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方农业》2010,(1):F0002-F0002
长寿地处重庆腹心地带,襟长江而临重庆主城,居渝东而挟三峡库区,史称“膏腴之地,鱼米之乡”,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长寿人民,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相应的肉类食品需求也在年年增加。牛肉作为一种蛋白质高、脂肪低、胆固醇低的理想的健康肉类食物,其消费需求更是增长迅速。虽然我国牛肉产量也在逐年增长,但相较于猪、羊等其他主要的畜牧业算是增长缓慢的,牛肉生产增长不高导致牛肉的产量跟不上需求,目前市场牛肉价格普遍较贵,而制约牛肉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牛的疾病。基于此,分析牛的常见疾病的特点,同时阐述引起这些疾病的一些原因,并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牛病的防治方法,旨在提高人们对牛病的认识,做好相关的牛病防治手段,促进我国养牛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吕元兰 《南方农业》2009,3(6):30-31
梅花,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咏颂过她,赞美过她;也不知她曾激励过多少豪杰俊才,培育了多少书生名士。“梅花香自苦寒来”已成为自古以来乐于奋斗的人们的人生座右铭,它激励着人们与生活、学习、工作中遭遇的困难作斗争,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即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最好写照。  相似文献   

4.
牛是我国畜牧业中常见的养殖动物,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逐渐提高,对牛肉的需求逐渐增大,推动了养牛业的发展。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人员不了解相关养殖知识和牛病预防知识,导致牛病数量增多,造成经济损失。基于此,阐述牛病特点,分析导致牛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和治疗牛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茂物是避署胜地,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北距首都雅加达约60 km。坐落在茂物市区东部的茂物植物园,占地面积达145 hm~2,包括池沼、庭园、丘陵、台地、小河,是世界上著名、也是最大的热带植物园,成为人们欣赏热带植物及休闲观光的好地方。这座植物园的入口两侧,分别设置了象头神雕像,它是印度教所信奉的"智慧之神",表明园里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用人们用智慧去探索。植物园的布局十分讲究,内有一条十几米宽的林荫大道,两旁千姿  相似文献   

6.
张世贤 《土壤》1959,(2):32-32
参观全国农业展览会土壤室后,我看到了一幅锦丽灿烂的图画,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土壤肥力正按着人们的意志向着无限肥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苏州是一个园林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园林绿化的发展也加快了步伐,不管是道路还是广场公园,到处都有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这些景观在愉悦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园林病虫害的问题。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园林养护的重点工作。基于此,对苏州市的园林绿化病虫害做了一些调查,从不同的品种,不同季节角度出发,总结出了一些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8.
苏州是一个园林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园林绿化的发展也加快了步伐,不管是道路还是广场公园,到处都有精心设计的园林景观,这些景观在愉悦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园林病虫害的问题。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园林养护的重点工作。基于此,对苏州市的园林绿化病虫害做了一些调查,从不同的品种,不同季节角度出发,总结出了一些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9.
宋维峰 《中国水土保持》2019,(4):15-19,I0001
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古梯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南方古梯田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中国南方古梯田开发和保护的对策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以保护为前提,深入研究梯田灌区水源林的水资源涵养量,合理确定和调整林-寨-田的结构和面积;以保护为目的,通过恢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切实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以保护为手段,统筹规划,发展古梯田生态旅游业。  相似文献   

10.
牛胃肠炎主要是指牛胃肠道组织出现严重的炎症,会对牛的一些机体造成损伤。若要合理有效地防治该病,需要具体病症具体分析,以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治能力。基于此,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简明分析了牛胃肠炎病因,并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希望能为牛养殖业户提供科学支持,进一步推动牛产业市场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牛瘤胃鼓气主要是由牛食用了过量且易发酵的饲料或采食过多等多种因素而导致,牛瘤胃鼓气会对牛的正常呼吸带来极大影响,极易出现窒息而亡的现象,而且这类现象也不在少数。因此,在牛养殖的过程中,应加强饲养管理,有效预防牛瘤胃鼓气的现象发生,一旦发生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牛瘤胃鼓气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感染引起牛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我国于2019年8月首次在新疆伊犁发现,并在短时间内蔓延到数个省份,目前对我国养牛业造成严重影响。为了给我国LSD的防控提供借鉴,保障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梳理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病原学、全球流行现状、免疫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今后防控牛结节性皮肤病(LSD)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梳刮的机械法分离水牛胎牛、青年牛和成年牛腔前卵泡,并分别进行培养。每个胎牛、青年牛和成年牛的卵巢分别获得943.43±143.13、249.50±40.11和128.50±19.99个腔前卵泡,从胎牛卵巢获得的腔前卵泡,其数量明显多于青年牛和成年牛(P<0.01)。培养72h后青年牛和成年牛的腔前卵泡存活率分别为52.67%、52.03%,而胎牛仅有34.69%的腔前卵泡能够存活,其数量明显低于青年牛和成年牛(P<0.05)。结果表明,青年牛卵巢分离得到的腔前卵泡数量较多,且培养成活率高,是进行水牛腔前卵泡分离培养等研究的理想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4.
牛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iopoietin-like protein4,ANGPTL4)是一种与脂肪代谢相关的分泌蛋白,为研究ANGPTL4基因在调节脂肪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DNA测序技术和PCR-RFLP技术,对南阳牛、郏县红牛、鲁西牛、秦川牛共计789头个体该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检测到的多态位点与南阳牛的生长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NC_007305.4)第3和第5外显子各存在1处SNP(1422T>C,4899C>T),分别为错义和同义突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处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对南阳牛12月龄平均日增重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第3外显子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对南阳牛12月龄体重指标也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结果提示,该基因2处突变位点有可能对牛的生长性状产生影响,可作为牛潜在分析育种标记。  相似文献   

15.
正库肯霍夫花园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南郊,占地面积32 hm2。每年花开时节,这座花园700多万株花草,包括郁金香、风信子、水仙花、百合等竞相盛放,构成一片花的海洋。这些色彩滨纷的花朵,犹如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卷,置身其中,让人沉醉。15世纪时,库肯霍夫是雅各布伯爵夫人的狩猎领地,到处被树林和沙丘所覆盖。人们在这里狩猎,  相似文献   

16.
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PCR-SSC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牛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在南阳牛、鲁西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3个牛品种中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IGFBP3的第3外显子不存在遗传多态性;第2外显子在3个牛品种中检测到了AA、AB和BB基因型,而且A等位基因为3个牛群体的优势等位基因,分布较高。3个品种中,中国西门塔尔牛AA基因型频率最高,达到0.6615,而鲁西牛和南阳牛则相对较低,分别为0.4043和0.3095。对第2外显子的多态片段测序分析表明:位于IGFBP3基因第8069bp处发生单碱基突变T→C,并导致了苯丙氨酸变为亮氨酸。  相似文献   

17.
<正>田庄村是陕西省绥德县田庄镇的所在地.号称绥德县的南大门.昔日,田庄村是一个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一年不如一年”的穷村子,如今,该村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奠基,走出了一条农商互补的富民之路,于1995年进入小康村行列,成为全县少有的富裕村.这一切都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汗水通过艰苦创业而取得的.1 艰苦创业打基础田庄村总土地面积801.5hm~2.据调查.历史上该村的耕种面积就有近470hm~2.祖祖辈辈的田庄人,就在这近470hm~2的山梁薄地上广种薄收,薄收广种,一代代挣扎在贫困线上.到本世纪70年代初,饱受了各种苦难的田庄人,响应党的号召,开始了征山治水、治穷致富的艰苦创业.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截至80  相似文献   

18.
最近数年,环境里重金属元素的扩散已成为许多刊物的主题,它反映了人们对通过食物链自身可能受污染的广泛关注。在农村重金属的沉积是决不可忽视的,因为草食动物特别容易受沉积在牧场上的污染物所侵害。由于牛肉食品的重要性,对元素通过这个途径转移给人体的可能性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19.
《土壤通报》2019,(6):1391-1399
生物质废弃物热解炭化及生物质炭农业应用已经成为全球废弃物安全处理与养分资源循环利用的前沿方向。动物骨骼炭对土壤磷素组分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尚不清楚。收集了某市厨余废弃牛骨,采用500℃、600℃和700℃三个温度梯度进行热解炭化制备成牛骨炭,并将其添加到已采集的菜园土中进行小白菜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牛骨炭和磷肥施用对菜园土壤小白菜产量、磷组分含量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温度热解牛骨炭能够明显改善土壤性质与养分状况。与对照相比,施用牛骨炭的土壤pH提高了0.5个单位,CEC和全磷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9.6%和7.4%,活性磷组分和钙结合态磷含量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20.5%和54.2%,不同温度热解牛骨炭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牛骨炭显著增加土壤磷酸酶的活性,与对照相比,不同温度热解牛骨炭处理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6.8%、31.9%和35.2%。(3)不同温度热解牛骨炭显著增加小白菜产量和磷素利用率。与对照相比,添加三个温度(500℃、600℃和700℃)制备的牛骨炭使小白菜产量显著增加了42.6%、51.5%和68.8%,磷素当季利用率是过磷酸钙处理的两倍以上;与磷酸氢二铵和过磷酸钙相比,施用牛骨炭使小白菜产量增加10%~30%,且磷素利用率增加15%~25%。综合来看,700℃热解牛骨炭在改善土壤性质、提高生产力和磷素利用率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0.
秸秆养牛研究的提出是国家、行业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每年农作物收获后,都会产生大量秸秆,但是对于这些秸秆的利用程度却并不高。近年来,秸秆经过处理后作为牛饲料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如何把秸秆加工制成有营养的牛饲料,值得相关人员深入研究。基于此,阐述了秸秆相关概述,分析了秸秆牛饲料加工的技术路线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