,得出第一昼夜卵具有更优良的经济性状,更有利于柞蚕良种繁育。秋季卵期调查中,三个柞蚕品种第一昼夜卵平均不受精卵数和平均卵重均优于第二昼夜卵。秋季放养调查中,三个品种第一昼夜卵平均发病率和产茧重量均优于第二昼夜卵。结果显示第一昼夜卵其主要性状均好于第二昼夜卵,因此选留第一昼夜卵放养,在柞蚕繁育过程中可达到抗病、抗逆及高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安东市郊区五龙背人民公社老古溝生产队在一九五八年春季,总結运用了当地老蚕民利用蒿柳放养柞蚕防治蚕寄蝇的經驗。利用蒿柳放养蚕卵半兩,虽因无專人放养只收茧1.100粒,但一粒蛆  相似文献   

9.
朱绪伟 《北方蚕业》2008,29(2):68-68
柞蚕生产是河南省山区农民赖以脱贫致富的传统支柱产业。目前,现有的一化性柞蚕品种是以缫丝为主的工业型用茧品种,不能满足市场上对蚕蛹食品的需求,而在我国北方育成的二化性柞蚕大茧型品种只适用于柞蚕二化性地区放养。根据这种现状,从1995年开始,我们开展了一化性柞蚕大茧型品种选育研究,以期解决一化性蚕区柞蚕品种的更新换代问题。为了解大茧型品种-豫大1号的茧丝品质,我们于2005年10月委托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茧丝工艺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柞蚕新品种“选大4号”是以选大2号为基础材料,经6年12代系统分离选育,选育出适合东北蚕区的柞蚕新品种。新品种秋季:全茧量12.62g,千粒茧重12.35kg,虫蛹统一生命率93.11%。  相似文献   

11.
省力化高效饲养是现代柞蚕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秋柞蚕生产中常用的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需要将5龄幼虫集中移入窝茧场,为减轻5龄期集中移蚕的劳动强度,研究建立了一种省工省力的放养新方法,即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通过对秋柞蚕不同龄期食叶量的测算,确定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所需窝茧场的面积占全龄用柞园面积的70%~75%较为合理;测算2种放养方法窝茧期蚕体质量相差接近7倍,4龄期幼虫集中窝茧比5龄期幼虫集中窝茧节省移蚕用工量近40%。一移四龄窝茧放养法与二移五龄窝茧放养法比较,收蚁结茧率和单蛾产茧量均略有提高,说明采用这种新的放养方法对柞蚕生命力无不良影响。采用一移四龄窝茧方式放养秋柞蚕具有省工省力的优势,适用于秋蚕期柞园捕食性害虫发生量较小的年份。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蚕区的一化性柞蚕优良品种通江为亲本材料,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方法,经过16年22代定向选择,育成了柞蚕新品种川柞1号。新品种属黄蚕血统,全龄经过时间49 d 18 h,单蛾产卵量240粒,收蚁结茧率75.60%,千粒茧质量8.95 kg,千粒蛹质量7.87 kg。新品种鲜蛹中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2.46%,氨基酸质量分数为9.49%,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质量的37.72%,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新品种具有蚕茧产量高、茧型大、品质优以及蚕蛹营养成分丰富、氨基酸组成结构合理等特点,是适合一化性柞蚕产区推广饲养的蛹丝兼用优质高产柞蚕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柞蚕种茧是柞蚕生产的重要材料,种茧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蚕种场产卵量高低,更关系到蚕农养蚕过程中蚕茧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以及柞蚕产业的良性发展。现将优质柞蚕种茧培育技术介绍如下。1养蚕农户选择选择家庭劳动力充沛、养蚕技术好、责任心强、房屋多的农户作为原蚕放养对象。每户放养0.75~1.0kg为宜,以保证放养过程中,原蚕保苗率高,良叶饱食,体质强健,种茧保护科学。2蚕坡选择小蚕期(1~3龄)蚕坡选择背风向阳,坡势平  相似文献   

14.
为选育适合在一化性柞蚕产区放养的优质、高产、蛹丝兼用的柞蚕新品种,以四川蚕区的一化性柞蚕优良品种川06为亲本材料,采用系统分离育种方法,经25年25代系统选育,育成了优良柞蚕新品种川柞2号。川柞2号属一化性黄蚕血统,4眠5龄,全龄经过51 d,单蛾产卵量238粒,收蚁结茧率57.46%,千粒茧质量9.50 kg,千粒蛹质量8.31 kg,其全茧量比对照品种川06提高了13.58%。在农村多点生产鉴定试验中全茧量比对照品种川06和目前四川省主推品种川柞1号分别提高了7.13%和2.69%,千克卵产茧量比川06和川柞1号分别提高了8.73%和3.21%。川柞2号鲜蛹中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2.45%,粗脂肪质量分数为5.77%,氨基酸质量分数为9.72%,其中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为3.92%,且含有多种维生素。新品种川柞2号具有茧型大、产量高、抗逆性强、蚕蛹营养成分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组成结构合理等特点,适合在四川、河南和湖北等一化性柞蚕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南召县董店柞蚕原种场1964年春放养柞蚕原种蛾1,105支,总产茧190,748粒,平均单蛾产茧173粒,比1963年同期单蛾产茧81.8粒,提高111.48%。超过百蛾万茧指标73%。其中,女工苏荷兰、黄芝仙二同志,各养河四一母种蛾100支,共产茧41,412粒,平均单蛾产茧207粒,创造了百  相似文献   

16.
桑蚕新品种丝雨3号农村饲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春蚕和中秋蚕2期农村试养结果表明:中丝量蚕品种丝雨3号,食桑旺、产量高、茧型大、茧层厚、丝质优;该品种公斤茧颗数559粒,比对照种秋丰×白玉的587粒,少4,77%;盒种产茧量46.80kg,比对照种的45.05k,增产3.88%;茧丝长1027m,比对照长111m,提高了12.17%;并根据试养情况,提出了饲养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秋蚕放养是柞蚕生产上主要的部分,除了一化性地区外,一般春期是种茧放养,秋期为繁殖阶段,因此秋期生产的好环,直接影响全年生产计划的完成与保证工业原料茧的供应,但是,历年来在秋蚕生产上虽采取了一些改进的措施,然产量总是不稳定,每蛾摘茧量只在40粒左右,甚  相似文献   

18.
二化一放蚕区柞蚕杂交种呼伦贝尔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分离和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二化一放蚕区(主要为高寒地区)放养的柞蚕四元杂交新品种呼伦贝尔一号。经小区试验和农村生产鉴定,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种,千粒茧重11.24 kg,茧层量1.28 g,平均每把产茧量1461.12 kg,分别比对照种提高8.91%、16.67%和39.87%;茧丝长1246.42 m,解舒丝长656.46 m,分别比对照种增长165.21 m和177.70 m。该品种具有强健好养、产量高、茧丝质优良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孟宪民  王继康 《北方蚕业》2007,28(3):16-17,22
试验证明,当前中国柞蚕放养的主导品种——柞蚕高饲料品种8821、8822、8821×8822和杂交种大三元,具有蚕大、茧大、蛾大、产卵量高、丰产、出丝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报告了如东县2019年晚晚秋蚕期菁松N×皓月N全龄人工饲料养蚕试验情况。该品种全龄经过25d12h,公斤茧平均572粒,张种产茧30.2kg,良蛹率100%,50g鲜茧平均茧层原量9.75g,上车率86.01%,粒茧丝长1239.0m,解舒率71.46%,茧丝纤度2.079D,洁净95.00分、清洁99.0分,鲜毛茧出丝率13.20%。作者认为,菁松N×皓月N蚕品种仍然保留了原来菁松×皓月蚕品种对人工饲料适应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